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水金关汉简(壹)》纪年简校考_第1页
《肩水金关汉简(壹)》纪年简校考_第2页
《肩水金关汉简(壹)》纪年简校考_第3页
《肩水金关汉简(壹)》纪年简校考_第4页
《肩水金关汉简(壹)》纪年简校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肩水金关汉简(壹)纪年简校考ARevisionoftheDatedSlipsintheHanDynastyWoodenSlipsfromJianshuijinguan(Vol.I)HUANGYanping(CenterforResearchandApplicationofChineseCharacter,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41):TheHanDynastyWoodenSlipsfromJianshuijinguan(Vol.I),whichwaspublishedbyZhongxiBookCompanyinShanghaiin2011,

2、includes2351woodenslipsoftheHandynasty.Amongthem,497woodenslipswereinscribedwithacalendar,andsomeofthemwerewrongorunclearaboutthespecificyear,monthordate.Thispapercorrectsandresearchessomeslips,hopingthissampleisusefulfordatingalltheslips.Keywords:HandynastywoodenslipsfromJianshuijinguan;Calendar;Te

3、xtualresearch肩水金关汉简(壹)于2011年8月由中西书局出版面世,收录了19721976年额济纳河流域肩水金关遗址出土的10个探方(T1到T10)的2351枚简牍,其中有完整纪年的简147枚,含纪年内容的简约350枚,共计约497枚纪年简。在这些纪年简中,纪年最早的为汉武帝太初五年(即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见73EJT4:107简“大初五年”);最晚的为新莽始建12年,见73EJT7:50简“始建国年正月癸亥),纪年跨度约112年。其中以汉宣帝时期的纪年简最多,整体而言,以西汉中晚期为主,新莽时期简牍相对较少。目前学界关于肩水金关汉简(壹)纪年简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罗见今、关

4、守义肩水金关汉简(壹)八枚历谱简年代考释考释了73EJT5:56、73EJT5:58、73EJT6:70、73EJT9:115、73EJT9:282、73EJT10:272、73EJT10:272、73EJT10:274等八枚历谱简所属纪年1。程少轩肩水金关汉简(壹)历谱初探亦考释了上述八枚历谱简,此外还增考了73EJT5:57、 73EJT9:169、73EJT10:275、73EJT10:276等四枚残简,并对这12枚历谱简进行了复原分析2。肖从礼金关汉简所见新旧年号并用现象举隅分析了其中新旧年号并用的现象,认为此现象系改元诏书未能及时到达当地所致3。罗见今、关守义肩水金关汉简(壹)纪年简

5、考释根据农历月朔干支的周期性和出土纪年简的上下时限,考释了26枚问题纪年简4。除上述研究外,肩水金关汉简(壹)中还有一部分月朔矛盾、以及日期可考的简需要进行考校。本文借鉴前辈学者的相关研究,以“朔日考证纪年”的方法,参考陈垣二十史朔闰表5(简称陈表)、饶尚宽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6(简称饶表)、徐锡祺西周(共和)至西汉历谱7(简称徐表)等历表,尝试着对肩水金关汉简(壹)8中的这部分纪年简、日期简进行校考。文中“口”代表一个字残缺不清楚,代表残缺字数不能确定者,整理者一般使用或。A”代表简牍正面,B代表简牍背面。“73EJT为肩水金关汉简编号,“E”为额济纳河流域、“j”为肩水金关、“r为探方。EP

6、T为居延新简9简牍的编号,其中的“E”和r同前,P为破城子。一纪年简校释1. 73EJr1:125A:本始二年八月辛卯朔戊中居延户曹佐按:“八月辛卯朔”有误。据陈饶徐三家朔闰表,本始二年八月皆为甲中朔。73EJT21:235简“本始二年五月乙酉朔庚”,与三表中本始二年(前72)五月乙酉朔相合。斯琴毕力格等太初历特殊置闰问题指出本始二年五月属特殊置闰10。依五月乙酉朔类推,闰五月到八月的朔日干支分别为:闰五月乙卯、六月甲申、七月甲寅、八月甲申。故本简“八月辛卯朔”有误,当为“甲申朔”,本始二年八月甲申朔戊申,即本始二年八月二十五日。此为原简之误。2. 73EJr3:58A:绥和六年三月己巳朔癸酉

