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放空立管的设计说明_第1页
天然气放空立管的设计说明_第2页
天然气放空立管的设计说明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放空系统设计1输气管道的放空a)线路截断阀上下游均宜设置放空管。放空管应能迅速放空两截断阀之间 管段内的气体,放空阀直径与放空管直径应相等。放空立管应设在阀室围墙内。b)应根据下游用户最低用气压力要求确定管道放空压力,有压气站的管道 应经压缩机抽气,将压力降至压缩机最低允许压力后再放空,放空时间宜满足12h放完的要求。c)阀室放空立管不设点火设施。d)阀室旁通管线宜采用管卡固定。e)输气站放空过程:当站内设备超压时联锁关闭进出站阀门( ESD ;安全 阀放空量为站内管道及容器内气量,按 15min内压力降至50灿算气体流量,且 管内流速不超过马赫数,安全阀背压不超过 10%+算放空管径。2放空

2、立管的布置2.1防火规范要求“表 放空立管距离人员聚集区、相邻厂矿企业、独立变电所60米,距铁路、高速路、架空电力线、一二级通信线 40m距其他公路、其他通信线30m”“放空管放空量等于或小于x 104m3/h时,距离站场不应小于10m放空 量大于x 104/h且等于或小于4x 104m3时,不应小于40m”“天然气密闭隔氧水罐和天然气放空管排放口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 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非防爆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2m”“进站场天然气管道上的截断阀前应设泄压放空阀。”“放空管道必须保持畅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压、低压放空管宜分别设置,并应直接与火炬或放空总管连接; (高压

3、 放空气量较小或高、低压放空的压差不大(例如其压差为)时,可只设一个放空系统,以简化流程。)2)不同排放压力的可燃气体放空管接入同一排放系统时,应确保不同压力 的放空点能同时安全排放。”注:放空管道不能设切断阀,对可能存在的积液,及由于高压气体放空时压 力骤降或环境温度变化而形成冰堵,应采取消除措施。高低压管道同时放空会对低压管道造成超压破坏。当高低压放空管道压差在()时可设一个放空系统,并计算同时泄放各放空点的背压。在确定放空管系 尺寸时,应使可能同时泄放的各安全阀后的累积回压限制在该安全阀定压的10%左右。“火炬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火炬的高度,应经辐射热计算确定,确保火炬下部及周围人员和

4、设备的安 全。2进入火炬的可燃气体应经凝液分离罐分离出气体中直径大于300 ym的液滴;分离出的凝液应密闭回收或送至焚烧坑焚烧。3应有防止回火的措施。4火炬应有可靠的点火设施。5距火炬筒30m范围内,严禁可燃气体放空。6液体、低热值可燃气体、空气和惰性气体,不得排入火炬系统。”“可燃气体放空应符合下列要求:1可能存在点火源的区域内不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2有害物质的浓度及排放量应符合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3放空时形成的噪声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4连续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 应高出2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 筑物顶以上。对位于20m以外的平台或建筑物顶,应满足图的要求, 并应高出所

5、在地面5m5间歇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 应高出1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 筑物顶以上。对位于10m以外的平台或建筑物顶,应满足图的要求, 并应高出所 在地面5m ”火炬和与石油天然气站场的防火间距,应经辐射热计算确定,可能携带可燃 液体的高架火炬与外部设施的防火间距要求是:距人口密度大于100人的居民区、村镇、公共福利设施、相邻厂矿企业、100人以下散居房屋、35kV及以上独立变电所120m;距铁路、高速公路、架空电力线路、国家I、U级架空通信 线80m;距其它一般公路、一般架空通信线60m,距离爆破作业场地(如采石场) 300m>2.2输气管道规范“安全阀泄放管直径要求:安全阀

