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可行性建议书可编辑_第1页
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可行性建议书可编辑_第2页
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可行性建议书可编辑_第3页
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可行性建议书可编辑_第4页
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可行性建议书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可行性建议书一、项目实施背景广河县是一个农业人口占 95%的农业县,平均海拔 1953 米,年 平均降雨量 441毫米,年蒸发量 1257毫米,全县 42万亩耕地中山旱 地 29.4 万亩,占到 70%,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近年来,县委、 县政府提出了“种养劳加富民”的发展思路,抢抓省委、省政府加快 旱作农业发展政策的机遇,大力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 2008 年,全 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 41.8 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 39.1 万亩、经济作 物 2.7 万亩,分别达 93.5%和 6.5%;夏粮完成 2.2 万亩,秋粮 36.9 万亩,分别占 5.6%和 94.4%。粮食

2、作物中小麦、洋芋、玉米分别完成 2 万亩、 9 万亩和 27.9 万亩,分别占 5.1%、 23%、 71.4%;完成双低 油菜 2 万亩,中药材 0.3 万亩,使农作物种植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同 时,大力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种植技术, 玉米和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在一系列发展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 的支持和大力度投入下, 粮食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粮食 产量逐年增加, 特别是在近年连续发生干旱灾害时, 粮食也基本满足 我县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旱作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但是,我县的粮食生产比上全省其它地方还比较滞后,粮食生产 受自然资源的约束大,基础

3、条件薄弱,生产水平低,人均占有量少, 并且随着全县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粮食需求逐年增 加,粮食供给压力加大。 严酷的自然和生存条件不但严重影响农业生 产的长足发展,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必须从我县现有的资源着手,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依靠科技、提 高单产、增加总产量。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旨在应用科技手段提 高我县主要农作物产量, 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 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项目实施目标与考核指标(一)实施内容为玉米。(二)相关指标1、示范点分布为: 齐家镇周家山村和红庄村为一个完亩示范点; 水泉乡水泉村、排套村和康坪村为一个万

4、亩示范点。2、主导品种:豫玉 22号、郑单 958、酒688、富农 1号、酒试 20、酒 125、酒单 4 号。3、主推技术:以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配套测土配方施 肥、一膜两用、抗耐旱品种技术及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技术。4、技术指标:良种率达到 100,包衣率达到 100,地膜覆盖 率达到 100%,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率达到 100%。5、面积指标:建立 2 个万亩连片高产创建示范区;建立 2 个百 亩高产核心攻关田。6、产量指标:万亩连片示范区平均亩产达 700-800 公斤,百亩 高产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达 850 公斤以上,带动玉米总产较前三年平 均增长 5%以上。三、项目内容与技

5、术路线(一)项目实施地点(万亩示范片区域基本情况、自然资源、技 术基础、创建作物生产情况等)水泉乡水泉、排套、康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地处我县中南部, 共有 1902 户,耕地面积 24800亩,全部为山旱地。海拔 2015-2065 米,年降雨量398毫米左右,年均气温6.8 C,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长期以来, 干旱少雨成为该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为了切实 提高粮食产量,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县上在大力 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同时, 今年,又把该区域规划为玉米万 亩高产创建示范片, 专门成立一名行政领导, 一名技术负责人和 5 名 技术人员组成高产创建实施小组,经常

6、深入到该示范片开展技术服 务、宣传培训等工作,重点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配套测土配方施 肥、一膜两用、 抗耐旱品种技术及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技术。严 格按照“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施肥水平,统一病虫害 防治、统一田间管理”的“五统一”要求,使该示范片标准化生产技 术应用率达到 98%以上,良种应用率达到 100%,病虫统防统治和科学 施肥面积达到 100%。齐家镇周家山、 红庄村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位于我县东南部 干旱山区,共有农户 1725 户,耕地面积 28700亩,海拔 2125-2140 米,年降雨量 383-387 毫米,全部为山旱地。长期以来,该区域重要 种植半膜玉米

7、为主,由于降水少,土壤耕层严重缺墒,往往造成春旱 年份难以适时播种,常对玉米的稳产、高产造成很大影响。自 2007 年以来,县上在该区域大力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取得了显著 成效。 2008 年,经农业部组织的专家实地测产,该区域全膜双垄沟 播玉米(豫玉 22号)的最高产量达到 1015.7 公斤,创下了全县玉米 的最高产。为此,今年县上又把该区域规划为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 片,专门成立由一名行政领导负责, 6 名技术人员组成高产创建实施 小组,深入到该示范片开展高产创建工作, 重点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 术,配套测土配方施肥及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技术。 基本按照“统 一种植品种、统一种植