7、肩水候宪口按:“绥和六年”有误。根据原简图版“”字形特征,应该为“二”字。此处系整理误释。绥和年号中无第六年,查其他汉简数据库亦无绥和六年。73EJT3:118B简“绥和二年三月己卯”,据陈饶徐三家朔闰表绥和二年(前72)三月为己巳朔,己卯日为第十六日,故绥和二年三月朔日确为己巳,与本简正合。绥和二年三月己巳朔癸酉,即绥和二年三月初五。3.73EJT4:113A:河平三年十月丙戌朔丙肩水守候73EJT4:113B:河平三年十月丙子朔丙戌肩水守候塞塞尉写移过所河。按:A、B为同一木牍正反两面上的文字。从A、B两面上的文字对比来看,笔迹和行文风格极近,两面文字均有残损,内容应属符传性质的文书,所记

8、录的时间可能相同。EPT51.207简“河平三年十月丙戌朔癸丑”,与陈饶徐三家朔闰表中河平三年(前26)十月丙戌朔相合。故该年十月为丙戌朔无疑。73EJT4:113B与73EJT4:113A,可互证,73EJT4:113A简“丙戌朔丙”的第二个丙字后疑脱戌字,73EJT4:113B中丙子乃丙戌之误。4. 73EJT4:179:初元年十月甲午朔庚午尉卿。按:“初元年”脱“元”字,当为“初元元年”。张小峰汉简与二十史朔闰表所记互异月日对校11中分析指出“初元年”确为“初元元年”(引何双全的观点)。查居延新简和肩水金关汉简(壹、贰),“初元元年”均写作“初元年”,如:EPT56.360“初元年三”、

9、EPT53.109B“初元年五月”73EJT9:333简“初元年,霸从追”、73EJT10:376简“初元年八月乙丑”等,无“初元元年”的写法。疑当时口语省读为“初元年”,受口语影响而致此。EPT51.193简“初元年三月乙卯”,据陈饶徐三家朔闰表,初元元年三月丁酉朔,乙卯为三月十九日,故初元元年三月丁酉朔,无误。依次类推每月的朔日干支,到初元元年十月当为甲子朔,而非甲午朔。又据原简图版,字形虽模糊,但从基本轮廓看,应为子字而非午字,午系整理者误释。初元元年(前48)十月甲子朔庚午,即初元元年十月初七。5. 73EJT5:22:神爵四年二月己未朔丁口衣用谨年长物色谒移按:“神爵四年二月己未有误

10、。EPT53.38简“神爵四年二月丙申”,据陈饶徐三家朔闰表神爵四年(前58)二月朔为乙未,丙申日为二月初二,故神爵四年二月乙未朔无误。又EPT52.452简“神爵四年八月壬辰朔丁酉”与陈饶徐三家朔闰表中的神爵四年八月壬辰朔相合,以此月朔日干支往前类推神爵四年二月朔亦当为乙未。由于己和乙手写时极易混,故己未当为乙未之误写。6. 73EJT6:38A:露三年九月壬午朔甲申都乡啬夫充国以私印行小官事敢言之长秋里尚光自市居延谨案光年爵公乘年六十毋官狱事当得取传谒移居延过所毋苛留止按:露字前脱甘。据陈饶徐三表,甘露三年(前51)九月正为壬午朔,与此简上记录的朔日干支相合。7. 73EJT6:39A:嘉

