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清教学模式实践心得_第1页
堂堂清教学模式实践心得_第2页
堂堂清教学模式实践心得_第3页
堂堂清教学模式实践心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堂堂清教学模式实践心得高二语文组鲍建平自从2009年9月以来,我校在朱校长的积极倡导下,向江苏省洋思中学学习,逐步推行“堂堂清”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彻底地改革。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都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不断地摸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课堂教学效果也提高了不少。现在想将自己对“堂堂清”教学模式实践心得,作一个简单小结,着重从“堂堂清”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来谈。首先两种教学模式的不同理念和策略。“堂堂清”的教学理念是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学生学,而在于教学生自学、互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堂堂清”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每堂课上,教师的

2、讲课时间在十分钟左右,留下半个小时的时间给学生自学和互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二)教师课前需要精心备课,吃透教材,做好指导学生自学的准备工作;课堂上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所有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在课堂完成,即学生自我解决、当堂消化,课外不再留作业。(三)学生自学的策略,是教师给学生提供每一课自学的目标和方法,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学方法,开始是教师指导,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四)学生合作与协作的策略。学生之间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的培养,是自学进步提高的力量源泉。同学间互教互学,团结合作,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传统教学

3、模式的理念是教师的职责主要教学生学习,通过教师对课本的讲解分析,学生获得知识,而能力的培养是靠课后训练实现的。因此课堂上大多是“一言堂”,即教师一个人讲,学生主要是听,少量的提问,还是针对优秀的学生。因此,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的策略主要就两条:(一)上课学生专心听,认真记,尽量把老师讲的内容听进去,记下来。(二)课后学生大量练习,反复训练,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成绩。第二两种教学模式带来的不同教学效果。“堂堂清”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学生是主体,大部分时间是给学生自学和互学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学生经过自学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4、和发展,对老师不是完全的依赖,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习。而互教互学,更能使差生弄懂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优等生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达到共同进步和提高。教师也能从整堂课的讲解中解放出来,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更有针对性,当然也就更有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学生听课是被动地接受,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即使是回答问题,还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回答,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课堂听课效率很难提高。老师的讲课,主要是针对大部分中等学生,就会导致部分优秀生学不够,部分差生学不会。课堂听课效率不高,课后作业再多,也达不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学生的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教师

5、很难顾及到。教学效果自然难以提高。第三两种教学模式下不同的教师备课方式。教师备课,除了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考虑怎样引导学生自学,把教学内容和目标,分解转化成学生自学的内容和目标;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考虑学生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设计当堂检测题,让学生暴露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疑难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备课时,就已经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考虑的问题不再是如何讲解和分析课本,而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进来,都要能完成当堂课的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的目标。这样备课的笔记包括五

6、个方面:1、课题和教学内容。2、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3、思考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写出指导学生的策略。4、设计课堂检测题。5、课堂归纳小结,主要是由学生总结。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备课,大多是对教材思考、挖掘,弄清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目标;剩下的就是教师自己如何将教学内容讲解分析得清楚,让大多数学生听懂,就差不多了。当然,教师在备课时,也会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是准备好的,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生的口中讲出来,很少有学生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样的备课,很明显是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这样备课的笔记包括三个方面:1、课题和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和安排,主要是教师上课基本程序。3、课堂小结和布

7、置作业。第四两种教学模式下不同的课堂安排“堂堂清”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安排:第一步,介绍学习目标。上课一开始就告知学生,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教师不做说明和讲解,由学生自己思考。第二步,指导学生自学。告知学生明确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要求。第三步,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关注每个学生的自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解决。第四步,学生练习。自学结束后,教师根据自学内容,设计练习题检测自学效果。第五步,教师引导学生更正错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第六步,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分层次设计练习,学生当堂完成,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作业。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安排大致分三步,第一步,教师导入新课。第二步教师讲解和

