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药学专科分析化学练习题_第1页
山大药学专科分析化学练习题_第2页
山大药学专科分析化学练习题_第3页
山大药学专科分析化学练习题_第4页
山大药学专科分析化学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大药学专科分析化学练习题出题人:乔慧玲一、选择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用电光天平称得某样品重14.5827g,光幕上的读数为 A2.7mg B5.0mg C5.8mg D2.0mg E27mg2、定量分析中称取多份样品或基准物质时常采用 A直接称量法 B递减称量法 C固定质量称量法 DA和B均可 EB和C均可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ml,则相对误差是 A±0.1% B±0.01% C±1.0% D±0.001% E±0.2%4、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 A对照实验 B空白试验

2、 C校准仪器 D回收试验 E多次测定取平均值5、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一物品,下列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A18.032g B18.03235g C18.03230g D18.0324g E18.03g6、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 A天平零点突然变动 B加错试剂 C看错砝码读数 D滴定时溅失少许试液 E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不一致7、空白试验能减小 A偶然误差 B仪器误差 C方法误差 D操作误差 E试剂误差8、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A1.005 B2.1000 C1.00 D1.1050 EpH=12.009、用两种方法分析某试样中的含量,得到两组数据,欲判断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该用 A

3、u检验法 BF检验法加t检验法 CF检验法 Dt检验法 EQ检验法10、一次成功的实验结果应是 A精密度差,准确度高 B精密度高,准确度差 C精密度高,准确度高D精密度差,准确度差 E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大11、用电光天平称量某样品时,用了2g和5g的砝码各一个,指数盘上的读数是560mg,光幕标表尺上的读数是0.4mg,则此样品的质量为 A7.56004g B7.0465g C7.5604g D7.5640g E7.4560g12、在用HCl滴定液滴定NaOH溶液时,记录消耗HCl溶液的体积正确的是 A24.100ml B24.1ml C24.1000ml D24.10ml E24ml13、

4、某试样中Cl 含量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6.45%±0.10%(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A在90%的置信度下,试样中Cl 的含量在36.35%36.55%范围内B总体平均值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10% C若再做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D在此区间内的测量值不存在误差 E有90%的把握试样中Cl 的含量为36.35%14、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 A绝对偏差 B相对误差 C平均偏差 D相对平均偏差 E标准偏差15、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应采用 At检验法 BG检验法 CF检验法 Du检验法 E归一化法16、下列情况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称样量较

5、少 B沉淀不纯净 C沉淀溶解度较大 D沉淀不完全 E沉淀剂适当过量17、若杂质离子与沉淀的构晶离子半径相近、电荷相同,则易形成 A过饱和溶液 B包埋 C后沉淀 D混晶 E胶体18、重量分析不具有的特点是 A准确度高 B适于快速测定 C耗时费力 D操作繁琐 E是一种经典的定量分析方法19、化学计量点是指 A滴定液和被测物质质量完全相等的那一点 B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折点 D滴入滴定液20.00ml时C滴定液与被测组分按化学反应式反应完全时的那一点 E待测物质与滴定液体积相等的那一点 20、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情况下应达到 A0.2% B0.02% C1.0% D0.1% E0.01%21、用

6、0.1000 mol/LHCl溶液滴定25.00ml NaOH溶液,终点消耗HCl 溶液20.00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 A0.1000 mol/L B0.1250 mol/L C0.08000 mol/L D0.8000 mol/L E0.08 mol/L22、TNaOH/HCl=0.003646g/ml,CNaOH为(MHCl=36.46g/mol) A0.1000 mol/L B0.003646 mol/L C0.004000 mol/L D1.000 mol/L E0.1000 g/ml23、1升盐酸溶液中含溶质HCl 3.646g,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0000 mo

7、l/L B0.1000 mol/L C0.3646 g/ml D0.003646 g/ml E0.01000 mol/L24、TT/A表示的意义是 A1ml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B100ml滴定液所含溶质的质量 C1ml滴定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D1L滴定液所含溶质的质量 E1L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25、用直接法配制滴定液,应选用的量器是 A烧杯 B量筒 C锥形瓶 D量瓶 E试剂瓶26、能用NaOH滴定液直接滴定,并且有两个滴定突跃的酸为AH2C2O4 (Ka1=1.77104 Ka2=6.1x105) B乳酸 (Ka=1.4x104) C邻苯二甲酸(Ka1=1.3x103 Ka2=3