11、二年七月丁丑朔丁丑西乡啬夫政敢言之成汉男子孙多牛自言为家私市居延传谨案多牛毋官狱征事当得取传谒移肩水金关居延县索出入毋苛留止七月戊寅?得长守丞顺移肩水金关居延县索写移书到如律令/掾尊守口按:“口”残缺字为“鸿”。据陈饶徐三家朔闰表,鸿嘉二年(前19)七月朔为丁丑,与此简正合。8. 73EJT6:113A:阳朔四年八月丙子按:“阳朔四年八月丙子”有误。EPT51.9B简“阳朔四年六月壬寅”,据陈饶徐三家朔闰表阳朔四年(前21)六月己丑朔,壬寅为十四日。又EPT52.264简“阳朔四年四月庚寅朔口”与陈饶徐三家朔闰表中阳朔四年四月庚寅朔相合。阳朔四年六月己丑朔、四月庚寅朔,以此二月朔日干支顺序类推

12、,阳朔四年八月当为戊子朔,丙子为第四十九日,因而该年八月不可能有丙子日。故“丙子”既不是朔日干支,亦不是日期干支,疑为原简讹误。9. 73EJT7:67:黄龙元年九月丙子朔按:“黄龙元年九月丙子朔”有误。73EJT11:1简“黄龙元年十一月己亥朔辛丑”与陈饶徐三家朔闰表中的黄龙元年(前49)十一月己亥朔相合。以此月朔日干支顺序类推,九月当为庚子朔,而非丙子朔。原简残损较多,但根据残存笔划,原简所书确为丙子朔,此处疑为书写时庚子误写作丙子。10. 73EJT7:92:鸿嘉二年六月丁丑家属俱客按:“鸿嘉二年六月丁丑”有误。EPT51.410A简“鸿嘉二年六月丁未”中的“丁未”若为朔日干支正与陈饶徐

13、三家朔闰表中的鸿嘉二年(前19)六月丁未朔相合。EPT52.266简“鸿嘉二年二月己酉朔壬申”与陈饶徐三家朔闰表中的鸿嘉二年二月己酉朔相合。依此二月的朔日干支类推六月亦为丁未朔。显然,丁丑不是该月朔日干支。若为日期干支,则为第三十一日,故该月不可能有丁丑日。由于原简残损严重,根据原简残存的笔划丁丑应为丁未之误。11. 73EJT7:208:甘露元年七月戊朔口按:“甘露元年七月戊口朔”有误。73EJT9:29A简“甘露元年闰月乙未朔乙卯”(该年闰五月)、73EJT10:335简“甘露元年正月丁卯朔己巳”、73EJT10:441简“甘露元年九月癸巳朔癸丑”与陈饶徐三家朔闰表中甘露元年闰五月乙未朔、

14、正月丁卯朔、九月癸巳朔相合。依这几月的朔日干支顺序类推到七月当为甲午朔,而不是“戊口朔”。原简残损严重,笔划残存甚少。根据仅有笔划,年号为甘露,但元年疑为二年,元常写作等,其最后一笔略向上挑,而此简中残存的笔划为,不具有此特点,更似二字的第二笔。“七月戊口朔”,根据残存笔势“七月戊”无误,“口”代表的字残存,可为子的一笔。若为甘露二年七月戊子朔,与陈饶徐三家朔润表中甘露二年七月戊子朔相合。因此,此简可补释为:甘露二年七月戊子朔口。12. 73EJT9:19:露二年六月已未朔辛谨案毋官征事当六月壬戌厨啬夫口按:口露所缺为甘。73EJT6:169“甘露二年(前52)六月己未朔壬口”与陈饶徐三家朔闰

15、表中甘露二年六月己未朔相合。甘露二年六月己未朔与此简正合。13. 73EJT9:162A:黑色正福占五凤四年七月已未征事当为传谒言廷移过所县道敢告慰。按:己未疑为己丑之误。EPT53.229简“五凤四年(前62)六月庚子朔乙丑”、73EJT9:104“五凤四年八月己亥朔己亥”,此二简中的朔日与陈饶徐三家朔闰表中的五凤四年六月庚子朔、八月己亥朔皆相合。依此二月的朔日干支顺序推算到七月当为庚午朔。五凤四年七月庚午朔,己未为第五十日,则该年七月不存在己未日。根据原简图版应为丑字,己丑则为七月二十日。此处,疑为释文误释。14. 73EJT10:203A:元凤五年十二月乙巳朔癸卯口乘敢言谨移?b出入簿一

