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6-2017 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试卷说明: 本试卷命题范围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4选修 3的内容; 试卷分两卷,第 I卷为单项选择题,第 II卷为非选择题,请考生仔细阅 读并将答案按照题序用黑色水性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a 23 Cl 35.5 第 I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有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 48 分。)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B. 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

2、于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C. 晶体、非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D. 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答案】D 【解析】A、晶体是原子南子或分子投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空间排列形成在结晶过程中形成 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通常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 其内部原子的排列十夕 规整严格,选项A错误;艮晶体与品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内部粒子排列是否有序,选项 客错误;O单晶体和多品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选项C错误;以正 确,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选项D正确。答案选。 2. 若 n=3,以下能级符号错误的是 ( ) A. n p B. n d C. n f D. n s 【答案】C

3、 【解析】在每一能层中, 能级总是从 s 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的序数,所以在第三 层上不可能有 f 能级。 3. 对于反应 A(g) + 3B(g) =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2 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 A. v(A) = 0.02 mol/(L s) B. v(B) = 0.01mol/(L s) C. v(B) = 0.60 mol/(L min) D. v(C) = 1.00 mol/(L min)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都转化为用 A 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 然后再进行比较。A. v(A) =0.02 mol/(L s) ; B. v(B) =

4、 0.03 mol/( L s),则 v(A) = 0.01mol/(L s) ; C. v(B)= 0.90 mol/(L min)=0.015 mol/(L s);贝 9 v(A) = 0.005mol/(L s) ; D. v(C) = 0.60 mol/(L min)=0.01 mol/(L s);则 v(A) = 0.005mol/(L s)。可见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v(A) =0.02 mol/(L s),选项 A 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转化与比较的知识。 4.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AH 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 A. C(s) +0 2(g) = CO 2(g)

5、 H= +110.5 kJ/mol B. CH g) +2O 2(g) = CO 2(g)+2H 2O (I ) H= -890.31 kJ/mol C. H2(g) +1/2O 2(g)= H 2O(g) H= -241.8 kJ/mol D. 2C 8HW(|) +25O 2(g) = 16CO 2(g)+18H 20(1) H= -11036 kJ/mol i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燃烧热: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A、符合 燃烧热的定义,故正确; B C 应生成 CO,故错误;C、H2生成的水,是液态水,不是气态, 故错误; D C8H8的系数是

6、1,故错误。 考点:考查燃烧热的定义等知识。 5. 对 Na、Mg Al 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性:NaOHMg(OHMgAI C.电负性:NaMgAI D. 第一电离能: NaMg Mg 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 性越强,则碱性:NaO Mg(OH) 2 AI(OH) 3,选项 A 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 性逐渐减弱,则还原性逐渐减弱: Na Mg Al,选项 B 正确;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 性逐渐减弱,则电负性逐渐增强: NaMgA,选项 C 错误;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离 5.对 Na、 3 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单质的还原性:

7、Al v Mg P2 , n v 3 【答案】C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 P2曲线首先达到平衡状态,说明压强是 P2大于 Pi。压强大,但 C 的浓度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所以 n大于 3, 答案选 Co 12. 在由水电10.下列晶体中, 它们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金刚石 氯化钠 干冰 汞 A. B. C. D. 【答案】B 【解析】对于不同类型的晶体, 其熔点高低顺序一般是:原子晶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故 有时还可以结合物质通常 状况下的状态、 生活常识及物质发生反应时的实验现象推理得出结论, 液态。而氯化钠熔点高于水;干冰通常状况呈气态

8、。故熔点高低顺序为: 如汞在干冰 汞 氯化钠金刚石。答案选 Bo P2)下,测得 C 的体积分 C. P iv P2 , D. P iv F2 , n v 3 ) 11.可逆反应 A (气)+2B nC (气),在不同压强(Pi、 A. P i P2 , 3 n 6 离出来的 c (H+) =1X 10T3molL-1溶液中,下列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H4+、Ba2+、NQ、C&- B. Fe 2+、Ns+、SQ2-、MnQ C. K+、Mg+、NQ-、SQ2- D. Na +、Fe3+、Cl-、AIOJ 【答案】C 【解析】由水电离出来的 c(H+)=1 x 10-1

