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南关小学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通州区南关小学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通州区南关小学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通州区南关小学课堂教学设计_第4页
通州区南关小学课堂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州区南关小学课堂教学设计任课教师学科班级课题张志芳 数学 六年级 圆的认识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创造性的设计教学程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中学会数学。力求体现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指导思想。2.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课标版教材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出现的。它是由直线图形领域向曲线图形

2、领域过渡的转折点。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可以开拓学生对于几何知识的新视角。帮助他们更深一步认识周围的世界。并为以后学习的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中年级已经直观的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几何知识。但对圆的本质特征和圆画法还不够了解。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帮助他们发现圆的特征,认识圆,学会画圆。从而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和画圆等实践活动。 2、让学生经历知识由模糊认识到清晰理解,由实物抽象到图形。并使他们认识圆的各部分

3、名称、形状、大小,以及理解圆的特征。3、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实践,让学生经历“圆的认识”的学习过程。体验到探究问题的乐趣,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4、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并会用圆规画圆。教学难点:掌握圆的特征。教学材料:多媒体、圆规、直尺等教学环节1米 导入新授练习小结作业设计意图勾起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创设情境,引出圆的概念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圆的初步表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发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进一步探索。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动手、动脑、动眼全方位体会并感知,圆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学生

4、的观察、操作、推理。验证自己发现圆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知识的观察、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由直径引出半径培养学生观察、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比较。加深对圆画法的认识教师示范的正确画法。培养学生灵活应变能力,和应用意识。巩固练习开阔学生的几何知识视野由平面几何引深出立体几何。教师活动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探险故事吗?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参加一个探险活动吗?师出示投影:(图示)小明得到一张藏宝图,图上暗示。在他家古宅院子的老槐树旁

5、,有块大石头。距石头三米处藏有一个宝物。你能帮他找到宝藏可能存在的位置吗?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吗?你能说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圆形的?以前,我们还学习过什么图形?回顾一下,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几何图,它与今天要认识的圆形有什么不同吗?投影:(动画图形的形成) · (1)圆的初步认识请同学们再拿出自己的学具,(大小各异的圆形纸片,圆形模具)自己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圆形的边缘,再谈谈你对圆的认识。引导学生归纳对圆这个图形的认识为什么自行车轮要用圆形而不用三角形或椭圆形呢?下面,我们就来好好研究一下,圆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性。(1)轴对称的特性首先,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圆形纸片对折一下,再打开

6、。观察对折之后的两部分有什么关系。师小结:我们管这样的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称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一般用点线的画法,画对称轴。出示课件:(2)认识圆心请同学们把圆再对折几次,体会一下,它是轴对称图形。并想一想它有多少条对称轴?对折后请你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些折痕,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教师指出:我们把圆多次对折,折痕处的交点。叫圆的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教师板书:圆心  (3)认识直径请把你几次对折后的折痕用笔和尺子在圆上画出来,在观察一下这些线段,他们有什么共性?揭示概念强调: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我们称为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d”来表示(

7、板书:)猜想一下,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请同学们用学具来量一量验证一下你的结论吧。(强调:同圆或等圆中。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长度都相等。)(4)认识半径在一个圆里直径被圆心分成了两部分。请你猜一猜?从圆心到圆上的这段线段叫什么?教师揭示圆的半径概念,(强调: 半径r指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猜想一下圆有多少条半径?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请你用尺子或学具验证一下你的猜想。请试着说一说他们的字母关系式。(板书): (5 )应用圆的特征: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形的一些特征了, 那么你能解释车轮为什么要用圆形了吗?(6)画圆下面,我们来学习画圆。请同

8、学们打开书81页,自学画圆的方法步骤,然后在练习本上画一任意大小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圆心。投影出示(学生作品)选出几幅作品进行对比,师生共同找出画的不好的圆,是什么原因?教师示范一个圆的画法。然后请同学们自己再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圆心、直径、半径。观察两次画的圆,思考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圆的大小又由什么决定?假如学校操场上要建一个篮球场,篮球场中央的圆形圈怎么画呢?(出示投影)一、 填表圆的半径 2.4cm圆的直径 1.6dm二、判断对错: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100条直径 。 ( ) 所有的圆的半径都相等。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半径是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大。

9、( )(可看时间情况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三、 图形赏析四、回到课前探宝问题,由平面圆形引伸出立体图形球体(比较和区分圆与球体的不同)同学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略)学生活动与教师一起进入教学情境之中。自己思考探索,并画出宝藏的位置示意图。 (汇总学生的答案)3米3米3米学生感知圆形生活事例:自行车轮、圆桌等。学过的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同桌交流讨论:三角形、长、正方形、正六边形都是由直的线段首尾顺次连接而成。讨论,交流。圆是由封闭的曲线围成的。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操作后,观察、思考。对折之后的两部分可以完全重合。动手操作,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学生回答:折痕相交

10、于圆中一点。认识圆心。学生动手操作线段都经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猜想:线段长度都相等。学生动手操作、验证。猜想: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猜想;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长度都相等。用学具测量验证。结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2半径 半径=直径的一半 d = 2 r学生回答:圆上到圆心的距离处处相等。 学生自学画法,并尝试着画圆。同学自评:学生讨论画得不好的原因: 圆心不能动,要固定 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即半径不能动。 围绕圆心要顺时针旋转一周,画封闭曲线。观察、思考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的大小决定。同学讨论: 用圆规 用长绳一头固定做圆心,绳长做半径,旋转一周即画成一个圆。0.5m

11、0.8cm学生思考并自己做出判断。 教学时间约3-5分约20分约10分约3-5分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d O圆心 o 决定圆的位置r 直径 d d=2×r 半径 r 决定圆的大小 轴对称图形 5.学习效果评价评价方式1. 知识与技能评价:完成课堂练习的情况。2.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课上积极思考,认真实验和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否能够自主探究圆的特征。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通过课上观察,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考查。评价量规:1. 知识掌握情况评价:能独立完成并完全正确。(优)2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课上积极思考,认真实验和

12、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自主探究圆的特征。(优)3. 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能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优)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1)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勾起了学生求知欲望课前,通过创设一个探宝的活动,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大家都行动了起来,找寻问题的答案。同时,不同学生的不同答案,正好揭示了圆这个图形的本质概念。定点到定长的点的集合。(2)重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心理学实验证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 不能得到发展。所以本课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以及教学圆的的画法时,有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