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射器盖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的研发与制造摘要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 德国则认为是所有工业中的“关键工业”;日本模具协会也认为“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动力”。日本模具产业年产值达到13000亿日元,远远超过日本机床总产值9000亿日元。如今,世界模具工业的发展甚至已超过了新兴的电子工业。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对于我国而言,它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大学生对于塑料工业的认识还是很肤浅的,但
2、是通过这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让我们更多的了解有关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更进一步掌握了一些关于塑料模具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对塑料模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这对我们在今后的生产实践工作中无疑是个很好的帮助,也间接性的为今后的工作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本次设计注塑注射器盖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能很好的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设计该磨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的磨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磨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磨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
3、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应用了CAD 、Pro/E的名号技术,使用Office 软件,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这次设计主要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对磨具设计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他能加强对塑料磨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希望这次设计是我们更深层次的开始,是梦想的起点。关键字:模具 注塑注射器盖模具 开模 合模 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Tube plastics injection molding mould r&dand manufacturingAbstractMoul
4、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industry, technology transfer is the found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self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th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called "DianTieChengJin" "magnet
5、ic industry". American industry think "mold industry is the cornerstone of American industry" Germany is considered all industry in "key industrial" Japan mould association also think "mold is promoting social prosperity rich power". Japan's annual output reach
6、ed 1.3 trillion yen mold and die industry, far more than the Japanese machine output value 900 billion yen. Now, the world of mold industry development has even more than the emerging of the electronic industry.Plastic industry in the world today is one of the fastest industrial categories, for our
7、country the character, it in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national economy branch of play the more and more major role. We college students for plastics industry awareness or very shallow, but through this plastic mould design curriculum, let us know more about the basic knowledge of plastic mold des
8、ign, further studying some about plastic mould design steps and methods for plastic model have a higher understanding. This to our future work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will definitely is a very good help, also for the future of the indirect experience have certain of accumulation.The injection mou
9、ld design test tube as the main line, integrated the molding process analysis, die structure design, and finally to mould parts processing method, mould general assembly and so on a series of mold production process of all, can be very good to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in the mold design and su
10、mmarizes the general design of the previous abrasive, abrasive design method and steps of commonly used formula, data, die structure and parts, and had learned the basic course with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design to come, in mass production plastic products, should try to reduce the mold, m
11、olmerged process and take in the process of parts of manual labor, therefore, often adopts automatic switching mode to be automatic ejectororganization, in design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o use, at the same time, the application of CAD, Pro/E name technology, use the Office software, s
12、trive to achieve the reduce labor intensit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purpose.This design mainly originates from life and wide application, design of abrasive personnel is a good test. He can strengthen to the plastic molding tools understanding of principles, and exercise on the plastic molding desi
13、gn and manufacturing ability. Hope this design is our deeper began,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dream.Key word: mould 、syringe cover、die sinking assembly、ejector echanism目 录第一章 引言 . 8第二章 产品说明 8第三章 注射机的选用 . 102.1 注射机的选用 . 102.2最大注塑量校核 . 112.3锁模力校核 . 12第四章 分型面的选择 . 133.1 分型面的形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3.2 分型面的选择原
14、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 型腔数目的决定及排布 . 134.1 型腔数量的确定 . 134.2 型腔排列形式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 . 145.1 浇注系统的组成 . 14第六章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 196.1 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 196.2模具结构设计 . 206.3 凹模结构 .156.4 凸模结构 .156.5成型零件强度及支撑板厚度计算 . 23(为计算方便可按组合式圆筒形凹模计算公式计算) . 236.6模架的确定 . 24第八章 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 . 277.1导柱的设计 . 27第九章 脱模机构的设计 . 288.1脱模机构 .