9、3mol?L-1,溶液为强酸或强碱溶液, A、若碱性条件下 则 NH+不能大量存在,且 Ba2+与 CO2-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若酸性条件下,则 CO2- 不能大量存在,选项 A 错误;B 若碱性条件下,Fe2能大量存在,若酸性条件下, MnO 会将 Fe2+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 B 错误;C 若碱性条件下,Mg+不能大量存在,若酸性 条件下,各离子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选项 C 正确;D 若酸性条件下,AlO2-不能大量存 在,若碱性条件下,Fe3能大量存在,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Co 13. 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2+2Fe2+,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 的是( )

10、 A B C D 电极材料 Cu、Zn Cu Ag Cu C Fe、Zn 电解液 FeCl3 Fe2 (SQ) 3 Fe ( NO) 2 CuSO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A 实现的是 Zn +2Fe3+= Zn 2+2Fe2+,选项 A 错误;B、实现的是 Cu+2Fg+=Cu2+2Fe2+, 选项 B 正确;C、不反应,无法形成原电池,选项 C 错误;D 实现的是 Zn +CiT= Zn2+2 Cu, 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o 14. 具有下列原子序数的各组元素,能组成化学式 AE2型化合物,并且该化合物在 固态时为原子晶体的是( ) A. 6 和

11、8 B. 20 和 17 C. 14 和 8 D. 6 和 16 【答案】C 【解析】6 号元素为 C , 8 号元素为 O, 20 号元素为 Ca, 17 号元素为 CI , 14 号元素为 Si , 16 号兀素为 S。所以 A、CO 分子晶体,选项 A 不正确;B CaCl2离子晶体,选项 B 不正 确;C、SiO2原子晶体,7 选项 C 正确;D、SG 分子晶体,选项 D 不正确。答案选 Co 15. 在 25C时将 pH=11 的 NaOH 溶液与 pH=3 的 CHCOO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 式中正确的是( ) + - A. c ( Na) =c ( CHCOO)+c (

12、CHCOOH B. c ( K) =c (CHCOO)+c (OH) C. c ( Nai) c (CHCOO c (OH) c ( H+) D. c (CHCOO) c ( Na+) c ( H) c ( OH)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醋酸是弱酸 ,因此 c(CHsCOOH 大于 c(NaOH),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是 CHCOON、CHCOOH A、根据上述分析, c(CHsCOOH c(CHsCO(O)c(Na +),故错误;B、根 据电荷守恒,应是 c(Na +) + c(H +)=c(CH 3COO) + c(OH),故错误;C 醋酸的电离大于 CH3COO 的水解,因此C(CH

13、3COO)c(Na + )c(H +)c(OH),故错误;D 根据选项 C 的分析,故正 确。 考点: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 16. 已知 NaCl 的摩尔质量为 58. 5 g mol-1,食盐晶体的密度为 p g cm-3,若下图中 Na+ 与最邻近的 Cl-的核间距离为 a cm,那么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 ) C M 5e.5g/mol与直弓 工 【解析】氯化钠的摩尔体积= = ,根据图可知,每个小正方体中含有 p pq/cm P 丄个 NaCl,所以一个 NaCl 的体积是 2a3cm5, 1mol 物质含有的微粒是阿伏伽德罗常数个,所 予呂5 3. 就钿空1佈! 一 m

14、 7mol 58.5 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 /mol,故选 B。 8 M 点睛:氯化钠的摩尔体积=,根据氯化钠的摩尔体积和一个 NaCl 的体积的关系式计算阿伏 伽德罗常数。 第 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大题,共 52 分) 17. 下表中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其中上边界并未用实线标出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_ 周期表中基态 G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_ 。 Fe 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_ 区;Fe 与 CO 易形成配合物 Fe(CO)5,原子数目和价电子总 数相同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与 CO 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

