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新版)_第1页
(参考)《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新版)_第2页
(参考)《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新版)_第3页
(参考)《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新版)_第4页
(参考)《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赤城一中 李霞一、说教材 (一)、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课的一首词。这个单元选取了宋代四位大家的八首词,文学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分析比较婉约派和豪放派在词的取材、境界和情感方面的区别。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主要以报国无门的悲愤和乡关之思为主题,上阙重在写景,借景抒情;下阙用了三个典故,借典抒情。通过学习这首词,让学生对豪放派的风格有深入的了解,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

2、点是“在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词的语言,体味词的意境美。”依据单元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2、理解用典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学难点:整理的爱国之情及思乡之感(三)、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我校的学情。我校的高一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较差,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但因为高一此前已学过古典诗词,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手法、风格已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和大

3、纲要求及学生情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 2、领略辛弃疾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能力目标 : 1、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整理深沉的情感。情感目标: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教育学生胸怀大志,热爱祖国。三、说教法和学法(一)教法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词人形象,饱含着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又使用了多种表现技巧来实现。因而我确定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讨论-鉴赏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才能获得

4、成功。 叶圣陶先生也说:“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 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据此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感情。 2、提问讨论法:设计问题,师生互动。 3、点拨法:指点迷津,感受技巧。 4、想象鉴赏法: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5、讲练结合法:精讲多练,知识延伸。(二)学法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不论是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是人文情操的熏陶,都离不开学生个体的参与,离不开学生自主的体验。它使语文学习不仅属于知识理性范畴,更扩展到情感、心理和人格

5、的领域。在这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在个性独特的阅读中,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和体验。1、诵读:指导学生在诵读时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2、讨论:让学生根据问题,相互讨论,在讨论中体味整理情感。3、想象:让学生根据意象发挥想象,通过想象词意境来把握整理的情感。4、拓展:课上拓展辛词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课下拓展描写辛弃疾爱国之情的现代文郁孤台之魂。5、练笔:在辛弃疾啊,辛弃疾或梦回南宋中任选一题写抒情散文,读写结合,陶冶情操。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幻灯片(三)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 教法和学法力求统一。运用多媒体能创设适宜的气氛,

6、更能增大课堂的容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音色俱备的长处。 诵读法: 是语文教育的优秀方法之一,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文章的行文脉络、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提问讨论法: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点拨法: 在关键处,进行恰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把问题引向深入。 想象鉴赏法: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能进一步的体会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讲练结合法:在品味词的意境后,学生进行训练,有助于知识的发展深化。四、说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教师朗诵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请同学们想一想

7、这幅对联是描写谁的,你能从中获取到什么信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整理的有关情况。通过对联概括了解辛弃疾的词风及思想情感,引起学生学习本词的兴趣,自然引入新课,直接过渡到本词的品味和鉴赏。(二)、解题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和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因而让学生来说说“我所知道的辛弃疾”,教师再对整理和背景进行补充。学习诗歌要“知人论世”,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感情。(三)、整体感知1、朗读指导 播放朗读音频后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在全体学生齐读后,指名学生朗读。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有利于记诵,有利于理

8、解,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词的感情基调和丰富内涵,积极酝酿感情进入词的赏析 。2、理解词意,概括内容(1)学生结合注释自读全文,疏通词句,不理解的词句同桌讨论和向老师发问,教师巡视点拨。(2)请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A、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B、这首词的上下片内容各写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词的结构和内容(四)、深入学习首先,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景色描写营造了什么的意境)隐含了整理什么样的情感 ?2、整理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请同学们模仿动作并设想自己会在哪种情况下有

9、类似动作,深刻理解整理感情。通过问题使学生体会景色描写中所依附的深层感情,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这是走向鉴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次,合作探究。我也设计了两个问题: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这属于什么手法?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2、下片最后一句词与上片哪一句的意境是相同的?直接表露出了整理怎样的感?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链接关于用典的知识,通过理解整理在词中运用的历史典故来探讨整理的人生态度和抱负。深入学习这个环节需要相机点拔,学生很有可能出现“有所感却说不出”的情况。要通过诱导让其品出景物和典故所蕴含的整理感情

10、。(五)小结1、本词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沉而含蓄。2、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报国欲死无战场,栏杆拍遍悲断肠,这就是一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真实写照。(六)拓展训练 读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体会词人寓情于景的写法和深沉的爱国之情。(七)、布置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

11、整首词。 2、 读现代文郁孤台之魂并回答相关问题。3、以辛弃疾啊,辛弃疾!或梦回南宋为题写不少于500字的抒情散文。通过这三个作业,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巩固所学知识,加深感情领悟且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实现了能力的迁移。五、说板书板书直观地体现了本词的内容、结构、整理感情和艺术特点,从整体上把握了本词。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简练,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背诵,增强了教学直观性和教学效果。六、说课后反思每堂课上完之后,总是有欣慰也有遗憾。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以朗读带动体会,用问题加深感受,借拓展增强领悟。学生能够在体会感情的基础上理解内容,赏析手法,把握形象,并做到读写结合,最终得到情操的陶冶。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学生朗读感情仍不到位,需加强训练,二是有些问题学生积极性不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