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地球科学概论A试卷B答案_第1页
2009地球科学概论A试卷B答案_第2页
2009地球科学概论A试卷B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号:01020112008级地球科学概论 A期末考试题(B卷)答案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班号 学号 姓名 得分题号-一一-二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说明:第一、二、三题答在试卷纸上,第四、五题答在答题纸上。一、归类题(每空0.5分,共10分)将下列物质或地质现象对应地归入矿物、岩石、沉积地貌、剥蚀地貌和构造变形中。方解石、玄武岩、剪节理、蘑菇石、沙漠、转换断层、高岭石、河漫滩、泥岩、U形谷、背斜、溶洞、辉石、地震、大理岩、海蚀崖、洪积扇、灰岩、三角洲、钾长石1. 矿物:方解石、高岭石、辉石、钾长石。2. 岩石:玄武岩、泥岩、大理岩、灰岩。3. 沉积地貌:沙漠、河漫滩、洪积扇、三角

2、洲。4. 剥蚀地貌:蘑菇石、U形谷、溶洞、海蚀崖。5. 构造变形:剪节理、转换断层、背斜、地震。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 .据SiO2含量,岩浆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SiO2含量65 %的为_酸性_ , 6552%为_中性,5245%为 基性, 45%为超基性 。2. 古生代分为6个纪,从早到晚依次为寒武纪 、 奥陶纪 、志留纪 、_泥盆纪、 石炭纪和。3 .地壳中的元素依其丰度大小,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 q、_SJ_、Al_、_Fe_、Ca 。4 干旱地区的湖泊化学沉积作用可划分为碳酸盐沉积 、_硫酸盐沉积 _和卤化物沉积三个阶段。5 机械搬运作用的方式包括推移 、跃移 、 悬

3、移、 载移 。6 .从海岸线向深海方向,大西洋大陆边缘的地貌单元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7按轴面产状,褶皱可分为四类,即 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和平卧褶皱_。8. 中心式火山喷发可分为猛烈式 、 宁静式和等3种类型。9. 冰川剥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冰蚀谷 、冰斗 、角峰 、刃脊10. 在下苇甸一一军庄野外地质考察路线中,见到的岩浆岩有 玄武岩、 花岗岩 等 种类;沉积岩有 砂岩 、 泥岩 等种类。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X”)1 .地球内部深度为60250km范围内,因其物质完全处于熔融状态,故称为软流圈。(X )2. 差异风化是由不同气候造成的。

4、(X )3 .深成侵入作用的侵入深度3km,因此,在地表见不到深成侵入岩。(X )4.冰川与一般冰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运动的冰体。( V )5 .磁偏角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地磁轴之间的夹角。(X )6. 海岸线即陆壳与洋壳的分界线。(X )7. 地球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铁。( V )8. 土壤都是由残积物转变形成的。(X )9. 在同一纬度和相同高度测得的重力值通常海面的比陆地的大。( V )10. 承压水是分布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透水层中的地下水。( V )四、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30分)1. 地层层序律:岩层形成后如未受到强烈的构造运动而颠倒原来的位置,则应该是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

5、,一层压一层,保持近水平的状态,延展到远处才逐渐尖灭。2. 岩溶作用: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 并形成各种岩溶地貌的过程称为岩溶作用。3. 变质结晶作用:指在原岩总体化学成分不变的条件下,形成新矿物或新矿物组合的作 用。4.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丰度)。5. 地温梯度: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 m所升高的温度。6. 向斜:通常为向下凹的褶曲,地层作对称重复分布出露,且核部地层新,翼部地层老。7.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8. 地质灾害:由于岩石圈的变形、变位、岩浆及水的活动、地球磁场和重力场等地质营力的因素,引起自然环境恶化,造成人类

6、生命财产损毁或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现象或过程。9. 磨圆度:在搬运过程中,碎屑颗粒的棱角磨损而接近圆弧形的程度。10. 河流阶地:在构造运动相对稳定时期,形成河漫滩。后来下蚀作用加强,原有河漫滩相对升高,不会被一般洪水所淹没。这种由河漫滩转变形成的、分布于谷坡上的、较平坦的台阶状地貌称为河流阶地。吐 内生成矿作用:在岩石圈内通过岩浆作用、变质作用使有用物质聚集的过程。12.正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运动的断层。五、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简述大气圈对岩石圈的作用。答:大气圈对岩石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静止的大气对岩石圈表层的风化作用,以及风产生的剥

7、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2 分)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于大气、水、温度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岩石 或矿物在原地被破坏的过程。 风化作用可进一步划分为物理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 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风化作用的产物主要有岩石和矿物碎屑、 细小的粘土、 土壤和风化壳 (4 分)。风蚀作用是指风对地表的破坏作用, 并在岩石圈表层形成各种风蚀地形, 如风蚀蘑菇石、 风蚀谷、风蚀城、风蚀穴、风蚀柱等。风的搬运作用是指风对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所形成的 碎屑物进行搬运的过程。 随着风力减弱或者由于障碍物的阻挡作用, 风所携带的碎屑物在重 力作用下就会逐渐沉积, 即风的沉积作用。 风的

8、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往往在原地和异地分别 形成岩漠、戈壁和沙漠、黄土等。 (4 分)2. 论述河流的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答:河流的下蚀作用是指河水以其自身的动力及所携带的碎屑对河床底部进行破坏, 河谷加深、 加长的过程。 河流的侧蚀作用是指河水以其本身的动力和所携带的碎屑对河床进 行破坏是河谷变宽、弯曲的过程。 ( 2 分)河流的下蚀作用对河床的地部进行破坏, 使河谷加深; 同时通过向源侵蚀作用使河流的 源头上移,河谷加长,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是侵蚀基准面,当河谷加深到侵蚀基准面时, 河流的下蚀作用消失。 (4 分)河流的侧蚀作用由横向环流引起,在河道弯曲处的凹岸,由侧蚀作用对河岸进行侵蚀, 使河道变得弯曲,河谷变宽;同时在凸岸接受沉积,形成边滩和河漫滩。但地壳抬生后,河 流的下蚀作用加强,原来的河漫滩被抬到高处,形成阶地。 (4 分)3. 论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岩石圈板块的边界类型。答: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在固体的地球上层, 存在比较刚性的岩石圈及其下伏较 塑性的软流圈; 较刚性的岩石圈可分为若干大小不同的板块, 它们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进 行大规模运移; 海洋板块不断新生, 又不断俯冲、 消减到大陆板块之下;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板块边缘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性强烈的地带;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 了岩石圈表面的各种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