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 . 长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轮南油田3井区三叠纪储层建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与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意。作 者 签 名:日 期: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2、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容。作者签名: 日 期:目 录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会议记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前言.1 绪论.1.1 题目来源与目的意义.1.2 研究进展概况1.3 技术思路与方法容2研究区地质概况12.1 区域概况.12.2 地质概况.22.3 开发概况.38 三维地质建模.1088.1 储层建模的方法.1088.2 储层建模的中的地质统计学思想.1108.3 工区储层建模策略
3、.1128.4 储层建模的步骤.1138.5 储层模型的建立.114 8.5.1 三维地质结构模型.110 8.5.2 沉积相模拟.121 8.5.3 储层岩石物性的相控模拟.122 8.5.4 储量计算.127 8.5.5 模型粗化.128 8.5.6 结论.12参考文献35致36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院(系)地球科学学院专业资源勘查工程班级资工10702学生王 茜指导教师/职称郭甲世(副教授)1.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轮南油田3井区三叠纪储层建模2. 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 2011年3 月5日2011年6月10 日3毕业设计(论文)所需资料与原始数据(指导教师选定部分)1
4、、井位坐标数据2、原始测井曲线3、岩芯描述记录4、有关地质研究资料5、原始小层分层的资料与数据6、地震剖面参考文献:一伟编 陆相油藏描述,石油工业,1997裘怿楠编 油藏描述,石油工业,2001昌民编 储层地质学,石油工业,1996 澄林编沉积学,石油工业,2001 增昭编沉积岩石学,石油工业 厚福编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 吴元燕编油矿地质学,石油工业 立官编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地质,19834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容 1) 储层建模的方法 2) 储层建模的中的地质统计学思想 3) 工区储层建模策略 4) 储层建模的步骤5) 储层模型的建立6) 英文翻译5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与具体要求完成
5、轮南油田3井区三叠系T1-3油层组储层的特征分析: 从岩性、物性、微观、空间展布等几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并建立储层的分类标准.储层建模的方法、建模策略、建模的步骤的研究: 首先建立储层建模的方法,对储层非均质性类型与储层非均质参数的确定,然后进行建模策略、建模的步骤的研究,对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等几方面详细分析,最终完成储层模型的建立。熟悉工区的基本地质情况,按储层建模的方法、建模策略、建模的步骤原理和观点进行储层划分与对比,最终完成储层模型的建立。6、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条件与上机时数要求具备基础地质、石油天然气地质等理论知识,掌握了地球物理勘探方面的基本知识,能看懂测井资料。利用
6、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可以查阅一些文献与相关的资料。利用学校机房可以进行资料处理和图件编绘。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绘图,上机60学时,要充分利用前人基础资料,并结合石油地质资料,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任务书批准日期 年月日 教研室(系)主任(签字)任务书下达日期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字)完成任务日期年月日 学生(签名)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一、 题目来源本毕业论文来源于指导老师承担的2005年6月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与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签订的“轮南油田2、3井区三叠系三维预测模型建模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该项目由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与塔里木油田分
7、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两家共同承担完成,开展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轮南油田三叠系I、II、III油组的小层划分与对比;轮南油田三叠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与沉积相、测井相研究;轮南油田三叠系储层非均质性与夹层分布规律研究;轮南油田三叠系流动单元研究;轮南油田三叠系三维储层定量建模研究;PETREL地质建模技术培训。轮南油田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比油田开发管理纲要所要求高很多,油田预测综合递减率和自然递减率不是很理想,油田稳产形势不容乐观。也就是说,目前轮南油田开发综合含水较高,稳产形势较严峻。油藏描述方面迫切需要一套针对塔里木台盆区大深度、低幅度、微构造精细解释和储层预测的技术系列。目的是为开发调整