8、.9x106)D水杨酸(Ka1=1.07x103 Ka2=4x1014) E顺丁烯二酸 (Ka1=1.42x102 Ka2=8.57x107)27、以NaOH溶液滴定HAc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指示剂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百里酚蓝 E前面四种均可28、有一种溶液加甲基红指示剂显黄色,加酚酞指示剂无色,未知溶液的pH约为 A6.2 B6.28.0 C8.0 D8.010.0 E4.46.229、标定NaOH滴定液时常用的最佳基准物质是 A无水Na2CO3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硼砂 D草酸钠 E苯甲酸30、下列关于指示剂的论述错误的是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B指示剂的用量应适当 C只能

9、用混合指示剂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恰好在突跃范围内 E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pH=pKHIn 31、用NaOH(0.1000mol/L)测定苯甲酸0.2500g,需NaOH滴定液(M苯甲酸=122.0) A19.98 ml B20.49 ml C21.49 ml D30.20 ml E以上都不正确32、用THCl/NaOH=0.004000 g/ml 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终点时消耗HCl溶液20.00 ml,试样中含NaOH的质量为 A0.8000g B0.08000g C0.004000g D0.008000g E0.04g33、如果基准物质H2C2O42H2O保存不当,部分风化,用它来标

10、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 A结果偏高 B结果偏低 C准确 D无法确定 E对结果无影响34、强碱滴定弱酸时,只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直接滴定 Ac=0.1mol/L BKa=107 CcKa108 DcKa108 EKa<10735、用HCl滴定Na2CO3接近终点时,需要煮沸溶液,其目的是 A.驱赶O2 B.加快反应速度 C.驱赶CO2 D.指示剂在热溶液中容易变色 E.除去Na2CO3中少量微溶性杂质36、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之间的关系是 A.两者含义相同 B.两者必须吻合 C.两者互不相干 D.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小 E.两者的吻合程度与滴定误差无关37、用无水Na2C

11、O3标定HCl浓度时,未经在270300烘烤,其标定的浓度 A偏高 B偏低 C正确 D无影响 E以上都不是38、下列属酸性溶剂的是A乙二胺 B乙醇 C苯 D乙酸 E水39、能作高氯酸、硫酸、盐酸、硝酸区分性溶剂的是A乙二胺 B乙醇 C苯 D冰醋酸 E水40、若要测定不同强度混合酸的总量应利用 A均化效应 B盐效应 C区分效应 D同离子效应 E热效应41、用非水滴定法测定下列物质时,哪种易选用碱性溶剂 A醋酸钠 B苯甲酸 C苯酚 D吡啶 E乳酸钠42、在下列哪种溶剂中苯甲酸、醋酸、硝酸的酸性相同 A乙二胺 B乙醇 C苯 D盐酸 E水43、能作高氯酸、硫酸、盐酸、硝酸均化性溶剂的是 A甲酸 B乙醇

12、 C苯 D冰醋酸 E水44、下列物质若作溶剂,其中使滴定突跃范围改变最大的是 A乙醇(Ks=7.9x1020) B冰醋酸(Ks=3.6x1015) C甲酸(Ks=6x107)D乙二胺(Ks=5x1016) E乙腈(Ks=3x1027)45、若要测定混合酸中各组分的含量应利用A均化效应 B盐效应 C区分效应 D同离子效应 E热效应46、用银量法测定BaCl2试样中Cl-含量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方法确定终点 A莫尔法 B佛尔哈德法 C法扬司法用曙红指示剂 D高锰酸钾法 E碘量法47、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KBr含量时,K2CrO4指示剂用量过多将产生 A正误差 B平行结果混乱 C负误差 D使终点变色更