15、 288.2脱模机构的分类及选用 . 288.3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 . 288.4复位杆的结构形式 . 29图8-4复位杆 . 29第十章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 309.1 冷却水的体积流量 . 309.2 冷却管道直径 . 309.3 冷却水在管道内的流速 . 309.4 冷却管道孔壁与冷却水之间的传热膜系数 . 309.5 冷却管道的总传热面积 . 319.6模具上应开设的冷却水孔数. 31设计小结 . 32谢辞 . 33参考资料 . 34符号说明 . 35 外文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塑料模具的抛光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第一章 引言本说明书为塑料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是根
16、据塑料模具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相关工艺编写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包括:目录、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等。编写本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本说明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高志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谨表谢意。由于本人设计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第二章 产品说明图1.1为塑件的实物图2.1塑件特性分析PP 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它比PE 要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由于均聚物型的PP 温度高于0以上时非常脆,因此许多商业的PP 材料是加入14%乙烯的无
17、规则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钳段式共聚物。共聚物型的PP 材料有较低的热扭曲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 的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 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 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通常,采用加入玻璃纤维、金属添加剂或热塑橡胶的方法对PP 进行改性。PP 的流动率MFR 范围在140。低MFR 的PP 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 的材料,共聚物型的强度比均聚物型的要高。由于结晶,PP 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 . %。并且收缩率的方向均匀性比PE-HD 等
18、材料要好得多。加入30%的玻璃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到0.7%。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 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然而,它对芳香烃(如苯)溶剂、氯化烃(四氯化碳)溶剂等没有抵抗力。PP 也不象PE 那样在高温下仍具有抗氧化性。 聚丙烯(PP )是常见塑料中较轻的一种,其电性能优异,可作为耐湿热高频绝缘材料应用。PP 属结晶性聚合物,熔体冷凝时因比容积变化大、分子取向程度高而呈现较大收缩率(1.01.5 。PP 在熔融状态下,用升温来降低其粘度的作用不大。因此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应以提高注塑压力和剪切速率为主,以提高制品的成型质量。2.2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分析
19、(1)结构分析从零件图上分析,该零件总体形状为圆形,外型最大尺寸为80,上部尺寸为68, 内部最大尺寸为72,最小尺寸为64,存在倾斜角度,厚度部均匀。(2)尺寸精度分析制件未注公差等级为MT5,属于中等尺寸精度,对应的模具相关零件的尺寸加工可以保证,经查塑料成型工艺与磨具结构书P18 表13查得该零件重要尺寸如:0轴类尺寸: 800-1. 00mm 75孔类尺寸:-0. 86 mm 68-0. 86 mm 4-0. 24 mm 00+0. 86+0. 74mm 640mm 720(3)表面质量分析制件的表面粗糙度为:0. 80. 2m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该塑件结构比较简单,结构工艺性合理,
