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脉诊教学ppt课件_第1页
第五章脉诊教学ppt课件_第2页
第五章脉诊教学ppt课件_第3页
第五章脉诊教学ppt课件_第4页
第五章脉诊教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脉 诊脉诊,亦名切脉,是指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v发展简史v第一节 诊脉概述v第二节 正常脉象v第三节 病理脉象v第四节 脉诊的临床运用及意义发 展 简 史v三部九候v独取寸口发 展 简 史v平脉辩证发 展 简 史v脉经v24部脉v最早的脉学专著发 展 简 史v张景岳v脉神、正脉16部v脉之常变v脉之顺逆从舍发 展 简 史v李时珍v濒湖脉学v27部脉发 展 简 史v李士材v诊家正眼v28部脉发 展 简 史诊家正眼v李延罡 脉诊汇辨v张 澄 诊宗三味v黄宫绣 脉理求真v周学霆 三指禅发 展 简 史第一

2、节 诊脉概述诊 脉 概 述诊 脉 概 述v脉 诊 原 理v诊 脉 部 位v诊 脉 方 法v脉 象 要 素诊 脉 概 述脉 诊 原 理v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v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v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诊 脉 概 述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v心脏的搏动v脉管的舒缩v心阴与心阳的协调诊 脉 概 述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v脉道依赖于血液充盈v血液的运行依赖气的推动v脉的壅遏营气有赖于气的固摄v心搏的强弱和节律有赖于气的调节诊 脉 概 述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v肺主气、司呼吸v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v肝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v肾藏精,元气之根,一身阴阳之根本诊

3、脉 概 述诊 脉 概 述诊 脉 部 位v三部九候诊法v人迎寸口诊法v仲景三部诊法v寸 口 诊 法诊 脉 概 述三部九候诊法诊 脉 概 述又称遍诊法,即遍诊上、中、下三部有关的动脉。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脉 诊 概 述遍诊法诊脉部位及临床意义遍诊法诊脉部位及临床意义诊 脉 概 述三部三部 九候九候 相应经脉和穴位相应经脉和穴位所属动脉所属动脉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上部上部 天天 地地 人人足少阳太阳穴足少阳太阳穴 足阳明巨髎穴足阳明巨髎穴 手少阳耳门穴手少阳耳门穴颞浅动脉颞浅动脉 面动脉面动脉 颞浅动脉颞浅动脉候头角候头

4、角 候口齿候口齿 候耳目候耳目中部中部天天 地地 人人手太阴太渊、经渠手太阴太渊、经渠 手阳明合谷手阳明合谷 手少阴神门手少阴神门桡动脉桡动脉 拇主动脉拇主动脉 尺动脉尺动脉候肺候肺 候胸候胸 候心候心下部下部天天 地地 人人足厥阴五里、太冲足厥阴五里、太冲 足少阴太溪足少阴太溪 足太阴萁门、冲阳足太阴萁门、冲阳背动脉背动脉 胫后动脉跟支胫后动脉跟支 股动脉足背动股动脉足背动脉脉候肝候肝 候肾候肾 候脾候脾人迎寸口诊法诊 脉 概 述人迎颈总动脉寸口诊法,是对人迎和寸口脉象相互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灵枢终始:“持其脉口寸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诊 脉 概 述仲景三部诊法诊 脉

5、概 述伤寒杂病论中常用寸口、趺阳(足背冲阳穴)、太谿三部诊法。寸口脉候脏腑病变,趺阳脉候胃气,太谿脉候肾气。诊 脉 概 述寸 口 诊 法v寸口部位v寸口诊脉的原理v寸口分候脏腑诊 脉 概 述寸口部位诊 脉 概 述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诊法是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桡后高骨内侧的一段桡动脉的搏动现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诊 脉 概 述v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v高骨内侧下方为关部,关前为寸部,高骨内侧下方为关部,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关后为尺部。诊 脉 概 述v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v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寸口诊脉的原理v寸口部为