8、部署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这种形势下,开展此课题的意义是以轮南3井区为例,结合开发生产的需要,探索性进行研究,以望总结一套对科研和生产有用的技术系列。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名称 1 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油源分析与勘探前景, 史鸿翔 徐志明 林峰 王延栋, 石油地质, 2005年12月第26卷第6期 2 层序地层学研究在轮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柏涛, 断块油气田, 2008年5月第12卷第3期 3 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奥系和三叠系原油碳同位素偏移的古环境解释, 卢鸿 永革 平安, 石油实验地质, 2003年10月第25卷第4期 4 徐家围子储层精细描述与有利含油区分布判断,高兴友 车遥 颖
9、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6,28(6):4850 5 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T油组底水块状油藏夹层分布规律研究,磊 龙德 江同文 永刚,海相油气地质, 1997年6月第6卷第4期 6 卫2块气顶底水油藏描述, 东荣 王军 媚,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1,23(4):45-47 7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轮南油田2井区三叠系地层划分中的应用, 亮 王新海 瞿建华, 石油化工2008年第14期 8 精细油藏描述数据的粗化方法研究, 慧卿 马代鑫 松亭, 石油大学学报,2003,27(6):3638 9 轮南油田2井区三叠系储集层精细描述, 涛 朱卫红 昌伦杰 练章贵 牛玉杰 勇, 石油地质, 200
10、9年4月第30卷第2期10 利用地震信息进行油气预测, 企英, :石油工业, 1994,12(4):7911411 杏北地区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的深化与应用, 席国兴 忠山 王玉样等, 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25(5):41-4412 轮南地区奥系碳酸盐岩古岩溶特征, 庞雯 史鸿祥, 石油地质, 2008年2月第29卷第1期13 轮南油田水淹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 波 周新帮,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0年4月第7卷第2期15 酒西盆地青西油田裂缝性油藏描述,铭涛 王崇孝 田多文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37(增刊):88-9216 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2、3井区三叠系沉积微相研究,
11、汪忠德 王新海 王锦芳 何幼斌 胡治华 方海飞 洪,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8年9月第28卷第三期17 油藏精细描述在老区调整挖潜中的初步实践, 常学军 廖保方, 石油学报, 2000,21(4):114118 18 陆相复杂断块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幸福 周嘉玺, :石油工业,200119 轮南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三维渗透率建模, 王自明 宋文杰 林树文 明新 黄川 敏 元军, 石油地质, 2007年10月第28卷第5期20 断块油藏储层精细描述技术一以王官屯油田104断块为例, 邢维奇 林江庆红等, 石油学报, 2000,21(5):11512121 地震特征参数的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
12、牛彦良等, 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3,12(3):1-422 塔里木盆地轮南、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 宁 吕修祥 梅涛多明, 石油实验地质, 2008年6月第30卷第3期23 复杂断块油田非均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一以中原胡状集油田为例, 甄维胜吕新华, :石油工业,200124 现代油藏描述技术, 王志章 石占中, 石油工业,199925 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轮南油田油气运移, 王铁冠素梅爱云水昌, 地质学报, 2000年2月第74卷第1期26 Discovery软件在轮南油田2,3井区的应用, 柏涛, 石油化工, 2008年第10期27一伟编 陆相油藏描述,石油工业,199728裘怿楠
13、编 油藏描述,石油工业,200129昌民编 储层地质学,石油工业,199630澄林编沉积学,石油工业,200131增昭编沉积岩石学,石油工业32厚福编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吴元燕编油矿地质学,石油工业33 立官编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地质,198334 Sequential assimilation of 4Dseistoicdata for reservoir descrpiption using the ensemble Kalman filterJYannong Dong,Yaqing Gu and Dean Joumal of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4、,2006,53(12):11311835 Surrogate modeinbased optimization for the integration ofstatic and dynamic date into a reservoir descriptionJ Queipo,NVeta1 Joumal of PetroleumScience and Engneering, 2002,47(2):11211736 Evaluation of fracture treatmentsusing a layered reservoir descriptionJ ZRahim SAHolditch,
