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检验职称考试11-2011、DNA芯片技术DNA芯片技术,实际上就是一种大规模集成的固相杂交,是指在固相支持物上 原位合成寡核苷酸或者直接将大量预先制备的 DNA探针以显 微打印的方式有序地 固化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样品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 ,得出样品 的遗传信息(基因序列及表达的信息。由于常用计算机硅芯片作为固相支持物,所以 称为DNA芯片。根据芯片的制备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原位合成芯片和DNA 微集阵列。芯片上固定的探针除了 DNA ,也可以是cDNA、寡核苷酸或来自基因组的基因片段,且这些探针固化于芯片上形成基因探针阵 列。因此,DNA芯片又被 称为基因芯片、cD
2、NA芯片、寡核苷酸阵列等。作为新一代基因诊断技术,DNA芯片的突出特点在于快速、高效、敏感、经济 平行化、自动化等,与传统基因诊断技术相比,DNA芯片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基 因诊断的速度显著加快,一般可于30min内完成。若采用控制电场的方式,杂交时 间可缩至1min甚至数秒钟。检测效率高,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每次可同时检测成百上千个基因序列,使检测过程平行化。基因诊断的成本降低。芯片的自动 化程度显著提高,通过显微加工技术,将核酸样品的分离、扩增、标记及杂交检测等 过程显微安排在同一块芯片内部,构建成缩微芯片 实验室。因为是全封闭,避免了 交叉感染;且通过控制分子杂交的严谨度,使基因诊断的假
3、阳性率、假阴性率显著降 低。DNA芯片技术在肿瘤基因表达谱差异研究、基因突变、基因测序、基因多态性分析、微生物筛选鉴定、遗传病产前诊断等方面应用广泛。如感染性疾病是由 于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寄生虫等侵入机体而引起。目前已经获得一些生物的 全部基因序列,包括141种病毒,几种细菌(流感嗜血杆菌、产甲烷球菌、支原体M.genitalium及实验室常用的大肠杆菌等和一种真核生物(酿酒酵母,且数量还在增 长。因此,将一种或几种病原微生物的全部或部分特异的保守序列集成在一块芯片 上,可快速、简便地检测出病原体,从而对疾病作 出诊断及鉴别诊断。用DNA芯片技术可以快速、简便地搜寻和分析 DNA多态性,
4、极大地推动法医生物学的发展。比如将个体SNPs设计在一块DNA芯片上,与样品DNA杂交,即可鉴定基因的差异。人的体型、长相约与500多个基因相关应用DNA芯片原则上可以揭示人的 夕卜貌 特征、脸型、长相等,这比一般意义的DNA指纹谱又进了一步。应用DNA芯片还可以在胚胎早期对胎儿进行遗传病相关基因的监测及产前诊断,为人口优生提供有 力保证;而且可以全面监测200多个与环境影响相关的基因,这对生态、环境控制及 人口健康有着重要 意义。12、蛋白质组及分析技术随着大量生物体全基因组序列的获得,特别是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的完成,基因组学研究重点不可避免地从结构基因组学转向功能基因组学,而蛋白质组学(p
5、 roteom正是作为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支柱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应运而生。蛋白质组是指一个基因,一个细 胞或组织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成分。蛋白质组学研究 的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发挥功能的特定蛋白质群体 ,从而揭示和说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蛋白质组学可以分为三个领域:蛋白质的大规模的分离与鉴定,以及它们 的表达后修饰;蛋白水平的差异显示在疾病中的 运用;运用当前的一切手段研究 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基因组相比蛋白质组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对 一个机体而言,基因的数目是恒定的,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在同一个机体的不同细 胞中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细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条件下,其蛋白质 表达也不同。