6、“脉之大会”v寸口部脉气最明显v可反映宗气的盛衰v行径固定、解剖位置表浅、比邻分明、便于诊察诊 脉 概 述寸口分候脏腑诊 脉 概 述v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 v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v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疾病 诊 脉 方 法诊 脉 概 述v时 间v体 位v指 法v平 息v五 十 动诊 脉 概 述(一时 间v诊脉最理想的时间是清晨,实则不必为拘,随时可诊诊 脉 概 述素问脉要精微论:“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二体 位v正坐或仰卧,腕关节下垫一松软的脉枕诊 脉 概 述

7、指 法v选 指v布 指v运 指诊 脉 概 述选 指诊 脉 概 述(三布 指诊 脉 概 述v交叉取脉:以左手诊病人右手的脉,右手诊左手的脉 v中指定关:中指在高骨内侧下方定关位,食指在关前定寸位,无名指在关后定尺位 v指目触脉:三指微曲弓形,使指端齐平,触脉,疏密适当。 运 指v举 法v按 法v寻 法v总 按v单 诊诊 脉 概 述举 法诊 脉 概 述v轻手循之曰“举”(即用较轻的力触按至皮肤),称为“举法”,又称“浮取”、“轻取”。按 法诊 脉 概 述v重手取之曰“按”(即用较重的力触按至筋骨),称为“按法”,又称“沉取”、“重取”。寻 法诊 脉 概 述v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即用不轻不重

8、的触按至肌肉),称为“寻法”,又称“中取”。总 按诊 脉 概 述v三指同时加压称为“总按”。单 诊诊 脉 概 述v一指单独加压称为“单按”。(四平 息诊 脉 概 述v即调息切脉,v以息计数,一呼一吸,名为一息,正常情况下,一息脉跳四次正常人呼吸是每分钟1618次,每次呼吸脉动4次,间或5次,正常人的脉搏次数为每分钟7280次)。v医生切脉时,须调匀呼吸,全神贯注于指下 (五五十动诊 脉 概 述v其本意是指每次切脉的时间,不应少于脉来五十至,目前在临床应用中实际不得少于一分钟,必要时可延长。 脉 象 要 素诊 脉 概 述v脉 位v脉 次v脉 形v脉 势诊 脉 概 述脉 位v“位是指脉搏位置的深浅

9、诊 脉 概 述脉 次诊 脉 概 述指脉跳的至数和节律脉 形指脉道的粗细、长短以及脉管的硬度和脉搏往来的流利度诊 脉 概 述脉 势指脉搏力量的强弱,而脉的硬度和流利度也都与“势密切相关诊 脉 概 述第二节 正常脉象正 常 脉 象v一、正常脉象的特点v二、脉象的生理变异正常脉象的特点v有 胃v有 神 v有 根 正 常 脉 象有 胃v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正 常 脉 象有 神v柔和有力,脉律整齐正 常 脉 象有 根v沉以候肾,尺以候肾,尺脉沉取应指有力,就是有根的脉象形态正 常 脉 象脉象的生理变异v(一) 个体因素影响 v(二) 外部因素影响正 常 脉 象个体因素影响v性

10、 别v年 龄v体 质v脉位变异正 常 脉 象性 别正 常 脉 象年 龄正 常 脉 象体 质正 常 脉 象正 常 脉 象正 常 脉 象脉位变异v斜飞脉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v反关脉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正 常 脉 象外部因素影响v情 志v劳 逸v饮 食v季 节v昼 夜v地理环境正 常 脉 象情 志正 常 脉 象劳 逸正 常 脉 象饮 食正 常 脉 象季 节正 常 脉 象昼 夜正 常 脉 象地理环境正 常 脉 象第三节 病理脉象v常 见 病 脉v脉 象 鉴 别v相 兼 脉v真 脏 脉v妇人脉与小儿脉常 见 病 脉v内经记载脉象21种,v脉经提出24种脉象v宋崔嘉彦增补革、牢二脉,v濒湖脉学增长