15、分 子和离子分另寸为 _ 禾廿 _ (填化学式 )。 (3)在 CH4和 C2H2中,碳原子采取 sp3杂化的分子是 _ 。 根据 VSEPF 理论预测 ED4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_ 。 (5)B、C D、E 原子相互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稳定结构 的分子的电子式为 _ (任写 1 种)。 【答案】 (1). 4S 24P1 (2). d (3). N 2 (4). NO +(C22-或 CN-等其它合理答案 * + :Cl: 十 T1 K . 也可以)(5). CH 4 (6). 正四面体形 (7). ( 等其它合理 + + + M + + :C1: 4 + 答

16、案也可以) 【解析】(1) 31 号元素 Ga 原子基态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4s24p1。(2) 26 号元素 Fe 元素 在周期表的位于第四周期第忸族,位于周期表的 d 区。Fe 与 CO 易形成配合物 Fe(CO)5,在 Fe(CO)5中铁的化合价为 0 价。与 CO 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 N2,离子为 CN o (3)在 CH、 9 CO、CHOH 中,碳原子采取 sp3杂化的分子有 CH、CHOH CO 中的 C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 杂化。(4)根据表格中各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可以看出: A 是 H; B 是 C; C 是 N; D 是 O; E 是10 Cl。根据 VSEPF

17、理论预测 CIO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 (5)在 C N、O CI原子相 互化合形成的分子中, 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稳定结构的分子有 CO、NCd CCI4,其 + * :C1: T . * * ( 等)。 + * + X + + :C1: + * 18. 18. (1) 25C 时,Mg(OH)2 的 Ksp=4.0 X 10-12,则此饱和溶液中的 C(H+)为 _ 。 (2 )把 FeCl 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_ 。 4 I (3)830 K 时,已知可逆反应 CO(g)+H2O(g) 一: CQ(g)+H2(g)。若起始时 c (CO = 2 mo

18、l/L , C(H2O)= 3 mol/L ,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为 60%则平衡 时 c (H2)为 _ ; K 值为 11 1 1 【答案】 (1). 5X10- mol L- (2). Fe 2Q (3). 1.2mol L- (4). 1 【解析】(1) Mg(OH)2的溶解平衡为: Mg(OH)a (s) 一:Mdj+(aq)+2OH-(aq) , 25C时,Mg(OH)2 2+ 2 12 2+ 尸 3 12 4 的 Ksp=c(Mg )c (OH)=4.0 X 10 -, 设 c(OH-)= 2c(Mg )=2x ,则 4x =4.0 X 10- , x=1.0 X 10-, 即

19、 c(OH-)=2.0 X 10-4 ,c(H+)= =5.0 X 10-11;(2)在 FeCb 溶液中,Fe3+生水解生成 Fe(OH)3: c(OH ) AA、 1 FeCl3+3HO 一 Fe(OH)3+3HCI,由于加热蒸发,使 HCI 挥发,破坏平衡,使平衡不断向右移 动,结果生成 Fe(OH)3,又由于灼热发生 2 Fe(OH)3亠一 Fe2Q+3H2O,使 Fe(OH)3分解生成 FezQ, 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Fe2O; zvx x (3) CO (g) + H2O (g) -CO (g) + H2 (g) 起始浓度( mol/L ) 2 3 0 0 转化浓度( mol

20、/L ) /KA 1.2 1.2 1.2 1.2 平衡浓度( f Jf mol/L ) 0.8 1.8 1.2 1.2 平衡 时 c (H2)为:1.2moI/L 1.2 x 1.2 K= o.e x 1.8 19. A、B、C、D E F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A F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式为 =1 11 均等于其周期序数,F 原子的电子层数是 A 的 3 倍;B 原子核外电子分处 3 个不同能级且每 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同; A 与 C 形成的分子为三角锥形; D 原子 p轨道上成对电子数等于未 成对电子数;E 原子核外每个原子轨道上的电子都已成对, E 电负性小于 F。

