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_第1页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_第2页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修正后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临床检验水平, 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 际,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是指对取自人体的各种标本进行生物 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 验,为临床提供医学检验服务并出具检验报告的实验室。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医院、门诊部、诊所、妇幼保健院 ( 所)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性病、结核病防治院 ( 所) 、体检中心、疗养院、独立检验所

2、等 已注册登记的医疗机构。第四条 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卫 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可 委托临床检验中心或专业质控中心等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第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规范临床实验室执业行 为,保证临床实验室按照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 原则开展临床检验工作。第二章 临床实验室管理一般规定第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在核准医疗机构的医学检验科诊疗科目登记时,应当明 确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即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血液学和体液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

3、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检验科下设临床检验项目,提 供临床检验服务。新增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或超出已登记的专业范围开展临床检验 项目,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PCR HIV、放免需实行准入的临床检验技术按有关规定通过验收合格后方可开 展检测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须持证上岗。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中心、独立检验 所开展的检测项目须报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备案 ( 备案表附后 ); 县级以下医疗机构 开展的检测项目均须报设区市临床检验中心或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有关机构 备案。第七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提供的临床检验服务应当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一) 一级医

4、院能开展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型鉴定及乙肝标 志物、结核杆菌等常见传染病检测项目。乡镇卫生院参照一级医院的要求执行。( 二) 二级医院能开展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细胞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 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出凝血疾病检验、体液学检验等,二级甲等综合 性医院开展的检验项目应达到 250 项,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230 项,县级专科医院 不少于 200 项。( 三) 三级医院在二级医院的基础上能开展特种蛋白检测、药物浓度检测、分子 生物学等检测项目。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展的检验项目不少于400 项,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省级各类专科医院不少于 350 项,市级各类专科医

5、院不少于300 项。( 四) 根据临床工作的需要,各级医疗机构在规定范围内可适当增加检测项目。 由于条件限制或者样本的数量不足,暂时无法开展的项目,应该积极寻找符合条件 的其他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委托检验,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第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保证临床检验工作客观、公正,签发检验报告只涉及医 学问题,不涉及其他社会问题,不受经济利益影响,防止临床实验室因受到来源于社会问题或经济利益的影响而丧失公正性行为的产生,避免非故意性的错误报告, 严禁出具故意性错误报告。第九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一 ) 临床实验室设置应有整体规划和长远发展目标,同一医疗机构内的检测

6、实 验室应集中设置,统一管理,严禁临床科室设立临床实验室。( 二 ) 相同的检测项目必须集中在同一个实验室检测,并有质量保证措施。(三)二级以上(含二级)综合性医院有独立设置的急诊检验室,并保证 24 小时 提供急诊检测服务。第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保证临床实验室至少具备以下与其临床检验工作相适应 的专业技术人员、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以满足临床检验需要。( 一 ) 人员配备二级以上医院检验科人员编制不低于全院总编制数的 4.6%。其中三级甲等医院 应有主任技 (医)师1名、副主任技 (医)师2名、主管技 (医)师 8名以上;三级乙等 医院应有副主任技 (医)师 2名以上、主管技 (医)师6名以

7、上;二级医院应有副主任 技(医)师 1名或主管技 (医)师 4名以上;一级医院检验科 (室)应有主管技师 1-2 名。( 二 ) 用房总面积三级甲等医院 >1500 ,三级乙等医院 >1000 , 二级甲等医院 >500 ,二级乙等医 院 >300 ,一级医院独立用房应达 50-200 。( 三 ) 基础设施、环境条件 实验室的布局、通风、温度、湿度、电源、生物安全、上下水和防电磁干扰、 辐射、灰尘、噪声、震动等应满足仪器设备运行和实验工作的要求。对有相互影响 的检验项目要进行有效的隔离,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交叉污染。同时对影响检测质量、对有可能造成生物危害区域的进入和

