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杠杆与滑轮教学目的 :1、巩固杠杆五要素,掌握杠杆平衡条件2、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教学难点: 1、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2、理解吊起动滑轮的绳n 的物理意义知识点总结:1、杠杆五要素: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2、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原理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 F1· L1=F2 ·L2。式中, F1 表示动力, L1 表示动力臂, F2 表示阻力, L2 表示阻力臂。3、定滑轮: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
2、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方向动滑轮: 工作时,轴随中午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特点: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典型例题解析杠杆与滑轮:aO为支点 ,AOm,当在A点悬例 1:如图 1 6 1( )所示的杠杆重;不计, 0.2吊一重 6N 的物体,绳子的拉力F 3N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矿的力臂 l2 ,力臂 l 2 为 _mab( )( )图 161如图 1 6 1( b),画出杠杆OAB 示意图,找到支点O,BC 为力的作用线,画出力臂 l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
3、件:G· OA Fl 2代入数值: 6N× 0. 2m 3N× l2l 2 2× 0. 2 m 0. 4 m答案力臂 l2 如图 1 6 1(b), l 2 为 0. 4m例 2:杠杆 OA 在力 FA、 FB 的作用下保持水平静止状态,如图1 6 5( a)杠杆的自重不计, O 为杠杆的支点,FB 的方向与OA 垂直,则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正确的是()A FA· OA FB· OBB FA· OA FB· OBFAOAFB OBCOBD FAFBOA( a)( b)图 162如图 1 6 2( b),画出力FA 的力
4、臂为 lA, FA 和 OA 的夹角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A· l A FB· OBFA· OA sin FB· OB从图中看出:0° 90°s n 1i要保持杠杆平衡:FA· OA FB· OB,推得 FA FB OBOA答案D例 3: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 F2、 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A 、F1F2F3B 、F1F2F3F1 F2 F3C 、F2 F1 F3D、F2 F1 F3例 4:如图 1 6 9 所示,物体M 放在水平桌面上
5、,现通过一动滑轮(质量和摩擦不计)拉着 M 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质量可忽略)示数为10N若在 M 上加放一物块m 可保持 M 向左匀速运动,需在绕过动滑轮的绳子的自由端施加一拉力,则F()图 169A M 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加放 m 前, M 受到 10N 的摩擦力C加放 m 前, M 受到 20N 的摩擦力D加放m后,力F,保持N不变10未加 m 之前,拉力 F 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也为10 N用动滑轮匀速拉重物,F ff 2FNf方向向右C选项是正确的, 202加放 m 后, F f,由于 M 对地面压力增大, 所以摩擦力增大, F也增大,2F 10N答案C功与功率教学
6、目的 :1. 理解功、功率的定义;2. 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3. 掌握增加有用功、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教学难点 : 掌握对一个过程做功的计算,做功过程中的机械效率计算知识点总结:1、功的定义: 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l ,单位 J2、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公式: P=w/t ,单 位:瓦特,符号 w3、功: 有用功:有目的而做的功无用功:并非我们的目的但是不得不做的功4、机械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例 5:在下述情况中,若物体重100N,则力对物体做了多功?( 1)物体沿着光滑的水平面匀速前进了1 m,求推力对物体做的功( 2)物体沿水平面匀速前进了10m,摩擦力
7、是 20N,求拉力做的功( 3)物体沿光滑斜面滑下,斜面高 1 m,长 2m,如图 l 6 10 所示,求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4)如图 1 6 10,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求支持力对物体做的功图 1610精析初中阶段研究力做功,主要指下列几种情况:第一种:力和物体运动方向一致,称为力对物体做功第二种: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可以称为克服某个力做功 如向上抛出某个物体,重力方向向下,物体运动方向向上,可以称为克服重力做了功第三种:当某个力和运动方向垂直,则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解( 1)水平面光滑,认为摩擦力为零物体匀速前进,推力也为零这时W 0( 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推力 F f(摩擦力) 20
