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及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ER、PR的表达及其意义(精)_第1页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ER、PR的表达及其意义(精)_第2页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ER、PR的表达及其意义(精)_第3页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ER、PR的表达及其意义(精)_第4页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ER、PR的表达及其意义(精)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宫颈癌及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 及其意义ER PR的表达作者:余晓茹,郑飞云作者单位:1.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咸宁;2.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摘要】目的探讨ER PR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各项临床病理指标、组织分化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宫颈癌、41例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IN)及4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 ER PR检测。 结果ER、PR在慢性宫颈炎组、CIN组及宫颈癌组中的表达逐渐减低,其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ER PR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病 理分级关系不明;宫颈癌组绝经前的ER PR阳性率虽然均高于绝经后,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

2、、孕激素及其受体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中起一定的作用,对宫颈癌或CIN患者进行ER PR检测有助于指导治疗及预后。【关键词】宫颈癌;ER蛋白;PR蛋白;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Ex pressionand Sig nifica nee of ER,PR in Tissues ofCervical Can cera nd 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YU Xiao ru,ZHENG Fei yun (TheFirst Peopie s Hospital of Xianning City,Xianning Hubei 437000,China) ABSTRACT

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 ressio n of ER,PR in tissues of cervical can cer and cervical in trae pithelial neop lasia(CIN) and its relatio nship with various cli nic p athological factors and tissue differe ntiati on .Rethods The exp ressi on of ER and PR in 60 cases of uteri ne cervix can cer,41 c

4、ases of CIN and 40 cases of chronic cervicitis was detected by immuno chemistry.Results The exp ressi on of ER,a nd PR was gradually reduced in chro nic cervicitis,CIN and uteri ne cervix can cer,a nd the differe nee was sig nifica nt amongthem (Pv0.05).The exp ressi on of ER and PR was gradually re

5、duce with the elevati on of cli nical stage and p athological grade of tumor,but the differe nee was not sig nicica nt(P 0.05).C on clusio n Estroge n and P rogester on e,ER and PR may p lay a certa in role in the devel opment of uteri ne cervix can cer,a nd the detect ion of ER and PR in uteri nece

6、rvix can cer and CIN may help for estimati ng progno sis and in structi ng thera py.KEY WORDSUteri ne cervixcan cer;ER; PR;CIN宫颈癌在全球妇女中是仅次于乳腺癌居于第二位的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妇女中其发病率仍居第一位,近年来年轻妇 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目前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及乳腺癌 的相关性已被公认,而关于性激素及其受体与宫颈癌的关系存在不同的观点。 我们用免疫组化SP法对宫颈癌、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IN)及慢性宫颈炎组织 石蜡标本进行ER

7、 PR检测,分析两者在宫颈癌、CIN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表达 的差异,以及两者与宫颈癌中的各项临床病理指标、组织分化的关系及相关 性。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间收治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完整的60例患者宫颈癌组织,41例患者CIN组织为试验组,取门诊活检证实为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炎 性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所有标本均经术后 病理证实,患者术前均未进行化疗、放疗或内分泌治疗。1.2试验分组所有标本均再次做HE染色,由2位病理专家再次证实,并将研究对象分为 3 组。宫颈癌组:60例,年龄45.6 10.1岁,已绝经3

8、8例。CIN组:41例, 年龄42.3 11.1岁,1级14例、n级13例、m级14例。慢性宫颈炎组:40 例,年龄43.3 12.3岁。60例宫颈癌中宫颈鳞癌52例,宫颈腺癌8例。临床 分期根据200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分期标准,1期14例,n期26例, m期及W 20例。癌细胞组织分化按照 WH分级标准:1级为高分化,20例;2级 为中分化,28例;3级为低分化,12例。1.3试验方法病理医生复阅切片,选取能代表癌组织的石蜡块进行切片,切片厚度4卩采用SP法免切片烘烤梯度酒精脱蜡高压抗原修复过氧化酶阻断山羊血清室温下孵育滴加一抗(ER或PR) 4C冰箱孵疫组织化学染色(链霉素抗

9、生素 过氧化酶连接法),试剂盒购自福建迈新生物 试剂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染色,所有切片染色均在相同条件下进 行。具体流程如下: 内源性过氧化物酶育过夜滴加二抗室温孵育加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室温下孵育 加AEC显色剂显微镜下观察苏木素复染中性树胶封片。1.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定因使用AEC显色,故以核内或胞浆内出现明显的棕红色为阳性表达细胞,使用阳性细胞百分比法,随机选取5个高倍视野进行结果判定。阳性细胞百分比5%定为阳性表达。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2.1 ER、PR在慢性ER PR在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癌组织ER全部为核表CIN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依据资料性