20、制件精度要求不高,对应模具的零件尺寸加工易保证。第三章 注射机的选用3.1 注射机的选用1)注射量的计算:通过计算,塑件质量m 1为29g ,从PP 的物理性质得:=0.890.92g/cm3可取为0.9g/cm3 , 所以体积为:V=m/=32cm3分析中确定为一模四腔,所以注射量为:M=1.6nm1=1.6×4×29185.6g 。2)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锁模力的计算: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 2,在模具设计前是个未知数,根据多型腔模的统计分析,A 2是每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 1的0.2-0.5倍,因此可用0.35nA 1来进行估算,所以A
21、=nA1+A2=nA1+0.35nA1=1.35nA1=27129.6mm2式中A1=d2/4=0.785×802=5024mm2Fm=Ap型=27129.6×25=678240N=678.24kN式中型腔压力取25Mpa 。3)选择注塑机:根据一周生产的注射量和锁模力的计算值,最大注射量G m/(式中注射系数,无定型塑料取0.85,结晶型塑料取0.75 ,锁模力F Fm, 可选用海天120型号的注射成型机。表1-1 注射机主要技术参数 3.2塑件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查塑件模具设计指导P190 表13-3得 3.3最大注塑量校核( 1 ) 由注射机料筒塑化速率校核模具的型腔数
22、 n 。n ( kMt/3600 m2)/m1 = (0.80×12.6 ×3600 ×30× 40 / 3600 0.6× 4×640 /640=19.79 4, 型腔数校核合格。式中 k 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一般取0.80 M 注射机的额定塑化量(12.6g/s) m1 单个塑件的质量(g )m2 浇注系统所需塑料的质量(g ),取0.6 ×4m 1 t 成型周期,取40 s 。 (2)注射压力的校核。Pe kP0 = 1.3 × 80 = 104Mpa ,而 Pe = 237 Mpa ,注射压力校核合
23、格。式中k 取1.3(k 注射压力安全系数,一般取1.251.4)。P0 取80Mpa(成型时所需的注射压力P0,一般为70Mpa 150Mpa 。 查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书P7、P83.4锁模力校核F KAP型 = 1.2 × 2251 × 35 =94.5KN ,P 型型腔的平均压力K 锁模力的安全系数,一般取1.11.2 而F = 900KN ,锁模力校核合格。其他安装尺寸的校核要待模架选定,结构尺寸确定以后才可以进行。13 第四章 分型面的选择4.1分型面的选择在模具设计中,分型面的选择很关键,在选择分型面时,根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考虑不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以及成型后能顺
24、利取出制件,选择试管口底部作为分型面较为合适,根据本制件结构特点,选择的分型面如图所示:第五章 型腔数目的决定及排布5.1 型腔数量的确定该塑件精度要求不高,又是大批量生产可以采用一模多腔的形式。考虑到模具制造费用、设备运转费用低一些,初定为一模四腔的模具形式。5.2确定型腔的排列方式本塑件在注射时采用一模四件,既模具需要四个型腔,综合考虑浇注系统模具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宜采取如下图 所示的四型腔排列方式,其主要特征是:从主流道到各个型腔的分流道,其长度及尺寸均相等,这样就能达到各个型腔同时均衡进料的目的,布局简单,加工方便。第六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6.1 浇注系统的组成根据所选注射机,则主流道小端
25、尺寸为d = 注射机喷嘴尺寸 + (0.51mm = 3 + 0.5 = 3.5mm 主流道球面半径为SR = 喷嘴球面半径 + (12mm = 11 mm 球面配合高度 h=35mm ,取h=3mm。 查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书P71主流道长度 L=50mm (主流道长度L 60mm 。主流道大端直径 D=d+2Ltana=6mm (半锥角a 为1°-2 °,取a=2 °) 浇口套总长 L。=55mm 查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书P10本设计虽然是小型模具,但为了便于加工和缩短主流道长度,衬套和定位圈还是设计成分体式,主流道长度取55 mm ,材料采用T10A 钢,热处
26、理淬火后表面硬度为53HRC 57HRC 。如图51 图51 主流道衬套由于该模具主流道较长,定位圈和衬套设计成分体式较宜,其定位圈结构尺寸如图5-2图5-2定位圈主流道衬套的固定形式如图5-3图5-3主流道衬套的固定形式流道应能满足良好的压力传递和保持理想的填充状态,使塑料熔体尽快地经分流道均衡的分配到各个型腔,因此,采用平衡式分流道如图 5-2所示。图图5-4 分流道布置第一级分流道 L1 = 50 mm 第二级分流道 L2 = 10mm(1)形状及截面尺寸。为了便于机械加工及凝料脱模,本设计的分流道设置在分型面上定模一侧,截面形状采用加工工艺性比较好的梯形截面。梯形截面对塑料熔体及流动阻
27、力均不大,一般采用下面经验公式来确定截面尺寸,即 mm根据参考文献【1】取B = 6 mm 。 H = 2/3 B = 2/3 ×6 = 4 mm 分流道 L1 截面形状如图 5-5 所示 。图 5-5 分流道截面形状1.25B =1.25* 0.2654 × m1/2× L1/4 = 0.2654 × 291/2 ×501/4 =3.8从理论上L2 分流道可比 L1 截面小10% ,但为了刀具的统一和加工方便,在分型面上的分流道采用一样的截面。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Ra 并不要求很低,一般取 0.8 um 1.6 um 即可,在此取 1.6 u