16、编敢言之73EJT10:200:元凤五年十二月乙巳朔癸亥通道厩佐敢言之谨移?b出入簿一编敢言之按:73EJT10:203A简“癸卯”有误。元凤五年(前76)十二月乙巳朔,与陈饶徐三家朔闰表中元凤五年十二月乙巳朔相合,癸亥为第五十二日,该月不存在癸卯日。73EJT10:200和73EJT10:203A两简字体和书写风格极近,应该是出自同一人之手。73EJT10:200简癸亥的亥原简图版字形为,此为卯字,癸亥系整理者改正。癸卯应为原简讹误。整理者所改的癸亥暂无直接的根据,按十二月乙巳朔,癸丑、癸亥、癸酉都在这个月内。故无法判断到底是哪一个日期。15. 73EJT10:355A:甘露二年月甲辰朔戊午

17、尉史庆敢言。按:“月”原简残损较多,尚不能判定。但甘露二年(前52)十二个月中无甲辰朔的干支。EPT51.198A简“甘露二年二月庚中朔戊寅”、EPT53.25简“甘露二年五月己丑朔戊戌”、EPT53.138简“甘露二年八月戊午朔丙戌、EPT56.6A简“甘露二年四月庚申朔辛巳”、73EJT6:169简“甘露二年六月己未朔壬口”、73EJT10:232A简“甘露二年十月丁巳朔壬午”、73EJT10:313A简“甘露二年十二月丙辰朔庚中”等,这些简中的朔日干支与陈饶徐三家朔闰表中的朔日皆相合,即:二月庚申朔、四月庚申朔、五月己丑朔、六月己未朔、八月戊午朔、十月丁巳朔、十二月丙辰朔。以此干支顺序类

18、推,剩下几个月的朔日分别为:正月辛卯朔、三月庚寅朔、七月乙亥朔、十一月壬辰朔。由此可知甘露二年十二个月中没有甲辰朔的干支。据原简残存笔画,似为“甘露二年三月”,该月庚寅朔。故甲辰朔误。二纪年简考证1. 73EJT3:23:五月戊子朔自言父居延年廿岁毋官狱征按:查陈表,与五月戊子朔相合的纪年有后元元年,河平三年,居摄元年。肩水金关汉简(壹)有纪年简中尚无后元元年简,且西汉晚期居摄元年的简在本卷中也为数不多。探方T3有纪年简最早为本始四年,最晚为建平三年,亦无居摄年间的简。故本简的纪年可定为河平三年(前26)。2. 73EJT3:114:七月己卯朔己丑守令史信敢言之遣佐世辟口过所金关毋留止如律令敢

19、言之忠丞安富移过所金关毋留止如律按:查陈表,与七月己卯朔相合的纪年有天汉四年、地节四年、永光四年、元延四年。天汉四年不在探方T3纪年范围内,故排除。地节四年、永光四年、元延四年在T3纪年简中都有记录,暂无更多的证据确定其具体年代。3. 73EJT6:74:二年十月壬午朔庚寅尉史世使移郡大守属国都尉农党及胡虏第口口口出惊昭武备迹候望口守摸口口集所主羌胡为务按:本简文字残蚀严重,字迹模糊。查陈表,与二年十月壬午朔相合的纪年只有永始二年。T6探方已有纪年简的时间跨度为五凤三年到建平元年,永始二年在此范围内,故本简纪年可定为永始二年(前15)。4. 73EJT7:89A:八月十六日壬寅到肩水府按:据八

