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新课改高考复习的塑身计划_第1页
浅谈地理新课改高考复习的塑身计划_第2页
浅谈地理新课改高考复习的塑身计划_第3页
浅谈地理新课改高考复习的塑身计划_第4页
浅谈地理新课改高考复习的塑身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地理新课改高考复习的“塑身计划” 杭州求是高级中学 沈 娜【摘要】在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实施的背景下,文综学科中相对难度较大的地理学科成为了考生选择报考类别的一个重要参考因子。为提高地理学科的复习效率,笔者提出了一个地理学科复习的“塑身计划”,从学校建设和地理教学两方面,主要就高考地理复习的“凹面”和“凸面”进行了初步地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塑身 凹面 凸面 瓶颈 马汰效应浙江省新课程改革从2006开始实施,到2009年正好是高中三年一个轮回。新高考方案的出台扩大了高校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但对于如何把握考试类别、如何定位、如何选择考试科目等问题,也成为了众多

2、考生、家长和学校所关心关注的话题。尤其是成绩处于各批次临界点的考生及其家长,他们在考试类别和考试科目的选择上更是处于两难的境地。其实,如何舍取也是我们老师和学校在不断考虑的问题,为适应新高考方案,很多学校已经根据自己的定位在不断地调整课程设置和课时比例。特别是对于民办高中来讲,能否在新高考改革中淘到第一桶金,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正确把握方向,合理定位,从而增加同等类别考生的竞争优势。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生源条件并不够理想,大多数学生是因为中考失利,而又不想放弃高考,才没有选择职高。在高考这场艰难的战斗中,应该说他们是弱势群体,有部分甚至是要被高考所淘汰的,能挤进去的也大部分是上三类的院校。以我校文

3、科班为例,2009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质量检测的成绩,总分(语、数、英、政、史、地)平均分355分(不包括英语听力成绩),竞赛班407分,普通班337分,美术班333分,学生最高得分499分,而杭州市区(重高)总分平均分为497分。从检测成绩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定位应该是三类,集中优势“兵力” 主攻语、数、英应是合理之举,但有些考生文综成绩还比较有优势,数学、英语成绩反而不够理想,放弃综合又觉得可惜,所以文综学科使很多学生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文综学科中的地理学科更让有些考生“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在历年的高考中,从杭州市来看,文综成绩得分率较低的往往也是地理学科。在今年的杭州市高考科

4、目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中,杭州市区政治平均分65.54,历史平均分65.45,地理平均分64.66,其中地理平均分也是相对较低。而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木板,本来木桶很大,可是由于有一块木板很短,所以木桶的容量不能全部被使用,而被最短的木板限定了,最短的这块木板就可以称之为“瓶颈”。 实际上,从历年高考情况和以上数据看,在今年新课改高考的背景下,地理学科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阶段。因为地理本身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学生既要用理性的思维,又要用感性的触觉去解决相关学科问题,这给广大文科的考生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地理学科应运性很强,是学生学会生活和生存应必

5、备的知识。所以,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如何选择考试类别,是否选择文综科目,地理学科能否走出“瓶颈”是关键,而走出“瓶颈”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帮地理高考复习“打造塑身计划”。其实,学习也有“马汰效应”,所谓马汰效应,简单地说,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如果学生能够在地理学科上有所突破,文综成绩乃至语、数、外成绩都有可能“水涨船高”,那是一种信心的积累。因为学习是相通的,你放弃了某一个方面,可能其他的防线也会逐渐失守。试问:对于成绩处于二三类临界值的考生来说,他放弃了综合,语、数、外成绩就一定会有所提高吗?答案可能会是否定的。但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内因和外因,在现行

6、的高考制度改革中,地理要走出“瓶颈”,进行“塑身”,首先要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力量支撑: 一、学校方面1 加强民办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文综科目考查的是学生获得通用性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应用性较强的地理学科,是对学生更高层次的要求。只有具备各方面良好的素质,才符合这些知识获得的起点要求,这也是最基本的门槛。2 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增加相关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在新课改高考的形势下,不少学校已对不同批次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了分班分层的教学措施。对于一类、二类的考生来讲,学校加强地理学科的师资力量是关键,而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如教学资料、多媒体设备等也是打好高考这场战役的重要武器。3 提高学

7、校语、数、外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语、数、外三门学科是主体课程,而地理学科是一类、二类的考试科目,考生只有提高语、数、外三门课程的总体成绩,报考一类、二类才具备优势条件。所以要使地理学科走出“瓶颈”,提升地理的学科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数、外成绩是前提。如果考生的语、数、外基础很薄弱,也就没有必要在地理学科上下功夫,“塑身计划”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因此,提高主体课程整体的教学科研能力非常之重要,对于地理学科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二、地理教学方面地理学科要走出“瓶颈”,关键还在于地理教学本身,核心在于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地理学科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就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当“水”还没到这块“木板”时,有些

8、学生就开始担心“水”是否会溢出。所以,很多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一旦遇到“拦路虎”,就会浅尝则止,不去深入钻研,而丧失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机会,在考试过程中对分数也只能是“可望而不可求”。让学生觉得地理易学,近而乐学,然后好学,最终得分,这是地理学科在新课改高考下走出“瓶颈”的根本途径。但要让学生易学、乐学、好学,并不是地理知识的反复强调,地理作业的狂轰乱炸。鉴于民办学校学生学习基础弱的问题,大多数的学生还应该把重心放在语、数、外上面。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地理学科的复习也没有过多的教学时间用来进行地毯式搜索。所以,地理高考的复习更应该“塑身”,地理课堂教学也要“凹凸有致”,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要追求“增一分

