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出真知 关于共模电感用材讨论总结篇_第1页
讨论出真知 关于共模电感用材讨论总结篇_第2页
讨论出真知 关于共模电感用材讨论总结篇_第3页
讨论出真知 关于共模电感用材讨论总结篇_第4页
讨论出真知 关于共模电感用材讨论总结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讨论出真知 关于共模电感用材讨论总结篇 先说说磁环类型的:铁芯材料:主要有有纳米晶的;线材:这个就不说了;铁芯优点:高初始导磁率(这个是共模电感的基本要求)、高饱和磁感应强度、温度较之铁氧体稳定(可以理解为温升小),频率特性比较灵活,因为导磁率高,很小就可以做出很大的感量,适应频率比较宽;整体优势:因为初始导磁率是铁氧体的5-20倍,对传导干扰的抑制作用远大于铁氧体;纳米晶的高饱和磁感应强度比铁氧体的好,所以在大电流下不易饱和;温升较之UF系列的要低,我实际测试:室温下要低将近10度(个人测试值仅作参考);结构上的灵活令其适应性好,从加工工艺上进行改变,即可适应不同需求(见过节能灯上用的磁环电

2、感,使用相当灵活);分布电容会更小,因为绕线的面积更宽,体积也相对较小;环行所用匝数少一点,分布参数小一点,效率占优(针对具体进行分析,我猜是因为线径的缘故,望补充);整体劣势:磁环孔径小,机器难以穿线,需要人工去绕,费时费力,加工成本高,效率低。而在成本压力日益增加的同时,这一点已尤为重要了。耐压方面较之UF优势不大:我自己想的,因为看到很多磁环共模中间使用扎线带隔开的,这样不是很可靠,有的中间拉开一定距离,线用点胶固定,时间长了,可靠性怎么样呢?如果电感量要求比较大,线会挤在一起,安全性上有一点疑惑。望补充!安装不便,故障率较高-来自懶人兄的分享:“一般性能是一样的,同样线径磁环要比 UF

3、10.5做的感量要高,容易实现。测试传导时相同感量有遇到UF10.5比较好,相差5个DB左右!磁环要是像年纪图片是比较便宜,但不好插件,故障比较大。要是加了底座也不便宜,比UF10.5贵”应用:因为成本的因素,磁环大多用在大功率的电源上,powercheng兄形容:“小功率的用磁环太高档了”,是有道理的。当然因为体积小,对体积有要求的小功率电源,采用磁环的也是很OK的选择。综合性能比起来,优于UF系的。如果成本压力不大的项目,可以考虑用磁环的。我实际测试传到,用磁环的余量要低更多。而且感量还比UF的小。      再说说UF/UU系列的共模!材

4、料:基本上为铁氧体,当然这铁氧体也有区别的,一般有MXO-锰锌类和NXO-镍锌类。镍锌类的主要优点是:初始磁导率低(小于1000u),但是可以工作在比较高的频率(大于100MHZ)下,保持磁导率不变。很强很伟大。NXO比MXO电阻率高。利用铁氧体对高频杂波的类似阻尼的作用将高频杂波以热能的方式释放出来,这就解释了共模电感的温度问题。百度上对共模电感的原理说的比我清楚:两个线圈绕在同一铁芯上,匝数和相位都相同(绕制反向)。这样,当电路中的正常电流流经共模电感时,电流在同相位绕制的电感线圈中产生反向的磁场而相互抵消,此时正常信号电流主要受线圈电阻的影响(和少量因漏感造成的阻尼);当线圈中流过有共模

5、干扰的电流时,会在线圈内产生同向的磁场而增大线圈的感抗,使线圈表现为高阻抗,产生较强的阻尼效果,以此衰减共模电流,达到滤波的目的。整体优势:整体劣势:空间因素:封装位置大,maybe是因为比较强壮,不像磁环那么小巧玲珑;发热比较严重,也是根据我实测的:90V输入满载室温下,可以到快90度;应用:一般用在成本控制比较严格的、抑或小功率的场合;针对共模电感,hlj39001兄提出:注意共模电感带来的干扰问题。很有道理,包括但不局限于布局、布线、容量的选择。都需要防范其本身带来的干扰,要认真考量;hlp330兄提出:将共模电感的感量加大以抑制差模干扰。这种用法以前听说过,只是自己没有用过:这需要相当的EMI功底。实在没有可以分享的。很希望hlp330可以详细说说!感谢!mujian123兄的实际经验很丰富,“UF10.5的用於小電流,多圈數,正常感量在30M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