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辉:“转专业”专家的电动汽车之路_第1页
黄云辉:“转专业”专家的电动汽车之路_第2页
黄云辉:“转专业”专家的电动汽车之路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云辉:“转专业”专家的电动汽车之路黄云辉: “ 转专业 ” 专家的电动汽车之路寒门学子,考场鏖战,跳入学术豪门;留学海外,日夜 钻研,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文章;取得一定成就时,却选 择 “ 转专业 ” ;回国 “ 创业 ” ,将 学术研究走与产业化应用结合起来。 5 月 13 日晚,在 我校长江论坛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我校材料学院 博士生导师黄云辉划出了自己的科研轨迹。 低碳模式下电动汽车市场将井喷在专访时,黄云辉表示,以锂电池作为动力能源的电动 汽车,将在近两年有

2、井喷式的发展。与普通燃料汽车相比, 刚刚起步的电动汽车目前所占市场份额还微不足道。黄云辉 说: “ 目前电动汽车市场虽还未进入高速运转轨道, 但已经有多家公司和企业投入大量经费着手锂电池动力电 动汽车的研发,如美国通用、福特、比亚迪等。 ”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资源进一步紧缺,国家面临 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而锂电池电动汽车不仅可以 为国家节省宝贵的能源,锂电池相比于传统燃料也是更便宜 更清洁。虽然中等容量可供小型汽车使用的锂电池估价在几万 元左右,但是电动汽车装上锂电池之后,就可以完全使用电 能,黄云辉笑着说: “ 从

3、此就不必担心高油价了。 ” 而且锂电池的寿命较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相 比起同样热门的生物能源,锂电池可以不受粮食安全、能源 转化过程耗能问题的束缚。 黄云辉长期与国际 “ 锂离子电池之父 ” 、磷酸铁锂的发明人 John B. Goodenough 院士合作。他提出的核心技术,采用电活性导 电高分子取代传统的非活性碳黑粘结剂, 制备磷酸铁锂 -高分 子复合正极材料,让锂电池性能大为改观,快速充放电性能 尤其优异, 3-6 分钟可充电至理论容量的 80% 以上,他指着 一块手机电池说: “ 采用新技术后,只要 3

4、-6 分钟即 可完成充电。 ”在当今倡导的低碳生活中,电动汽车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因为燃料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接近二氧化碳总排放量 的一半。 黄云辉畅想, 未来每个家庭都会拥有一部电动汽车, 为电动汽车充电的 “ 充电桩 ” 可以在车库、 停车 场及沿路建立,使用太阳能的锂电池也将应用到电动汽车上, 汽车的车顶和车窗就可以作为收集太阳能的面板。黄云辉研究的锂电池已经开始了产业化之路,并得到国 家青年基金、 863 计划等国家资金的支持,前期已经投资 2000 万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了一条 “ 中试线 &#8

5、221; , 第二期预期投入一个亿的资金,完成第三期的融资后,希望 在创业板上市。“ 转专业 ” 专家谈学科交叉 黄云辉为人所知,是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美国科学 周刊上发表过关于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的 文章,然而他在博士生阶段研究的方向却是磁电功能材料。 从磁电功能材料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是一个延 续,更是黄云辉科研路上的一大转变。 黄云辉本科、 研究生和博士学位都是在北大取得的。前两个阶段主要学习 化学,博士生阶段从事磁电功能材料研究,很大程度上是物 理与化学的结合体。 “

6、想要做好磁电功能材料, 对物理要求很高 ” ,意识到这一点,黄云辉转向了固 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方面的研究,这才是他多年从事 的无机功能材料和老本行电化学的完美结合。他笑着说, 作出这个决定时,他在磁电功能材料领域发表的文章加起来 影响因子已约有 60 。“ 当今的前沿科学其主流的发展趋势是多学科交叉互联,人来社会越发展,问题越复 杂。单靠一门学科, 一种思维是无力解决现实问题的。 ” 说到这里,黄云辉对同学们说,多种学科交叉是一种很好的 创新方法。 转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这一新的领域后, 黄云辉发现以前研究的材料双钙钛矿可以拿来

7、使用,而且这 种尝试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尝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一成 果于 2006 年 4 月 14 日发表在美国 科学周刊上,英国自 然杂志于 2006 年 9 月 28 日在 “ 研究亮点 ” 中对其作了专题报道。黄云辉说: “ 在科学 与自然 上发表论文,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与鼓励,而这些成绩,假 如没有新的思想,新的融汇交叉式的创造,是完全难以企及 的。 ”恩师栽培和个人奋斗助寒门学子跳入学术豪门“ 我出生寒门,但是我在学术上却是出生豪门。 ” 讲起求学经

8、历,黄云辉不禁笑了。从小他的成绩就 很好,从初中到高中 20 多次考试,黄云辉只有两三次不是 第一。本科在北大期间, 他自称学习成绩一般, 但是考研时, 他以专业成绩第一成为了高小霞院士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分 析化学。提到今天的成绩,黄云辉总不忘恩师的栽培,他先后师 从高小霞院士读研和徐光宪院士读博,以及后来在 John B. Goodenough 院士的课题组学习,这些恩师,他总是非常尊敬并称颂着他们黄云辉的学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对采访的记者说: “ 在东京的那段日子,我极其渴望能够证明自己,期 望能在最权威的科学期刊上发表自己的文章。 ” 他坦 承,海外求学的日子曾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 “ 付 出的努力没有回报 ” 。“ 无论如何要发一篇 Nature 或 Science 。” 黄云辉说, 我努力地看文献, 做实验,分析数据, 撰写论文, 整整一年,没有周末,朝思暮想;为了回答 Science 编委针 对论文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