9、则多,缺一分则少”的教学境界。1地理高考复习中的“凹面”:(1)精减复习内容 地理学科知识涉及的内容广泛,如果面面惧到,不仅课时紧张,而且高耗低效,突不出考试重点,到时候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对于那些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考试大纲中不做要求的内容和学生已掌握的或旧的试题,没必要再去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应该大胆地进行删减。(2)精练课堂语言“精练”是“增效”的一个充分条件,地理复习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课堂时间的把握上,这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废话连篇”,“表述不清”,谈何有效。所以,教师语言要做到字字珠玑,杜绝无效引入和无效提问。一节课只有40分

10、钟,如果一个无效引入5分,纠结于“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提问5分钟,剩下的时间里除去那些多余的套话,学生真正有效率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教师要简练自己的语言,提高自身的素养,精心设计问题。(3)精选练习题通过布置大量的课后练习题来巩固地理知识,不符合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地理新课程突出的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布置大量的练习题不仅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事实上如果布置给学生的练习题只有“量”而没有“质”,容易使学生疲于应付,降低解题质量。基础较好的学生会因为作业缺少“质”而“草草了事”,基础较弱的学生则会因来不及完成而抄袭,这样就降低了

11、学生答题的正确率,而教师则会误认为学生没掌握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讲评,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阶段。况且对于民办学校的学生来讲,新课程高考改革的形势下,学生投入在语、数、外课程的学习时间会更多,从学习时间的分配上来看,学生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大量的地理习题。因此,教师在地理新课改高考复习中要精选练习题,适当减少题量,但前提是教师首先要走进“题海”,这样才能让学生走出“题海”,使其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去多角度地对精选的习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消化和反思,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的“凹”更能凸现习题训练的实质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复习效率。2地理高考复习中的“凸面”(1)

12、凸出专题复习和乡土地理的复习地理新课改突出因地制宜的学习方法,更何况今年文综试卷是浙江省自主命题。新课程地理教学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更加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多以区域为背景,注重创设问题的新情景,应用的案例都是真实的地理事实,如地震、雪灾和奥运会等,通过这些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从浙江省命题的趋势看,这些地理事实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会相对较小,所以考查局部或小区域的地理事实的可能性会增大,突出局部区域和浙江省乡土地理的复习,应是高考复习要把握的重要方向。复习时要注重凸现浙江省近几年的省情,如杭州地铁与城市化发展,杭州湾跨海大桥与交通区位分析,宁波港、舟山

13、港口建设与交通区位分析和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温州经济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沿海海洋新能源开发,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台风与防灾减灾等问题。(2)凸出归纳和演绎的学习方法在地理高考复习中,要更注重学生的“学”,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去“学”,是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的。而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虽然,高考中出现的案例或是材料,我们很难准确地预测到。但原理的演绎和归纳方法、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方法是通用的,可以举一反三。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学习方法及步骤,尤其是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无论是对陈述性知识的回顾或是原理的应用都非常的重要。如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具体区域的自然

14、和社会经济概况可以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社会经济状况:资源、交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然后由其中一个区域引申到另外一个区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系统。如在对欧洲西部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广大的原因进行分析时,首先可以让学生构建一个气候的影响要素模式图,然后根据这个模式图演绎到特征的区域欧洲西部。气候因子分析模式图如下:地理位置 水文(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气候 植被 土壤地形地势 海陆分布 人类活动 演绎到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位于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北大西洋暖流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 土壤阿尔卑斯山脉东西走向

15、, 西风带影响 人类活动有利于水汽深入 另外,还可以通过此气候因子分析模型演绎到气候问题的分析,如气候问题气象灾害中国气象灾害中国的旱涝灾害中国气温分布中国降水分布雨带的季节性移动江淮地区的梅雨。在一些习题的训练和案例的分析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归纳相关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从而触类旁通。如对地球上不同地方相对方位的判读,很多学生缺少方向感和空间想象能力。例如飞机飞行的方向问题,一定要落实到经纬网图上,最好是落实到方格状经纬网图中,因为学生对于方格状经纬网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判读方法比较容易掌握。但遇到同心圆状的经纬图时,学生又如何去判读呢?值得注意的是,在让学生归纳其判读方法时,一定要注重掌握

16、其归纳的具体步骤:如步骤一、该半球表示的是哪个半球?(根据自转方向或经度的变化判断);步骤二、确定要判读的点的位置(判读A相对B的方位,还是B相对A的 方位?如果定位错误,判读出来的方向与正确方向正好相反);步骤三、确定两点间劣弧的范围(因为地球上南北方向是绝对的,但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因此在判读东西方向时要求两点间的弧度范围180°)步骤四:最后根据所在的半球和地球自转方向来判读南北和东西方向。(3)凸出学生思维表述和思维拓展的训练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之所以丢分,更多地在于对问题的表达不够清楚,有些学生想到什么答什么,思维混乱。其实,学生的答题过程是他思维的外化过程,所以训练学生有条理、有逻辑地思考问题,并且让他们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文字准确清晰、严密地表述出来,是提高地理得分率的有效而快捷的途径。如:问俄罗斯为什么沼泽地广布?很多学生马上想到是由于俄罗斯的河水泛滥,有凌汛现象。但不少学生对于凌汛发生的原因却表述不清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