15、MDZuber&DBuehring Joumal of Petroleum SeienceEngineering, 1995,12(4):566037 Nonmarine Sequencestatigraphic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to reservoir description in the Statfjord Field,northemNorthSeaJ JCVan WagonerHostad and CMTenney NorwegianPetroleamSocietySpecialPubl ications,Volume4, 1995,34(2):3
16、439四、国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1.学科的发展现状我国的储层地质模型研究工作始于80年代中期裘怿楠等对我国河流砂体储层非均质性模式的研究,认识到储层部的物性相对变化关系是造成储层非均质的主要原因。第一次研究了我国陆相盆地中六种河流砂体的非均质概念模型:高弯度曲流河 低弯度曲流河 长流程辫状河短流程辫状河 网状河 顺直河这一地质模型是地质家根据经验进行网格赋值的。标志着定量储层地质模型在我国的诞生。此后在胜利、辽河等油田的开发和调整中应用了概念模型。“八五”期间,随
17、着中国油气储层研究大纲的实施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我国开始着手随机建模软件的研制。根据90年代初西部相继发现大量新油田这一特点,重点发展和完善油田开发早期评价阶段概念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技术,提出建立概念设计阶段的地质模型不必追求细节,而是整体面貌与客观地质体的逼近。90年代塔里木东河塘砂岩地质模型是早期建模的开始,在只有一口井的情况下,依赖沉积学知识建立了该油田的砂体骨架模型和夹层分布模型。随后吐哈丘陵油田和塔中4油田的发现使早期建模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在对丘陵油田地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除了对砂体骨架建模外,还对砂体部的参数进行了模拟,研究院明新教授第一次用研制的随机建模软件用分形
18、随机建模方法建立了渗透率的非均质概念模型。油田开发早期建模的系统与完善是以塔中4油田和跃进2号油田为标志,在塔中4油田CI油组的地质建模过程时期,美国斯坦福大学GSLIB软件引入国,国学者根据我国陆相碎屑岩储层的具体特点对其一些算法进行了总结,成功建立了塔中4CI油组的砂体概念模型和用序贯指示模拟法建立了跃进2号砂体的渗透率概念模型,我国自行研制的建模软件开始走向成熟。 经过整个“八五”的研究和攻关,早期评价阶段地质建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间不仅形成了比较沉积学建模技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技术、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随机模拟技术等一整套的技术和方法,而且三步的建模程序也被确定下来,即单井模型二
19、维剖型三维整体模型和建筑结构的确立与物性参数的填入。“九五”期间,针对油田先后进入高含水后期这一具体特点,这一阶段地质模型的发展主要针对老油田剩余油挖潜的预测模型。全国各大石油院校均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重点研究容主要是以下两方面: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精细地质模型研究老油田开发已进入高含水阶段,井距一般小于300m,个别区块已达到100m或更少,需要掌握砂体流动单元的分布与储层小尺度的参数变化,以便为进一步挖潜剩余油。如:中区西部精细建模(研究院与油田合作)双河油田储层建筑结构研究(江汉石油学院与油田合作)东辛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石油大学与胜利油田合
20、作)等。2.研究工区现状轮南油田3井区位于轮台县城南约35km处,工区三叠系油藏构造是塔北隆起轮南斜坡中部轮南潜山披覆背斜带上的二个局部背斜构造,有较高的工业开采价值,是轮南油田产能建设的主要区块。到目前为止,工区地震测网密度已达1×1km2。共完钻80余口井,其中轮南3井区完钻11口井,取心井共有11口。根据80口完钻井的资料,地层厚达6000m以上,其中三叠系是该区的主要含油层系。轮南地区三叠系为一套陆相扇三角洲砂泥岩沉积体系。埋深46505000m之间,地层厚约350m。下统为深灰色泥岩,且超覆沉积在石灰或奥系之上;中上统有三个下粗上细的正沉积旋回构成,每个旋回的下部均为含油砂
21、砾岩,上部为泥质岩,组成了良好储盖组合,划分为三个油层组。轮南油田2、3井区三叠系3个油组为三个独立的油水系统,其中TII油组又细分为3个油水系统。TI油藏为构造层状油藏,TII部有岩性构造层状油藏,TIII油藏构造底水油藏。五、主要研究容、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思路1.具体容:1) 储层建模的方法 2) 储层建模的中的地质统计学思想 3) 工区储层建模策略 4) 储层建模的步骤5) 储层模型的建立2.关键问题:1)储层建模策略2)储层建模的步骤3) 储层模型的建立3.技术思路:完成轮南油田3井区三叠系T1-3油层组储层的特征分析: 从岩性、物性、微观、空间展布等几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并建
22、立储层的分类标准.储层建模的方法、建模策略、建模的步骤的研究: 首先建立储层建模的方法,对储层非均质性类型与储层非均质参数的确定,然后进行建模策略、建模的步骤的研究,对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等几方面详细分析,最终完成储层模型的建立。熟悉工区的基本地质情况,按储层建模的方法、建模策略、建模的步骤原理和观点进行储层划分与对比,最终完成储层模型的建立。工作流程:层 内非均质性砂体连续性微观孔隙精细储层模型岩石结构砂体成因单元形态与规模砂体平面非均质性岩石相地层细分对比微相平面展 布岩心单井相 分 析测井相分析高分辨率层序 本项目研究指导思路与分析流程如下(图12)。图轮南油田精细储层建模研究流程
