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2届福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作品:福州纸伞的保护和发展探究福州格致中学 林蓉 指导教师 何菁福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都在153天以上,年平均日照数17001980小时,特殊的地理气候使福州人与伞结下了不解之缘。伞 成了福州人生活中常备的一种日用品。五代时期王审知入闽,带来了中原的政治、文化、经济,同时也带来 了中原和江浙的技术,如纸伞工艺技术。于是纸伞及纸伞工艺便在秀丽的 福州生根、发芽、幵花、结果,形成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到了清朝,福 州的制伞业进入了繁荣时期,至打清末民国初年,全市雨伞店号最多时达 到300多家如今纸伞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发生着变化发展。那么,作为一同
2、与福州脱胎漆器、角梳被誉为“福州特艺三宝”的福州纸伞,至V 底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发展?为此,我就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究。一、魅力无穷的福州纸伞福州纸伞之所以能成为老福州人难以割舍的情结,之所以能成为新一 代福州人收藏的关注点,这就在于福州纸伞的无穷魅力。从纸伞的功能上看,纸伞晴雨兼宜,既能遮挡盛夏的炎炎烈日而不发 泡、不爆裂、不褪色,又能遮挡倾盆大雨而不漏水、不脱骨、防雷击,同 时还能顶风逆行而不折伞、不掀面、不变形。一把优质的纸伞反复收撑一 万多次后仍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伞骨硬朗,伞架完好,在水里浸泡 二十四小时不变质,在近五十摄氏度的高温下也不变质。这就是福州人喜 爱的经久耐用的纸伞。从纸
3、伞的种类上看,纸伞品种繁多,精品绝伦,有花伞、明油伞、丝 棉纸伞、蓝绿硼伞、双层花伞、绢印彩画花伞、绢印套色童伞等等,可谓 琳琅满目。设计的不同如伞架长短轻重、伞柄的大小粗细等,满足着不同 消费群体的需要;工艺的不同如伞面的色泽图案、厚薄深浅等,满足着不 同观赏群体的需要。从纸伞的工艺上看,传统制伞工艺分为制伞骨、制伞、伞头、伞柄、 绘花等五部工艺,其工艺十分专业,选料、上油、绘花十分讲究,各自独 立,但又密切合作,互相依存。如当时台江中亭街上最为著名的 “杨常利”伞店,其选用的伞骨是选用闽北五年以上的青山老竹,其韧性大,弹力强,经过特殊处理,能防霉、防烂、防蛀。而当时伞面一般是选用本省特制的
4、棉纸,其拉力强,且刷上纯洁无污的柿油, 再刷上粘性大的桐油,能防漏、 防裂。由于制伞的专业化,当时一个人是很难精通并掌握制伞的全部工艺, 于是出现了各个工艺的专家,如在制伞骨方面质量最好的要数台江的“后 洲帮”,人夸伞骨握在手中,如同一节麻竹筒,看不见缝隙,注水不漏。当时制“伞柄”店最有名的要数台江洋中的王依犬家。绘花方面,要数程 家宝、林永钦、刘梦秋最为著名,其中程家宝字画俱佳,冠绝伞面界;林 永钦的花鸟、人物享誉甚高;刘梦秋的“洋山水”颇有名气。片2从纸伞的影响上看,福州纸伞,选用上等老竹及柿油、桐油、丝棉细纸等天然无毒原料,经艺人精心制作而成,小巧玲珑,美观大方,其伞面 图案油画、彩画、
5、喷画、绢印等具有很高工艺价值,因此被誉为福州三宝 之一,并多次获得国际展览一等奖。 台江中亭街上的“杨常利”伞店,该 牌纸伞当时被誉为全国雨伞的冠军, 1915 年,“杨常利”纸伞曾在美国旧 金山“巴拿马万国赛会”上获得金奖。 1958 年,以“杨常利”为名牌的福 州伞厂,年产量达 122 万把,职工达 1600 多人;在辛亥革命后的抵制日 货运动中,广大的福州市民把传统的福州纸油伞称为“国伞” ,大力提倡 使用,以抵制铁骨布面的“洋伞” ;上世纪 80 年代,福州伞厂纸伞年出口 量还保持在 60-70 万把,独占全国纸伞鳌头。福州纸伞以其选料精、上油腻,绘花雅、伞骨硬,不仅被誉为“福州 特艺
6、三宝”之一,而且还 与寿山石雕、软木画被称为“榕城三绝” 。 更与 福州脱胎漆器、泥塑、扎花、骨雕、骨梳、绢画、软木画等构成了福州乃 至祖国民间工艺百花园中绽放的奇葩。二、举步维艰的福州纸伞 被誉为“福州三宝”之一的福州纸伞,它经历了一个繁荣到萧条甚至 衰落的历史过程,究其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福州民间工艺保护和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福州是一所历史 悠久的文化名城。三坊七巷的古民居、乌塔白塔的古建筑、唱响中华的闽 剧、价值连城的寿山石、古朴典雅华贵的漆器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 发展,但是被誉为“福州特艺三宝” 、“榕城三绝”之一 的纸伞等,却少有 专门性的政策法规予以保护。第二
7、、福州民间纸伞技艺的传承面临断档。由于福州民间工艺多以手 工操作为主,其主要传承方式仍是师傅授徒的形式,特别是民间工艺品的 制作名门名家还有其独特的技法和技艺需要师傅直接传授。目前,老一辈 民间艺人和名师多已年高力衰,已过了创作盛年,一些工艺技法面临着失 传的危险。加之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新一代的艺人已经难守阵地, 为了生存不少人不得不忍痛割爱另起炉灶或以纸伞制作为副业,如此种种 纸伞的技艺在荒废在流失。第三、福州纸伞自身的局限性,成了市场竞争中的软肋。 其一、成本高。一把纸伞的制作难能一人或一家店完成,福州纸伞按 传统制作要经过 80 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且基本上是手工操作,中间环节 又多
