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连接器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连接器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连接器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4页
连接器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 . 1 / 8连接器行业分析报告连接器行业分析报告. . . . 2 / 8一、连接器简介1二、需求:一个成长的大行业二、需求:一个成长的大行业, , 国增速高于全球增速国增速高于全球增速 2 2三、应用领域:电脑、汽车与通信相关产品是主要应用领域三、应用领域:电脑、汽车与通信相关产品是主要应用领域 4 4四、供应:产能转移趋势明显,国企业持续受益四、供应:产能转移趋势明显,国企业持续受益 5 5五、技术发展趋势五、技术发展趋势 6 6一、连接器简介一、连接器简介连接器行业作为电子行业的重要分支和核心子行业,是用途最为广泛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运用于计算机、电信、网络通讯、家电、工业

2、电子、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医疗器材与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行业规模巨大、产品地位重要、下游应用广泛的特点。. . . . 3 / 8二、需求:一个成长的大行业需求:一个成长的大行业, 国增速高于全球增速国增速高于全球增速据BISHOP ASSOCIATES统计,全球连接器市场从2003年起进入新的增长周期,2008年的市场规模已达435.89亿美元,2003年至200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超出同期全球GDP的增长。最近全球汽车、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成长也拉动了行业的成长。据统计,2008年度我国电脑连接器的市场容量为20亿美元,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预测,在“十一五”期间,电接插元件

3、的产量将保持15%的年均增长速度,到2010年连接器的产量将达到468亿只、市场规模将达到515亿元。其中,以汽车连接器为例,2008 年度我国汽车连接器的市场容量为 15 亿美元,预计2011 年市场容量将达到 29 亿美元,市场需求增长稳定。. . . . 4 / 82008年国际融危机加速了产能转移,推进了笔记本电脑等终端应用产品的升级换代,欧美等国际连接器巨头纷纷在亚太地区和中国大陆寻求合作伙伴,全球连接器行业进一步整合。2003年到2008年中国连接器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9.8%,是同期世界平均增长率的2.2倍。. . . . 5 / 8三、应用领域:电脑、汽车与通信相关产品是主要

4、应用领域三、应用领域:电脑、汽车与通信相关产品是主要应用领域根据工业研究院的数据,汽车和电脑是连接器最大的两个应用领域,2007年两者合计的市场应用达到了44%。我国连接器产品主要的应用领域集中在电脑与周边设备、汽车产业、通讯产业等领域,未来需求增长主要由电脑连接器、汽车连接器和通信连接器的需求增长所推动。. . . . 6 / 8四、供应:产能转移趋势明显,国企业持续受益四、供应:产能转移趋势明显,国企业持续受益全球连接器市场按区域可划分为北美、欧洲、日本、中国、亚太等5个重要的区域市场,其中北美和欧洲占据了连接器市场的最大份额,2008年合计的市场份额为49.24%,但是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5、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中国大陆转移,连接器的生产重心也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连接器生产基地。中国占全球连接器生产的比重从2003年的10.77%增长到2008年的17.33%。在连接器行业发展中,近年来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表现抢眼,成为新兴崛起的力量,中国连接器行业面临巨大机遇,可进一步承接国际产能转移,进行国外产业链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行业的跨阶段发展。随着国际连接器制造重心向中国大陆的转移,受益于我国电脑和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的连接器行业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我们看好国连接器企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全球连接器生产向国转移,具体原因如下: (1)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子行业生产

6、制造基地,国际巨头纷纷在国设厂,对连接器等零部件要求响应时间快、售后服务完善,因此客观上需要培养本地化的零部件企业为之配套。(2)国厂商崛起。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国企业迅速崛起,在全球通讯市场份额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忽视,为之配套的零组件厂商将. . . . 7 / 8随着持续受益。(3)技术差距在缩小。电脑、手机与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在技术上已经不能成为阻止国厂商介入的门槛,主要区别在于工艺控制。随着国外企业在国的研发、生产、制造活动越来越多,国企业越来越重视研发投入,以与国外交流加深,国公司技术升级趋势很明显,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也越深入。(4)成本优势。虽然面临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甚至国人力成本已

7、高于越南等国家,但考虑到国基础设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与其他配套等隐性因素,国生产制造成本还是有优势。另外,国大规模的人力供给也是全球绝无仅有,这也是大规模承接制造业的必要条件。厂房移是经过理性分析后的现实选择,也将代表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周期性弱、进口替代空间大等是行业的重要特征,连接器行业壁垒在于精密成型(模具制造、冲压)、电镀、产品分拣和组装。连接器制造具有有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等综合特征。五、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趋势连接器产品的性能直接影响电子产品信号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基本性能包括接触阻抗、插拔力、插拔次数、环境适应性与高频稳定性等五个方面。针对以上五种参数特性,未来连接器技术发展主要呈以

8、下几种趋. . . . 8 / 8势: (1)小型化技术:3C产品向便携性发展对连接器产品也提出了“小型化”需求,即指要求PIN距(接插件端子中心间距)更小,高度更低。一些特殊用途的板端连接器或板到板连接器,要求PIN距达到0.4mm-0.5mm,高度0.8mm-0.9mm,在MCC技术中,同样要求PIN距达到0.4mm-0.5mm,未来将继续朝PIN距0.3mm发展。(2)高频高速传输技术:快速同步体验是终端用户对于消费电子产品的持续要求。随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提高,彩色深度不断提升,音频通道增多,对于传输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无线传输技术:近年来,WiFi、WiMAX、蓝牙、3G等各种无线传输技术在笔记本电脑、手机、掌上电脑与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作为实现无线信号收发功能的关键部件,天线连接器的市场容量也呈指数级快速成长。(4)环保技术:2004年欧盟颁布了RoHS法令,规定所有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不能含有铅、汞、镉、六价铬与溴化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