23、图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与解决的办法1.具备的工作条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查阅相关研究容的参考书与参考文献和资料,收集研究区有关构造演化和烃源岩特征的相关资料,熟悉有关地质编图和绘图软件的应用。2.采取的措施:(1)文献检索条件:要求在网络数字期刊或学校图书馆中检索有关参考文献,目前我校图书馆能提供有利的条件;(2)资料条件:项目组已收集了研究区的相关资料;(3)计算机条件:指导导师项目组有计算机多台与图文打印设备与相应的制图与计算软件,另外地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实验室有计算机80台,可以
24、满足计算作图与计算条件。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一)第一阶段:收集资料、开题阶段11年3月23日4月7日,收集研究区域的相关资料(如:地质背景,沉积层序),阅读文献资料,翻译外文资料,完成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二)第二阶段:综合研究阶段与论文撰写阶段11年4月8日5月7日,绘制相关图件。11年5月8日5月31日,对研究区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撰写毕业论文。(三)第三阶段:提交论文审核与答辩阶段11年6月1日-6月15日,完成毕业设计并且提交老师审核、评阅与答辩。八、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老师签字: 年 月 日长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审查意见指导教师职 称评 审日 期评审
25、参考容:学生掌握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毕业设计(论文)的难度与工作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组织纪律,毕业设计(论文)的优特点与不足。审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名:评定成绩(百分制):_分29 / 44长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职 称评 阅日 期评阅参考容:学生掌握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毕业设计(论文)的难度与工作量,毕业设计(论文)的优特点与不足。评语:评阅教师签名: 评定成绩(百分制):_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与成绩评定学生班 级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答辩时间年月日 时答辩地点一、
26、答辩小组组成答辩小组组长:委 员:二、会议记录摘要答辩小组提问(分条摘要列举)学生回答情况三、答辩小组对学生答辩成绩的评定(百分制):_分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秘书 (签名) : 年 月 日院(系)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院(系)(盖章) 毕业设计(论文)最终成绩评定(依据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答辩小组评分和学校关于毕业设计(论文)评分的相关规定)等级(五级制):_轮南油田3井区三叠纪储层建模学 生:王 茜,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指导教师:郭甲世,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摘要轮南油田是塔里木盆地第一个投入开发的油田,其中轮南3井区是轮南油田主力生产区块。轮南油田的油气产能段主要分布在三叠系
27、和侏罗系,共发育五个油组,其中三叠系TI油组获得油气最广泛。目前轮南油田开发综合含水较高,稳产形势比较严峻,迫切需要形成一套针对塔里木台盆区大深度、低幅度、微构造精细解释和储层预测的油藏描述技术系列,为开发调整部署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这种形势下,以轮南3井区三叠系TI油组为例,紧密结合开发生产的需要,探索性进行研究总结,为科研和生产积累经验。在开展油藏描述过程中,首先利用地震、地质和测井资料进行精细层位标定,统计地震反射轴的变化规律,分析地震响应变化所包含的地质规律,完善了层位标定技术,为地震精细解释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构造解释过程中,改进断层识别技术,精细刻画断层细节,对断层从走向、断开层
28、系、断距大小进行分类,分析断裂系统展布规律。利用钻井和生产矛盾情况验证断层可靠性和对油藏的影响,认识到北东南西向雁列分布断层为局部断块封堵的有利断层,是油藏开发中需要重点分析的断层。同时开展微断块、微构造解释,精细分析构造特征,结合科学井网寻找有利目标。综合振幅、阻抗、频率、聚类信息分析,寻找储层相对发育区或岩性变化区。利用地层切片分析不同时期砂体沉积的空间分布规律,统计出轮南3井区的两大储层加厚区,证实油藏东部正好是油气高产区。利用地震、钻井动态数据,采用时移地震思路预测了三叠系TI油组剩余油分布围,结合油气生产动态信息评选出剩余油富集区域,为下步开发井点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轮南油田;
29、油藏描述;剩余油;碎屑岩;三叠系Abstractthe lunnan oilfield is the first development oilfield of tarim basin.The principal productive series of the Lunnan Oilfield includeTriassic and JurassicAnd there are five oil measures,within these measures,the oilmeasuresI obtains wide-ranging hydrocarbonToday,the water conte