11、脉,提出27种,v李士材的又增加疾脉,故近代多从28种脉论述。v景岳全书16种最少 (一浮 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其脉位表浅。 【临床意义】浮脉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的部位,主表证,亦主虚证。 【脉 理】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 散 脉 【脉象特征】浮散无根,稍按则无,至数不齐。其脉位浮,脉形散乱,脉势软弱。【相类脉】 散脉无拘散漫然散脉无拘散漫然【临床意义】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 【脉 理】气虚血耗,阴阳不敛,元气耗散,脉气不紧,故举之浮散而不聚,重按则无,漫无根蒂,有:“散似杨花无定踪之说。表示正气耗散,脏腑之气将绝的危候。芤

12、脉 【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其脉位浮,脉形大,脉势无力,按之中空,即上下两旁皆见脉形,而中间独空。【相类脉】【临床意义】芤脉主失血,伤阴。 【脉 理】濒湖脉学云:“芤形浮大软如葱,边实须知内已空。” 因突然失血过多,血量骤减,营血不足,无以充脉,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无所附而散于外,故见芤脉。革 脉 【脉象特征】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其脉形浮弦大,有搏指感,重按则豁然而空。【相类脉】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临床意义】革脉多主精血亏虚,阳气外浮。 【脉 理】由于正气不固,精血不藏,以致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脉来如按鼓皮,外强中干。临床常见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13、如老年人出血即可见革脉。(二沉 脉v【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其脉位深沉,位于皮下筋骨。 【临床意义】沉脉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脉 理】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故脉沉而无力。伏 脉 【脉象特征】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其脉位较沉脉更深,脉隐伏于筋下,附于骨上,轻取、中取、重取均不见,诊查时需用指力直接按至骨上,然后推动筋肉,才能触到脉象搏动,甚则伏而不见。【相类脉】 【临床意义】伏脉主邪闭,厥证,也主痛极。 脉经云:“伏脉,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主里证。 【脉 理】常见于邪闭,厥证,痛极,因邪气内伏,

14、脉气不得宣通所致。伏而无力为气血虚损,阳气欲绝,不能鼓脉于体表所致。若两手脉潜伏,同时太溪与趺阳脉都不见的,属险证。牢 脉【相类脉】v脉象特征:脉位沉,轻取中取均不应,其形大体长,势微弦,力强,坚牢不移。 【临床意义】牢脉主阴寒内实,疝气癥瘕。 【脉 理】因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所致。牢脉主实,有气血之分,癥积、肿块,是实在血分;瘕聚、疝气,是实在气分。若牢脉见于失血,阴虚等证,便属危重征象。 (三) 迟 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临床意义】迟脉主寒证,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 【脉 理】寒凝气滞,阳失健运,故脉象见迟迟而有力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

15、,多属虚寒。 脉迟不可概认为寒证,如邪热结聚,阻滞血脉流行,也可见迟脉,但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如伤寒阳明病脉迟可下之类。所以临证当脉症合参。 【相类脉】缓 脉 【脉象特征】一息四至、来去缓怠。其脉率稍慢于正常脉而快于迟脉。【临床意义】缓脉主湿病,脾胃虚弱。 【脉 理】湿性粘滞,气机为湿所困,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以充盈鼓动,故脉见缓怠无力,弛纵不鼓。有病之人脉转和缓,是正气恢复之征。脉缓亦主热,如云:“缓而滑,曰热中”。生理性缓脉见脉来从容不迫,应指均匀,和缓有神,是神气充沛的正常脉象。 (四) 数 脉 【脉象特征】脉率增快,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临床意义】数脉

16、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脉 理】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必数而有力。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脉也见数,但数而无力;若阳虚外浮而见数脉,则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生理性数脉可见于儿童每分钟110次左右和婴儿每分钟120次左右)。正常人在运动和情绪激动时,脉率也加快。疾 脉【相类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40次以上)。其脉率比数脉更快。 【临床意义】疾脉主阳极阴竭、元气将脱。亦主热盛阳极。 【脉 理】伤寒、温病在热极时往往有疾脉,疾而按之益坚是阳亢无制,真阴垂危之候;若疾而虚弱无力是元阳将脱之征。临床上高热,脉疾有力,为热盛阳极之证。劳瘵病亦可见疾脉,多属危