8、使用应加以有效控制,明确控制的对象 和范围。( 四 ) 仪器设备三级医院 : 离心机、冰箱、水浴箱、孵育箱、烤箱、自动尿液分析仪、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酶标仪、细菌培养箱、血凝仪、流式细 胞仪、微量蛋白分析仪、细菌鉴定仪、分子生物学检测仪等。应建立完善的实验室 信息管理系统。二级医院 : 离心机、显微镜、冰箱、水浴箱、孵育箱、尿液分析仪、自动血细 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酶标仪、细菌培养箱、凝血分析仪等,还应建立实验室信 息管理系统。一级医院 : 离心机、显微镜、冰箱、水浴箱、天平、分光光度计等基本仪器, 有条件的还应配置尿液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酶标仪、细菌培养箱

9、等。乡镇卫生院参照一级医院的要求执行。其他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有与其功能 任务相匹配的专业技术人员、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 遵守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和标准,保证临床检验质量。临床实验室文件体系至少应包括规章制度、程序文件及仪器、项目标准操作规 程和相关记录等三个层次。其中临床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 ) 有关人员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专业技术 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及定期考核制度 ;( 二 ) 有关实验室的环境、设施、安全及卫生管理方面的制度 ;( 三 ) 有关标本的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方

10、面的制度 ;( 四 ) 有关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修、保养、校准的制度 ;( 五 ) 有关检验方法的选择、修改和验证制度 ;( 六 ) 有关检验试剂、检验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及消耗的制度 ;( 七 ) 检验结果质量保证方面的制度 ;( 八 ) 实验室记录规定,包括需要记录的活动、记录人及记录的修改、保存及期 限;( 九 ) 有关检验结果管理的规定,包括结果的发放方式、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以及 有关保护患者隐私的规定 ;( 十 ) 对违反规章制度行为的预防及纠正措施以及有关奖惩的规定 ;( 十一) 对服务对象投诉的处理规定。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

11、学历,并取 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一 )2006 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取得与其所从事检验医学中各专业 相应学历或初级专业任职资格 ;2006 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与其所 从事检验医学中各专业相应学历和任职资格。( 二 )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定期参加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组织的相关培训,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定期参加市级以上卫生 行政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有专 ( 兼 ) 职人员负责临床检验质量和临床 实验室安全管理。( 一 )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成立临床检验质量和实验室安 全管理

12、小组。科室负责人为质量和安全管理第一负责人,其它成员可以是兼职人员( 二 ) 质量负责人应对检测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的执行 情况、“失控“及“不合格“项目原因分析及处理、定期分析和总结科内质量情况 等提出改进意见。( 三 ) 安全负责人则应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情况,如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 防护知识的培训、防护设备和用品的正确使用、病原微生物样本的采集、运输、储 存和实验室废物的处理、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以及其它安全方面的问题提出持 续改进意见并监督执行。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按照卫生部规定的临床检验项目和临床检 验方法开展临床检验工作,不得使用未经卫生部发布或

13、公布停止临床应用的临床检 验项目和临床检验方法开展临床检验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发布新的临床检验项目和临床检验方法。临床检验项目和停 止临床应用的临床检验项目由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公布。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有分析前质量保证措施,制定患者准备、 标本采集、标本储存、标本运送、标本接收等标准操作规程,由医疗机构相关质量 监控部门纳入本单位整个医疗质量保证体系中并组织实施。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建立临床检验报告签发制度,保证临床检 验报告的准确、及时和信息完整,保护患者隐私。检验报告签发制度至少应有如下 规定:( 一 ) 临床实验室对所有开展的检验项目报告时限的规定 ;( 二 )

14、制定判断检验报告单能否发出的标准,如根据室内质控观察结果决定检验 报告可否签发。对少数异常的且难以解释的结果 (如与临床诊断不符 ) 应有复查或与 临床联系的规定 ;( 三 ) 建立严格的检验报告单签发审核制度,住院患者的检验报告应在审核后发 出,检验结果签发人员及审核人员应具备资质 ;( 四 ) 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 ;( 五 ) 临床实验室应有保护患者隐私权的规定及处理程序,检验报告单必须有专 人、专门途径发出,对一些影响重大的结果 ( 如抗 HIV 阳性结果、梅毒反应阳性结 果等) 只发给检验申请医生、患者本人或其委托人 (需有委托书 )。第十七条 临床检验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 一 )