28、m,如图 5-5 所示。 如图5-6 所示,采用半球形,并采用球头拉料杆,该拉料杆固定在动模固定板上,开模时利用凝料对球头的包紧力使主流道凝料从主流道衬套中脱出。图5-6 冷料穴在分流道端部加长 5 mm (约1.5dn )作为分流道冷料穴。 第七章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1 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所谓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是指成型零件上直接构成型腔腔体的部位的尺寸,其直接对应塑件的形状与尺寸。鉴于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多且复杂,塑件本身精度也难以达到高精度,为了计算简便,规定:塑件的公差塑件的公差规定按单向极限制,制品外轮廓尺寸公差取负值“-”,制品叫做腔尺寸公差取正值“+”,若制品上原有公差的标
29、注方法与上不符,则应±2。按以上规定进行转换。而制品孔中心距尺寸公差按对称分布原则计算,即取模具制造公差1111( 实践证明,模具制造公差可取塑件公差的36,即z=36,而且按成型加工过程中的增减趋向取“+”、“-”符号,型腔尺寸不断增大,则取“+z ”,z 型芯尺寸不断减小则取“-z ”,中心距尺寸取“2”。现取3。±模具的磨损量1实践证明,对于一般的中小型塑件,最大磨损量可取塑件公差的6,对于大型塑件则取6以下。另外对于型腔底面(或型芯端面),因为脱模方向垂直,故磨损量c=0。塑件的收缩率塑件成型后的收缩率与多种因素有关,PP 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 . % (查塑
30、料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书表) 通常按平均收缩率计算。S max +S minS =2=(. % + . %)/ 2 = . %模具在分型面上的合模间隙由于注射压力及模具分型面平面度的影响,会导致动模、定模注射时存在着一定的间隙。一般当模具分型的平面度较高、表面粗糙度较低时,塑件产生的飞边也小。飞边厚度一般应小于是0.020.1mm。塑件尺寸可按公差GB/T 14486-1993 标准中的 5级精度选取。.2模具结构设计根据公式 :3z L M =L S (1+ -40 80的尺寸:+3z +1/3D 1M =D 1S (1+S -=(80+80×0.02 - 0.75 × 1
31、)040= 80.8575尺寸:+0. 33+mm3z +0. 86/3 D 2M =D 2S (1+S -=(75+75×0.02 - 0.75 × 0.86)040= 75.86+0. 29+mm68尺寸:3z D=D 2S (1+S -=(68+68×0.022-0.75×0.8640+0. 86/3+0. 29=68.720mm4尺寸:3z +0. 24/3D=D 2S (1+S -=(4+4×0.02-0.75×0.24)040+0. 08=3.90mm根据公式 :2z H S (1+S -3-0 HM=+2z H 1S (
32、1+S -3-0= (3 + 3× 0.02 - 2/3 × 0.24 +0. 08 H1M=+=2.9+0. 08mm2z H 2S (1+S -3-0 = (18+ 18 × 0.02 - 2/3 × 0.44 +0. 44/3H2M=+0. 15=18.070 mm2z H 2S (1+S -3-0 =(22+22×0.02-2/3×0.44 H3M= +0. 15=22.150+0. 44/3mm2z H 2S (1+S -3-0 =(25+25×0.02-2/3×0.5)+0. 5/3mm H4M=+0.
33、 17=25.170mm3根据公式 : l M =l S (1+S +4-z 3d (1+S +01S d 1m = (64+ 64 ×0.02 + 0.75× 0.74)4-0. 74/3mm -z= 65.84 0-0. 25 mmd 2m =d (1+S + 3= (72+ 72×0.02 + 0.75× 0.86)0-0. 29mm 2S 4-z = 74.090-0. 29 mm根据公式:2h M =h S (1+S +3-z 2h 1M =h 1S (1+S += (16 + 16×0.02 + 2/3 × 0.38)0-
34、0. 38/3 3-z 00= 16.57 0-0. 13 mm7.3凹模结构凹模是成型零件外轮廓的零件,通过各方面的分析可采用整体嵌入式模具。整体嵌入式凹模:适用于小件一模多腔式模具,一般是将整个型腔单独加工后压入定模中。凹模的外形一般是用台阶的圆柱形,有台肩固定,以H7/m6过度配合嵌入定模扳中。结构如图:7.4凸模结构 根据凹模结构形式选择组合式凸模,结构如图:.5成型零件强度及支撑板厚度计算(为计算方便可按组合式圆筒形凹模计算公式计算)1p E +0. 75rp 1S= r ( =12.92 mmp E -1. 25rp 2式中 P型腔压力(取25Mpa );E材料弹性模量(取2.1
35、× 10Mpa );W型腔半径(D1m /2。型腔侧壁是采用嵌件,嵌件单边厚选 12 mm,两型腔之间受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在合模状态下不会产生变形,因此两型腔之间壁厚只要满足结构设计的条件就可以了。型腔与模板周边的距离由模板外形尺寸来确定,因模板平面尺寸比型腔布置的尺寸要大得多(200-115)/2 = 42.5 8.99),所以完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155+ 0.001W =0.35 × 40.42515+ 0.001×40.425 =支撑板厚度和所选择模架两垫块之间的跨度有关,根据前面的型腔布置,模架应选在 315 ×315 这个大类范围