8、N,s 10m,所以: W 20N× 10m 200J( 3)物体沿重力方向移动的距离为h,重力做的功 W Gh 100N× 1m 100J( 4)如图 14 10,物体沿斜面运动,支持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物体沿支持力方向没有移动, W 0答案(1)W( 2)WJ(3)WJ( 4)W 0 200 100 0例 6:利用图 1 6 3 中的滑轮组提升重物A(物体A重 16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当物体匀速提升时,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 为 _N,如果增大物重,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 163精析考查力、功和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解已知:
9、 G 1600 N,机械效率 80%设提升时,物体上升h根据图,拉力上升高度为S 4hW有 GhF G 1600N 500N W总F 4h440.8分析物重对机械效率的影响W有W有11W额W额W额W总W有11W有Gh若 h、 W 额不变, G 增大, 提高答案 500N,变大例 7:图 1 64 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已知物重G 240N,拉力FN,该 100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图 164精析此题主要考查是否会计算滑轮组的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解有用功: W 有 Gh 240N· hh 为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总功: W 总 F·s F· 3h100N· 3h
10、s 为拉力移动的距离注意:有3 根绳子连在动滑轮上,则sh 3机械效率: W有 240Nh 240 80%W总100N3h300错解有的学生忽略了距离关系,认为总功:W总FhNh· 100· 按照这个分析,求得 100%,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W总 W有 W额,由于额处功的存在,W有一定小于 W总, 一定 100% 答案80%例8:用动滑轮将 400N的货物以m s的速度匀速提高了2m,绳端的作用力是250N,0.5 /则有用功的功率是 _W解有用功率的概念: PW有Gh G·v 其中 G 为物体重, v 为物体上升速度有ttP 有 Gv400N× 0. 5
11、m/s 200W扩展:如果求总功率,则有:P 总 W总 Fs F·vttv为拉力 F 提升速度在此题中,一个动滑轮:s 2h,所以 v 2v1m/s P 总 Fv 250N× 1m/s 250W通过 P 有 和 P 总,还可以求出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答案200W例 9:如图 16 5,均匀杠杆下面分别挂有若干个相同的铁块,每小格距离相等,支点在 O,此时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问:当下面几种情况发生后,杠杆能否再次平衡?( 1)两边各减去一个铁块;( 2)将两侧铁块向支点方向移一个格;( 3)将两边各一个铁块浸没于水中;( 4)将两侧所有铁块分别浸没于水中;( 5)左侧有两个铁块
12、浸没于煤油中,右侧有一个铁块浸没于水中(煤油密度油 0. 8×3310 kg/m )图 165精析对于一个已经平衡的杠杆来说,当某个力或力臂发生变化时,若变化的力×变化的力臂仍相等,则杠杆仍保持平否则,就失去平衡解( 1)设一个铁块重G,一个格长度为l,当两侧各减去一个铁块时,对于左端,力×力臂的变化G× 3l ,对于右端,力×力臂的变化G× 4l ,可见右端“力×力臂”减少的多,因而杠杆右端上升,左端下沉,杠杆不再平衡( 2)所设与( 1)相同,左侧:力×力臂的变化 4G× l右侧:力×力臂的
13、变化 3 ×lG左端力×力臂的变化大,减少的力×力臂大,因此杠杆左端上升,右端下沉, 杠杆不再平衡( 3)当两边各有一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时,设一个铁块受的浮力为F 浮 ,两侧的铁块受的浮力是相同的对于左端:“力×力臂”的变化F 浮 × 3l对于右端:“力×力臂”的变化F 浮 × 4l比较两端变化,右端变化大,因为所受浮力方向是向上的,因而杠杆右端上升,左端下沉( 4)题目所设与(3)相同,对于左端:“力×力臂”的变化F浮× 3lF浮·l4 12对于右端:“力×力臂”的变化F×
14、4lF浮·l3浮 12比较两端变化是一样的,因而杠杆仍保持平衡( 5)左侧两个铁块浸没于煤油中,设一个铁块体积为V,则两个铁块受的浮力为:F1油g·2V 2油gV,右侧一个铁块浸没于水中,铁块受的浮力F2水g V左侧:“力×力臂”的变化Fl · 3l 6油 gV· l右侧:“力×力臂”的变化F2· 4l 4油gV· l将油、水代入比较得:左侧“力×力臂”的变化大,因为所受浮力方向是向上的,因而杠杆左端上升,右端下沉答案( 1)杠杆失去平衡,左端下沉;( 2)杠杆失去平衡,右端下沉;( 3)杠杆失去平衡,左
15、端下沉;( 4)杠杆仍保持平衡( 5)杠杆失去平衡,右端下沉例 10:如图 1 6 6,在一轻杆 AB 的 B 处挂一重为 89N 的物体, 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在 A 点作用 19. 75N 的向下的力, 杠杆可以平衡, 已知:OA OB 4 1,求物体的密度( g取 10N/kg)精析在杠杆知识和浮力知识结合,仍以杠杆平衡条件列出方程,只是在分析B 端受力时,考虑到浮力就可以了解已知重力 G 89N以 O 为支点,杠杆平衡时有:FAOAFB·OB·FB OA· A 4 ×19. 75N 79NOBF1物体所受浮力F 浮 G FB 89N 79N 10N
16、VF浮10N 3 3排10 3 kg / m 3 1× 10 m水 g1.010N / kgV物V排m G 89N 8. 9kgg10N / kg物体密度:m 8.9kg8. 9× 1033kg mV物1 10 3 m 3/33答案8. 9× 10 kg/m图 166例 11:一根轻质杠杆可绕O 点转动,在杠杆的中点挂一重物G,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水平的力F,如图 l 67( a)所示,力F 使杆从所示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力F和它的力臂LF、重力G 和它的力臂LG 的变化情况是()AF 增大,LF 减小B F 减小,LF 增大CG 不变,L
17、G 减小D G 不变,LG 增大( a)(b)图 167精析以 O 为支点,杠杆慢慢抬起过程中,重力大小为G,始终不变,重力的力臂为LG,从图中看出, LG 增大了拉力大小为F,从图中看出,拉力的力臂LF 变小了解设杆OB与水平线夹角为 ,如图 1 6 15(b)列出杠杆平衡方程:F· lF G· lGOBF·OB·si n G·cos2F 1 G·cot2杠杆抬起过程中, 减小, cot 增大, F 增大答案A 、D例12:如图 1 6 8,金属块M静止置于水平地面上时, 对地面的压强为 5. 4× 105,Pa轻质杠杆
