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2课第一课时_第2页
第12课第一课时_第3页
第12课第一课时_第4页
第12课第一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2.桂花雨(第一课时) 类别:小学语文 编号: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3.学习第1、2自然段,朗读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欢之情,了解“摇桂乐”时间的选择及其原因。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指导写“左、右、鲜、谢、尤”这五个生字。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4.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朗读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了解“摇桂乐”时间的选择及其原因。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朗读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了解“摇桂乐”时间的选择及其原因。教学难点:1.在初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了解课文主要写了“摇花乐”这件

2、事。2.品析“浸”,朗读感悟桂花香气浓郁,且传得远。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关于关于桂花的诗。师生对诗。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清香不与群芳并,仙神原是月中来。2. 揭示课题。读着这些关于桂花的诗,这些诗人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似乎也在我们心中飘溢开来了。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与桂花有关的。板书课题:桂花雨(设计意图:由诗引入,感知桂花的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2、 简介作者 1.课件展示琦君的文字介绍资料及作品封面。2.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琦君的童年时代,来感受桂花雨、来体验“摇花乐”。 (设计意图:走近作者,疏通学生走近作者

3、童年的自然通道,为感知文本、体验情感提供必要的知性背景。)三、预习反馈 1.伴你学第1题。指生对答案,并及时纠正。 2.小组内练习赛读课文,并互相帮辅。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追求流利。(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学,增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4、 展示交流,整体感知。 1.你喜欢哪一个自然段就读哪一个自然段,并引导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你为什么喜欢?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1)为什么“我”最喜欢桂花? (2)桂花盛开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3)为什么要“摇桂花”? (4)“我”摇桂花时的情形是怎样的?(5)桂花摇落之后怎么处理?(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以学生的兴趣

4、点出发,引导学生边读边交流对文本的初读感知。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自己再读全文,读思结合,质疑。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件事?你对课文的哪些内容难以理解的,或是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书中做上记号。(2)交流:A课文主要写了“摇桂花”这件事。B质疑:a.摇桂花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b.母亲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感情?(设计意图:既引导了学生文本对整体感知和把握,又注重了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5、 精读第1.2自然段。 (一)第1自然段。 1.练习朗读体会“我”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2.探究:这一自然段除了写桂花,还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

5、要写?有什么好处? 3.指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初步了解对比写法。 (设计意图:既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也注重渗透对情感表达手法的了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二)第2自然段。 1.品香。课件出示: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1) 说香:桂花有多香?(2) 析香:哪些字词写出桂花的香?“ 不说.至少.”、“十几家”写出花香传得远;“浸”写出花香浓。(3) 诵香: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关键词对表达内容和抒发情感的作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2.了解摇桂花的时机和原因。(1)默读思考。(2)运用“因

6、为.所以.”的句式说。(3)教师引读此段。(设计意图:读说结合,注重积累,注重学生言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六、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左”“右”。 指导观察两个字的异同。强调:“左”的第一笔横短,而第二笔的撇稍长、斜;“右”的第一笔横长,而第二笔的撇稍短、直。教师示范,学生描红、临写。(2) 课件出示“鲜”“谢”“尤” 让学生观察各字的结构安排的注意点及关键笔画的处理。自己练习描、写。 (设计意图:抓住生字识写的重难点,意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识写的能力。)布置作业:1.练习朗读课文。2.完成习字册中“左”“右”“鲜”“谢”“尤”这五个生字的描写及其词语的描写。3.搜集写童年趣事的文章

7、读一读。板书设计: 12.桂花雨 摇花乐教后反思:基于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内容容量稍大些,致使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40分钟未能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之后拖延了近10分钟的时间,才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究其原因,不单单是上述那单一的原因,本人在引导学生初读反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那个环节,虽有精彩和成功之处,但是平均用力,纠结所有的细枝末节,乃是课堂拖沓、任务完成不了的主要原因。 具体讲,就是在“你喜欢哪一个自然段就读哪一个自然段,并引导了解课文大致内容。”这一教学环节时,当然这也是此节课教学的一个重点环节。在此环节花费了较长的时间。深入思考,原因如下:1.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自由选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并交流自己喜欢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但是仅仅是由于读段的顺序性的一个小改动,便把学生的“喜欢”和“兴趣”削减了很多。即本人是从第一自然段起,让喜欢该段的同学读,那一刻,我就发现许多同学读文的兴致暗淡了很多。如果,教师能觉察之后便当机调整读的策略,即,让学生愿意先读哪段就读哪段,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就会持久保持,那么课堂“读”的节奏就会快很多。2.由于在引导学生交流喜欢的自然段时,没有尊重学生内心真实的读书兴趣和感知把握的实际学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