6、虽然 可以通过cDNA芯片等方法显示生物体的基因启动状况,但mRNA水平(包括mRNA的种类和含量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蛋 白质的表达。另外从研究手段方面来说, 蛋白质研究技术比基因技术相对要复杂和困难 ,不仅氨基酸残基数量多于核甘酸残 基,而且在蛋白质组研究中没有一种方法象 PCR那样能迅速扩增目的片段,这样对于丰度低但功能重要的蛋白质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研究。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包括:双向(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医学 教 育网搜集整理(结合等电聚焦和IEJK分离蛋白质,在固相载体上形成蛋白质-多肽图 谱,用敏感的方法染色(如银染并用图像分析电子计算机进行鉴定;将蛋白质点切下,用酶消化,进一
7、步用氨基酸分析、质谱分析等进行鉴定;或结合蛋白质的毛细管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以至蛋白质芯片进行鉴定。蛋白质芯片是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方法,它类似于基因芯 片,是将蛋白质点到固相物质上,然后与要检测的组织或 细胞等进行 杂交”再通过自 动化仪器分析得出结果。这里所指的 杂交”是指蛋白与蛋白之间如(抗体与抗原在空间构象上能特异性的相互识别。此方法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研究方法,能在一次实验中提供相当大的 信息量,使我们 能够全面、准确的研究蛋白表达谱,这是传统的蛋白研究方法无法做到的。蛋白 质组芯片的灵敏度高,它可以检测出蛋白样品
8、中微量蛋白的存在,检测水平已达ng级。美国科学家Haab等运用绿 色荧光标记抗体微阵列,用红色荧光标记蛋白混和物,并运用计算机识别(R/G的信号 强弱,来进行检测,检测水平可达到1ng/ml.蛋白质芯片具有高度的准确性。蛋白质组芯片可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各个领域,具体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筛选新的蛋 白质;蛋白质芯片能够用于 现在其它方法不能检测到的,如蛋白质-药物、蛋白质-脂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蛋白质 组芯片还可用于检测蛋 白与小分子物质的作用。例如蛋白质与 DNA , RNA分子等。蛋白质芯片的制作是决定其运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蛋白质组芯片的制作比当前
9、流行DNA芯片制作要复杂,特别是涉及大量不同种类的蛋白的高效表达与纯化。因 此,蛋白质芯片制作存在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等不 足,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13、血小板无力症亦称Gla nzma nn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它的基本缺陷是血小板膜 GP n b/m a数量减少或缺乏,医学I教育网搜集整理 也可出现GP n b/m a基因的缺陷。患者的血小板对 ADP、胶 原、肾上腺素、凝 血酶、花生四烯酸等诱导剂无聚集反应,但对瑞斯托霉素有聚集反应。14、离心技术概述离心技术是利用物体高速旋转时产生强大的离心力,使置于旋转体中的悬浮颗 粒发生沉降或漂浮,从而使某些颗粒达到浓缩或与其他颗 粒分离之目的
10、。这里的悬 浮颗粒往往是指制成悬浮状态的细胞、细胞器、病毒和生物大分子等。离心机转子 高速旋转时,当悬浮颗粒密 度大于周围介质密度时,颗粒离开轴心方向移动,发生沉降;如果颗粒密度低于周围介质的密度时,则颗粒朝向轴心方向移动而发生漂浮。常用的离心机有多种类型,一般低速离心机的最高转速不超过6000rpm,高速离心机在 25000rpm以下,超速离心机的最高速度达 30000rpm以上。根据离心原理,可设计多种离心方法,常见下列三大类型:1. 差速离心法。通过逐步增加相对离心力,使一个非均相混合液内形状不同的 大小颗粒分步沉淀。2.密度梯度离心法。离心前,离心管内先装入分离介质(如蔗糖、甘油等,使
11、形成 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密度梯度介质,然后加入样品进行离心,具体又可分为:(1速度区带离心法。离心前,离心管内先装入蔗糖、甘油、 CsCl、Percoll等 密度梯度介质,待分离样品铺在梯度液的顶部,离心管底部或梯度层中间,同梯度液一 起离心,利用各颗粒在梯度液中沉降速度或漂浮速度的不同,使具有不同沉降速度的 颗粒处于不同密度 的梯度层内医学教 育网整理,达到彼此分离的目的。本法可分离各种细胞、病毒、染色体、脂蛋白、DNA和RNA等生物样品。(2预制梯度等密度离心法。要求在离心前预先配制管底浓而管顶稀的密度梯 度介质,常用介质有蔗糖、CsCI、Cs2S04等,待分离样品一般铺在梯度液顶上,如 需
12、挟在梯度液中间或管底部,则需调节样品液密度。离心后,不同密度的样品颗粒到 达与自身密度相等的梯度 层,即达到等密度的位置而获得分离。(3自成梯度等密度离心法。某些密度介质经过离心后会自成梯度,例Percoll,可迅速形成梯度,CsCl、Cs2SO4和三碘甲酰葡萄糖胺 经长时间离心后也可产生稳定的梯度。需要离心分离的样品可和梯度介质先均匀混合,离心开始后,梯度介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逐渐形 成管底浓而管顶稀的密度梯度,与此同时,可以带动原来混合的样品颗粒也发生重新分布,到达与其自身密度相等的梯度层里,即达到等密度的位置 而获得分离。3.沉降平衡离心法。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浮力密度差别进行分离,所用的介质