36、之内,垫块之间的跨度大约为140mm ,根据型腔布置及型芯对支撑板的压力,就可以计算就可以得到支撑板的厚度,即pl 1l 2EL 1p1313=0.54×180(25 × 4069.44 )/ (2.1 × 10× 400× 0.029)mm=33.7mm式中 p 支撑板刚度计算许用变形量,p =25i1=25× 1.17= 29.22m = 0.029mmi1 = 0.35 × W + 0.001 × W = 0.35× 180 + 0.001 × 180 =1.17mL两垫块之间的距离(约为
37、180);W影响模具变形的最大尺寸,若圆筒形是r 或h, 若矩形是L ; L1支撑板长度,取250mm ;l1、l 24个型芯投影到支撑板上的面积。 单件型芯所受压力的面积为 A1 = 1017.36 mm2 4个型芯的面积为l1× l2 = 4A1 = 4069.44 mm2此支撑板的厚度计算尺寸为17.85,对于小型模具还可以减小一点,可以利用两根推板导柱来对支撑板进行支撑,这样支撑板厚度可近似为 Tn = (1/n+1T = (1/n+1 × 33.7 = 14.7 mm因此,支撑板厚度则可取厚度32 mm 。434315155.6模架的确定根据型腔的布局可看出,型腔
38、嵌件分布尺寸为178 × 180,又根据型腔侧壁最小厚度为12 mm ,再考虑到导柱 、导套及连接螺钉布置应占的位置等各方面问题,确定选用模架为315× L = 315 ×400,模架的结构形式,如图6-5所示 。各模板尺寸的确定。图6-5模架的结构A 板是定模型腔板,塑件高度 38 mm ,,因此 A 板厚度取38 mm 。 B 板是凸模(型芯)固定板,凸模的成型部分直径为 30mm , 因此B 板厚度取40mm 。1、A 板尺寸:A 板是定模型腔板, 塑件高25,在模版上还要开设冷却水道,冷却水道离型腔应有一定距离,因此A=50mm2、B 板尺寸:B 板是凸模
39、固定板,凸模的成型部分直径为28,因此B 板厚度取80mm3、C 垫块尺寸:垫块=推出行程+推板厚度+推杆固定板厚度+(510=85取C=100mm上述尺寸确定之后,就可以确定模架板面为315 × 400 ,从标准模架中参考并根据实际情况推算可知,模架外形尺寸:宽 × 长 × 高 = 315 ×400× 362 。模具平面尺寸315 × 400 410 × 410(拉杆间距),合格;模具高度 382, 150 362 450 合格;模具开模所需行程 = 16.57(型芯高度)+25(塑件高度)+ (5 10)= (46.67
40、 51.67)200(注射机开模行程),合格;其他参数在前面校核均合格,所以本模具所选注射机完全满足使用要求。第八章 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8.1导柱的设计导向机构对于塑料模具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因为模具在闭合时要求有一定的方向和位置,所以必须设有导向机构,导柱安装在动模一边或定模这一边均可通常导柱设在主型芯周围。导向机构的主要定位、导向、承受一定侧压力三个作用。在该设计中采用了导柱导向机构,而导柱导套为标准件。 该模具采用带头导柱,如图 导柱的长度必须凹模端面高度高出6mm-8mm 为使导柱顺利地进入导向孔,导柱的端部做成圆锥形或球形的先导部分 导柱的直径应能根据模具的尺寸来确定,应保证有足够的的
41、抗弯强度 导柱的安装形式,导柱固定部分与模板按H7/k6配合,导柱滑动部分按H7/f7或H8/f7的间隙配合 导柱工作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为R=0.4um。 导柱应具有坚硬、耐磨的表面而不易折断的内芯。 多采用T 8或T 10 硬度为5055HRC导柱如7-1图图7-1导柱结构图 第九章 脱模机构的设计9.1脱模机构注射成型每一循环中,塑件必须准确无误的从模具凹模中或型芯上托出,完成脱出塑件的装置称为脱模机构。9.2脱模机构的分类及选用1. 推杆推出推杆推出是一种基本的、也是常见的塑件推出方式。2推件板推出对于轮廓封闭且周长较长的塑件,采用推件板推出机构。3. 气压推出对于大型深型的塑件, 经常采
42、用或辅助采用气压推出方式。8.3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在注塑成型的每一个循环中,塑件必须由模具型腔中脱出,在该设计中,为了使符合脱模机构的要求:1使塑件留于动模; 2塑件不变形损坏 这是脱模机构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分析塑件对模腔的附着力的大小和所在部位,以便选择合适的脱模方式和脱模位置,使脱模力得以均匀合理的分布。3良好的塑件外观 顶出塑件的位置应尽量设在塑件内部,以免损坏塑件的外观。4结构可靠 因此,根据4.6装配图所示,其模具结构的脱模机构主要由中心拉料杆拉断浇口,然后由顶杆推动推板使工作推出,还有在设计主型芯时也会有一定的拨模作斜度3°5°。9.4复位
43、杆的结构形式图8-4复位杆 第十章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计算很麻烦,在此只进行简单计算,在单位时间内塑料熔体凝固时所放出的热量应等于冷却水所带走的热量,模具温度设为40 C 。 010.1 冷却水的体积流量q v = WQ1 / c 1(1 - 2 = (0.217 ×5.9 × 102/ 103 × 4.187(25-20 = 0.00612 m3/min = 3.84 × 10-3 m3/min式中 W单位时间(每分钟)内注入模具中的塑料质量(kg/min),按每分钟注射2次,即120.325 cm × 0.9 (g/cm