15、实验室名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或门诊病历号。( 二 ) 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和单位、参考范围、异常结果提示。( 三 ) 操作者姓名、审核者姓名、标本接收时间、报告时间。( 四 ) 免责声明等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第十八条 临床检验报告应当使用中文或者国际通用、规范缩写。保存期限按 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行,进入住院病案的检测报告单应保存 30 年。第十九条 血液病检查等诊断性临床检验报告应当由执业医师出具。乡、民 族乡( 镇) 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诊断性临床检验报告可以由执业助理医师出 具。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向临床医生提供临床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咨 询服务。咨询服务包括检验项目的合

16、理选择、检验结果的解释和为进一步检验提供 建议。第二十一条 科研实验室等非临床科室或其它没有质量保证条件的实验室不得 向临床出具临床检验报告,不得收取相应检验费用。第三章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 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维护规程。( 一 ) 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的相关资料记录齐全、完善,及时整理归档,有安 全保密措施,并有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检验数据及档案管理( 二 ) 检验项目操作规程应包括实验原理或检验目的、标本种类及收集要求、使 用试剂、使用仪器、操作步骤、质控品的使用水平和频率、计算方法、参考范围、

17、 操作性能概要、超出可报告范围的处理、危急值、方法的局限性、参考文献以及其 它必需的内容。操作规程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符,中文书写,并有定期对操作规程进 行修改的程序规定。操作卡及产品说明书不能简单代替操作规程。( 三 ) 仪器操作的操作规程应包括仪器名称及型号,生产厂家,检测范围,检测 原理,参数设置,开、关机程序,校准程序,常规操作程序,使用、保养、维护程 序,仪器的基本技术性能,运行环境,常见故障与处理及其他事项。仪器操作人员 必须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工作。第二十三条 临床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试剂和耗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仪 器、试剂、耗材应与该检验方法相适应,具体要求是

18、:( 一 ) 凡从国外进口的分析仪器必须有国家注册文件,国内生产的分析仪器必须 有生产许可证及批准文件。以上文件必须现实有效 ;( 二 ) 耗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暂无标准者,应使用符合检验质量要求 的产品;( 三 ) 必须使用国家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检定合格的试剂 ; 凡规定“批批检“的 试剂必须使用经“批批检“合格的试剂 ;凡暂未批准的试剂,制备单位 ( 厂家或实验 室) 应出示质量文件,其内容应包括准确性 (含校准品的溯源程序及不确定度 ) 、精 密度(瓶间、批间 ) 、可检测范围、特异性、抗干扰能力、稳定性等。定性或半定量 试剂应有“临界值“的说明。( 四 ) 凡需由实验室自行配制

19、的试剂,应制定相应的质量文件但不得对外销售。 第二十四条 临床实验室应当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对需要校准的检验仪器、检验项目和对临床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定期进行校准( 一 ) 实验室应提供证据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及有效性。更换试剂、校准品、 质控品时应有实验依据。( 二 ) 各类检验设备必须有校准计划。根据不同仪器及工作情况,应规定校准日 期间隙,如日校准、月校准、季校准、年中校准、年校准及特殊情况下的校准( 如出现故障维修后,检测结果失控时等情况 ) 、规定校准方 (本实验室校准、厂方校 准、计量、检定单位校准等 )、校准品 (应使用同一检测系统的校准品 )、校准方法 及验收标准

20、等。不论何方校准,必须有完整的校准记录 (含校准后的各种数据 ) 。( 三) 国家规定强制性检定的仪器 (如天平、分光光度计等 ) 必须有当年检定的合 格证书。各种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如压力表、温湿度计、电导仪等也需要 定期检定或校准并有记录。第二十五条 临床实验室应当对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绘制 质量控制图,否则不得出具检验报告。当室内质控出现失控现象时,应当及时查找 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详细记录。第二十六条 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质控品的选择、质控品的数 量、质控频度、质控方法、失控的判断规则、失控时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以及质控 数据管理要求等。( 一 ) 质控品