20、月十六日壬寅,可知八月朔为丁亥。查陈表,与之相合的纪年有始元四年、五凤元年、河平三年。T7探方已有纪年的时间跨度为元康元年到始建国三年,此探方中无五凤和始元年间的纪年简记录,暂排除。因此本简纪年暂可定为河平三年(前26)。5. 73EJT7:175:二月十七日癸丑按:据二月十七日癸丑,可知二月朔为丁酉。查陈表,与二月丁酉朔相合的纪年有元凤二年和甘露元年。T7探方已有纪年简的时间跨度为元康元年到始建国三年,元凤二年不在此范围内。再据73EJT7:208简字体风格与73EJT7:175极为相似,亦是甘露元年简。故本简年代可定为甘露元年(前53)。6. 73EJT9:4:三年二月己卯朔癸亥按:“己卯

21、”释文有误。若三月为己卯朔,则该月无癸亥日。据原简字形当为乙卯。原简字形为“乙”,“己”系释读有误。己与乙形近,书写和释读时常有讹误。查陈表,与三年二月乙卯朔相合的纪年只有甘露三年。在T9探方中有73EJT9:92A简”甘露三年三月甲中朔己酉、73EJT9:34B简“甘露三年九月壬午朔甲午”等,与陈表甘露三年的朔日相合,故此简年代可定为甘露三年(前51)。7. 73EJT9:10:七年闰月甲辰金关塞第一至千左居官右移金按:与七年闰月相合的纪年只有始元七年。居延汉简三次出现“始元七年闰月甲辰”,与此处的“七年闰月甲辰”相合。陈梦家在汉简缀述12和陈久金敦煌居延汉简中的历谱13在分析“始元七年闰月

22、甲辰”时,皆指出“始元七年应闰二月癸卯朔,三月壬申朔则与汉书?诸侯王表元凤元年三月丙子相合。”,此说甚确。而陈饶徐三家历表中“始元七年闰三月壬申朔”为误。始元七年闰二月癸卯朔,甲辰为第二日。故,是年为始元七年(前80)。8. 73EJT9:17:二年八月已未朔口?口按:据陈表,与二年八月己未朔相合的纪年只有永光二年。T9探方已有纪年简的时间跨度为太始二年到鸿嘉四年,永光二年正在此范围内。故此简年代可定为永光二年(前42)。9. 73EJT9:275:橐佗圣宜亭长张谭符妻大女?得安口光二年。弟大女按:在T9探方纪年简的太始二年到鸿嘉四年范围内,只有永光二年(前42),故“口光”为“永光”之残。同

23、书中73EJT7:128简“永光二年正月庚午,橐佗隧,子男口,子小女口,子男口”,与73EJT9:275都为家属名籍,二简可以互证。10. 73EJT9:325:二月廿八日辛未口按:据“二月廿八日辛未”得二月朔为甲辰。查陈表,与之纪年相合的有元凤六年和初元五年。据本探方已有的纪年情况看,暂定为初元五年(前44)。11. 73EJT10:177A:六月丙申朔辛丑广地守候塞尉奉按:据陈表,与六月丙申朔相合的纪年有永光元年和元延元年。T10探方已有纪年中最早的为元凤四年,最晚为河平二年,永光元年在此范围内,故本简纪年暂定永光元年(前43)。12. 73EJT10:210A:四年九月己巳朔己巳佐寿敢言之遣守尉史强上计大守府案所占用马一匹谒移过所河津关毋苛留止如律令敢言之巳居延令守丞江移过所如律令/掾安世佐寿口按:此简残蚀严重,笔划漶漫不清。查陈表,与四年九月己巳朔相合的纪年只有五凤四年。又据73EJT9:104简“五凤四年八月己亥朔己亥”有过居延过所记载,此二简都是过居延过所的传符,守卫都是“安世”,且二简字体笔迹相近,故此简年代定为五凤四年(前54),甚确。13. 73EJT8:34:受降队卒滑便三年闰月尽四年二月积口按:“积口”中的“口”所代表的字,据原简残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