8、,于是投入量远比现代的各式各样的布伞大, 成本远高于布伞的成本, 市场竞争力弱。其二、携带不便。福州纸伞精美、耐用,但因不能折叠且较为笨重, 所以携带不便,加上它的纸质容易受损且价格不比布伞便宜,市场占有份 额日趋减少,因而难以扎根大众型的消费市场,只能进入观赏型的消费市 场。其三、 工艺水平无大发展。 风靡一时的纸伞, 由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 原有的手工绘花必然要让位于现代彩喷;原有手工制作的伞骨、伞柄、伞 头,必然要让位于流水线的生产;人脑的设计必然要让位于快捷多样的电 脑组合式的设计。如此种种,纸伞必然走完了一个历史。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纸伞曾经 写就了一个历史,兴旺了一个城市,服务了一方
9、百姓。今天虽然它已举步 维艰,但是并不等于它完全失去了市场。三、柳暗花明的福州纸伞 福州纸伞有着悠久的历史,她已成为福州的品牌。在新的时期里,只 有全力拯救民间工艺并发挥其“造血”功能,福州纸伞才能重放异彩,迎 来民间工艺柳暗花明的新一春。为此,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完善法规与政策支持并举。福州纸伞工艺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 民间工艺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说明了“文化是最珍贵的遗产,是最 珍贵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应根据各行业的民间工艺历史现状和发展前 景,有针对性地出台诸如福州市民间工艺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以确 立保护的
10、重点、对象和方法,以及拓展工艺品市场的法律保证等,尤其是 对濒危的民间工艺提出抢救措施的方法,让包括福州纸伞在内的福州民间 工艺的生存、传承与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环境。第二、保护发展与培育市场并举。民间艺术要能健康的成长需要法律 的保护,同时,还需要努力培育市场。从政府而言,应该为民间艺术的发 展搭建平台,积极开展与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尤其是与港 澳台地区的交流,我们与港澳台是同根同宗,应以发展民间的艺术打造福州“海西”建设的品牌;从民间艺人而言,应根据发展的形势,不断改进 技术、降低成本、扩展品种、提升品位,制成大众实用型纸伞、观赏型纸 伞、大众实用一观赏型纸伞、
11、收藏型纸伞等等,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第三、传承传统工艺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举。传承传统工艺是创新 的前提和基础,而创新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传统工艺传承的内 在要求。福州纸伞的传统工艺,虽然也是民间工艺的一朵奇葩,但在福州 纸伞的传承上,我们不能简单地仿造古代纸伞的工艺,更不能一味地抄袭 古代作品,而应该传承与创新并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改造传统工艺 着手,研究和幵发纸伞生产的专利技术,解决便于携带、耐磨、耐碰撞等 纸伞生产的技术难题,在传承和创新中激荡出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在同行 业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第四、加强队伍建设与蓄集民间力量并举。政府首先应该建立相关保 护或建设民间工艺
12、的职能机构或部门,承担对民间工艺的管理、保护与幵 发的指导,制定一套民间工艺幵发、研究、制作人员的激励措施,如评定 相应的职称、民间艺术创新的成果可参评政府的科研奖、组织民间艺术的 汇展交流等等,以保障队伍;其次,调动民间艺人的积极性,努力挖掘民 间的力量,蓄集民间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条件许可下,创办民间工艺 研究机构、培训部门甚至举办民间工艺院校,如福建德化有“陶瓷职业技 术学院”、漳浦有“茶(文化)学院”、江西景德镇有“陶瓷学院”等等, 这些都是很好的实践典范;再次,调整现有各类工艺学校的专业或课程, 增加或充实福州民间工艺的内容,条件成熟的可以设置福州民间工艺专 业;最后,幵发民间工艺的教育资源,编写民间工艺的地方教材、校本教 材,以保障民间文化的源源流长。第五、打造品牌和延伸产业链并举。福州纸伞曾让福州人自豪,成为 福州的一大品牌,今天要传承纸伞文化,不仅要打造品牌,使福州纸伞向“高、精”方向发展,而且还要努力延伸产业 链,使福州纸伞扎根于广阔的产业链中。在品 牌的打造上,我们应该宽领域多角度地宣传福 州的民间工艺,让福州人了解福州、让福建人 了解福州、让中国人了解福州、让世界人了解 福州。在产业链的延伸上,不仅可以扩大以往简单的生产和销售环节,进 行纸伞工艺的研发,也可建设民间工艺一条街、民间工艺博物馆;创办民 间工艺博览会、交易会;拓宽旅游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