8、分析教学内容。第三步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下面我想举一个实例,来说明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的差异。教学内容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篇课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安排是,首先教师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和康桥的情况,由此引入对这首诗的学习。第二步是教师范读这首诗,或者播放朗读带。第三步教师带领学生一边朗读诗歌,一边分析诗歌。从第一节开始,一直到最后一节,诗歌读完了,同时也就分析完了。这一步是课堂的主体部分,基本上是按教师预设好的程序和方式下完成的。第三步教师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指出重难点,布置课后作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课堂是以教师的活动为主体,学生是跟在老师后面学习的,处在一个被动从属的位置。

9、在这一节课上,学生除了读和听,基本没做其他什么事,当然没有什么思考了。学生的动脑和动手,只有等到课后练习了。这样的课堂效率是可想而知的。我看到洋思中学的一堂公开课教案,上的也是再别康桥,用的就是“堂堂清”的教学模式,很受启发。一、导入新课(2分钟)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是现代诗人的杰出代表徐志摩。你们知道英国的剑桥大学吗?就是诗歌里提到的康桥。(幻灯片出示诗人徐志摩的照片和英国剑桥的图片)1912年徐志摩到剑桥大学留学。在这留学的两年中,剑桥大学的学术氛围、自由探讨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深深地吸引着诗人。一旦要离开,诗人又会是怎样一种情绪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走

10、进徐志摩的内心。(出示课题,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1分钟)教师: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出示目标)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3、准确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教师:我相信我们大家只要努力,一定能达到目标。怎么做才能胜利达标呢?两个字:比!读!同学们有没有信心?三、一读课文(3分钟)教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一次比赛:比谁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一个人读一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音,举手帮助更正。(教师适当板书学生读错的字音于黑板左侧)教师:大家读得不错,还要注意这几个字音(指板书),大家一起读两遍。学生可能读错的字音:河畔(pàn)青荇(x

11、6;ng)水藻(zo)沉淀(diàn)长蒿(go)漫溯(sù)满载(zài)笙(shng)歌四、二读课文(20分钟)1、教师:第一轮比赛,大家表现得很好。下面进行第二轮比赛(投影出示自学要求)读一读品一品请两人一组练习练习朗读诗歌,同时思考:诗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景物融入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钟后,比谁读得富有感情,分析得有道理!2、学生读诗、思考,教师巡视,适时表扬。3、教师:下面请同学来的,比谁读得有感情。每人读一节,读后请其他同学点评。4、教师:同学们已经带着感情朗读了这首诗,我们体会的感情是否准确到位呢?我们来一起研讨一下这个问题(引导看思考

12、题)学生回答,教师适当板书,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读他自己最喜欢的一节。5、教师:领悟了诗人感情后,我们再来听听朗读带,感受一下其中的风格,教师:朗读得效果真不错,同学们都沉浸在离别的氛围中。我想我们同学也能读出很好的效果,谁来试试?指明学生读,教师:下面我们分组朗读,女生读第一节,下面一节男生读,接着女生读,依次类推,最后一节大家齐读。五、三读课文(7分钟)1、教师:同学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尤其是诗歌,更注意题目的拟定,接着我们进行第三轮比赛(出示自学指导)读一读换一换请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尝试给这首诗另拟一个题目,和原题比较一下,并与同学交换看法。3分钟后,比谁的回答富有特色。2、学生读诗,思考,讨论,教师把学生拟的题目写于黑板右侧。3、交流4、教师:大家看黑板,刚才我看同学们拟了不少好题目,我把它们写在黑板上。下面大家把黑板上的题目和原题做个比较,说说哪个好,好在哪里?六、课堂作业(8分钟)1、教师:我们今天走进再别康桥,通过朗读,感悟到诗人融入景物描写的深挚感情。下面,我们把这首诗背熟了,把这份美永远保存在心里。读一读,背一背请自由朗读诗歌,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感情地背诵诗歌。2、指明学生背诵。3、全班齐背。七、课堂小结(结束语)先请学生总结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