8、模式、统一施肥水平,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 田间管理”的“五统一”要求,使该示范片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率达 到 98%以上,良种应用率达到 100%,病虫统防统治和科学施肥面积达 到 100%。(二)项目关键技术与技术实施路线 该项目以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推技术,配套测土配方施 肥、一膜两用、 抗耐旱品种技术及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技术。玉 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旱作农业领域一项带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 保 墒集雨、覆盖抑蒸、增温增光、抑草防病、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一般 比半膜覆盖玉米增产20汇30%其技术实施路线是: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坡度在 15 度以下的梯田地,在前茬 作物收

9、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深耕达到 25-30厘米。覆膜前要细耕, 耕后要及时耙耱,做到“上虚下实无根茬,地面平整无坷拉” 。整地时每亩用 40%辛硫磷乳油 0.5 公斤加细沙土 30 公斤,拌成毒土撒施, 主要防治金针虫。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整地起垄后用50%的乙草胺乳油兑水全地面喷雾,然后覆盖地膜。2、起垄覆膜一般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5000公斤,起垄前均匀撒在地 表,尿素25 30公斤,过磷酸钙50 70公斤,硫酸钾15 20公斤, 硫酸锌 2 3 公斤或亩施玉米专用肥 80 公斤,混合后均匀撒在小垄的 垄带内。大垄宽 70厘米,高 10厘米,小垄宽 40厘米,高 15厘米, 每幅垄应一大

10、一小,一高一低两个垄面,要求垄和垄沟宽窄均匀,垄 脊高低一致。用厚度 0.008 0.01 毫米,宽 120厘米的地膜,沿边线 开深 5 厘米左右的浅沟, 地膜展开后, 靠边线的一边在浅沟内用土压 实,另一边在大垄中间,沿地膜每隔 1 米左右,用铁锨从膜边下取土 原地固定,并每隔 23 米横压土腰带。覆盖地膜一周左右后,地膜 与地面贴紧时,在垄沟内每隔 50 厘米处打一直径 3 毫米的渗水孔以 便降水入渗。3、适期播种当地表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C时为玉米适宜播期,一般在 4 月上旬,株距为 3540厘米,亩保苗 30003500株为宜。每穴下籽 23粒,播深 35厘米,点播后随即按压播种孔,

11、使种子与土壤紧 密结合,防止吊苗、粉籽现象发生,并用牲畜圈粪或草木灰等疏松物 封严播种孔,防止播种孔大量散墒和遇雨板结影响出苗。4、田间管理播后出苗时应破土引苗,出苗后 23片叶时,开始间苗,除去 病、弱、杂苗,幼苗达到45片叶时即可定苗,每穴留苗1株,保 留生长整齐一致的壮苗。 定苗后将分蘖彻底从基部掰掉或割除。 展开 叶片达到 1 0 1 2片时,追施壮杆攻穗肥, 一般追施尿素 1520公斤, 追肥方法是用玉米点播器或追肥枪从两株距间打孔, 深施或将肥料溶 解在 1 50 200公斤水中,制成液体肥,用壶每孔内浇灌 50 毫升左右。5、适时收获玉米苞叶变黄, 叶色变淡,籽粒变硬有光泽, 而

12、茎杆仍呈青绿色, 水分含量在 70%以上时及时收获,果穗收后搭架或入囤晾晒。(三)项目工作主要内容1 、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规程根据所要求达到的产量指标, 编写出科学合理、 切实可行的高产 创建技术规程根据所要求达到的产量指标, 因地制宜的按照标准编写 格式要求编写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高产创建技术规程。2、示范优良品种。通过项目实施重点是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 筛选推出一批符 合我县特点的优质高产主栽品种和配套的栽培技术,引进、试验、示 范一批新优品种, 加强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建设, 加快品种的提纯复壮 和更新换代步伐,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3、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是抓好玉米冥、 大小斑病和玉