17、候。生理性疾脉可见于剧烈运动后,婴儿脉来一息七至也是平脉,不作疾脉论。 (五) 虚 脉 【脉象特征】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临床意义】主虚证。 【脉 理】气不足以运其血,故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充于脉,则脉道空虚气血两虚及脏腑诸虚。(六) 实 脉 【脉象特征】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临床意义】 实脉主实证。 【脉 理】 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正邪相搏,气血壅盛,脉道坚满,故应指有力。 (七) 洪脉 【脉象特征】 脉体宽大,充实有力,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其脉位浮浅。 【临床意义】 洪脉主气分热盛,亦主邪盛正衰。 【脉 理】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

18、等病证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相类脉】大 脉 【脉象特征】 脉体宽大,但无波涛汹涌之势。大脉的特点为寸口三部皆脉大而和缓、从容。 【临床意义】多见于健康人,或为病进。 【脉 理】健康人见之,为体魄健壮的征象。疾病中若脉大,则提示病情加重。【相类脉】长 脉 v脉象特征:脉形长,首尾端直,超过本位。 【临床意义】长脉主肝阳有余,阳盛内热。 【脉 理】医碥四诊云:“溢出三指之外为长。”阳亢、热盛、痰火内蕴,使气逆壅盛,脉道充实,故脉象长而硬满,超过尺寸。生理性长脉可见于正常人。脉长而和缓,是中气充足,升降流行畅通,气血都无亏损的脉象。即所谓“长则气治”。(八)(八) 细细 脉脉v脉象特征:

19、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临床意义】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 【脉 理】营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气虚则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故脉体细小而软弱无力;湿邪阻遏脉道,气血运行不利,也见细脉;若温热病昏谵见细数脉,是热邪深人营血或邪陷心包的证候【相类脉】濡 脉 【脉象特征】浮而形细,势软,搏动力弱,不任重按,按之则无。 【临床意义】濡脉主诸虚,又主湿。 【脉 理】因阴虚不能敛阳则脉浮软, 精血不充则细弱。湿气阻压脉道,阻遏脉道,也见濡脉。【相类脉】弱 脉 【脉象特征】极软而沉细。 【临床意义】弱脉主气血不足,阳虚 【脉 理】血虚脉道不充,则脉细。气虚则脉搏乏力,则脉位深沉、软弱无力。弱脉主气血不

20、足,阳虚气弱之病。病后正虚,见脉弱为顺;新病邪实,见脉弱为逆。【相类脉】 微 脉 【脉象特征】脉形细小,脉势软弱,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临床意义】微脉主气血大虚,阳气衰微。 【脉 理】阳衰气微,无力鼓动,故见微脉。轻取之似无是阳气衰;重按之似无是阴气竭。久病脉微,是正气将绝;新病脉微主阳气暴脱。【相类脉】短 脉 【脉象特征】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临床意义】短脉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 【脉 理】医碥四诊云:“歉于三指之中为短。”气虚不足,无力鼓动血行,故脉短而无力, 所谓“短则气病”。又有因气郁血瘀,或痰滞食积,阻碍脉道,以致脉气不伸而见短脉,则短涩而有力。故短脉不可概作不足论,应注意脉之

21、有力无力。(九滑 脉 【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临床意义】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 【脉 理】实邪壅盛于内,气实血涌,故脉来往甚为流利,应指圆滑。生理性滑脉可见于妇女妊娠,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正常人脉滑而冲和,是营卫充实之象,亦为平脉。 【相类脉】动 脉 【脉象特征】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关部尤为明显,且动摇不定。 【临床意义】动脉主痛,惊慌。脉经云:“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 【脉 理】动脉主弱主惊,痛则阴阳不和,气为血所阻滞;惊则气血紊乱,脉行躁动不安,阴阳相搏,升降失和,使其气血冲动,故脉道随气血冲动而呈滑数有力,但脉体较短。(十) 涩

