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_第1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_第2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_第3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_第4页
2019-2020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9-2020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书写1.我会拼写,将汉字有序地写在田字格内。这学期,我们徘huái在世界名著的花园里,静静地阅读着每一本书jí,就像轻yíng的蝴蝶亲wn着每一朵花ru。鲁滨逊、汤姆、尼尔斯我们liáo着他们的历险故事,体会着隐cáng在字里行间的细nì情感。评卷人得分二、选择题2.下列词语书

2、写全对的一组是( )A残暴 司空见贯B惊惶 万像更新C偏避 五湖四海D耽搁 见微知著3.下列加点字与“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中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A无缘无故B一见如故C明知故问D故作镇定4.填入下面句子中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凭他们班的微弱实力,竟然能赢得冠军,真是让人觉得_。A不足为奇B不可思议C不出所料D不在话下5.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B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C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D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6.在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引用下列名言警

3、句不太得体的一项是( )A“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7.张鹏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内容是“桃李满天下”。他可以把这幅作品送给( )A辛勤养育的父母B救死扶伤的医生C教书育人的老师D保家卫国的军人评卷人得分三、语言表达8.我会修改,使下面的语段更加具体生动。我的家乡住在珠海斗门,那里不少人家临水而居。每当遇上好日子,就常能看到小船悠悠,载着新娘出嫁。你听,船上传来斗门当地的婚嫁歌_。水上婚嫁是斗门水乡民俗的传承。水上婚嫁是维系同胞乡情的纽带。1第句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修

4、改在下面横线上。_2把第句补写完整,生动写出歌声的优美动听。你听,船上传来斗门当地的婚嫁歌_。3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第、两句合并成句意连贯的一句话。_评卷人得分四、填空题9.我会诵读,根据句意填写恰当的内容。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往今来,那轮明月寄托了多少人的情思啊!譬如诗句:_,_。2“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人们常用这样的词语赞美我们的老师,这便是出自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_,_”。3“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在匆匆中这样描写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长歌行 也有这样的诗句“_,_”。4毕业了,愿你勇往直前!如果遇到控折,要有“_,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和自信;如

5、果身处困境,也要有“_,_,通则久”的改变和突破。评卷人得分五、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据悉,香洲区从2月17日开始率先搭建“空中课堂”。香洲“空中课堂”采取“直播互动”,让身处各地的师生们实现“无障碍交流”,而且不需要注册登录等环节。流畅的云直播,精心打磨的名师名课,动静结合的课程设置等,吸引了来自广东省内及湖北、甘肃、云南、重庆等全国各地的“粉丝”超百万。(材料二)为进一步便于同学们参与“空中课堂”学习,香洲教育再出新招将“空中课堂”的同步直播搬到电视上。这样一来,除了电脑、手机、平板等,同学们收看香洲“空中课堂”直播课程的选择又多了一种。10.阅读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6、,对的打“”,错的打“×”。(1)小杰在开学日(2月17日)可以通过香洲“空中课堂”参加学习。_(2)香洲“空中课堂”的课程只对珠海市内的学生开放。_(3)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及电视收看“空中课堂”的直播。_11.根据以上材料,请概括香洲“空中课堂”广受欢迎的原因。(至少写两方面)原因一:_原因二:_课外美文阅读。学与问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

7、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_”就是这个道理。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

8、,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道理。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2.第1自然段中的“道理”具体指: _13.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在文中列举了2个具体事例,请简要概括:事例一:_事例二:_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读了文章,我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_15.下列句子填入文

9、中横线上,最合适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通过问别人,才能解决问题B知识既要靠学,也要靠问C要充满好奇心,多间几个“为什么”D不仅要勤学好问,还要多观察思考17.读完文章,你认为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写。_整本书阅读我现在开始考虑,我也许还可以从大船上拿来很多有用的东西,尤其是绳索、帆布这类东西,可以把它们搬上岸来。我决定只要可能,就再上一次大船。我清楚,如果再来一次风暴,它就会变成碎片,我决定把其他的事都放下,先将船上能拿的东西通通拿来。我在

10、心里琢磨,是否要撑着木筏去,但看起来没有可行性,因此我就决定趁退潮时像上次那样上船。18.上面选段中的“我”是_(填人物名字)19.“我”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请结合整本书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小岛上没有生活物资返回船上寻找,搬回到岸上在住所空地上打上一圈木桩,并把羊分开养分不清时间和日期评卷人得分六、文言文阅读课内文段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

11、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20.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问其故”中的“其”指的是_。21.我会用“组词法”解释加点字的意思。两小儿辩日:_ 日始出:_ 日中时:_22.围绕太阳远近的问题,两小儿各执一词,请填写观点与理由:(4 分)人物观点理由第一个孩子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第二个孩子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23.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24.“孔子不能决也。”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学识浅薄