18、AB 的支点为 O, OA OB 5 3,在杠杆的 B 端,用轻绳将金属块吊起,若在杠杆的A端悬挂质量为m kg的物体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金属块对地面的压 4强为 1.5A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应为多少 ?8×10 Pa若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那么杠杆解当 M 单独静置于地面时,M 对地面的压强为:p1 F1 MgSS当 A 端挂 m 后, B 端的绳子也对M 产生力 F, M 对地面的压强:p2 F2 MgFSS÷得5.4105 PaMg1.8105PaMgF得 3( Mg F) Mg2MgF3F 2 Mgm3OAFOB此时杠杆平衡:·g·OA OB
19、53kgF× 3代入4× g×5代简并代入式得:F 20 kgg 2 M g33 M10kg当金属块离开地面时:M 受的拉力 F M g,杠杆平衡时, m g·OAMg· OBm OB ·M 3 × 10kg 6kgOA5答案6kg图 168例13:一人利用如图1 6 9 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N的物体,若每个滑轮450重 50N,人重 600N,则人对地面的压力是_N(不计摩擦力)图 169精析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取决于人受的力,而人受的力, 又与滑轮组绳子上的拉力F 有关解 滑轮组上承担物重的绳子根数为2所以滑轮组绳子
20、上的拉力:F 1 ( GG 动)( G:物重, G 动:动滑轮重)2 1 (450N 50N)2 250N人受力为:重力G,绳子的拉力F 和地面的支持力N F N G支持力: N G F 600N 250N 350N根据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人对地面的压力:FNN 350答案人对地面压力350N例 14:如图 1 610,滑轮及绳子的质量和摩擦不计,物体A 重 G1,木板重 G2,要使木板处于平衡状态,求:( 1)绳子对 A 的拉力多大?( 2) A 对木板压力多大 ?精析分析绳子上的拉力 (且同根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不变) ,然后以某物为研究对象,列出受力平衡式解( 1)研究绳子1、 2、 3、
21、 4 上拉力,如图1 4 10,设与A 相连的绳子2 的拉力为 F,则绳子3 的拉力也为F,绳子4 的拉力为2 和3 的拉力之和为2F,绳子1 的拉力也为 2F图 1610以物体 A 和板为研究对象:向下受重力为:GlG2向上受绳子1、2、 3 的拉力,大小为:4FA 和木板处于静止状态:4F G1 G2( 2)以 A 为研究对象:A 受重力 G1,拉力 FG1G2和持力 N4A 静止时, Gl F NN G1 F G1111G2 31 1G2G44G44根据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A 对木板的压力:N 3G1 1G244G1G2(2)3G11G2答案 (1)444例 15:如图 1 6 11,把
22、重 250N 的物体沿着长 5m,高 1 m 的斜面匀速拉到斜面顶端,( 1)若不计摩擦,求拉力;( 2)若所用拉力为 100N,求斜面的机械效率图 16 11精析根据功的原理,动力做的功为W1 F· L,克服重力做的功为W2 Gh解( 1)不计摩擦时:W1 W2FL GhF h G 1m × 250N 50NL 5m( 2)若所用拉力为 F 100N 时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W2 Gh 250N× 1m 250J动力做的功为:W1 FL 100 N× 5 m 500J斜面的机械效率: W2 250J 50%W1500J答案(1) 50N( 2) 50%例
23、 :16:如图 1 6 12 所示,物体 A 的质量为50kg当力 F 为 100N 时,物体 A 恰能匀速前进若物体Am所用时间为s前进 0.510 ,(不计绳和滑轮重)求:图 1612( 1)物体 A 的重力( 2)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 3)力( 4)力FF做的功做的功率?解( 1) A 的重力: G mg 50kg× 9. 8N/ kg490N( 2) A 匀速前进: f 2F 200N( 3) 10s,物体 A 前进: s10. 5m拉力 F 向前移动距离: s22× 0. 5m1m力 F 做功: W Fs2 100N× 1m 100J( 4)力 F 功率: P W 100J 10Wt10s答案(1) 490N( 2)200N( 3) 100N( 4) 10W例 17:一架起重机在60s 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连铸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建筑陶瓷制品项目策划方案报告
- 2025年中国电动手术台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汽车软饰件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汽车丁基内胎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伽马刀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关于编制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 2025年采铝矾土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脱胎漆器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高中2025届高考压轴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TDT1075-2023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 新版第三类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 2024全新血液透析培训
- 护校队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GB/T 623-2024化学试剂高氯酸
- DB22T 5167-2024 市政桥梁结构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标准
- JJF 1375-2024机动车发动机转速测量仪校准规范
- 《分类加法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习题课》名师课件
- 常见业务场景网络安全建设VISIO图合集(27个类型)v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