44、5; 2 次/min = 0.217 kg/min; Q1 单位质量的塑件在凝固时所放出的热量PP 为5.9 × 102KJ/kg;冷却水的密度(1000kg/m3);c1冷却水的比热容(4.187KJ/(kg ·0C );1冷却水出口温度(250C );1冷却水入口温度 (20 0C )。 3310.2 冷却管道直径为了使冷却水处于湍流状态, 取 d = 10mm 。10.3 冷却水在管道内的流速由式 v = 4qv /d 2-32 =( 4 × 6.12× 10/ 3.14 × (10/1000 × 60= 1.299 m/s大于
45、最低流速 1.66m/s,达到湍流状态,所选管道直径合理。10.4 冷却管道孔壁与冷却水之间的传热膜系数查参考文献取 = 7.95 (水温为25 C 时)。因此 = (v 0. 8/d0. 2 = 7.95× (103 × 1.720. 8 /(8/10000. 2 0= 6813.3 kJ/(m2· h · 0C10.5 冷却管道的总传热面积A = 60WQ1/h = 7681.8/3600×6813.3×(60-22.5=8.352×10-3MM10.6 模具上应开设的冷却水孔数n = A/dL = 8.352×
46、;10/ 3.14 × 8 × 250 1从计算结果看,塑件小,单位时间注射量小,所需要冷却水道也比较小,但一条冷却水道对模具来说是不可取的(冷却不均匀)。根据注塑厂的生产经验,在强制脱模的情况下,型芯必须冷却,型芯纵向分两排布置,若是采用串联水道,势必造成型芯温差较大,因此两排型芯应分别采用两排进出水道,在注射工艺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用并联水道还是串联水道。在定模部分的流道凝料也应得到冷却,可开设一条往返水道,模外胶管串联,水道流量大小可根据注射时具体工艺情况进行调整。9.7 总长度L=A/d=8.352×10-3/3.14×10=266mm-3
47、设计小结毕业设计已经接近了尾声,我们每一个人都将要交上自己在大学生活中的最后一次作业了。虽然是最后的一次,但是却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作业。不是因为我们就要离开学校,步入社会,而是因为,这次作业是我们这三年大学生活的学业总结。在这次的毕业设计中,我们将所学过的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CAD 、机械制造技术、模具制造工艺学、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等课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重新学习,并从中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在设计中,首先,我根据塑件的结构形状、尺寸精度及生产批量,大概确定了模具的一些结构,如:分型面的选择、浇注系统的设计、型腔的布局及脱模推出机构的类型等,并编写了开题报告。然后,在后来的设计中,我先
48、根据塑件的体积、质量等选择了注射机的型号,再将已经确定的分型面、型腔数、浇注系统等进行了校核,把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了修改,并将设计的项目细化,具体到每一个结构的形状和尺寸。然后,我计算出了成型零件的工作部分尺寸,并通过经验值及校核选出了标准模架,又通过选取的模架和浇注系统的设计确定了模具的合模导向机构和脱模推出机构。最后,我将其他一些不太重要的结构,如:温控系统等进行了简单的设计,并将注射机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校核。在设计结束后,通过画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我又将所选取的结构进行了重新分析,以确保该套模具能够生产出合格的塑件。通过对旋纽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对常用塑料在成型过程中对模具的工艺要求有了更深
49、一层的理解,掌握了塑料成型模具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对独立设计模具具有了一次新的锻炼。在设计过程充分利用了各种可以利用的方式,同时在反复的思考中不断深化对各种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设计的后一阶段充分利用ug 软就是一例,新的工具的利用,大在提高了工作效率。以计算机为手段,专用模具分析设计软件为工具设计模具。软件可直接调用数据库中模架尺寸,金属材料数据库及加工参数,通过几何造型及图形变换可得到模板及模腔与型芯形状尺寸迅速完成模具设计。模具ug 技术是模具传统设计方式的革命,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尤其是系列化或类似注射模具设计效率更为提高。总之,通过毕业设计的又一次锻炼完全清楚:充分利用CAD 技术
50、进行设计,在模具符合使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同时在实际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以设计出价廉物美的模具。谢辞不管以前对待学习的态度怎样,毕业设计都会如期来到我们的生活中,作为我们三年所学知识的总结。许多人抱怨毕业设计太苛刻,许多人拿别人的劳动成果作为自己的设计。但是我认为,毕业设计对于每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毕业设计中,我们可以将三年所学习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将其在特定的课题上得以灵活运用。对于那些学习努力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可以使知识系统化,这无疑是一次提升自己知识水平的机会;而对于那些浑浑噩噩渡过大学三年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将自己的专业知识重新学习的过程,对于以后参加工作来说这是
