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学科普化和差异化的教学策略_第1页
高一化学教学科普化和差异化的教学策略_第2页
高一化学教学科普化和差异化的教学策略_第3页
高一化学教学科普化和差异化的教学策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化学教学科普化和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10-03-15 08:37:00     作者:黄正之    编辑:studa090420摘要:本文先提出了教师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化学教学观的必要性;分析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关注“科普化”和“差异化”;最后,根据笔者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实施差异教学策略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化学教学观;科普化;差异化;差异教学策略      

2、;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它已向生物学、药物学、航天医学、生命科学等许多领域进军。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化学知识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每一个角落。高中教育阶段是人生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学好高中化学对个体科学素养的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社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也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高中化学难学却是由来已久,特别是在近几年高考选科模式下,很多学生因为高中化学难学而放弃选择化学,有的学生虽然化学学得不错,但最后因为高考物化选科竞争过于激烈而放弃选择化学。于是,高中化学难学、少人学越演越烈,甚至,有人得出只有重点高中的尖子生才适合学化学、选化学

3、。 在高考选科模式下,笔者所教的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或两个班级选化学。教高一时,教师都会很困惑:应该如何来安排好教学呢?是打基础,面向多数人要通过的学业水平测试;还是面向高考,让其他人陪“太子”读书;还是安心好好研究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化学教学观         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

4、,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教师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尤其要重视评价的发展性和科学性。所以,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化学教学观显得迫切而且实际。 首先,确立“新学生”观,它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化学!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关注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才能不搞“分数歧视”,真正“以人为本”! 第二,情感教学观,树立教师新形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主动放下“身段”,营造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良好学习氛围促

5、进师生间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使教师能快速判断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灵活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培养“创新型教师”观。如果教师自己不愿主动学习和实践,不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操控能力,是不可能做好一名“引导者”的,也会使新课标的“倡导”流于“一纸空文”!教师切忌不学习,不研究,一味的“新瓶装老酒”。 二、科普化和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和个体差异,高一教材采用了“必修”形式(到高二再采用“选修模块”的形式)。教材的形式和内容都指明了高一的化学教学是面向大众的,它的基调是“科普化”。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关注“科普化”和“差异化”。

6、         “科普化”不等同于“简单化”、“零碎化”,它的问题和内容都来源于实际,如果能配合“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多方面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提倡的“知识和能力双丰收”!         “科普化”也不是不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中,除了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研究教学对象。因为现在的教育资源极其丰富,选择的关键还在于差异性最大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从

7、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学难度铺设多层次的“阶梯”,帮助不同能力的同学都能有所收获。 在这样的理念下,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 1.淡化概念,多以举例说明问题,体会“例证法”的优点 简单一句话:会用就行!如:物质的分类中,酸、碱、盐只要学生能举例,能把所给的物质分类就行。在枯燥的概念辨析上,“例证法”更能体现它的优点。 2.辅以学科思维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习“按组成进行分类”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开始课本要这样安排?这个知识点不但很好地承前(复习初中知识)启后,更为 “类比法”打下基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一类物质必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果会分类,哪怕碰到没学习过

8、的物质,我们可以先对它定性:它属于哪一类?然后找一个熟悉的“同类物质”进行“类比”。如:二氧化硫高一刚开学还没学到,但我们知道它属于酸性氧化物,就可以拿二氧化碳类比。可以说,这种方法的应用贯穿必修一这本书。让同学好好感受,体会“触类旁通”,会极大提高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兴趣,提升“解决未知事物”的信心。 同一类物质具有相似性,我们可以用来进行类比。但“相似”不是“相同”,它们之间一定存在差异!还要充分关注它们的“差异性”。所以,对比法在研究上显得必不可少。如:研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就可以从组成分类、化合价角度和特性(漂白性)三个角度进行对比:都属酸性氧化物,体现相似性;但从化合价和

9、特性角度看,体现差异性。 3.在教学过程中通俗化地介绍和渗透化学家认识世界的模式和科学思想方法         以生活中的经验入手,让学生明白,生活和科学是相通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比如:在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时,笔者引导学生:生活中,有一些东西过于细碎,不便测量。如:我们想测一粒米的质量怎么办?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测100粒”笔者又引导:这种“打包”思想其实到处都是,拿学校来说,学生很多,我们高一年级就有360位,如果让学校的主任直接管理,他们肯定忙得团团转,怎么办?编班!首先,制定编班基准:每班

10、40个人。那么,高一学生总人数360每班40个人(基准)班级数9个,变得方便管理。我们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更是极尽“细碎”,动辄10的二十几次方个,怎么办?我们当然也需要化繁为简,只是这个基准不一般!制定也是颇费周折,许多科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基准,最后,以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基准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而胜出,被命名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基准来表达微粒的多少,所得到的化繁为简对象,我们称为物质的量!它已上升为一个基本物理量,被全世界公认,专用来表达微观粒子的多少以前,也用过这类方法引入,但举了几个例子,自己觉得很简单,就“一带而过”,收效一般。这次,笔者只抓住这一个不算特

11、别合适但是学生身边的例子,在黑板上,对比演绎编班和编“物质的量”的全过程。在详尽的对比中,使同学对“物质的量微粒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基准)”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把自己降到学生水平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要“慢”!学生也在这“慢”中明白,科学概念的引入有它的必然性和曲折性。      10-03-15 08:37:00     作者:黄正之    编辑:studa0904204.融会化学与生活的相关内容,帮助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      

12、;   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和对新事物的好奇,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上也需“与时俱进”。引入化学与生活的知识,从新鲜的生活入手,可能会收到出奇的效果,也满足了学生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如讲必修1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可以结合化学与生活的空气质量的改善引入新课: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在成功的背后,是漫长艰苦的筹备。其中,北京的空气质量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甚至被国外媒体评论为“最大的问题”!在开奥运会期间,我们主要运动场所外都停着流动检测车,实时播放检测出来的空气质量的信息。那么,空气质量到底是监测空气中什么成分的含量呢?学生很容易答

13、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与“奥运”结合,一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程首尾呼应,学生能学以致用,真正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 5.开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做课堂探究 如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时,就可以用放置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模拟“酸雨的成分”进行简单的探究。课堂仍是教学的主战场,但受到时间和教学任务的限制,需要我们教师斟酌课堂探究的具体形式、程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探究水平,引导学生进行预测设计操作实验记录总结交流评价,让探究活动落到实处,使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 6.以校本课程作为课堂差异化教学的

14、延伸 新课程实施,化学的课时少了,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基础性、科普性,使每一位同学学有所获。但有的同学对化学有着特殊的敏感,对自己的很多想法跃跃欲试(学生真正动手实验少了)。如何满足这部分同学的需求呢?除了课后多和他们探讨、沟通外,我们克服工作量大的困难,切实利用校本课程(1课时),以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开展配合课堂教学的拓展实验,充分满足他们动手体验的需求。这正是“差异性”课堂教学的很好补充。 7.个别辅导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通过个别辅导,对其进行针对性评价和指导,永远是最有效的。 8.利用网络 网络普及到今天,它的影响无处不在。教师可以视情况而定,可以在每个单元提供给学生几个有价值的网站网页,补充课堂演示及拓展的不足;也可以利用开设学习谈论问题的“学习群”,在线沟通讨论。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