13、敏锐 E无影响48、用铁铵钒指示剂法测定氯化物时,为防止沉淀转化,在加入过量的AgNO3滴定液后,应加入一定量的 ANaHCO3 BCaCO3 C硝基苯 D硝酸 E硼砂49、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NaCl含量时,在化学计量点前AgCl沉淀优先吸附的是 AAg+ BCl C荧光黄指示剂阴离子 DNa+ ENO350、在银量法中要用到的基准物质是 ANa2CO3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NaCl D硼砂 EZnO51、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溶液的pH值在6.510.5范围内,如酸度过高则 AAgCl沉淀不完全 BAgCl易形成胶状沉淀 CAgCl沉淀对Cl的吸附力增强DAg2CrO4沉淀不易形

14、成 EAgCl沉淀对Ag+的吸附力增强52、用吸附指示剂法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测定氯化物时应选用的指示剂为 A二甲基二碘荧光黄 B曙红 C荧光黄 D甲基紫 E以上四种均可53、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NaCl含量时,其滴定终点的颜色是 A黄色 B白色 C淡紫色 D淡红色 E黄绿色54、在沉淀滴定法中,同时用到AgNO3和NH4SCN两种滴定液的方法是A.铬酸钾指示剂法 B.铁铵钒指示剂法 C.吸附指示剂法 D.NaOH水解法 E.Na2CO3熔融法55、在pH=10.0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以EBT为指示剂,可用EDTA直接滴定的是 AFe3+ BAl3+ CCo2+ DBi3+ EMg2+ 56

15、、EDTA滴定Ca2+、Mg2+总量时,以EBT作指示剂,指示终点颜色的物质是 AMgEBT BCaEBT CEBT DMgY ECaY 57、酸效应系数的正确表达式是 A.Y(H)=MY/Y B.Y(H)=MY/M C.Y(H)=C'/Y D.Y(H)= C'/M E.Y(H)=Y/ C' 58、三乙醇胺可以掩蔽的金属离子是 AZn2+ BFe3+ CMg2+ DCa2+ EPb2+ 59、有关EDTA叙述正确的是 A.EDTA在溶液中总共有5种型体存在 B.EDTA不溶于碱性溶液中 C.EDTA是一个二元有机弱酸D.在水溶液中EDTA一共有5级电离平衡 E.EDTA

16、不溶于酸性溶液中 60、下列关于条件稳定常数叙述正确的是 A条件稳定常数是经副反应系数校正后的实际稳定常数B条件稳定常数是经酸效应系数校正后的实际稳定常数C条件稳定常数是经配位效应系数校正后的实际稳定常数 D条件稳定常数是经水解效应系数校正后的实际稳定常数E条件稳定常数是经最低pH值校正后的实际稳定常数 61、影响配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是 A配位物条件稳定常数 B金属离子浓度 C金属指示剂 DA+B EA+B+C 62、铬黑T指示剂在纯水中的颜色是A橙色 B红色 C蓝色 D黄色 E无色 63、Al 3+、Zn2+两种离子共存时,用EDTA选择滴定Zn2+,消除Al 3+的干扰可加入ANaOH

17、BHAc CNH4F DKCN ENH4Cl 64、测水的硬度时,用三乙醇胺与Fe3+生成稳定的配合物消除干扰的方法称为A分离法 B解蔽法 C掩蔽法 D萃取法 E挥发法 65、用ZnO标定EDTA溶液浓度时,以EBT作指示剂,调节溶液酸度应用A六次甲基四胺 B氨水 C氨氯化铵缓冲溶液 DA+B EB+C66、在pH>10.26的溶液中,EDTA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AH6Y2+ BH2Y2 CH4Y DY4 EH5Y+67、对金属指示剂叙述错误的是 A指示本身颜色与其生成的配位物颜色应显著不同 B指示剂应在一定适宜pH范围内使用 CMIn稳定性要略小于MY的稳定性 DMIn的稳定性要大于MY

18、的稳定性E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有良好的可逆性 68、配位滴定中溶液酸度将影响AEDTA的离解 B金属指示剂的离解 C金属离子的水解 DA+C EA+B+C69、下列哪对离子可用控制溶液酸度来进行分别滴定ACa2+ 、Mg2+ BAl 3+、Zn2+ CZn2+、Cd2+ DAl 3+、Mg2+ EFe2+、Mn2+ 70、一般情况下,EDTA与无色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颜色是 A颜色加深 B无色 C紫红色 D纯蓝色 E亮黄色 71、标定EDTA滴定液的浓度应选择的基准物质是 A氧化锌 B硼砂 C邻苯二甲酸氢钾 D碳酸钠 E重铬酸钾 72、配位滴定中能够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A配位物稳定常数KM