21、 (1) 九 C 形成的分子极易溶于水,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12 (2) 比较 E、F 的第一电离能:E_F。(选填“”或“V”) (3) BD 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胞如图所示: 该晶体的类型属于 选填(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或金属晶体 中 B 原子的杂化形式 _ 。 (4) 光谱证实单质 F 与强碱性溶液反应有 F(OH)生成, 则 F (OH% (填序号) a. 共价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健 d. b键 e. n键 【答案】 (1). 氨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故氨极易溶于水。 (2). 子晶体 (4). SP (5). acd),该晶体 中存在 _ . 原 【解析

22、】(1) AY形成的最简单分子是NH3分子,是一种极性分子,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主 要有: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氨气易溶于极性溶剂水中;氮气分子在水中易与水分子形 成氢键,增大了氨气的溶解性;部分氨气与水反应,降低了 MH农度,使溶解最增大; (2)电离能可以衡量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秤度(可近彳以理解为金属性)第一 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一个电子;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大,原子越难失去一个电 子存在的规律为: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周期性变化;总体 上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小非金属元憲第一电离能较大;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 到右有增大的趋势所以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碱金属元

23、素,最大的是稀有气体元 1;同一周期内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体增大的趋势中有些曲折当外围电子在能星相 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PO fo)、半满(閃,d5,f7)或全满(MTIOfM)结构 时,原子的能量较彳氐,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特例是第二主族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三主 族第五主族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六主族;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加, 有效核电荷增加不多则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第一电离能由大变小,元素的 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镁原子结构中各亚层均处于全满状态所以镁比铝的第一电离能反常 高,故答案为: ;(3)根据即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胞晶胞结构可知,该晶 体为原子晶体,晶胞内白球为C原子

24、,黑球为。原子,每个晶胞中含碳原子为盼 +6兮 + 4=8 ,含氧原子为16 f所以碳原子和氧原子微粒数之比为1 : 2 ,根据晶胞中碳原子和氧 原子的结构可知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严杂化;梓)光谱证实单质AI与强碱性溶液反 应有I AKOIOJ-生成,可看作其中铝原子和三个轻基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T形成三个极性 共价谯,形成A l(OH)a ; A l(OH),溶解在强碱中,和Oh形成A l(0H)4k ,利用的是铝原 子的空轨道和氢氧根离子的孤对电子形成的配位键;由两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轨道沿轨 道对称轴方向相互重叠而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键,所1IAI(OH)J中也形成了。键故 答案为:acd。1

25、4 点睛:根据题意,A、B、C D、E、F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F 原子 的电子层数是 A 的 3 倍,说明 A 有一个电子层.F 有三个电子层,A、F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均等于其周期序数可知, A 为 H 元素,F 为 Al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分处 3 个不同能级,且每 个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相同,根据 B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1 2 32S22P2,为 C 元素;A 与 C 形成的最简单分子为三角锥形,为 NH 分子,则 C 为 N 元素;D 原子 p 轨道上成对电子数等 于未成对电子数,P 亚层三个轨道中的电子数只能是 2、1、1 共四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

26、式 122 卩4,所以核外电子总数为 8, D 元素是 0 元素;E 原子核外每个原子轨道上的电子都已 成对,E 电负性小于F,即电负性小于 Al,原子序数大于 8 小于 13,且原子轨道上都是成对 电子,结合原子结构轨道表示式可知, E 元素为 Mg 元素所以A B、C、D E、F 分别为 H C N、O Mg Al ;根据推断出的元素进行解答。 20.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示,是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 a; X、Y 是两 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若 X、Y 都是惰性电极,a 是饱和 NaCl 溶液,实验开始时, 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 液,则: 电解池中 X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_ ;在 X 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_ Y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2 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 a 选用 CuSO 溶液,则: X电极的材料是 _ ; Y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 。(不考虑杂质反应) 3 若要在铁钉表面镀铜, X 电极的材料是 _ 。 【答案】 (1). 2H +2e-=Hf(或 2H2O+ 2e=H4 + 20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