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机种植业的建设包括:基地选择和建立及转换1 基地选择和建立1.1 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土地是有机食品生产和认证的基本单元。基地是有机农业生产的基础,选择并建立一个良好的生产基地是保证有机食品质量的关键。 有机食品生产以生产基地为核心,必须具备五项条件: 1)生产基地环境优良,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最小,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环境作物土壤害虫天敌)。 2)有机食品的标准和全程质量控制的核心是每一个地块上每种作物的生产
2、过程控制。 3)有机食品出自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有机原料必须是出自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4)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自土地为源头的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生产操作记录,外来物质输入记录,生产资料使用和来源记录)。 5)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检查和认证是进行基地的实地检查。1.2 基地建设的原则 有机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和基本原理,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成一个完
3、整的生态系统,并使这个系统中的各部分协调持续发展。因此,在基地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生物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不同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生物群体(包括有益的和有害的);生物也影响环境,两者不断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生物既是环境的占有者,也是环境的组成部分,既有独立的成分,两者又密切相融。生物不断的利用环境资源(生存物质),又不断地对环境进行补偿(分解动植物废弃物和残体,重新回到环境中),使生态系统保持一定的平衡,以保证生物的再生。有机农业遵循生物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理,从基地选择或开始建设时起,强调全面
4、规划整体协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营养物质封闭式持续循环 有机农业将人、土地、动植物和农场作为整体,建立生态系统内营养物质循环,在这个循环中,所有营养物质均依赖农场本身。这就要求全面规划农场土地面积、种植结构、饲料种类和数量、饲养动物的数量、有机肥的数量和利用方式从而保证营养物质的均衡供应和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设计多级物质传递、转化链,多层次分级利用,使有机废物资源化,减少污染,肥沃土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 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很强的抗干扰和自我修复的能力。有机农业生态系统是介于
5、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中间类型。需要在人为的干预下,使之具有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又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合理安排作物的轮作,种植有利于天敌增殖的作物或诱导植物、害虫的驱避植物,协调天敌与害虫的比例,通过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食物网)的量化关系,形成生态组合最优,内部功能最协调的生态系统。生态效益和经济利益相统一 农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产出和增加经济收入,但是农业又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改善生态环境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特别是有机农业的生产,是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物质的产出最多,投入最少,所以,有机农业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是经济、生态
6、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产业。1.3 生产基地的条件和背景环境条件 有机生产基地是有机产品的初级产品、加工产品、畜禽饲料的生长地,产地的生态环境条件直接影响有机产品的质量。因此,开发有机食品,必须合理选择有机食品产地。通过产地的选择,可以全面地、深入地了解产地及产地周围的环境质量状况,为建立有机食品产地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有机食品产品质量提供最基础的保障条件。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子,虽然有机农业不像绿色食品有一整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环境因子的质量评价指标,但作为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应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
7、壤未受污染或污染程度较轻,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地区;生产基地应避开繁华的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的中心,在周围不得有污染源,特别是上游或上风口不得有有害物质或有害气体排放;农田灌溉水、渔业水、畜禽饮用水和加工用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在水源或水源周围不得有污染源或潜在的污染源;土壤重金属的背景值位于正常值区域,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没有严重的农药残留、化肥、重金属的污染,同时要求土壤具有较高的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肥力的有机肥源;有充足的劳动力从事有机农业的生产。生态条件 有机农业生产基地除了具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外,基地的生态条件也是保证基地可持续发展的
8、基础条件。基地的土壤肥力及土壤检测结果分析 分析土壤的营养水平和有机农业的土壤培肥措施。基地周围的生态环境 包括植被的种类、分布、面积、生物群落的组成;建立与基地一体化的生态调控系统,增加天敌等自然因子对病虫害的控制和预防作用,减轻病虫害的危害和生产投入。基地内的生态环境 包括地势、镶嵌植被、水土流失情况和保持措施。若存在水土流失,在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时,选择对天敌有利,对害虫有害的植物,这样既能保持水土,又能提高基地的生物多样性。隔离带和农田林网建立