10、质分别进行X2检验。选取显著性水准a =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宫颈炎、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 中主要表达于宫颈鳞状上皮的基底层、腺上皮及间质细胞中。达,PR也主要为核表达,只有少数鳞状上皮为浆表达或核浆同时表达。各级 组织中ER PR主要表达于鳞状上皮、腺上皮及间质细胞中,表达部位为核表达 或浆表达。从慢性宫颈炎到CINI -m及宫颈癌,ER、PR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60例宫颈癌14例ER阳性(23.33%),15例PR阳性(25.00%)。(表1) 表1 ER、 PR在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2.2宫颈癌临床分期与ER PR表达尽管随着肿瘤临床分期的提高,E

11、R PR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说明ER PR的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关系不明显。(表 2)2.3宫颈癌组织肿瘤细胞病理分级程度与 ER PR表达随着肿瘤细胞病理分级的升高,ER PR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提示ER PR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病理组织分级的关系不明显。 (表3)表2宫颈癌ER PR阳性率与临床分期关系表3宫颈癌ER PR阳性率 与肿瘤细胞病理分级的关系2.4宫颈癌组绝经前、后的ER PR阳性率宫颈癌组绝经前的ER PR阳性率虽然高于绝经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4)表4宫颈癌ER PR的表达与绝经状态的关系3

12、讨论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生殖道肿瘤。随着宫颈癌发病的年轻化趋势及大规模人 群调查显示口服避孕药者发生宫颈癌的风险率上升,宫颈癌的发生与性激素及其受体的关系日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自有人发现切除卵巢可使乳腺癌肿块明 显缩小后,关于雌激素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即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公认 雌、孕激素的作用状态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肿瘤的发生密切相 关,ER、PR可作为这些恶性肿瘤预测预后及是否选用激素治疗的指标,近年来 ER PR与大肠癌、胃腺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的关系逐渐见诸文献报道,雌激 素与宫颈癌的关系亦逐渐受重视。ER和PR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其在组织中的表达强度直接反映了雌、孕激

13、素作用状态。雌激素能促进靶细胞增 殖,并作为催化剂启动致癌过程和促进癌肿发展,ER PR与原癌基因c erbA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体内雌、孕激素升高,可与c erb A结合,从而导致其发生突变或过度表达,引发组织病变或癌变2。 如表1所示,在慢性宫颈炎、CINI m及宫颈癌组织中,ER PR表达率逐渐下降,且有 显著性差异。说明CIN和宫颈癌组织雌、孕激素的作用水平明显降低。 Nonogaki H等3也发现绝大多数的CIN和浸润性宫颈鳞癌不表达 ER;Chaudhuri B等4的研究结果表明宫颈原位癌组织 ER阳性表达率降低。以 上研究结合本实验结果均说明ER的缺失可能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一个

14、机制。 雌激素与宫颈癌的关系目前相关报道较少,最初的研究从口服避孕药(Ocs)与宫颈癌的关系开始。Lacey等调查发现,自70年代以来,宫颈腺癌的发病率 与非避孕性激素的使用同时增高,宫颈腺癌的发生与长期口服雌激素有关。近来 WHOg际癌症研究会(IARC)的一项研究发现,服用Ocs 59年的妇女发生宫颈 癌的危险是未服用者的3倍,服用达10年以上者可上升到4倍,队列研究的结 果进一步显示,6年以上服用避孕药者,其宫颈组织的癌变高发区异常不典型增 生有明显进展6。目前关于内源性激素与宫颈癌的研究亦存在不同的观点。有 报道对宫颈癌患者尿中的雌激素进行测定,发现E2排出量增加,认为患者体内 存在雌

15、激素代谢障碍。妊娠期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非孕期高2540倍,可使孕妇子宫颈上皮显著增生,甚至发生类似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的改变,但产后可逐渐 恢复正常。王金桃等7发现内源性雌、孕激素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尤其是雌激素与宫颈癌的相关性不受绝经因素的影响,无论绝经与否,宫颈癌 患者的E2含量均明显高于子宫肌瘤这一雌激素依赖性疾病,而宫颈癌组ERPR阳性率明显低于子宫肌瘤组。近年研究8亦发现随着CIN病变程度的增 加,ERa的表达逐渐减弱,二者存负相关,表明 ERa表达减弱与宫颈病变进 展有一定的关系。Yamazawa K9研究发现ER转录高表达的妇女子宫颈更容易 受HPV的感染,而目前HPV被公