22、 脉 【脉象特征】脉细而缓,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与滑脉相反。 【临床意义】涩脉主伤精,血少,气滞血淤,挟痰,挟食。 【脉 理】李时珍称之为“病蚕食叶慢而艰。”精亏血少,不能濡养经脉,血行不畅,脉气往来艰涩,故脉涩而无力;气滞血淤或食痰胶固,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则脉涩而有力。(十一) 弦 脉 【脉象特征】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脉势较强、较硬。 【临床意义】弦脉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亦主虚劳,胃气衰败。 【脉 理】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以柔和为贵。邪气滞肝,疏泄失常,气机不利,诸痛,痰饮,阻滞气机,脉气因而紧张,则出现弦脉。张仲景云:“疟脉自弦”。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亦常见弦脉;

23、弦而细劲,如循刀刃,是胃气全无,病多难治。老年人阴血不足,血脉失于濡养而失柔和之性,亦可见弦脉。 【相类脉】紧 脉 【脉象特征】脉来紧张,状如牵绳转索。其脉势紧张有力,坚搏抗指。 【临床意义】紧脉主寒、痛、宿食。诊家正眼云:“紧脉有力,左右弹人,如绞转索,如切紧绳。” 【脉 理】寒邪侵袭人体,阻碍阳气,寒邪与正气相搏-脉道紧张而拘急。寒邪在表,脉见浮紧;寒邪在里,脉见沉紧。剧痛、宿食之紧脉-寒邪积滞与正气相搏(十二) 结 脉 【脉象特征】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临床意义】结脉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癥瘕积聚。亦主气血虚衰。 【脉 理】阴盛而阳不和,故脉缓慢而时一止,凡寒痰瘀血,气郁不疏,脉

24、气阻滞。久病虚损,气血虚弱,脉气不继 结而无力【相类脉】代 脉 【脉象特征】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临床意义】代脉主脏气衰微。亦主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 【脉 理】脏气衰微,气血亏损,元气不足,以致脉气不能衔接而止有定数。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诸病而见代脉,是因病而致脉气不能衔接,脉亦见歇止。体质异常或妇女妊娠,也可见到代脉,这些都与脏气衰微,或一脏无气之代脉有所不同,不可概作病脉论。【相类脉】促 脉 【脉象特征】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临床意义】:促脉主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亦主脏气虚弱,阴血衰少。 【脉 理】阳盛实热,阴不和阳脉来急数有力而时见歇

25、止。促脉亦主真元衰惫,若促而细小无力,则为脏气虚弱,阴血衰少,致脉气不相接续,多是虚脱之象。 二、脉象鉴别比 类 法对 举 法(一)比 类 法 归 类 辨 异归 类辨 异脉纲脉纲 特点特点 脉名脉名脉脉 象象 主主 病病浮浮 脉脉 类类轻轻取取即即得得浮浮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不空表证,亦主虚证表证,亦主虚证洪洪指下极大如波涛汹涌,指下极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来盛去衰热邪亢盛热邪亢盛濡濡浮而细软浮而细软主虚,又主湿主虚,又主湿散散浮散无根,至数不齐浮散无根,至数不齐元气离散,脏腑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之气将绝芤芤浮大中空,如按葱管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失血,伤阴失血,伤阴革革

26、浮而搏指,中空外坚,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如按鼓皮精血亏虚精血亏虚病 理 脉 象脉纲脉纲 特点特点 脉名脉名脉脉 象象 主主 病病沉沉 脉脉 类类重重按按始始得得沉沉轻取不应,重按始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得里证里证伏伏重按推筋著骨始得重按推筋著骨始得邪闭,厥证,邪闭,厥证,痛极痛极弱弱柔细而沉柔细而沉气血不足气血不足牢牢沉按实大弦长沉按实大弦长阴寒内实,疝阴寒内实,疝气,瘕气,瘕病 理 脉 象脉纲脉纲 特点特点 脉名脉名脉脉 象象 主主 病病迟迟 脉脉 类类一一息息不不足足四四至至迟迟脉来迟慢,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一息不足四至。寒证寒证缓缓一息四至,一息四至,脉来怠缓。脉来怠缓。湿证,脾