13、米颈腐病等病虫害的的监测预 报和综合防治工作。 建立高产创建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监测预警网络和应急防治体系,做到准确预报、专业防治、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统防统治、群防群控,做到全生育期综合防控,做到生态高效防 控,从根本上减轻病虫害的威胁。4、加强田间记载,为今后推广积累数据 项目实施中,要搞好各类示范的田间记载,搜集积累数据,为今 后示范推广打基础。5、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 重点推广机械深深松耕、机械起垄覆膜、精量、半精量播种等机 械化耕作技术,提高机械化作业应用水平。(四)、项目要求1、核心示范区采取统一品种、统一药剂拌种,统一整地,统一 播期播量,统一开展田间管理。2、及时查漏补缺、探索

14、改进。要边创建、边改进,努力达到目 标要求,定期进行阶段经验和教训总结,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上报 进展动态,加强交流和学习。3、及时上报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高产创建技术规程、高产 创建活动专家组名单、技术指导小组名单等详细资料。4、高产创建攻关方、展示区、示范片产量在自测的基础上及时 申请省级验收,由省上专家组进行实地测产验收。5、于 2009年 3月 5日前上报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高产创建技术规程、高产创建活动专家组名单、技术指导小组名单、高产创建 活动示范区范围及规模等详细资料。(五)项目实施计划进度2009年 1月,宣传动员,确立万亩示范区和百亩核心攻关田。2009年2 月 3月,

15、组织编写实施方案和高产创建操作技术规程。2009年4月一5月,落实玉米高产创建地块和技术。2009 年 6 月,进行查漏补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009年7月一8月,加强田间管理工作。2009 年 9 月上旬,进行自我预测产评估。2009 年 9 月下旬,迎接省上高产创建活动专家组对玉米高产创 建活动各重点示范县区进行实地测产验收。2009 年 10月,对今年高产创建活动活动工作进行回顾和自我剖 析,分析影响因素,弥补不足,总结成功经验,及时上报总结材料。四、项目单位情况 广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集试验示范、 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公益 性事业单位,隶属县农业局,属全额财政拨款单位,中心建筑面积

16、 3000 平方米,固定资产 152.5 万元。中心现有人员 84 名,其中高级农艺师 6 名,农艺师 23 名,助 理农艺师 34 名,其他人员 21 名。内部设置有农技站、土肥站、植 保植检站、园艺站等六个机构,下设 6 个乡镇农技站和二个中心区 域站,拥有试验、示范基地 60 亩。有土壤肥料化验室、植物病虫检 疫室、马铃薯优质脱毒种薯研究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站和产 业开发科研机构,配有各种设备 150台(套)。广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前身为广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先后承 担实施部、省、地、县科技项目 50多项,通过省地鉴定验收的 30 多 项,省、州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25 篇,

17、具有承担和实施各种项 目的能力。建立严格的资金、设备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 理办法,实行单独记账、 专人管理、 保证专款专用。 在资金收支方面, 从来没有发生任何不良记录。五、项目单位分工与人员保障(一)项目单位与分工参与单位名称 项目任务分工 备注广河县农业局 主要负责高产创建活动协调、 统筹安排、 监督检 查、资金管理、督促执行及制定高产创建活动管理办法等工作。广河县农技中心 主要负责制定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目标 管理制度, 根据产量指标编写高产创建技术规程和培训计划, 抓好技 术培训、栽培措施和试验示范的落实,以及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和 项目报告的撰写等工作。(二)项目主要参加

18、人员姓 名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项目分工 董有录 广 河县农业局 副局长 分管高产创建项目 1XXXXXXXXXX 杨 晓 剑 广河县农技中心 主任 具体负责齐家镇红庄村、 周家山村万亩高 产示范片各项工作。 1XXXXXXXXXX 马海河 广河县农技中心 副主任 具体负责水泉乡水泉村、 排套村、康坪村万亩示范片各 项工作。 1XXXXXXXXXX 马林俊 广河县农技中心 农技 站副 站 长 具体承包齐家镇红庄村、 周家山村万亩高产示范片技术推广工作。1XXXXXXXXXX 马佩莲 广河县农技中心 农技站副站长 具 体承包水泉乡水泉村、排套村、康坪村万亩示范片技术推广工作。1XXXXXXXXXX 六、项目资金及使用预算支出内容 金额(万元) 支出标准、数量及测算 备注 技术推广补助 10 开展技术培训,编制集 成技术体系及技术实施方案,编印技术培训及宣传资料。 按推广完 成 2 万亩计算专业化服务补助 3.4 主要用于病虫害的统防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