9、应充分明确隔离带的作用,建立隔离带并不是为了应付检查的需要。一方面隔离带起到与常规农业隔离的作用,避免在常规农田种植管理中施用的化肥和喷洒的农药渗入或漂移至有机田块,所以,隔离带的宽度与周围作物的种类和作物生长季节的风向有关;隔离带的树种和类型(多年生还是一年生,乔木还是灌木,诱虫植物还是驱虫植物等)依具体情况而定。另一方面隔离带是有机田块的标识,起到示范、宣传和教育的作用。种植历史1)种植作物的种类和种植模式2)种植业的主要构成和经济地位3)经济作物种植的种类、比例和效益4)当地主要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的程度5)作物的产量6)肥料的种类、来源和土壤肥力增加的情况7)病虫害防治方法1.4
10、0; 基地建设的内容基地建设的内容包括:现状评估、总体规划、种植与加工模式、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现状评估 有机农业区域的现状评估是有机农业基地建设的基础。在对区域现状评估过程中,要对生态系统、社会发展要素、经济基础做出系统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生态系统内生物与非生物因素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个有机的整体,若内部关系处理不好,就无法实现生态系统内部的良性循环;社会发展要素主要是人的要素,人是决定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因素,有机农业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要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推动有机农业事业向前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
11、进步。经济基础是建设有机农业基地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一个好的规划和思想是否能够实施。因此,在现状评估时,要从整体出发,明确现有的优势、不足和发展的潜力,抓住主要矛盾,为制定有机农业发展的总体现划提供科学的背景材料。总体规划 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是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应将其放在核心的地位。制定有机农业发展规划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保证规划具有指导性、适应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具有整体性 根据生态经济发展原理,将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考虑,注重协调发展。具有系统性 利用系统学的原理,将经
12、济、生物、技术和人口素质等进行系统的有机结合,建立自然、社会、物质、技术等多元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具有配套性 有机农业既要生产足够高品质的有机食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建立长、中、短期相结合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和与之相适应的综合配套技术方案。种植与加工模式种植经营模式 种植模式的选定应建立在基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基础上。种植经营模式的产生、完善和发展,既要有稳定性又要有相对可变性。所谓稳定性是指主导产业是不变的;所谓可变性,是指某一商品的数量、种植规模受市场的需求而调节。种植经营模式的选择应遵循原则: 1)系统组配原则 如发
13、展有机蔬菜,必须以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城镇近郊及购买能力较强为前提;发展有机畜牧业,必须抓好饲料粮基地和相配套的加工厂,使种畜生产、防疫技术、产品加工等系统相组配,才能形成集约生产、规模效益和持续发展。 2)量比合理的原则 综合考虑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能力,根据市场的供需变化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有机食品的生产规模和单位时间的产出量,避免原料不足或生产过剩而导致生产率下降。有机农业提倡种养结合,养殖的规模与饲料供给量、供给时间成正比,否则,就会出现饲料不足而导致效益下降。 3)互利的原则 系统的整体效益产生于系统各组分之间的交互作用。例如,在种植区域发展养殖业,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养殖业为种
14、植业提供足够数量的有机肥。加工设施建设 有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朝着相对集约化、系统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它进步和发展的有效衡量方法,不是单纯地计算产量和单位面积的产值和收益,而是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的加工水平、加工能力、循环次数、增殖幅度等综合效应。在抓好基地生产的同时。要围绕农业第一产业而发展多层次、多途径的加工业。确定生产基地的加工建设需应遵循如下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有机生产区域内建设工程,一定要根据本身的地理条件和发展目标,因时因地制宜,切忌只讲规模、讲花架子,不注重内在的技术含量和发展的创新点和增长点。结果规模越大,损失越大。无数的高新农业示范区、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失败都说明了这一
15、点。 2)综合效益的原则 实施一个项目,不能单纯地计算经济效益,要综合考虑。如建立一座沼气池,要综合考虑处理废弃物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效益;经发酵后产生优质有机肥的直接效益和带给作物增产增收的潜在效益;沼气作为肥料的节能效益等。 3)科学配套的原则 在有机生态系统中,任何部分和元素都不是孤立的,有机农业区域的工程技术一定要与生物技术结合,才能发挥更大效益,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的技术体系 有机农业生产的目标和任务是追求优质、高效和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要达到上述目标,只有在生物与环境关系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16、而构成和建立这种协调关系的主要途径就是研究生物怎样适应环境。有机农业是在总结自然界生物自身适应环境条件,并继承传统农业精华的生物技术和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基础上(排除基因技术),形成现代有机农业生物技术体系。有机技术体系的建立就是让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命体在生长、发展、繁殖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相互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形成农业生产需要的物质,并把这种通过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并推广到生产实践中,产生更大的综合效益。有机农业基地建设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内容。立体种养综合利用技术 立体种养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是科学的对时间与空间进行综合利用,它是在传统耕作模式的连作、间作、
