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_第1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_第2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_第3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_第4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教学内容:练习八13题 ,口算练习。教学目标:稳固本单元所学内容。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揭题:小朋友们 ,今天我们一起做练习 ,复习一下我们所学的知识。二、练习:1、口算练习写在课堂练习本上:30+8=40+3=55-5=90+9=45-5=60+6=48-8=70+2=80+6=77-7=24-4=50+3=26-6=48-8=80+4=31-1=2、完成练习八13题。1第1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根据要求在括号里填数。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所填数中 ,哪个数最接

2、近100?67接近60还是更接近70?62呢?2第2题:这是一道按要求排列数的题。把下面的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想一想:从小到大排列 ,要把什么样数放在最前面?什么样的数放在最后面?学生拿出数字卡片 ,在小组中完成。指名板演订正。3第3题: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比拟大小的题。帮小蜜蜂回家 ,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大于60的数有哪些?小于60的数有哪些?三、小结: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607080901006666768697040、63、70、19、29、36、3819、29、36、38、40、63、70课后小记:课题八练习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3、教学内容:练习八48题。教学目标:稳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教学过程:一、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做练习 ,完成练习八余下的练习。三、完成练习:1、第4题:这是一道估数题。根据小青蛙说的话 ,估计一下它吃了多少只害虫。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第5题:这是一道计算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1教师提出要求:统一计时 ,完成下面各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学生独立完成。3订正答案。3、第6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1教师读题 ,学生明确要求。一个学生说:有40个学生 ,3个老师。教师提出问题:每人一瓶矿泉水 ,45瓶够吗?2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独立思考:要知道45瓶矿泉水够不够 ,要先算出什

4、么?怎样算?3指名说自己的想法。4、第7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按照数的顺序填数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说一说怎样想的?5、第8题:这是一个游戏形式的估数的题。估一估 ,猜一猜。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要求 ,带学生猜一个数。2学生在小组中完成该项活动。通过这个游戏 ,加深学生对数的大小的体会 ,同时感受一种朴素的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 ,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练习40+3=43人4345课后小记:实践活动摆一摆 ,想一想课型:实践活动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45页。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座位表的十位和个位

5、上 ,得到不同的数 ,稳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 ,探索规律 ,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3、通过活动 ,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开展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找规律开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学会进行初步的归纳。教学准备:教师:根据学生写出得出做的表;学生:数位板 ,小圆点。教学过程:一、复习:1、回忆一下:前边我们学过了100以内数的认识 ,谁能告诉大家 ,数位顺序哪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2、出示计数器: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数呢?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都是两颗珠子 ,请你说一说这两颗珠子分别代表多少?3、下面

6、请你们把计数器放在桌角 ,把数位表和准备的圆片拿出来 ,我们来搞一个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我们就叫摆一摆 ,想一想出示课题。在这个活动中大家要善于动脑筋 ,找规律 ,使我们的活动进行的又快又好。二、学生活动:1、瞧!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聪聪和明明。这两个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呀 ,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出示问题。看 ,聪聪给我们提问题了你们能用2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2、小精灵明明他也要给大家提问题出示问题。1你能用3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大家能答复他吗?2用3个圆片摆数 ,请动手摆一摆 ,看能摆出几个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教师提出要求:作记录的同学要综合你们小组这三个同学摆的数 ,不要有重复的数

7、。比比看 ,哪一组摆的又快 ,写的又好 ,写字的同学字要大一些 ,写工整 ,活动开始。每组4名小朋友3名在数位板上摆圆片 ,1名小朋友对摆出的结果进行综合、记录。3、全班一起用2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引导学生讨论一下问题:1为什么两个圆片摆在个位上得到的数十2 ,而摆在十位上得到的数十20?2记录摆出的数是需要注意什么?3怎样才能知道摆出的数不遗漏?4、从刚刚小朋友们用圆片摆数的过程 ,你发现有没有规律?下面我们不摆圆片 ,能不能在脑子里想摆圆片的方法 ,直接写出6个圆片 ,7个圆片 ,8个圆片 ,9个圆片都能表示哪些数?好 ,四个人合作 ,看哪一组填写的又快又好!学生分组活动:分别用3、4、

8、5、6、7、8、9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5、从以上我们所摆的圆片个数和写出来的数来看 ,同学们观察到有什么规律了吗?谁能说一说。6、教师根据学生写出来的数列出下表 ,让学生观察表中哪些数是用1个圆片表示出来的数 ,哪些是用2个圆片表示出来的数0123456789101112819226272829303373839445474849505575859666676869776777879808878889996979899三、小结:谁能说一说今天研究的什么?你都有哪些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摆一摆想一想01234567891011128192262728293033738394454748495

9、05575859666676869776777879808878889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 ,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 ,颖悟非凡貌 ,属句有夙性 ,说字惊老师。于是看 ,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 ,“教师一说是比拟晚的事了。如今体会 ,“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 ,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 ,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

10、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底。996979899“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