12、比不上孩子B孔子对待学问实事求是C孔子不忍心作出判断D孔子缺乏科学探究精神评卷人得分七、书面表达25.根据话题完成习作。下个月,你将进入初中学习,班主任想了解班上每个同学的特长之处。请你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的一项特长。写之前,先想一想自己要介绍什么特长,然后可以写一写这项特长是怎么练就的,最让你得意之处是什么,别人对此评价如何总之,你要让大家觉得你的特长最能“实力圈粉”,都会为你点赞!参考答案1.徊 籍 盈 吻 蕊 聊 藏 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徊、籍、盈、蕊、聊、 藏、腻

13、”容易写错,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2.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A司空见贯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B万像更新万象更新:意思是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C偏避偏僻: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3.A【解析】本题考查对多义字的理解和分析,要结合句子和词语意思进行分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中“故”的意思是“原因”。“无缘无故”的意思是没有一点原因。其中“故”的意思是“原因”。“一见如故”的意思是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其中“故”的意思是“朋友”。“明知故问”的意思是明

14、明知道了,还故意问人家。其中“故”的意思是“故意”。“故作镇定”指故意装做心情安定。其中“故”的意思是“故意”。4.B【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语境进行作答。本题句子的意思是实力弱的班级却赢得了冠军,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故横线上应该填“不可思议”。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不可思议: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不出所料: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形容原先预料的准确。不在话下:意思是不在谈论的范围内,指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5.A【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A选项中“脑袋”是人的身体部位,这里是这里说“花儿的脑袋”,是用了拟人的

15、修辞手法。B选项中说一个碗有千斤重,这是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是为了说明搪瓷碗很重。C选项中的“眨眼”是形容时间很快,这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很快就要过年了。D选项中的“发疯”一词也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是为了说明八儿今天很开心。6.B【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理解和分析。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应该是鼓励的、祝福的、不舍的,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常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不能用于赠言,故选B。7.C【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桃李满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是用来形容老

16、师的,所以本题选C。8.     我的家乡在珠海斗门,那里不少人家临水而居。     宛转悠扬     水上婚嫁既是斗门水乡民俗的传承,又是维系同胞乡情的纽带。【解析】(1)修改病句,第一个句子中“家乡住”不合适,去掉“住”。(2)补充句子,写出优美动听即可。(3)用关联词语连句子。两个句子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用“既又”相连,去掉第二个“水上婚嫁”。9.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17、60;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千磨万击还坚劲     穷则变     变则通【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和理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和理解。“随风潜入夜,

18、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和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歌行,意思是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和理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10.          ×  

19、0;  11.     收看途径多样,如:电脑、手机、平板等。     收看环节简单,不需要注册登录等环节。【解析】(1)考查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香洲区从2月17日开始率先搭建空中课堂。”可知答案正确。从“吸引了来自广东省内及湖北、甘肃、云南、重庆等全国各地的粉丝超百万”可知所给句子是错误的。从“直播搬到电视上。这样一来,除了电脑、手机、平板等,同学们收看香洲空中课堂直播课程的选择又多了一种。”可知所给句子是正确的。(2)考查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而且不需要注册登录等环节、直播搬到电视上。这样一来,

20、除了电脑、手机、平板等,同学们收看香洲空中课堂直播课程的选择又多了一种。”等语句可知答案。12.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13.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爱问问题的故事。     我国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小时候勤学好问的故事。14.那里的气温比山下要低得多。15.B16.A17.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在学习中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不懂的问题,多问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所进步。【解

21、析】(1)考查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道理:本文中指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本文中具体指: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2)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自己用简练的语言将主要内容概括出来。通过阅读可知,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举了两个名人事例:第一个是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爱问问题的例子。第二个是我国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小时候勤学好问的故事。(3)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认真读短文,即可找出答案。结合“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道理。”可知答案。(4)考查了对名言

22、警句的理解与应用。结合“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可知,应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句出自论语,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5)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可知,本文通过列举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阐明了学与问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并勤于观察和思考,才能求得真知。故B、C、D正确。A有误。(6)此为拓展题目,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根据本文的主题,然后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去说,言成成理即可。18.鲁滨逊

23、19.     没有粮食     他从船上拿下来了一个日晷,还做了个大的木十字架,用刻痕来计算日期     没有生活用具     利用陶土做出一些马马虎虎,可以凑合用的桶、盆子、碗等【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上面这段话出自鲁滨逊漂流记,选段中的“我”指的就是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2)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读课外名著,并对其中的细节进行记忆。20.两个小孩21.  

24、0;  争辩     刚刚开始     时候22.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23.C24.B【解析】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1)考查了字词的理解。结合句子内容理解,“问其故”中的“其”指的是两个小孩。(2)考查了字词的理解。结合句子内容理解,辩:争辩。始:刚刚开始。时:时候。(3)考查了信息的筛选。根据文章的内容理解,通过阅读可知,第一个孩子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理由是“日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