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止楚国攻宋国;墨子公输: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 至于郢,见公输般。公输般曰: ?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愿藉 子杀之。?公输般不悦。墨子曰: ?请献十金。 ? (毕沅注:一本作 ?千金? ) 公输般 曰: ?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 ?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 攻宋,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为 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则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为强。义不 杀少而杀众, 不可谓知类。? 公输般服。 子墨子曰: ?然, 胡不已乎 ? 公输般曰: ?不 可。吾既已
2、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 ?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般曰: ?诺。 ?墨子见王。王曰:?善哉!虽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于是见公 输般,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di e)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 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墨子之守圉(y口养马的地方)有余。公输般诎。而曰:?吾知 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 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 止楚国鲁阳文君攻郑国; 墨子 鲁问鲁阳文君
3、将攻郑,墨子闻而止之。谓文君曰: ?今使鲁四境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 伐其小家,杀其人民,取其牛马狗豕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鲁阳文君曰: ?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 今大都攻其小都, 大家伐其小家, 夺之财货, 则寡人必将厚罚之? ,墨子曰: ?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郑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天将诛焉,使三年不 全,我将助天诛也。 ?墨子曰: ?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 今又举兵将以攻郑,曰: 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 。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 笞之。其邻家之
4、父举木而击之,曰: 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 '则岂不悖哉。 ? 庄子 天下篇: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 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 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之大循。作为非乐 , 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 鬬,其道不怒;又好学 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 ,尧有大章 ,舜有 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 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 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 槨(gu 0)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 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寸而无 槨,以为法式。以此教人, 恐不爱人;以此自行,
5、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 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 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柰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岛也,名山三百,支川 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槀(通槁gd o)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 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劳天下也如此。 ?使后世之墨者, 多以裘褐为衣,以 跂跷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 ?不能如此,非禹之 道也,不足谓墨。 ? 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 之属,俱
6、诵墨经 ,而倍谲不同,相谓 ?别墨? ;以 ?坚白? 、?同异 ?之辩相 訾,以 觭偶不仵之辞相应;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今 不决。墨翟、禽滑厘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自苦以腓无 胈、胫无毛相进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 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荀子 非十二子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 僈 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 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墨翟、宋钘 也。荀子 解蔽篇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 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 申子蔽 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
7、蔽于天而不知人。韩非子 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 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 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 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 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孔子、 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 墨之诚乎?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 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 必而据之者、诬
8、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愚诬之学,杂 反之行,明主弗受也。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世主以为俭而 礼之。儒者破家而葬,服丧三年,大毁扶杖,世主以为孝而礼之。夫是墨子之 俭,将非孔子之侈也;是孔子之孝,将非墨子之戾也。今孝戾、侈俭俱在儒、 墨,而上兼礼之。漆雕之议,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 诸侯,世主以为廉而礼之。宋荣子之议,设不斗争,取不随仇,不羞囹圄,见 侮不辱,世主以为宽而礼之。夫是漆雕之廉,将非宋荣之恕也;是宋荣之宽, 将非漆雕之暴也。今宽廉、恕暴俱在二子,人主兼而礼之。自愚诬之学、杂反 之辞争,而人主俱听之,故海内之士,言无
9、定术,行无常议。夫冰炭不同器而 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今兼听杂学缪行同异之辞,安得 无乱乎?听行如此,其于治人又必然矣。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墨子尚贤) 兼爱理论: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 起,贝U不能治。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 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 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 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
10、利。是何也?皆起 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 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贝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 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贝治,交相恶贝乱。天志是最高权威:1.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爱,交相贼,必得罚。2. 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孰为贵,孰为知?日:天为贵,天知之而已矣。3. 天下有义贝治,无义贝乱 。4. 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天能罚之5. 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墨子节用下尚同理论:“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 。是以一人贝一义,二人贝二义, 十人贝十义,其人兹众
11、,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文相非也。 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馀 力不能以相劳,腐臭馀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 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 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已 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 必皆是之,所非必皆
12、非之,上有过贝规谏之,下有善贝傍荐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 能非,上有过弗规谏,下有善弗傍荐,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而百姓所毁也。”“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灾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榛榛 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尚贤的理由: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故古圣王高予之 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夫岂为其臣赐哉,欲其事之成也。儒墨关系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 下。又厚葬久丧,重为棺
13、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 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又以命为有,贫富寿 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 此足以丧天下。子墨子与程子辩,称于孔子。程子曰:“非儒,何故称于孔子也?”子墨 子曰:“是亦当而不可易者也。今鸟闻热旱之忧则高,鱼闻热旱之忧则下,当此,虽禹、汤 为之谋,必不能易矣。鸟鱼可谓愚矣,禹、汤犹云因焉。今翟曾无称于孔子乎?”墨子非儒孔丘穷于蔡、陈之间,藜羹不 糂。十日,子路为享豚,孔丘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褫人 衣以酤酒,孔丘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哀公迎孔丘,席不端弗坐,
14、割不正弗食。子路进,请 曰:“何其与陈、蔡反也?”孔丘曰:“来,吾语女。曩与女为苟生,今与女为苟义。”夫 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饱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墨子对儒者公孟子的古服然后仁进行了批评。公孟子认为“贫富寿夭,齰(ze )然在天,不可损益。”又曰:“君子必学。”子墨子曰:“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 其冠也。”墨子对公孟子的批评前者是合理的,而后者则没有击中问题的要害,因为儒家即使承认富贵寿夭有天命来决定,他仍然会积极地从事道德的修行,而放弃对富贵等的追求, 即孟子所说的修其天爵。孟子、荀子对墨家的批评。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杨氏为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