13、起始密度约等于被分离物质的密度,介质在离心过程中形成密度梯度,被分离物质沉降 或上浮到达与之密度相等的介质区域中停留并形成区带。15、幼稚红细胞幼稚红细胞:除1周内婴幼儿血涂片中可见少量有核红细胞外,其他则为病理现 象,包括: 溶血性贫血:严重的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红细胞大量破坏、机体相对缺氧,使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高,骨髓红系增生,网织红细胞和部分幼稚红细胞提前释放人血,说明骨髓有良好的调 节功能。 造血系统恶性疾患或骨髓转移性肿瘤:各种急、慢性白血病、红白血病。由于骨髓充满大量白血病细胞而使幼红细胞提前释放,或因髓外造血所致,有核红细胞以中、
14、晚幼红细胞为主。红白血病时可见更早阶段幼稚红细胞,并伴形态异常。 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来自髓外造血和 纤维化的骨髓。 脾切除后:骨髓中个别有核红细胞能到达髓窦,当脾切除后,不能被脾脏扣留, 从而进入外周血。16、积液的葡萄糖检测1.葡萄糖检测原理:测定方法同血清葡萄糖定量方法,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2. 参考值:3.65.5mmol/L.漏出液:较血糖稍减低。渗出液3.33mmol/L.3. 临床意义(1判断积液的性质:葡萄糖减低主要见于: 化脓性积液,其次是结核性积液。 类风湿性积液、恶性积液、非化脓性感染性积液、食管破裂性积液。 恶性积液中葡
15、萄糖含量减低,提示肿瘤有广泛转移、浸润,预后不良。 心包积液中葡萄糖减低见于细菌性、结核性、风湿性或恶性积液等。(2鉴别腹水的性质:结核性腹水中葡萄糖与血糖比值为0.250.93;而肝硬化腹水中葡萄糖与血糖比值为1.00-3.68.17、校准物质在常规分析过程中,使用标准物质对分析方法进行校准,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 的基础。标准物质又称参考物质,是一类充分均匀,并具有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特性 值的材料或物质。用以校准仪器、评价测量方法 ,或给其他物质赋值。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一般表示为:标准值?总不确定度。一级标准物质:稳定、均一。采用高度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可用于校准决定性方法及为二级标准物质
16、定值。在我国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并授权生 产。如血清无机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和血清胆固醇标准物质。二级标准物质:用一级标准物质校准,为参考方法定值。如红细胞微粒标准物 质、胆红素标准物质等。校准品:用二级标准物质校准,为常规方法定值。用于对常规方法和仪器的校 准。质控品:具有与检测过程相适应的特性,其成分与检测标本的基质相同或相似,主 要用于室内质控。为了保证质控方法对系统性能提供独立的评价,必须将质控品与 校准品分开,不因宜用质控品校准检测系统或检测方法。18、移植物选择标准移植物选择是移植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的标准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 一般情况移植物本身必须是健康细胞、组织或器
17、官,在形态和功能上都没有异常发现 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供者无传染病(尤其是艾滋病和肝炎等或相关感染、无代谢病和恶性肿瘤(原 发性脑肿瘤除外,全身重要器官的功能正常;供者与受者的年龄应相仿,尤其供者 应小于受者;但在生命器官移植时,供者年龄最好在1050岁之间;供者器官与受区的大小应相接近,尤在心、肝、肺等原位移植中,供者与受者 体重相差不能过于悬殊,否则就植入困难或者不适应。2.AB0血型相容一般临床输血的ABO选配原则也适用于移植,0型受者只接受0型移植物;A 型受者接受A型或0型;B型受者接受B型或0型;AB型受者接受范围较广。般情况下,不管是活体移植物还是尸体移植物,血型不相容就不应该
18、进行移植。3.HLA相容性供者与受者之间HLA相同的位点越多,相容性就越好,长期存活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临床移植的绝大多数是同种移植,在非直系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几乎不可能 发现HLA完全相同者;只要能发现12个HLA位点相同,就比HLA完全不相同者 之间的移植成功率大得多。如果有可能,移植物的供者最好是近亲(例如父母、子女 或同胞兄弟姊妹等的健康志愿者,这样可以在移植前对双方较全面的检测和 交叉配 合试验,还可能有选择的余地。如果等待尸体器官,检测HLA的困难性增加,选择的 机会也少。19、水和钠的代谢紊乱、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是外科病人最易发生的。水和钠成比例的丧失,血 清钠