51、非常有好处的。同时,在毕业设计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发挥集体智慧力量的时候了。在毕业设计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乐趣,使同学之间的友谊更进一步。在这里,我想要感谢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高志。在毕业设计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难题,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去找老师,她总是耐心的给我讲解,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弄清楚为止。在不是工作日的时候她们也会利用电话将我的问题一一解决。而且她还将自己的资料借给我用,让我们理清设计思路。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她们对我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有的时候遇到自己不会或是不太明白的问题时,大家相互请教、互相帮助,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收获了友谊。参考
52、资料1、伍光明, 塑料模具设计指导 ,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年02月2、张旭初, 中国模具设计大典,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年01月3、欧阳德祥,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08月4、刘彦国,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年04月5、许洪斌,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11月6、吴生绪,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01月7、蒋继红,塑料成型模具典型结构图册,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08月8、阎亚林, 塑料模具图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08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教育统计学(统计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然药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学术联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试(二)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湖北省武汉市新观察2024-2025学年初三下4月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工厂安全改善提案
- 幼儿园线上家访培训
- 交通规则与安全规则
- 仓储行业安全教育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31.半导体基础知识-40.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工作原理
- 金属非金属矿山(露天矿山)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彩色锆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B3402T 59-2023 露天矿山无人驾驶矿车作业通 用要求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表格式教案(集体备课)
-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六章课件
- 初中语文教材常见问题答疑(八年级)
- 2024燃煤机组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防治技术导则
- 2024北京一零一中初三(下)英语月考试卷和答案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句子的表达效果+课件
- AIGC基础与应用全套教学课件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2024年越南冷轧硅钢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2024-20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