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6/732d51d1-aba6-4eef-8d42-4ce93d68c5ff/732d51d1-aba6-4eef-8d42-4ce93d68c5ff1.gif)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6/732d51d1-aba6-4eef-8d42-4ce93d68c5ff/732d51d1-aba6-4eef-8d42-4ce93d68c5ff2.gif)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6/732d51d1-aba6-4eef-8d42-4ce93d68c5ff/732d51d1-aba6-4eef-8d42-4ce93d68c5ff3.gif)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6/732d51d1-aba6-4eef-8d42-4ce93d68c5ff/732d51d1-aba6-4eef-8d42-4ce93d68c5ff4.gif)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6/732d51d1-aba6-4eef-8d42-4ce93d68c5ff/732d51d1-aba6-4eef-8d42-4ce93d68c5ff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 研函2009143号(2009年9月1日)一、培养目标 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教育应以培养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高层次创新性人才为主。博士生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各学科还应注重培养博士生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 博士生培养的重点在于知识创新和通过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二、修业年限 研究生应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全部学业。从2009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硕士起点博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学制
2、)为4年,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6年;本科起点博士研究生(含本科毕业直接攻博和硕博连读)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5.5年(硕博连读生含硕士阶段学习年限),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7年(硕博连读生含硕士阶段学习年限)参见北京理工大学令第12号、第26号。对于2008年及以前入学的博士研究生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8年。 为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硕士起点博士生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本科起点博士生一般应在第一、第二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为保证学习的循序进行,本科起点博士生原则上在第一学年内不得选修博士层次课程。 博士生应按规定的基本修业年限完成学业。博士生可在导师指导下安排学习计划,并依据学分、学业和学位论文情
3、况申请提前或延期毕业,延期累计时间与基本修业年限之和不能超过最长修业年限。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能提前毕业;学业特别优异的博士研究生提前毕业不得超过半年。三、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博士生的指导小组由3-5名专家组成,组长由其导师担任。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不限于本学科专家,可由跨学院、跨专业的有关专家组成,也可以有一名外单位的同行专家。 博士生的培养计划应按所属学科的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必须满足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及所属学科的特殊要求。 对博士生的指导以其导师为主,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导师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政治思想教育与业务培养相结合,要特别注意博士生独立工作能
4、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与发展潜力的培养。 导师和指导小组要对博士生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促使博士生按计划完成各项学习与研究工作,完成各项必修环节;要积极组织博士生开展学术活动,定期举办学术报告,加强博士生学术交流能力的训练;要积极开展博士生教育的创新活动,促进博士生培养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博士生必须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培养环节并达到相应的要求后方可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若所属学科对培养环节的要求高于学校规定的基本标准,则毕业或取得学位的标准以所属学科的要求为准。 博士生本人有责任和义务及时了解学校有关学位和毕业的各项要求及标准。博士生指导教师在这方面应给予博士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每学期末,博士生应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书面汇报本学期的学业进展情况。导师要对博士生的学业进行评价,并提出下一阶段的要求。对学业、成绩未达到学科、专业及学校规定的培养要求者,导师和指导小组或中期考核小组可提出令其退学的建议,由学校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四、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 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加深和扩展学生在相应学科领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同时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潜力。 博士生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学科必修课、选修课三部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4.1课程和学分的基本要求 4.1.1 公共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中的政治理论课和外语(一外)课是博士
6、生必修的学位课。 所有博士生必修“科学技术与社会”;本科起点博士生还要求必修“科学技术哲学”。 外语(一外)中“外语A口语与写作”课程、“外语B综合英语”课程为所有博士生必修的学位课,“外语”为本科起点博士生公共必修课。第一外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必须选修“英语”为第二外语,但不能作为必修课。 4.1.2 学科必修课 学科必修课包括学科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科基础理论课是本学科理论基础所涉及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硕士起点博士生应修至少3学分,本科起点博士生应修至少5学分以上;专业基础课程是基于本一级或二级学科专业研究范围的学科基础类课程,硕士起点博士生应修至少3学
