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IK术后调节辐辏融合功能的研究_第1页
LASIK术后调节辐辏融合功能的研究_第2页
LASIK术后调节辐辏融合功能的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ASIK术后调节辐辏融合功能的研究         08-04-07 15:59:00     编辑:studa20                   作者:张洪波,赵少贞,孙慧敏【摘要】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后,近视屈光不正患者双眼视功能的改变状况。

2、方法 选取施行LASIK屈光手术的患者90例。按术前屈光度分为三组,每组30例(-6.00D以下;-6.25-10.00D;-10.25D以上)。设正常对照组30例,屈光度在+0.50-0.50D。使用综合验光仪、近点计,检查手术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四个不同时期的相对调节、辐辏等视功能,分析改变情况。结果 术后随着屈光度的改变,术后实性相对调节能力逐渐提高;虚性相对调节术后与术前相比并无改变。术后随着调节超前的消失,实性辐辏量减低,虚性辐辏量增加。结论 LASIK手术进一步增强了调节、辐辏、融合功能。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调节;辐辏;融合 

3、   当外界物体同时在两眼聚焦成像后,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融合成为一个完整并具有立体感觉的单一物像的视觉过程即双眼视。因为有了双眼视,人类才能够更准确地获得有关位置、方向、距离和物体大小的概念,才能正确判断自身与客观环境之间的位置关系。双眼视功能是双眼协调、统一、同时的能力。近视眼患者由于屈光的原因,其调节、辐辏功能异常,并造成一定程度的隐斜,从而引起了患者视功能系统的异常。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eleusis,LASIK)已使全世界无数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在提高视力的同时摆脱了眼镜,真正满足了

4、他们摘掉眼镜的愿望。到目前为止,针对LASIK手术对于角膜结构和成像质量的改变研究较多111,但是,对患者双眼视功能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    本研究选择高、中、低三组近视屈光手术患者,检查其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这四个不同时期的双眼视功能状况,主要观察隐斜、相对调节、相对辐辏和融像功能的变化及与正常人的差异比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组  选择2004年10月2005年12

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施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90例,双眼屈光度差异-1.00D。按屈光度高低分成三组,每组30例:-6.00D以下为一组,-6.25-10.00D为一组,-10.25D以上为一组。    1.1.2  对照组  设立一个正常对照组,等效球面镜度在+0.50-0.50D。主要来源为眼科中心职工和眼视光学院学生,30例。    1.2  方法  使用半自动综合验光仪(TOPCON visiontester VT-SE,日本),对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以下

6、检查:电脑验光、综合验光仪人工验光、全矫视力、远方视全辐辏、近方视全辐辏、实性相对调节、虚性相对调节。    1.2.1  远方视全辐辏  远方视屈光完全矫正状态下,注视最佳远视力上一行的单一视标。主要检查患者模糊、复视、回归三个值。    1.2.2  近方视全辐辏  远方视屈光完全矫正状态下,注视40 cm处的单一视标,视标大小为最佳近视力的上一行。主要检查患者模糊、复视、回归三个值。    1.2.3  相对调节  远方视屈光完全矫正状态下

7、,注视40 cm处的单一视标,视标大小为最佳近视力的上一行。主要检查患者实性和虚性相对调节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相对调节    2.1.1  实性相对调节  (1)三组患者与正视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实性相对调节与正视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2.03,P0.001)。(2)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比较: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期

8、实性相对调节有改变,并且大部分患者的实性相对调节能力增强。每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实性相对调节的改变情况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20.06,P0.001)。三组患者在术后同一时间实性相对调节的改变情况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7.80,P0.001),见表1。各组病例手术后实性相对调节功能呈增长趋势(见图1)。    2.1.2  虚性相对调节  (1)三组患者与正视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前虚性相对调节与正视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47,P0.05)。(2)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比较:每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虚性相对

9、调节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0,P0.05)。三组患者在术后同一时间虚性相对调节能力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F=1029,P0.05),见表2。各组病例手术后虚性相对调节功能的变化不明显(见图2)。表1  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期实性相对调节比较表2  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期虚性相对调节比较    2.2  辐辏    2.2.1  远方视状态  (1)虚性辐辏:三组患者与正视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前远方视虚性辐辏与正视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5.96,P0.001)。三组患者

10、术后不同时间比较,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期远方视虚性辐辏的改变状况。每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远方视虚性辐辏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2.42,P0.05)。三组患者在术后同一时间远方视虚性辐辏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1.60,P0.001)。见表3。(2)实性辐辏:三组患者与正视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前远方视实性辐辏与正视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5.95,P0.001)。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比较,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期远方视实性辐辏都有改变。每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远方视实性辐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21,P0.001)。三组患者在术后同一时间的远方视实

11、性辐辏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4.55,P0.05),见表4。表3  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期远方视虚性辐辏比较表4  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期远方视实性辐辏比较    2.2.2  近方视状态  (1)虚性辐辏:三组患者与正视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前近方视虚性辐辏与正视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6.00,P0.001;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比较,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期近方视虚性辐辏都有改变。每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近方视虚性辐辏,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3.13,P0.05。见表5。(2)实性辐辏:三组患者与正

12、视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前近方视实性辐辏与正视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93,P0.001;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比较,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期近方视实性辐辏都有改变。每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近方视实性辐辏,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8.48,P0.001。见表6。表5  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期近方视虚性辐辏比较表6  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期近方视实性辐辏比较    3  讨论    3.1  相对调节  所谓调节是指当正视眼或被矫正的屈光不正眼注视远处(5 m)目标时,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当注视近距离(5 m)目标时,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后,此时必须增加眼的屈光力,使物像前移到视网膜上,眼球的这种调焦的功能就是调节12。调节分为绝对调节和相对调节。绝对调节是指调节远点与调节近点之间的全部调节力。相对调节就是在保持辐辏不变的条件下(近方视于40 cm,两眼需单一明视物点),调节自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