21、的成分应与检测患者样本的基质相似或一致,质控品应均一、稳 定,瓶间变异性应小于分析系统的变异。如没有商品的质控品,实验室可以自制质 控品。所选质控品的浓度应反映临床有意义的浓度范围的变化。( 二 ) 使用定值质控品时,说明书上的原有标定值只能作参考,必须由实验室作 重复测定来确定实际的均值和标准差。( 三 ) 质控品一次储存数量不得少于半年的用量,条件允许的单位,可储存一年 的用量。( 四 ) 质控频度为,应在每一个分析批长度内至少对质控品作一次检测。( 五 ) 临床实验室应确定每批内的质控品位置,其原则是报告一批患者检测结果 前,应对质控结果作出评价。质控品的位置须考虑分析方法的类型、可能产

22、生的误 差类型。( 六 ) 质控规则为,报告患者检测结果前须对质控数据作出评价,可检查书面或 图表的质控数据或由计算机对结果检查后作出判断。通常将均值加减数倍的标准差 作为质控界限。( 七) 质控方法应当既能灵敏地检出分析误差 ( 即具有较高的误差检出概率 ) ,又 能特异地识别误差 (即具有较低的假失控概率 ) 。可使用多规则方法进行判断,并可 以质控图形式表示质控结果,有助于对质控数据的解释。最常用的是 Levey- Jennings 质控图和 Z- 分数图。( 八 ) 实验室需建立失控情况采取措施的规定并记录处理情况。对失控的最佳处 理是确认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妥善解决办法,消除失控的原

23、因并防止再次发生。第二十七条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标准应按照临床实验 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GB/20032302-T-361) 执行并有具体措施落实到 位。第二十八条 临床实验室每年必须参加经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 价。未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或参加了室间质量评价但未达要求的实验室上报卫生 行政部门,责成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者不得出具检验报告。第二十九条 临床实验室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应当按照常规临床检验方法与临床 检验标本同时进行,不得另选检测系统,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临床实验室对 于室间质量评价不合格的项目,应当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将各专业参 加室间质量

24、评价的项目的原始数据保存归档。第三十条 临床实验室应对开展的所有检测项目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一 ) 尚未开展室间质量评价的项目,要选择开展同类项目的其他临床实验室, 选择有经验、质量较有保证的实验室进行比对,每年不少于 2 次,比对样本一般不 少于 5 个,比对结果有完整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 ) 临床检验项目比对有困难时,临床实验室应当对方法学进行评价,包括准 确性、精密度、特异性、线性范围、稳定性、抗干扰性、参考范围等,并有质量保 证措施。( 三 ) 同一实验室使用不同仪器或方法开展同一项目时,应有比对试验,结果之 间相对偏差不能大于 1/2PT 可接受范围。( 四 ) 医疗

25、机构应当对床旁临床检验项目与临床实验室相同临床检验项目进行比 对。( 五 ) 所有进行结果可靠性验证的检测项目都应保存原始数据。第三十一条 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标准按照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 求 (GB/20032301-T-361) 执行,并有具体措施落实到位。第三十二条 临床实验室应当建立质量管理记录,包括标本接收、标本储存、 标本处理、仪器和试剂及耗材使用情况、校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检验结果、 报告发放等内容。质量管理记录应保存 2 年。第四章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第三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一 ) 临床实验室应严格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

26、理条例、医疗 废物管理条例等生物安全管理有关规定。( 二 ) 临床实验室应达到一级或二级生物安全标准。( 三 )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不得从事大量活菌操作、动物感染实验等高致病性病 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第三十四条 临床实验室应当建立并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规 程。( 一 ) 临床实验室分区明确、流程合理,并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防护设备及措施到位 ; 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划分明确并有生物危害标志。( 二 ) 临床实验室必须具备下列基本制度 : 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安全 防护制度,实验室安

27、全防护制度,标本采集运输制度,菌、毒株保管制度,尖锐器 具安全使用制度,废弃物处理制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三 ) 临床实验室必须具备下列安全操作规程 : 送检标本的前处理及检测中操作 规程,病原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 (或指南) ,各种防护用具的使用规范,各种灭菌器 具使用、维护操作规程,各种消毒剂正确使用操作规程,废弃物处理的操作规程。( 四 ) 法定传染病源必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处理、报告。第三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每年 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一 ) 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 生物安全防护和医院感染控制 的基本知识 ; 有关实