27、胃虚弱。湿证,脾胃虚弱。涩涩往来艰涩,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如轻刀刮竹。气滞血瘀,气滞血瘀,精伤血少。精伤血少。结结脉来缓慢,时见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一止,止无定数。阴盛气结,寒痰血阴盛气结,寒痰血瘀。亦主气血虚衰。瘀。亦主气血虚衰。病 理 脉 象脉纲脉纲 特点特点 脉名脉名脉脉 象象 主主 病病数数 脉脉 类类一一息息五五至至以以上上数数一息五至以上一息五至以上热证,亦主虚证。热证,亦主虚证。疾疾一息七至以上,一息七至以上,脉来急疾。脉来急疾。主阳极阴竭、元气主阳极阴竭、元气将脱。主热盛阳极。将脱。主热盛阳极。促促脉来急数,时见脉来急数,时见一止,止无定数。一止,止无定数。阳盛实热

28、,气血痰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饮宿食停滞。动动脉形如豆,厥厥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动摇,滑数有力。疼痛,惊恐。疼痛,惊恐。病 理 脉 象脉纲脉纲 特点特点 脉名脉名脉脉 象象 主主 病病虚虚 脉脉 类类应应指指无无力力虚虚举之无力,按之空虚。举之无力,按之空虚。虚证,多为气虚证,多为气血两虚。血两虚。细细脉细如线,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但应指明显。气血两虚,诸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虚劳损,主湿微微极细极软,似有似无。极细极软,似有似无。气血大虚,阳气血大虚,阳气暴脱。气暴脱。代代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良久方来。脏气衰微,跌脏气衰微,跌扑损伤。扑损伤。

29、短短首尾俱短,不及本位。首尾俱短,不及本位。有力为气郁,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虚。无力为气虚。病 理 脉 象脉脉纲纲特点特点脉脉名名脉脉 象象 主主 病病实实 脉脉 类类应应指指无无力力实实举按均有力。举按均有力。 实实 证证滑滑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应指圆滑。痰饮,食滞,痰饮,食滞,实热。实热。弦弦端直以长,如按琴弦。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肝胆病,痛证,肝胆病,痛证,痰饮。痰饮。紧紧紧张有力,如转绳索。紧张有力,如转绳索。寒,痛,宿食。寒,痛,宿食。长长首尾端直,超过本位。首尾端直,超过本位。阳气有余,热阳气有余,热证,实证。证,实证。大大脉体宽大,无汹涌之势。脉体宽

30、大,无汹涌之势。健康人,病进。健康人,病进。病 理 脉 象(二对举法病 理 脉 象三、 相兼脉v单一脉:是单一特征脉,如浮、沉、迟、数单一脉:是单一特征脉,如浮、沉、迟、数 v复合脉,即由几种单一特征脉合成复合脉,即由几种单一特征脉合成v相兼脉:是指上述两种情况除外的两个或两个以相兼脉:是指上述两种情况除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脉象相兼出现的脉。上脉象相兼出现的脉。v相兼脉象的主病,往往等于各个脉所主病的总和。相兼脉象的主病,往往等于各个脉所主病的总和。如浮为表,数为热,合之即为表热;浮为表,迟如浮为表,数为热,合之即为表热;浮为表,迟为寒,合之即为表寒。又如浮数而无力为表虚热;为寒,合之即为表寒。

