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8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_第1页
考点8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_第2页
考点8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_第3页
考点8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扬中二中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导学案 使用时间: 月 日 星期考点8: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试说明】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制的确立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3)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及其历史影响 【教材结构】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是长期斗争结果、历史趋势代议制(政体)含义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内

2、容、意义 英国君主立宪制 发展完善:责任内阁制形成;议会改革 特点:国王;内阁;议会 背景:邦联难以稳定统治 美国总统共和制 确立:1787年宪法内容、评价 巩固:“为联邦统一而战” 实施:两党制 背景:德意志统一 德国君主立宪制 帝国统治1871年宪法内容、评价 资本主义政体特点、作用 【知识整合】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何为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国王、皇帝)为世袭元首,但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政体形式。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政治前提) 1640-16881688年“光荣革命”含义:1688年,英国议会派军队迎来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并使他成为英国国王.詹姆

3、士二世被迫远走法国,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结束。历史上把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意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的统治确立。奠定英国代议制的基础2、英国代议制的形成a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议会)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巩固统治。内容: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意义:把权力从国王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君主立宪制的基础。b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形成过程:“

4、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由国王指定的贵族任枢密大臣。“光荣革命”之后,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时期,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内阁要对议会负责。18世纪中叶,议会取得对内阁的监督控制权,责任内阁制形成完善。影响: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内阁)的监督与控制;国王 “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c君主立宪制的完善1832年的议会改革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阶级矛盾的尖锐。内

5、容:降低财产资格限制;重新分配议席。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英国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了种种限制。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虚君 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是国家的象征;议会是权力的中心;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19世纪末以来内阁权力不断膨胀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 重难点突破制度成员产生方式职权本质特征明内阁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能统领六部百司职权不明朗,无决策权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英内阁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组阁,对议会负责掌握

6、行政大权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注意点: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的区别:英国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英国内阁跟议会的关系: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解散内阁,同时内阁也可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去留。二、美国联邦制及共和制的确立何为民主共和制?共和制是一种民主的国家管理形式,是与专制相对的。它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限制的国家管理形式。1、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背景)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

7、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经济问题:国家无权征税,无力偿还巨额外债;安全问题:邦联政府无权维持常备军面临着英国和西班牙的威胁。人民的反抗:2、1787年宪法的颁布内容:(1)确立美国为 联邦 体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 各州 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2)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中央政府:(3)确定美国共和政体。(4)保留种族歧视:保留黑人奴隶制度,不承认印第安人的公民权。体现的原则:中央集权或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集中了财政、外交和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总统行政权;议会立法

8、权;法院司法权);a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对选民负责。每届任期4年,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总统对宪法负责,对国会通过的法律拥有否决权。b最高立法权归于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员按各州人中比例选出,任期2年。c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权,其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批准,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评价:先进性 :、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9、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从而给这部宪法大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没有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只是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意志的体现,故给这部宪法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3、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美国的联邦制确立: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国家.联邦与各州的权力分配:A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B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作用:A可发挥地方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 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共和政体的确

10、立: 1789年,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第一届国会诞生,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1、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是怎样体现三权分立、制约平衡原则的?总统内阁(行政)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立法)最高法院其他联邦法院(司法)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宣布法律不合宪法2、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1)不同: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实行世袭制、终身制;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

11、府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统率军队等;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相对独立(国家权力中心是总统)。(2)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物,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都是资产阶级专政,都是两党轮流执政,国会(议会)都是两院制。三、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德国的统一: 统一的根源: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统一的方式:普鲁士领导,通过三次王朝战争。 统一的时间:1871年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确定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国家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拥有极大权力;宰相只对皇帝

12、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构成,联邦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共58名其中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操纵着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权力较小,普选产生。性质: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 评价: 局限性: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进步性: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一。【重点聚焦】1、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特征、作用)(1)时间:19世纪70年代(2)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3)方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4)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5)理论来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