17、套种、轮作换茬等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上物种共生互惠的原理,对时间、空间和营养结构等多因子生态位的进行组合,具有生态合理性、效益综合性的特点。其操作模式如下: 1)林农或林农多层次平面套种模式 这是农作物耕作制度在组合对象上的拓展和延展,以在果园的树行间种植小麦、豆类、花生、蔬菜、牧草和食用菌为例,该模式不仅对果园起到保墒、固土,加速土壤有机质的腐熟,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有机质含量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改善果园的小气候,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天敌增殖、繁衍和不利于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增加天敌的种类、数量及群落的丰富度和生
18、物多样性,提高天敌控制害虫的效果。采用此模式要注意不同区域、不同气候、不同作物立体配置时的比例。 2)山区或丘陵地区的“立体种养模式” “杨梅茶叶一年生作物家禽(鸡)”模式 南方杨梅树下种茶叶,在杨梅和茶叶的行间种植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充分利用土壤不同层次的营养和地面以上的空间和阳光,使植物的营养层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层次,进而合理利用资源、控制病虫害。在此系统中还可以散放养鸡,发展有机禽类。 “果、林、茶水库(池塘)水产”模式 在水库或鱼池边栽种林、
19、果、茶或粮食作物,库内或池内养鱼,水面养鸭,形成水库(鱼池)中的鱼、鸭与岸边林、果、茶共生互惠的综合效果。环境要素的调控技术 对农业生产来说,水、肥、气、光、热等是影响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对植物生长的环境进行调控,不仅拓宽了发展范围,而且打破了季节的限制,做到周年种植,周年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温度的调控 北方城市郊区开发的日光型节能温室技术,利用太阳光能,增加温室内的温度。通过对小气候温度的调控,可以生产反季节蔬菜,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类似的
20、还有地膜覆盖技术,形成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2)湿度的调控 湿度是诱发作物病害的最重要因素,人们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调节小气候的湿度,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如通过排风口、排风机等设施和技术,降低温室或连栋温室的湿度;通过渗灌、滴灌和暗灌,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通过铺地膜,减少水分蒸发,降低湿度;通过合理灌溉和合理密植,增加空气和土壤的湿度和通透性。 3)光的调控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它的波长、强度和辐射量,不但会影响植物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且也会影响病害和昆虫的发生,因此,对光的调控主要
21、用于光照较弱的保护地的生产。 4)气的调控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存贮量是取之不尽的,但在保护地生产中,增施二氧化碳技术已成为提高品质和增加产量的重要措施。土壤的施肥与培肥技术 1)增施有机肥技术 旱地深耕后,要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残茬覆盖、等高种植、种植绿肥等生物技术,使旱地生土不断风化、培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力,使土壤形成一个真正的生命体。 2)培肥(土地的自养能力培养) 土地既然是个生命
22、体,就有其自己的新陈代谢、营养循环和能量流动,土壤微生物是完成土壤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需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如通透性和酸碱度),以提高土壤的自养能力。病虫害防治技术 优化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危害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主要采取“一保二防”的策略。“一保”是运用多种生物技术保护物种和资源的多样性;“二防”是利用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推广农作物间作、混作和轮作 利用耕作制度的调整,发挥多物种的相克相生作用,打乱病虫害的生活规律和生活周期,降低病虫害对它所侵袭作物的适应性,
23、减少危害的时间与程度。 2)建立有利于天敌增殖、繁衍的生态条件 根据生物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原理和天敌生存、繁衍与大环境、小生境的关系,利用有机田块的缓冲带、隔离带、诱集带、多物种的生态岛、田边的矮树丛和保护带乃至周围的植被景观,为有益的动物和天敌昆虫提供多样化的生存空间。 3)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病害生物防治技术包括诱导抗性技术、拮抗微生物和农用抗生素的应用等。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从途径上讲可分为天敌的保护、天敌的蟹殖释放和天敌的引进;从方法上讲又可分为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虫治虫指的是捕食性天敌对害虫
24、的捕食和寄生性天敌对害虫的寄生;以菌治虫主要指的是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杀死害虫。 4)天然药物防治技术 我国植物、动物资源丰富,可以用来防治病虫的植物有1300多种,分布于140多个科。实践证明,许多杀虫、防病植物对目前很多重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很好,是将来替代化学农药的主要方向。 5)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是在害虫与寄主之间制作一道物理屏障,避免病虫害与寄主接触而免受危害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主要是利用农业耕作措施,破坏病虫的寄主环境,消灭越冬虫卵和病菌。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25、#160; 有机农业强调在有机生产区域内建立封闭的物质循环体系,通过对生产基地的作物秸秆、藤蔓、皮壳、饼粕、酒糟、畜禽粪便、食品工业和畜禽制品的下脚料及各种树叶的综合利用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处理,将废弃物变成一种资源,使处理与利用统一起来。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的途径: 1)沼气发酵工程 通过沼气工程技术,特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多环结构的综合效应。 2)有机肥的堆制生产技术 有机肥是种植业的基础,无论作物残体还是畜禽粪便都含有对作物和环境有害的物质和成分,
26、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高温堆肥和活性堆肥是无害化处理和提高肥效的重要措施和环节。废弃物的利用率、腐熟的速度、堆肥的质量、无害化程度是堆肥技术的衡量指标。 3)微生物处理技术 作物残体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本质素、酵类和有机酸等,这些成分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变成富含蛋白和氨基酸的动物饲料如青贮饲料,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利用植物残体生产食用菌 食用菌一般是指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可食用的种类,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食用菌大多以有机碳化合物为碳素营养,所以许多农产品加