31、又如浮数而无力为表虚热;沉迟而有力为里实寒。沉迟而有力为里实寒。 v浮紧脉,主外感寒邪之表寒证,或风痹疼痛。浮紧脉,主外感寒邪之表寒证,或风痹疼痛。v浮缓脉,主风邪伤卫,营卫不和,太阳中风浮缓脉,主风邪伤卫,营卫不和,太阳中风的表虚证。的表虚证。 v浮数脉,主风热袭表的表热证。浮数脉,主风热袭表的表热证。v浮滑脉,表证夹痰或主风痰,常见于素体痰浮滑脉,表证夹痰或主风痰,常见于素体痰盛而又感受外邪者。盛而又感受外邪者。 v沉迟脉,主里寒证,常见于脾肾阳虚,阴沉迟脉,主里寒证,常见于脾肾阳虚,阴寒凝滞的病证。寒凝滞的病证。v沉弦脉,主肝郁气滞,或水饮内停。沉弦脉,主肝郁气滞,或水饮内停。v沉涩脉,

32、主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沉涩脉,主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瘀者。 v沉缓脉,主脾虚,水湿停留。沉缓脉,主脾虚,水湿停留。v弦数脉,弦为肝脉,数脉主热,常见于肝弦数脉,弦为肝脉,数脉主热,常见于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等病证。郁化火,或肝胆湿热等病证。 v弦滑数,见于肝火夹痰,或风阳上扰,痰弦滑数,见于肝火夹痰,或风阳上扰,痰火内蕴等证。火内蕴等证。v弦细脉,主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弦细脉,主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郁脾虚。 v滑数脉,主痰热,痰火,或内热食积。滑数脉,主痰热,痰火,或内热食积。 v洪数脉,主气分热盛,多见于外感热病。洪数脉,主气分热盛,多见于外感热病。 v

33、细数脉,主阴虚火旺。细数脉,主阴虚火旺。(四真(四真 脏脏 脉脉v凡脉无胃神根的,便是真脏脉,又称怪脉,凡脉无胃神根的,便是真脏脉,又称怪脉,败脉,死脉,绝脉。败脉,死脉,绝脉。 v元代危亦林元代危亦林列怪脉十种,称为列怪脉十种,称为“十怪脉十怪脉”,后世医家在十怪脉中除去偃刀、,后世医家在十怪脉中除去偃刀、转豆、麻促,称为转豆、麻促,称为“七绝脉七绝脉”。v无胃之脉无胃之脉v无神之脉无神之脉v无根之脉无根之脉无胃之脉无胃之脉v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v偃刀脉:脉来弦急,如循刀刃偃刀脉:脉来弦急,如循刀刃v转豆脉:脉动短小而坚搏,如循薏苡子转豆脉:脉动短小而

34、坚搏,如循薏苡子v弹石脉:脉急促而坚硬,如指弹石弹石脉:脉急促而坚硬,如指弹石无神之脉无神之脉v脉律无序,脉形散乱为主要特征。脉律无序,脉形散乱为主要特征。v雀啄脉: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雀啄脉: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此为脾无谷气已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此为脾无谷气已绝于内。绝于内。v屋漏脉:脉在筋肉之间,如屋漏残滴,良久屋漏脉:脉在筋肉之间,如屋漏残滴,良久一滴,即脉搏极迟慢,溅起无力。此为胃气一滴,即脉搏极迟慢,溅起无力。此为胃气营卫将绝之候。营卫将绝之候。v解索脉:脉在筋肉之间,乍疏乍密,如解乱解索脉:脉在筋肉之间,乍疏乍密,如解乱绳状。这是

35、一种时快时慢,散乱无序的脉象。绳状。这是一种时快时慢,散乱无序的脉象。为肾与命门之气皆亡。为肾与命门之气皆亡。无根之脉无根之脉v虚大无根或微弱不应指为主要特征。虚大无根或微弱不应指为主要特征。v釜沸脉:脉在皮肤,浮数之极,至数不清,如釜中釜沸脉:脉在皮肤,浮数之极,至数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无根。为三阳热极,阴液枯竭之候,主沸水,浮泛无根。为三阳热极,阴液枯竭之候,主脉绝,多是临死前的脉象。脉绝,多是临死前的脉象。v鱼翔脉: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如鱼鱼翔脉: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动。此为三阴寒极,阳亡于外之候。在水中游动。此为三阴寒极,阳亡于外之候。v虾游脉:脉