19、仍在正常的沲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保持正常。(一病因:常见的有:消化液的 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和肠痿等;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或腹膜后 感染、肠梗阻和烧伤等。匚临床表现:少尿、畏食、恶心、乏力、舌干燥、眼窝下陷、皮肤干燥、松弛 但不口渴。当丧失体液达体重的 5%(相当于丧失细 胞外液20%时,出现血容量不足 症状;当丧失体液达体重的6%7%时,可出现严重休克,当体液的丧失主要是胃液时, 可伴发代谢性 碱中毒征象。(三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有血液浓缩表现,尿比重增高,但血Na+和Cl-浓度仍在正常范围内。(四治疗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给予等渗盐水,并注意补充
20、血容量(包括晶 体和胶体纠正体克。可根据临床表现估计补液量,也可根据血细胞比容(hct ,正常值:男0.48女0.42来计算。补液量(I =hct上升值/het正常值X体重(kg 0.2、低渗性缺水(一病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丧失,大创面慢性渗液:肾排钠过多。(二临床表现:常见症状若头晕、视光模糊、软弱无力、脉纳速 ,甚至神志不清, 肌痉挛性疼痛、腱反射减弱、昏迷等医学教育网搜 集I整理。1、轻度缺钠:乏力、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2、中度缺钠:除上述症状外,尚有恶心、呕吐、脉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浅 静脉萎陷。3、重度缺钠: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搐、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木僵,甚至昏迷。
21、常发生休克。(三诊断:依据病史及表现;尿Na+和Cl-下明显减少;血清钠低于135mmol /L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非 蛋白氮和尿素氮均有增高;尿比 重常在1.010以下。(四治疗:积极处理病因;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输注。三、高渗性缺水(-病因:摄人水不足,如食管癌吞咽困难,病危病人给水不足等:水分丧失过多, 如高热大汗、烧伤暴露疗法、糖尿病昏迷等。(二临床表现1、轻度缺水除口渴外,无其他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2%4%.2、中度缺水极度口渴、乏力、尿少、尿比重高;唇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眼窝 下陷,常出现烦躁。缺水量为体重的4%6%.3、重度缺水除上述症状外,出现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缺水量超过体重的6%.(三诊断:依据病史及表现;尿比重增高;血清钠在150mmol/l以上;红细 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轻度增高。(四治疗:尽早去除病因;补充水分,不能经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水处理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柔性可穿戴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导游基础知识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农林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电子商务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原工学院《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2025年江苏泰州市人民医院招聘4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工程测量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阳能采暖系统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智慧教育 云平台建设方案
- 精雕JDPaint快捷键大全
- 灯泡贯流式机组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培优补差记录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 DB61∕T 5006-2021 人民防空工程标识标准
- 土壤学习题与答案
- 产品结构设计(课堂PPT)
- 第九课_静止的生命
- 尖尖的东西我不碰(课堂PPT)
- 工程勘察和设计承揽业务的范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