19、Y>108 B配位物条件稳定常数K 'MY>106 C配位物稳定常数KMY106D配位物条件稳定常数K 'MY108 E配位物条件稳定常数K 'MY=108 73、关于水的硬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水的硬度是反映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B水的硬度是指水中Ca2+ 、Mg2+的总量C水的硬度最通用的测定方法是EDTA滴定法 D测定水的硬度时,以钙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E水的硬度可用每升水中所含CaCO3的毫克数来表示 74、EDTA中含有配位原子的数目是A2个氨基氮 B8个羧基氧原子 C4个羧基氧原子D2个氨基氮与8个羧基氧共10个 E2个氨基氮与4个羧基氧共6个 7

20、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的分子简式可以表示为ANa2Y2 BH4Y CNa2H4Y2+ DNa2H2Y2H2O EH6Y2+ 76、下列关于配位掩蔽剂叙述错误的是A配位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的配合物稳定性,远比EDTA的配合物稳定B配位掩蔽剂应在一定的pH范围内使用C配位掩蔽剂所生成的配合物应为无色或浅色,不影响终点的判断D配位掩蔽剂不与待测离子发生配位反应,或生成的配合物稳定性较小E配位掩蔽剂与待测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足够高 77、EDTA滴定Ca2+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则需要加入少量镁盐,是因为A为使滴定反应进行完全 B为使CaY的稳定性更高 C为使终点显色更加敏锐 D为使配位物CaIn更

21、加稳定 E为了控制溶液的酸度78、不属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是A铬酸钾法 B高锰酸钾法 C碘量法 D溴量法 E重铬酸钾法 79、高锰酸钾法中,调节溶液的酸性使用的是AHClO4 BH2SO4 CHNO3 DHBr EHCl 80、间接碘量法中,滴定至终点的溶液放置后(5min内)又变为蓝色的原因是AKI加量太少 B空气中氧的作用 C待测物与KI反应不完全 D溶液中淀粉过多 E反应速度太慢 81、Na2S2O3溶液不能用直接法配制的原因是ANa2S2O3分子量小 B具有吸湿性 CNa2S2O3常含有杂质 D水中溶解度小 E难于准确称量82、在1mol/L H2SO4溶液中,用Ce4+溶液(0.1 m

22、ol/L)滴定0.1mol/L Fe2+溶液,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1.06V,应选择的指示剂 A. 亚甲蓝(In= 0.36v) B. 二苯胺(In= 0.76v) C. 邻苯氨基苯磺酸(In= 0.89v)D. 邻二氮菲亚铁(In= 1.06v) E. 硝基邻二氮菲亚铁(In= 1.25v)83、当lgK'等于或大于多少时,反应MnO4+5Fe2+8H+=Mn2+5Fe3+4H2O才有可能用于滴定分析A8 B6 C3 D15 E18 84、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电位突跃的大小与A氧化剂电对条件电极电位有关 B还原剂电对条件电极电位有关 C氧化剂电对标准电极电位有关D还原剂电对标准电极电位有关

23、 E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之差有关 85、氧化还原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是A在滴定过程中因被氧化或还原而发生结构变化,引起颜色变化B指示剂被空气作用而发生颜色变化 C与被测OX或Red结合发生颜色变化D稍过量的指示剂将溶液染色 E因为溶液的酸碱性发生变化,而引起颜色变化 86、高锰酸钾法所用的指示剂是AKMnO4 BK2Cr2O7 CK2CrO4 DKI E淀粉 87、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依据是A滴定方式不同 B配制滴定液所用氧化剂不同 C指示剂的选择不同 D测定对象不同 E酸度不同 88、间接碘量法中,加入KI的作用是作为A氧化剂 B还原剂 C掩蔽剂 D沉淀剂 E保护剂 89、用K2C