6、背压不大于泄放压力的10%且不小于安全阀出口直径。连接多个安全阀泄放管直径:所有安全阀同时泄放,产生的背压不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安全阀泄放压力的10%泄放管截面积不小于各安全阀泄放面积之和。”“输气站放空管应设在围墙外,总高度不应小于 10米”“放空竖管满足最大放空量要求, 竖管顶部严禁设弯管,埋地管设锚固,竖 管设加固措施”放空竖管之间要大于最大放空引管的直径2.3城镇燃气规范2.4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SH3009-20101)厂外居民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等公众人员活动区域,允许热辐射强 度小于等于m2;2)相邻同类企业及油库的人员密集区域、石油化工厂内的行政管理区域, 允许

7、热辐射强度小于等于m2 ;3)相邻同类企业及油库的人员稀少区域、厂外树木植被的允许热辐射强度 小于等于m2;4) 石油化工厂内部的各生产装置的允许热辐射强度小于等于m25)对于分别布置且不同时检修的火炬塔架顶部平台的允许热辐射强度(来 自于另一个火炬的热辐射)应小于等于 m2;6)火炬设施的分液罐、水封罐、泵等布置区域允许热辐射强度小于等于 m2, 当该区域的热辐射强度大于 kW/m2时,应设置操作或检修人员安全躲避场所2.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了非甲烷总烃(使用溶剂汽油或其他混合烃类物质)的排放限值。最高 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1015

8、0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mg/m3。2.6防火规范改进意见261放空立管考虑到天然气密度较空气轻,经理论分析,在不考虑空气气流对放空天然气 向下作用的影响、放空立管周围地势平坦等情况下冷放空时天然气仅在放空口水 平面以上部分与空气混合,放空口以下无天然气聚集,因此可缩短阀室与放空立 管间的距离。放空立管应设置在阀室围墙内,其高度应高出放空管周围25m范围内建(构)筑物高度2m以上。站场放空的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放空初期瞬时放空速率很大,是平均值的5 倍左右,但是很快就降下来了,短时的大速率放空,遇到火源引发喷射火或者爆 炸的概率比较小。采用平均放空速率 20 x 10

9、4 m 3 /h作为点火界限。建议GB50183修订为,放空立管与站场内部和外部的间距计算后确定。在某计算条件下,当放空速率为 20 x 104 m 3 /h时,可爆云团半径3m,甲 烷浓度的半径为。因此,当站场平均放空速率w 20x 104 m 3 /h时,建议设 独立放空立管,设置独立放空区域,放空立管与站场内部、外部防火间距计算后 确定。放空立管与站内其它设施的防火间距,宜按高浓度气体扩散模型进行计算,扩散区边界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不应超过其爆炸下限的50%。站场放空立管距离要求主要是考虑噪声影响。实际运行中几家管道运营公司均是直接放空,但放空立管距设备、厂房距离较远(30m左右)。典型

10、烃类泄放气流被稀释到可燃极限下限(质量含量约3%)的距离,出现在沿尾管轴线距离排出管末端的约 120倍管直径处。一般工业上恰当的做法是 使安全泄压阀排气的放空管,至少要比放空排出点高的所有结构物和设备有相距 约15m (50ft,水平距离)的间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将足以防止可燃气 体达到高结构物。对于这些喷射泄放,无须担心在放空管的泄放高度以下位置存 在可燃蒸气云团或可燃条件。根据美国石油协会标准,可燃气体直接排入大气时,当排放口速度大于 150m/s时,可燃气体与空气迅速混合并稀释至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是安全的。262放空火炬站场放空一般做法:1)压气站均设置带固定点火装置的火炬;2)分输

11、站、清管站等其余站场大多数设带点火装置的放空管;3)设点火装置的放空立管与站场间距按辐射热计算,放空立管与站场的间 距多在80m以上,放空管高度多为25m。4)设火炬的按照热辐射计算后确定内部、外部防火间距。5 )火炬直径应按气体排入大气的最大允许流速 (等于80m/s,但不能大于 马赫数)加以确定。火炬高度应根据50 m距离上(火炬围栏线上)允许的热流表 面密度通过计算确定。3放空操作说明在需要将某段管道内的天然气放空时若简单地将前后截断阀关闭、打开放空阀放空是既不环保也不节能的, 在管道的设计、运行中应充分考虑减少放空量的 措施。通常的做法是尽量降低管道内天然气压力,在下游有压气站时利用管