30、nt is hide in thedevelopment of the field,SO the rate maintenance capability is severeNow,in order todeploy beaer development program,we urgently need to develop the technique series of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to resolv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w amplitude,great depth,microtectonics、reservoir
31、prediction in the Tarim BasinIn this situation,the author takesthe oil measure-I of Triassic in Well Field No3 for exampleBased on the need of theproduction,the author makes the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and works out thesummarization to accumulate th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experienceIn the interp
32、retation of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firstly seismic、geology andwell logging data are used to make the fine punctuation horizon,summarize themethodof the seismic reflection data,and analyze the geologic method in the seismic responseThe horizon punctuation method is improved and the fine seism
33、ic interpretation obtainsthe compact foundationWhen interpreting the structure,improving the fault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andfinely interpreting detailed fault,the fault is classified among the trend、broken layersystem and the fault displacement,and the rift system distribution is analyzedUsing th
34、e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well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verifying the fault dependabilityand the effect of the reservoir,it could be recognized that the east north south west e11echelon faults are the favorable faults that having part block fault blockageThese faultsneed to mainly analyze in develop
35、ing reservoirAt the same time,the author launches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icrofaults and the microtectonics,finely analyzes the structuralfeature,and searches the favorable target considering the scientific well networkCombinating the amplitude、impedance、frequency and clustering information toanal
36、yze,the areas of the relative development reservoir or lithology alternation could besearchedUsing the layer slice,analyz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diachronous sandbody deposition and counting the two thicken reservoir areas of the well field No3 inLunnan Oilfield,it is verified that the ea
37、st of the reservoir is the ficheSt producing areain total outputUsing the seismic and well drilling performance data and adopting thetime shifting seismic method,the range of the remaining oil in the Triassic oil measure-Iis predictedConsidering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the remaining oil prolific