24、r2O7作为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在放置10min后,要加入大量纯水稀释,其目的是A避免I2挥发 B增大I2的溶解度 C减慢反应速度 D降低酸度和减小Cr3+ E降低溶液的温度 90、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用碘量法测定其含量A漂白粉 BMnO2 CNa2S DNa2SO4 EK2Cr2O7 91、用高锰酸钾法测定物质含量时,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可直接测定很多还原性物质 B高锰酸钾法一般用H2SO4作酸性介质C高锰酸钾法用自身指示剂 D高锰酸钾法终点时间以3060s为宜 E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时,滴定温度应在90以上 92、用K2Cr2O7作为基准物质标定Na2S2

25、O3溶液的滴定方式是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剩余滴定法 D置换滴定法 E沉淀滴定法 93、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能说明反应的A速度 B完全程度 C条件 D历程 E次序 94、间接碘量法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A滴定前 B终点时 C滴定开始 D近终点时 E计量点时95、实验条件下,要使反应OX1+Red2=OX2+Red1正向进行,满足的条件是 A.1>2 B. 1=2 C. 1<2 D. 1°=2° E. 1°>2°96、缩写词SCE的意义是 A离子选择性电极 B饱和甘汞电极 C标准氢电极 D玻璃电极 E总离子

26、强度调节缓冲剂 97、玻璃电极的膜电位形成是基于A玻璃膜上的H+得到电子而形成的 B玻璃膜上的H2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C玻璃膜上的Na+得到电子而形成的 D 由玻璃膜的不对称电位而形成的E溶液中的H+与玻璃膜的Na+进行交换和膜上的H+与溶液中的H+之间的扩散而形成的98、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预先在纯水中浸泡A2h B12h C24h D48h E42h 99、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时,为消除残余液接电位,要求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的pH值之差应在A3 B<3 C>3 D4 E>4100、甘汞电极的电极电位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Cl BH+ CPH2(氢气分压) DPCl2(氯气分

27、压) EAgCl 101、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常选用的指示电极是A氢电极 B锑电极 C玻璃电极 D银氯化银电极 E甘汞电极102、消除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常采用的方法是A用水浸泡玻璃电极 B用热水浸泡玻璃电极 C用酸浸泡玻璃电极D用碱浸泡玻璃电极 E用两次滴定法103、X的摩尔质量是Y的摩尔质量的2倍,同样质量的X和Y分别用不同的显色剂显色后配成体积相同的溶液,同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X用1cm厚的吸收池,Y用2cm厚的吸收池,测得吸光度相同。则X与Y的摩尔吸光系数关系是 A.x是y的4倍 B. x是y的2倍 C. y是x的4倍 D. y 是x的2倍 E. 两者相同104、用标准对照法测定某一未

28、知液浓度,已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2.4×10-4 mol/L。测得标准溶液和未知液的吸光度分别为0.21和0.28,则未知液浓度为 A. 1.5×10-4mol/L B. 1.8×10-4mol/L C. 2.6×10-4mol/L D. 3.1×10-4mol/L E. 3.2×10-4mol/L 105、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表述了溶液的吸光度与A溶液浓度的关系 B溶液液层厚度的关系 C波长的关系D溶液的浓度与液层厚度乘积的关系 E溶液温度的关系 106、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时,为使测得浓度的相对误差C/C比较小,透光率

29、读数合适的范围是A100%80% B80%65% C65%10% D65%20% E20%5.0%107、电子跃迁的能级间能量差越小,则其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A频率越高 B能量越大 C波数越大 D.波长越长 E.数目越多108、关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收光谱的形状与测定溶液的温度有关 B. 吸收光谱的形状与配制溶液所选用的溶剂无关C.吸收峰位取决于电子跃迁能级差 D.吸收强度取决于电子跃迁几率 E.与pH有关109、当入射光的强度(Io)一定时,溶液吸收光的强度(Ia)越小,则溶液透过光的强度(It) A.越大 B.越小 C.保持不变 D.等于零 E.以上都不正确 1

30、10、有机化合物中最有用的,跃迁吸收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光波是基于A*跃迁 B*跃迁 Cn*跃迁 Dn*跃迁 EB和D都是 1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带叙述不正确的是AR带是由n*跃迁引起的,是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生色团的特征BK带相当于共轭双键中*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 CK带和E带是强吸收带 DB带和E带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 ER带和B带是强吸收带 112、在吸收光谱曲线上,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改变溶液的浓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A.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 B.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 C.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D.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 E.峰位不移动,峰高改变 1