7、分,本科起点博士生应修至少6学分;专业课是趋近本学科科学研究前沿和主流方向领域的专业课程,硕士起点博士生必须修完3门及以上的专业课,总计7学分以上;本科起点博士生必须修完7门及以上的专业课,总计17学分以上,其中博士层次的专业学位课3门及以上,总计7学分以上。 4.1.3 选修课与跨学科课程 硕士起点博士生,由学科和导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培养计划中提出要求;本科起点博士生,要求至少8学分的选修课,其中跨学科课程至少4学分。跨学科课程必须是博士生所在的一级学科之外的课程。二外可作为非外语专业博士生的跨学科课程。 4.2必修环节的基本要求 4.2.1 文献综述(1学分)与开题报告 作为高层次人才,博士
8、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和表达知识的能力。 博士生在开题前应结合学位论文选题,完成字数不少于5000汉字的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的内容包括:国内外当前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及自己的见解等。文献综述报告引用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0篇。 文献综述报告应在开题报告之前完成,并作为开题报告的必要附件,由学院留存。文献综述报告的成绩由导师评定。通过后获得学分,并由导师将成绩在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中登录。 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课题,也可以是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际问题、高新技术和重大工程技术的开发研究课题。开题报
9、告应就选题的科学依据、目的、国内外当前水平、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课题条件和实施方案做出论证。 开题报告应由导师为主体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审。评审小组由3至5名专家组成,其中至少2人应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学位论文开题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课题研究,但可以在三个月后重新开题。学位论文研究中途改题者,必须重新开题并通过评审。凡重新开题而未通过评审者,学校将终止对其培养,并按退学处理。 如果博士学位论文有涉密内容,应在做开题报告之前提出保密申请,申请办法按有关规定办理。 硕士起点博士研究生应于第四学期的第十五周前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本科起点博士研究生应于第六学期的第十五周前完成文献综述和
10、开题报告。 4.2.2 学术活动(1学分) 博士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8次以上学术活动,其中本人进行正规性的学术报告2次以上。每次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学校提倡研究生尽可能多地参加跨学科的学术活动。博士生应将每次学术活动的总结报告上传至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中,由导师进行审核并登录成绩。 4.2.3 专业外语(1学分) 博士生在校期间应熟悉外语论文的写作要求,及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和进行学术报告的程序和要求。 对本科起点博士生,由导师负责指导博士生选读和笔译相关专业外文文献,第二
11、学期期末之前由学院或导师组织考试。考试通过者获得学分。 对硕士起点博士生,各学科和导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专业外语要求,但不计学分。 4.2.4 教学实践 博士生必须完成至少36学时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包括授课、担任助教和指导学生实习等,教学对象为本科以上学生。 教学实践结束后,由导师给出考查结果,登录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按通过与否记入成绩。 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前主讲本科以上课程教学工作量达到36学时以上者,提供有关证明可申请免修教学实践。五、学位论文工作安排 博士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篇达到博士学位要求的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
12、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博士生通过开题报告之后用于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至少应不少于一年。 中期检查由学院负责组织进行。考核小组以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小组成员为主组成。应对博士生的课程学习、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进展情况等进行检查。硕士起点博士研究生应于第五学期末完成,本科起点博士研究生应于第七学期末完成。 在完成学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学习并成绩合格后,博士生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具体要求可参见学校对于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科研成果的相关规定。达到学分和科研成果要求的研究生方可进入论文评审和答辩程序。 博士学位论文应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答辩。申请答辩的博士生必须进行答辩资格审查,未通过答辩资格审查的博士生不得进行论文答辩。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一般在每学期的期中前完成。六、毕业答辩 博士研究生每年分春季、夏季两次毕业,春季毕业生答辩日期在上一年度12月份中旬(但派遣计划需按春季毕业所在年度计,不能按上一年度计),夏季毕业生答辩时间在每年6月中旬。七、博士生导师的确认和职责 博士生指导教师要根据我校博士生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35T 2234-2024交趾黄檀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
- 乡村民宿合作协议合同模板
- 产品加工的委托合同
- 二手车转让合同模板
- 交通设施采购及养护合同范本
- 亲属间房屋无偿赠与合同
- 个人农村小产权房抵押融资合同
- 个体合作经营收益分配合同
- 产业协同发展合同范本
- 个人合伙创业合同书范本
- 《复旦大学》课件
- 针灸与按摩综合疗法
-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
- Photoshop 2022从入门到精通
- T-GDWJ 013-2022 广东省健康医疗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技术规范
-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
- DB43-T 2775-2023 花榈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 《我的家族史》课件
- 高空作业安全方案及应急预案
- 苏教版科学2023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专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