36、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跃然而去,须虾游脉: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跃然而去,须臾又来,其急促躁动之象仍如前。为孤阳无依,躁臾又来,其急促躁动之象仍如前。为孤阳无依,躁动不安之候,主大肠气绝。动不安之候,主大肠气绝。五、 妇人脉与小儿脉(一诊妇人脉v月经脉v妊娠脉v临产脉v妇女经期气血调和,则脉现滑数。妇人左关尺脉,忽洪大于右手,口不苦,身不热,腹不胀,是月经将至。寸关脉调和,而尺脉绝不至的,月经多不利。v 闭经:妇人闭经有虚实之分。尺脉虚细涩,是血少的虚闭证;尺脉弦涩,是实闭证;脉象弦滑者,多为痰湿阻于胞宫。诊月经脉 诊妊娠脉 v妇人婚后月经停止,脉来滑数冲和,兼有饮食异于平常,嗜酸或呕吐等现

37、象者,才是妊娠真候。若午睡初起,脉必滑疾有力,不可诊断为胎孕脉象。v孕脉和病脉必须鉴别。孕脉和病脉必须鉴别。v闭经,脉多虚细涩或弦涩;积聚脉多弦紧沉结闭经,脉多虚细涩或弦涩;积聚脉多弦紧沉结或沉伏,而孕脉必滑。或沉伏,而孕脉必滑。v胎孕有数脉,劳损亦有数脉,但劳损脉之数,胎孕有数脉,劳损亦有数脉,但劳损脉之数,多兼涩;胎孕脉之数,必兼滑。多兼涩;胎孕脉之数,必兼滑。诊临产脉 v诸病源候论:“孕妇诊其尺脉,急转如切绳转珠者,即产也”。v医存:“妇人两中指顶节之两旁,非正产时则无脉,不可临盆,若此处脉跳,腹连腰痛,一阵紧一阵,二目乱出金花,乃正产时也”。 (二诊小儿脉 v诊小儿脉方法v小儿正常脉象

38、的特点v小儿病脉诊小儿脉方法v 一指三部诊法:用左手握小儿手,对三岁以下的小儿,一指三部诊法:用左手握小儿手,对三岁以下的小儿,用右手大拇指按在高骨脉上,分三部以定息数;对四岁用右手大拇指按在高骨脉上,分三部以定息数;对四岁以上的小儿,则以高骨中线为关,以一指向两侧滚转寻以上的小儿,则以高骨中线为关,以一指向两侧滚转寻三部;七八岁可以挪动拇指诊三部;九至十岁以上可以三部;七八岁可以挪动拇指诊三部;九至十岁以上可以次第下指依寸关尺三部诊脉;十五岁可以按成人三部诊次第下指依寸关尺三部诊脉;十五岁可以按成人三部诊法进行。法进行。v对三岁以下的小儿,除了脉诊之外,应注意形色,声音和诊小儿食指络脉,按胸

39、腹头额等诊法。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v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旺盛,发育迅速。v正常小儿的平和脉象,较成人脉软而速,年龄越正常小儿的平和脉象,较成人脉软而速,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小,脉搏越快。v23岁小儿岁小儿脉动脉动67至为常脉,约每分至为常脉,约每分100120次。次。v510岁小儿岁小儿脉动脉动6次为常脉,约每分次为常脉,约每分100次左次左右,右,45至为迟脉。至为迟脉。小儿病脉v三岁以下的,一息七八至为平脉。五六岁的,六三岁以下的,一息七八至为平脉。五六岁的,六至为平脉,七至以上为数脉,四五至为迟脉。只至为平脉,七至以上为数脉,四五至为迟脉。只诊浮沉、迟数、强弱、缓急,以辨别阴阳寒热表诊浮沉、迟数、强弱、缓急,以辨别阴阳寒热表里,邪正盛衰,不详求二十八脉。里,邪正盛衰,不详求二十八脉。v 浮数为阳,沉迟为阴,强弱可测虚实,缓急可测浮数为阳,沉迟为阴,强弱可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