27、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均可作为培养食用菌的原料。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 有机产品的质量是通过生产过程的严格管理来实现的,不能单从外部形态和感官颜色上与常规产品相区别。因此,为了充分保证基地的生产完全符合有机农业的标推,保证有机产品在收获、加工、贮存、运输和销售各个环节不被混淆和污染,在基地内要建立专门的内部质量管理机构。内部质量管理包括:基地规划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技术咨询及指导的技术服务体系和生产资料供应的物质保障体系。人的管理与三级培训 有机农业的生产管理包括对物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生产者的业务水平、文化素质和对有机农业的认知
28、程度将决定有机农业发展的进程。所以,在基地管理方案中,人的管理比物的管理更重要。 培训是对人的管理的开始,从事有机农业的生产和开发的管理者、具体技术的参与者和实施者,都必须了解和掌握有机农业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有机农业的标准,做到从思想上接受有机农业的思想,在行动上自觉按照有机农业的技术标准实施。 所谓的三级培训制度,首先由有机农业专家或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研究的人员对基地的管理干部进行有机农业原理、标准、市场和发展概况的一般性培训,使之从宏观上了解和认识有机农业,这是第一层次的培训;第二层次对基地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之
29、掌握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训工作可根据种植作物的种类和地域分不同的专业进行,第三层次是对直接从事有机农业生产者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培训以实用技术和解决问题为主,关键在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 有机农业转换2.1 概念 有机农业转换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通过实施各种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使土地全部达到有机农业生产的标准要求。 有机转换期是指从有机管理开始直到作物或畜禽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这段时间。2.2 目的和意义 有机农业建立有机转化过程和有机转化期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分解
30、土地残留物质和培养土壤肥力 目前实施有机农业的土地,除了极少数的新开垦或多年的撂荒地之外,大部分均已开发多年,并有多年常规农业的种植历史。在常规农业生产中,已经向土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和对土壤有害的物质(如除草剂和硝酸盐等),这些物质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消解,需要一段时间的土壤改良,使土壤达到有机农业生产的标淮。改进和完善生产技术 有机农业的最大特点是禁止使用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这是对现代常规农业生产方式的全部否定;常规农业的生产技术是以提高产量为目的,而有机农业则要求在保证一定产量的前提下,追求有机农产品
31、的质量。因此,生产者在决定实施有机农业生产的时候,首先面临的是生产技术问题,生产者不但要彻底转变思想,而且要在具体操作上初步掌握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才能保证有机农业转化的顺利进行,这也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改造、建设环境 常规农业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手段,与生态系统内及其周边的环境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有机农业是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基础,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是有机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核心,也是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主要技术和措施,因此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才能逐步完善生态环境,建立生态平衡。2.3 转化时间 由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农业的转化通常需要2年或3年的时间(转化期要满24个月或36个月),其后播种的作物收获后,才能作为有机产品。对一年生作物,有机转化期为2年,产品只有在达到有机食品标准(不同的认证组织的标准略有不同)全部要求的2年(24个月)后,才可以以“有机农产品”的名义出售。如果在实施转化的前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安全生产合同
- 《RLC串联谐振》课件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管理沟通》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车辆零配件采购合同
- 2024合伙合同(比较简单的普同经营合伙协议可以参考)
- 2024合伙经营协议合同范本
- 小儿误服药物急救和护理
- 2024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样书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电视制片人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呼伦贝尔学院《中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方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古代文学及古诗文鉴赏(一)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PLC技术及应用》期末试卷-A卷及答案
- 人工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培训课件
- 上海市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4年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制度范文(三篇)
- 招投标管理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某大型国企)2025年
- 高校实验室安全通识课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2024中国通信服务股份限公司招聘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精神科并发症处理
- 医废暂存处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