31、13、高浓度示差分光光度法与一般分光光度法的区别在于所选择参比溶液的不同。高浓度示差法的参比溶液是A溶剂参比溶液 B试样参比溶液 C试剂参比溶液 D比样品溶液浓度稍高的标准溶液E比样品溶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 114、某溶液符合光的吸收定律,当溶液浓度为c时,扫描吸收光谱曲线,找到最大吸收波长max是0。如果溶液浓度改为c,则最大吸收波长在A0 B0 Clg0 D20 E不能确定115、在吸附柱色谱中,被分离组分的极性越弱,则 A.在柱内保留时间越长 B.被吸附剂吸附的越不牢固 C.吸附平衡常数越大 D.应选择极性大的洗脱剂 E. 被吸附剂吸附的越牢固116、吸附柱色谱法是依据物质的哪种性质而进

32、行的分离分析方法 A.极性 B溶解性 C离子交换能力 D.分子大小 E.熔沸点.117、在吸附薄层色谱中,当增大展开剂的极性时,则 A.组分的Rf增大 B. 组分的Rf减小 C.展开速度加快 D.分离效果越好 E. 各组分的Rf不改变 118、设某组分在薄层色谱中展开后,斑点中心到原点的距离为x,起始线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为y,则该斑点的Rf值为A B C D E前面四种计算都不对119、气相色谱法中,可用于衡量柱效的参数是 A.保留时间 B.保留体积 C.峰宽 D.峰高 E.峰面积120、高效液相色谱中所谓反相色谱是指 A.非极性流动相与极性固定相的色谱 B. 非极性固定相与极性流动相的色谱 C

33、.采用离子对试剂的色谱 D.采用交换树脂为载体的色谱 E.采用葡聚糖凝胶为载体的色谱 二、名词解释1、有效数字 2、系统误差 3、置信区间 4、空白试验 5、检测限 6、认证 7、计量认证 8、标准溶液 9、终点误差 10、标定 11、基准物质 12、滴定突跃 13、吸附等温线14、边缘效应 15、 交换容量三、填空题:1、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称为 。2、定量分析中,根据误差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将误差分为 误差和 误差。3、无限多次测量值的随机误差服从 规律。4、由于 误差造成的离群值与其它测量值不属于同一总体,是异常值,应舍弃。5、常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有 和 。6、凡能

34、满足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要求的反应,都可用 滴定的方式。7、某酸碱指示剂HIn的pKHIn=4.8,其理论变色范围的pH值为 ,变色点是 。8、滴定终点只要在 范围之内,滴定误差就可以保证不大于±0.1%。9、滴定分析中,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在±0.1%,每一试样的称取量至少应为 克,标准溶液的体积用量应在 毫升。10、一般情况下,判断弱酸能否被准确滴定的依据是 。11、配位滴定中如果M-In的稳定性大于MY的稳定性,则出现 现象。12、配位滴定中,判断能否准确进行滴定的条件是 。如果出现指示剂的封闭则终点 ,如果出现指示剂的僵化则终点 。13、氧化还原滴定中一般若两电对

35、条件电位差达到 ,该反应进行完全的程度即能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14、高锰酸钾法以 来确定终点。用高锰酸钾法测定不同的物质时,根据待测物的性质不同应选用不同的滴定方式。测定Na2C2O4时,应用 法,测定MnO2时,应用 法。15、碘量法以 指示剂来确定终点。一般情况下,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由 色 色,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由 色 色。16、应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时,pH应控制在 之间。如酸度过大,则使终点 ,导致分析结果 。17、电位分析中,盐桥的作用是 。18、 电极是一种常用的离子选择型电极。19、电位法使用的化学电池是由两种性能不同的电极组成,其中电位值随待测离子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称 电极,具有恒定电位值并与待测溶液无关的电极称 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时,一般用玻璃电极为 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 电极。20、相距1cm的两个平行电极之间含有1mol电解质时溶液的电导称 ,用 表示,单位为 。21、光度分析中,为减小光度测量误差,吸光度数值的取值范围应控制在 之间。22、能在紫外可见光区产生吸收的基团称为 ,使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