12、道上的压缩机进行抽气,在下游无压气站时可让用户尽量用气, 在无法继续降低压力 的情况下再进行放空。根据我国输气管道维抢修现状,在通过各种方法对管内天然气实施降压完成 后,一般要求在12h内从开始放空到放空结束。输气站场,每个排放系统在同一事故中的最大排放量, 按排放量最大装置排 放量的100%与其余装置排放量的30%+算(体积流量)。应根据下游用户最低用气压力要求确定管道开始放空初始压力,放空管管径一般取主管管径的1/21/3。旁通管管径应与放空管管径一致。具体应根据工程 情况进行选用表阀室放空管径设置表序号主管公称直径(mm旁通管公称直径(mm放空管公称直径(mr)1300400100、 1

13、50100、1502450500150、 200150、200:3550600200、 250200、2504 :700800250、 300250、30059001000350350611001200400400表站场放空管径设置表序号放空气量(m3/h ( SC)放空管公称直径(mn)1w 187510021876375015033751 562520045626750025057501120003004放空立管安装要求在部分工程中曾出现阀室管道由于仅设置了垂直支撑、无管卡固定造成干线放空时产生较大振动的情况,故要求设计时对旁通管道应考虑管卡固定。4.1放空立管a)宜选用自立式放空立管。b

14、)自立式放空立管的计算应综合考虑地震载荷、风载荷、放空流速等,并 参照JB/T4710钢制塔式容器。c)放空立管的材质选择应考虑环境温度和节流后气体温降的影响。d)放空立管底部宜设置DN50排液口。4.2放空阀a)放空阀应选用具有节流截止功能的阀门。b)公称直径DN300的放空用阀宜采用旋塞阀,公称直径w DN250的放空 用阀宜采用节流截止放空阀。c)阀门选型应考虑在启/闭全压差条件下稳定操作,操作扭矩小,耐气流 冲刷,耐磨损5埋地放空管道敷设要求:压力在的管道,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壁厚不小于时,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壁厚不小于时,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 3m6放空计算: 6.1线路截断阀(室)起

15、始泄放压力:一般情况下,在放空之前会通过下游压缩机抽气或者向下游低压天然气用户 供气等方式尽可能降低管道内的压力至设定值,再关闭上下游截断阀、打开放空 阀放空。多数情况下,起始泄放压力为设计压力的一半左右。6.2爆炸下限:甲烷的爆炸下限为5% ( V),爆炸上限为% ( V),即空气中天然气浓度 为5%寸可能引起爆炸。6.3放空时间式中t 放空时间/min ;F选择系数:理想孔F =,直通闸阀F =,普通闸阀F =,涂润滑脂旋塞阀F = P管道放空初始压力/MPa;D管道内径/mmG-天然气相对密度;L截断阀的间距/km ;d放空管内径/mm6.4放空管径1)放空管管径一般为干线直径的1/3

16、1/2。2) 为了确保管内流速不超过马赫,放空总管管径不应小于火炬筒出口最 低允许直径(即计算直径)。3)参考SH 3009-2005石油化工企业燃料气系统和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 设计规范附录A的放空管道压力降计算公式反算放空管管径。7 放空或火炬位置7.1站场放空的习惯做法:压气站均设置火炬,未设长明灯;分输站、清管站等站场大多数设火炬,火 炬与站场间距按热辐射计算,间距多在 80m以上,火炬管高度多为25m=放空管 距离线路截断阀(室)原则上不低于 40m,放空立管高度多为15m以上。部分 阀室的放空立管与阀室合并在一个围墙内,放空立管距离阀室围墙距离为12m7.2宜设置独立放空区。7.3火