38、zone ischose,which could offer reference for select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well poimKey words:Lunnall Oilfield,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remaining oil,elastic rock,triassic1 绪论1.1题目来源与目的意义该项目由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与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两家共同承担完成,开展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轮南油田三叠系I、II、III油组的小层划分与对比;轮南油田三叠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与沉积相、测井相研究;轮
39、南油田三叠系储层非均质性与夹层分布规律研究;轮南油田三叠系流动单元研究;轮南油田三叠系三维储层定量建模研究;PETREL地质建模技术培训。目的是为开发调整部署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轮南油田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比油田开发管理纲要所要求高很多,油田预测综合递减率和自然递减率不是很理想,油田稳产形势不容乐观。也就是说,目前轮南油田开发综合含水较高,稳产形势较严峻。油藏描述方面迫切需要一套针对塔里木台盆区大深度、低幅度、微构造精细解释和储层预测的技术系列。在这种形势下,开展此课题的意义是以轮南3井区为例,结合开发生产的需要,探索性进行研究,以望总结一套对科研和生产有用的技术系列。1.2研究进展概况油藏
40、三维地质建模的核心是对平面上、层间和层,特别是对控制油气水运动的最小流动单元非均质性的精确表征。为适应开发后期研究储层剩余油与实施挖潜,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容和方法不断完善,研究方向上也实现了四个主要方面的发展: 从单一的方法研究向多学科理论相结合方向深入发展;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向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方向发展;从定性研究向三维、四维的定量研究发展,从单一的非均质性研究向地质构造、流体非均质性研究方向发展。现代油藏管理要求采集各种资料建立最优的数据库,并通过对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和对井间的储层参数进行合理预测而建立油藏预测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参数数值模型,随后通过历史拟合与动态监测不断修正油藏地质模
41、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数值模拟精细的研究储层剩余油分布并预测油田开发动态,最后作出开发调整决策。其中,建立预测模型与进行数值模拟是两个最关键的容,油藏的地质模型与预测模型是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其精确性决定了油藏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其中井间储层参数分布形态与参数的正确预测最为重要。为建立精细的储层三维地质模型与其预测模型,以适应高含水期油气田剩余油气的研究和开发调整的需要,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在开发后期的密井网下对储层部结构进行精细解剖。表现在储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建立多级次相结构类型或结构模式,使储层非均质性描述更为精细。其中最显著的是在纵向上识别河流相叠
42、加型储层砂和划分控制油水运动的单一河道砂体与单砂层,平面上追踪划分单一河道砂体与渗流单元,分析层渗流屏障,建立相结构剖面。运用流动单元与相结构的概念,对单一成因砂体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和部结构的分析,并揭示流动单元与相结构类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规律。将储层非均质研究推向更深层次。二、以地质统计学与随机模拟技术为核心来建立储层预测模型。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在二次采油后地下仍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必须进行开发调整、井网加密或进行三次采油,因此需要建立精度很高的储层地质模型。虽然地下砂体的分布是客观存在而且确定的,但由于获取的地质资料的跳跃性、分散性、随机性和间接性,用这些资料建立的地质模型肯定包含不确定
43、性。为解决上述问题,随机建模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广泛运用。所谓随机建模是指以已知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数为理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可选的、等概率的储层模型的方法。这种方法承认控制点以外的储层参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即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随机模拟不仅能反映出观测数据中包含的总体趋势又能反映出局部的变化,使模拟结果更贴近现实,所建立的模型更符合地下砂体的实际情况和物性分布规律。随机建模中效果最好并且最灵活的方法是地质统计随机模拟法。该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主要是依靠沉积学和地质统计学方法,寻求比较符合地质规律的地质统计学模型,表征各种沉积类型的储层参数的变化规律,然后利用这种已知的规律对井间未知地
44、区的空间分布进行预测估值。1.3技术思路与方法容完成轮南油田3井区三叠系T1-3油层组储层的特征分析: 从岩性、物性、微观、空间展布等几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并建立储层的分类标准.储层建模的方法、策略与步骤的研究: 首先建立储层建模的方法,对储层非均质性类型与储层非均质参数的确定,然后进行建模策略、建模的步骤的研究,对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等几方面详细分析,最终完成储层模型的建立。熟悉工区的基本地质情况,按储层建模的方法、建模策略、建模的步骤原理和观点进行储层划分与对比,最终完成储层模型的建立。 本项目研究指导思路与分析流程如下:层 内非均质性砂体连续性微观孔隙精细储层模型岩石结构砂体成因单元