16、认是宫颈癌的重要诱因,ER在由于宫颈HPV感 染所引起的宫颈癌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这说明雌激素可能是宫颈癌的一个诱 因,可能与移行带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明显高于宫颈其它部位有关,未成熟鳞状上皮化生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水平明显增高,失去对宫颈上皮正常生长的 控制10 。 ER PR在宫颈癌组织中含量较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宫颈癌患者体 内E2和P水平较高,和相应受体结合导致了受体含量降低有关。FonsecaMoutinho等11在29例I a1期宫颈微小浸润癌中取距离浸润病变至少2mm勺CIN m组织,与25例既往无浸润癌病史的CIN m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这 25 例CIN m患者至少经过30个

17、月的随访而疾病没有出现进展,所以认为她们属于 低危亚群,前者在ER PR Bel的免疫组化染色中表达更常见、程度更强。因 而认为,ER、PR Bel联合检测是一个独立的有价值的CIN m预后方法。关于宫颈癌ER和PR的表达状态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各家说法不 一。Han SW等12认为癌组织ER PR的表达状态与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 分期等密切相关。沈铿等13的研究结果显示ER PR表达状态与宫颈鳞癌的 分化程度无关,无论分化程度的高低,宫颈鳞癌组织ER PR均缺失表达或表达 率极低。本组资料显示ER PR阳性率随临床期别增加而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 ER PR阳性率

18、随肿瘤细胞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降低,但差异无 显著性意义(P0.05),可能与阳性标本例数不够有关,其关系需更大样本的研究 来证实。随着癌组织学分级的增加,ER PR阳性率逐渐下降,其原因可能是组 织癌变后,细胞分化不成熟,细胞内酶功能变化,线粒体变性,内质网减少,核仁增 加,因而影响了受体的合成,分化差的癌组织受体含量低。对宫颈癌组织测定 ER PR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可作为肿瘤的一种生物学指标。有关宫颈癌的ER和PR与绝经状态的关系已有报道,但结果不一致。沈铿等13认为虽然宫颈 癌的ER水平与绝经状态无关,但绝经后宫颈癌的PR水平却明显低于绝经前。然 而,大多数研究结果则显示,宫颈癌的ER和PR

19、与绝经状态无关。本研究中宫颈 癌组绝经前的ER PR阳性率虽然均高于绝经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 的ER PR的表达与绝经状态的关系需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实。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雌激素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一个诱因,而组织癌变后雌激素失 去对宫颈上皮正常生长的调控,导致ER PR的低表达。CIN及宫颈癌中ER PR低表达或缺失可能提示预后不良。CIN患者只有少部分发展为宫颈癌,故临床 实践中我们可以考虑对CIN患者进行ER PR检测,对低表达者积极治疗,对高 表达者积极随访,避免过度治疗。【参考文献】1Brabi n L,RobertsSA,Farza neh F,et al.Future a

20、eee ptance of adolesce nt huma n pap illomavirus vaeeination: A survey of parental attitudesJ.Vaccine,2006,24: 3087 2Caleffi M,Teague MW,Jensen RA,et al.P53 gene mutati ons and steroid reee ptor status in breast can eerJ.Ca ncer,1994,73(21):473No no gaki H,Fujii S,Ko nishi I,et al.Estroge nreee ptor

21、 loealizati on in no rmal and neopl astie ep ithelium of the uteri ne eervixJ.Ca neer,1990,66(12):26204Chaudhuri B,CristKA,Mueei SJ,et al.Estroge n reee ptor in earei noma in situ of the eervixJ.J Surg Oncol , 1992,49(2):103 Lacey JV,Bri ntonLA,Barnes WA,et al.Use of horm one rep laceme nt thera py

22、and ade no earei no mas and squamous cell care ino mas of the uteri ne eervixJ.GynecolOncol,2000,77 (1):1496Boseh FX,LorinezA,M unoz N,et al.The causal relatio n betwee n huma n pap illomavirus and cervical eancerJ.J Clin Pathol,2002,55:2447王金桃,高尔生,丁玲,等.内源性雌孕激素及其受体与宫颈癌的关系J.2006,28(7):4968 易为,王建六,魏丽惠,等.CIN组织中雌激素受体a、P表达及与高危 型HPV负荷量关系的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11) : 8369 Yamazawa K,Matsui H, Seki K,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po sitive welldiffere ntiated villogla ndular ade no care inoma of the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