17、炬与站场距离:式中R受热点至火炬筒的水平距离/m;T辐射系数;F气体扩散焰辐射率;Q火炬释放的总热量/kW;q允许热辐射强度/ (kW/m2 ;H火炬筒高度/m;Y火焰中心至火炬筒顶的垂直距离/m ;h受热点至火炬筒下地面的垂直高差/m;X火焰中心至火炬筒顶的水平距离/m。根据辐射系数的计算公任意给定一个D (火焰中心至受热点的距离)值, 式,有:式中r大气相对湿度/%;D火焰中心至受热点的距离/m。7.4放空过程:天然气放空时先向上再向下风侧扩散,放空初期采取限流泄放限制放空量, 后期再全开放空阀门。放空影响范围:放空后的天然气浓度在 时全部位于放空管口上方,扩散范围在 以内。采 取点火放空

18、,m的范围可达203m,影响范围大。放空速率26X 104m/h,只会闪火不会爆炸。站场放空速率大于 20X 104nVh 时考虑点火放空。在某计算条件下, 当放空速率为20X 104nVh时,可爆云团 半径3m,甲烷浓度的半径为。8放空流程示例表1天然气放空规范对比表序 号规范名称主要内容备注1石油天然气工 程设计防火规 范GB50183-20041)第条,火炬和放空管宜布置在场外地势较咼处。放空管 与石油天然气站场的间距:放空管放空量W h时,不应小于10m; >h 且W 4x104m3/h 时,不应小于 40m。2)放空管与外部设施的防火间距按照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火 炬间距减少50

19、%。3)经热辐射计算确定火炬与石油天然气站场的防火间距。4)条,连续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咼出2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以上。间歇排放的,咼出1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定以上。有间 距要 求、高度 要求2石油化工企业 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条,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热辐射 强度计算确疋。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咼架火炬,规疋了外 部和内部间距。3城镇燃气设计 规范GB50028-2006规定了门站设集中放散管,设在站内,并规定了与站内、站 外相关设施的防火间距有间 距要 求4输气管道工程 设计规范GB50251-20031)第 条,放空气体应经放空竖

20、管排入大气,并应符合环境 保护和安全防火要求。2 )第 条,输气干线放空竖管应设置在不致发生火灾危险和危害居民健康的地方,其高度应比附近建(构)筑物高出2m以上,且总咼度不应小于 10m。3 )第 条,输气站放空立管应设置在围墙外,与站场及其他 建构筑物距离符合 GB50183的规定,高度比附近建构筑物高 出2m以上,且总咼度不小于 10m。要求 集 中、 有咼 度要 求5泄压和减压系 统指南SY/T10043-2002API RP521 1997版1)如果环境允许,压力泄放所产生的蒸汽流可以直接安全地 排放到大气中。2)气体排放流速越高越有利于可燃气体在空气中扩散。3)对于流速30m/s以上

21、的喷射泄放,无需担心放空管泄放 高度以下位置存在可燃气体云团或可燃条件。无集中、间距 要求6石油化工气液 燃料气系统和可 燃性气体排放系 统设计规范SH3009-2001第4章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工程设计,规定了排放量计算、火炬选择、火炬工艺计算等。7大气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GB16297-1996该标准适用于正常工业生产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不论是连 续排放还是间歇排放,对于特殊工况需要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不执行该标准。不适 用8石油和天然气 工业-管道输送系统ISO13623-20091 )向大气排放的管线应延长到可以安全排放的位置。2)对与放空和火炬系统,宜考虑的危险及约束条件有:被放 空气体

22、的窒息效应;气体被杂散电流、静电或其他潜在点火 源点燃着火的危险性;噪声水平极限;对飞行器运动的危害,特别是近海;水合物的形成;阀门冻结;对钢管的脆性断裂 效应。安全 排放 地点表2 站场的火炬、放空管设置位置序 号规范名称主要要求1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火炬和放空管宜布置在场外地势较高处。最小风频的上风侧。2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输气站放空立管应设置在围墙外。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规疋门站和储配站的集中放散装置宜设置在站内全 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全厂性的高架火炬宜位于生