45、形态与规模砂体平面非均质性岩石相地层细分对比微相平面展 布岩心单井相 分 析测井相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具体研究容包括:1) 储层建模的方法2) 储层建模的中的地质统计学思想3) 工区储层建模策略4) 储层建模的步骤5) 储层模型的建立2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概况2.1.1 区域构造位置轮南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在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东部,北以轮台断裂为界与轮台断隆相接,南临满加尔凹陷,东西分别为草湖凹陷和哈拉哈塘凹陷。轮南油田3井区位于轮台县城南约35km处(图21)。轮南油田共有油水井103口,其中该区三叠系地层累计完钻井有89口。发现有寒武奥系、石炭(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等三套
46、含油层系,并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图21 轮南油田位置图2.1.2 区域地层地震与钻井资料表明,塔北隆起发育了自震旦系至第四系的地层,但在隆起的不同部位,地层分布有一定的差异。在古隆起的中西部地区,保存了震旦下奥统,东部地区则缺失古生界,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直接覆盖在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之上,南部斜坡地区地层剥蚀较多。轮南地区中、上奥统泥盆系全部缺失,石炭系、二叠系有不同程度的剥蚀。2.2 地质概况到目前为止,轮南3井区完钻11口井,取心井共有11口。根据完钻井的资料,该区自上而下钻遇的地层有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与古生界的石炭和奥系,地层厚达6000m以上。其中三叠系是该区的主要含
47、油层系。轮南地区三叠系为一套陆相扇三角洲砂泥岩沉积体系。下统为深灰色泥岩且超覆沉积在石灰或奥系上;中上统有三个下粗上细的正沉积旋回构成,旋回的下部均为含油砂砾岩上部为泥质岩,组成了良好储盖组合,划分为三个油层组。2.3 开发概况轮南油田1989年6月投入试采,1992年5月投入开发,1993年5月油田进入高产稳产阶段。19981999年上半年编制滚动勘探开发方案,新增产能12.58万吨,弥补了油田的递减。到2001年5月,油田已经连续稳产9年,远超出稳产35年的目标,超出国超深底水砂岩油藏开发稳产的高水平。油田现有油井77口,日产油2230吨,综合含水61.1%,平均单井日产油42吨,累计采油
48、948.3754×103吨,产气14.39万方,产水619.1996×103吨。3三维储层地质定量模型储层三维建模是国外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以地质统计学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的石油储层表征建模技术,其核心是对井间储层进行多学科综合一体化、三维定量化与可视化的预测。储层地质建模技术是油田开发生产和研究工作的基础,储层地质模型是储层地质研究的核心和重点,是油藏描述的最终成果。它综合了储层地质研究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容,是连接地震、测井、地质、油藏各学科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地质模型的建立成功与否对开发战略的制定、开发指标的预测、开发方案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3.1储层建模的
49、方法建立储层模型的方法有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两种方法311确定性建模确定性建模是对井间未知区给出确定性的预测结果。从已知确定性资料的控制点(如井点)出发,预测出点间(如井间)确定的、惟一的储层参数。传统地质方法的插编图、克里格作图和一些数学地质方法作图,都属于这一类建模方法。目前,确定性建模所应用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有3种:1)储层地震学方法主要是应用地震资料,研究储层的几何形态、岩性与参数的分布,即从已知井点出发,应用地震横向预测技术,进行井间参数预测,并建立储层的三维地质模型。该方法主要包括三维地震和井间地震方法。2)储层沉积学方法储层沉积学方法主要是在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与沉积模式基础上,
50、通过井间砂体对比,建立储层结构模型。井间砂体对比是在沉积模式和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传统对比方法主要依据井间测井曲线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来进行井间砂体解释,而科学的井间砂体对比应是利用多学科方法(层序地层学原理、沉积学原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资料与地层测试资料等)进行综合一体化的解释过程。3)克里格方法克里格方法是以变差函数为工具,进行井间插值而建立的储层参数模型。井间插值是建立确定性储层参数分布模型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的统计学插值方法和地质统计学估值方法(主要是克里格方法)。由于传统的数理统计学插值方法(如反距离平方法)只考虑观测点与待估点之间的距离,而不考虑地质规律所造成的储层参数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因此插值精度较低。为提高对储层参数的估值精度,人们广泛应用克里格方法来进行井间插值。克里格法估值,是根据待估点周围的若干已知信息,应用变差函数所特有的性质,对估点的未知值作出最优(即估计方差最小)、无偏(即估计值的均值与观测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