23、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的上风侧。未明确站内还是站外。表3是否点火放空序 号规范名称主要要求1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未规定什么条件下点火放空、放空速率4X 104m3/h时,放空管与站场的防火间距。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受工艺条件或介质特性所限,无法排入火炬或装置 处理排放系统的可燃气体,通过排气筒、放空管直 接向大气排放。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放空气体应经放空竖管排入大气,并应符合环境保 护和安全防火要求。无点火要求。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门站和储配站设集中放散装置。无点火要求5泄压和减压系统指

24、南SY/T10043-2002如果环境允许,压力泄放所产生的蒸汽流可以直接 安全地排放到大气中。无点火要求表4火炬防火间距序 号标准名称与周边设施与站场内部设施其他1石油天然气工程设 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火炬与周围居住区、相邻厂矿企业等外 部间距,经热辐射计算确定。可能携带 可燃液体火炬的外部间距按照表确定,距人口密度大于 100人的居民区、 村镇、公共福利设施、相邻厂矿企业、 100人以下散居房屋、35kV及以上独立 变电所120m ;距铁路、高速公路、架空 电力线路、国家i、n级架空通信线 80m;距其它一般公路、一般架空通信线 60m,距离爆破作业场地(如采石场) 300m

25、。一、二、三、四级石油天然气站场内总平 面布置,火炬的防火间距应经辐射热计算 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还 应满足表 的规定,与甲乙类厂房密闭工 艺装置、甲乙类储罐、全厂性重要设施、 辅助生产设施间距 90m。进入火炬的可燃气体应经凝液分离罐 分离出气体中直径大于 300 m的液滴; 分离出的凝液应密闭回收或送至焚烧 坑焚烧。距火炬筒30m范围内,严禁可燃气体 放空。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 防火规范GB50160-2008高架火炬区域布置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 或设备允许的热辐射强度计算确定。可 能携带可燃液体的咼架火炬的外部防火 间距按照表 确定,与居民区、相邻工厂 的间距为120m可能携带

26、可燃液体的咼 架火炬的内部防火间距按照表确定,与工艺装置、全厂重要设施、地上可燃 液体储罐的间距为 90m。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 许的安全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对可能携 带可燃液体的咼架火炬的防火间距不应 小于表 规定,与工艺装置、全厂重要设 施、地上可燃液体储罐的间距为90m。3泄压和减压系统指 南SY/T10043-2002第 节,火炬处理中,详细规定了火炬 的相关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4泄压和减压系统指 南API/ANSITD 521-2007详细规定了火炬的相关计算方法和计算 参数。表5放空管、放散管的外部、内部防火间距,管口高度序 号规范名称站外防火间距与站内防火间距立管高

27、度其他1石油天然气 工程设计防火 规范GB50183-2004表放空立管距离人员聚 集区、相邻厂矿企业、独立 变电所60米,距铁路、高 速路、架空电力线、一二级 通信线40m距其他公路、 其他通信线30m放空管放空量等于或小于X 104m3/h时,距离站场不应小于 10m 放空量大于X 104/h 且等于 或小于 4X 104m3时,不应小于 40m。天然气密闭隔氧水罐和天然气放 空管排放口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 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25m与非 防爆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m进站场天然气管道上的截断阀 前应设泄压放空阀。放空管道必须保持畅通,并应符 合下列要求:1)高压、低压放空管宜分别设置, 并应直接与火炬或放空总管连接;2)不同排放压力的可燃气体放空 管接入同一排放系统时,应确保不 同压力的放空点能同时安全排 放。”连续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 或放空管口,应咼出 20m范围内 的平台或建筑物顶以上。对位于 20m以外的平台或建筑物顶, 应满 足图的要求,并应高出所在地面 5mo间歇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 或放空管口,应咼出1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以上。对位于 10m以外的平台或建筑物顶, 应满 足图的要求,并应高出所在地面 5叶”补充:高低压放空管道的划分: 当高低压放空管道压差在() 时可设一个放空系统,并计算 同时泄放各放空点的背压。在 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