28、验室安全防护法规、标准的学习,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 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通用准则等 ; 所从事专业面临传染性或潜 在传染性生物因子的种类、传播途径、危害性、预防方法 ; 各种防护用具的正确使 用;各种消毒、灭菌器具及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非生物性危害 (如防火、防电击、防 化学药品的毒性及腐蚀伤害 )等的教育 ; 危急或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等。( 二 ) 安全防护教育实施情况应有记录,并进行考核。第三十六条 临床实验室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根据生物危害风险,保证生物安 全防护水平达到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级别。第三十七条 临床实

29、验室的建筑设计应当符合有关标准,并与其生物安全防护 级别相适应。( 一 )BSL-1 实验室基本要求1、无须特殊选址,普通建筑物即可,但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 设计。2、每个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3、在实验室入口处应设挂衣装置,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设置。4、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 剂的腐蚀。地面应防滑,不得铺设地毯。5、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6、实验室中的橱柜和实验台应牢固。橱柜、实验台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以便于清洁。7、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8、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9

30、、应有适当的消毒设备。( 二 )BSL-2 实验室基本要求1、满足 BSL-1 实验室要求。2、实验室门应带锁、可自动关闭并有可视窗。3、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摆放物品以方便使用。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外还应当 有供长期使用的存储空间。4、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个人衣物的条件。5、实验室内结构满足生物安全柜的安装需要。6、应设洗眼设施,必要时应有水喷淋装置。7、应保持通风,如使用窗户自然通风,应有防虫纱窗8、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必要时,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重 要设备应有备用电源。、实验室出口应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9第三十八条 临床实验室应当按照生物防护级别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

31、个人防 护用品。( 一 ) 根据不同生物防护级别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 医学实验室安全通用准则规定配备安全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临床实验室应配备 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具以及酒精、碘酒、创口贴、 纱布、胶布等常用的消毒药品及器材等。(二)HIV初筛实验室、PCR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必须使用?级生物安全柜。( 三) 临床实验室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必 要的培训,实验室对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室防护服、面部及身体保护、手套、鞋、 呼吸防护 )的选择、使用、维护应有明确的书面规定、程序和使用指导,保证所有 人员都能正确使用。第三十九条

32、 医疗机构病原微生物样本的采集、运输、储存严格按照病原微 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一) 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 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2、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3、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4、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5、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 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二) 运输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 毒) 种或者样本,运输目的、

33、高致病性病原微 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2、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 毒) 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 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 ( 低) 温、耐高压的要求 ;3、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 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通过公共电 ( 汽) 车和城市铁路运输病原微生物菌 ( 毒)种 或者样本。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或者样本应当不少于 , 人护送,并采 取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护措施。( 三 ) 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储存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菌 ( 毒 )

34、 种保藏中心或者专业实验室承担集中储 存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和样本的任务。第四十条 临床实验室应当严格管理实验标本及实验所需的菌 (毒)种, 高致病性 病原微生物应当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送至相应级别 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检验。( 一 ) 保藏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储存实 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和样本,并向实验室提供病原微生物菌 ( 毒)种和样 本。( 二 ) 保藏机构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保管制度,作好病原微生物菌 ( 毒 ) 种和样本 进出和储存的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 毒 ) 种和样本应

35、当设专库或者专柜单独储存。( 三) 保藏机构储存、提供病原微生物菌 ( 毒) 种和样本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其经 费由同级财政在单位预算中予以保障。( 四 ) 保藏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 五 ) 保藏机构应当凭实验室取得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批 准文件,向实验室提供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 毒) 种和样本,并予以登记。( 六 ) 实验室在相关实验活动结束后,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 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 ( 毒) 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 管。( 七) 保藏机构接受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 ( 毒) 种和样本,

36、应当予以登记, 并开具接收证明。第四十一条 临床实验室应当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 作。第四十二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 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医疗废物,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管理( 一 ) 医疗废物应放置专用容器内,具有或可能具有传染性的医疗废物应放置黄 色塑料口袋 ( 双层) 或其他贴有生物危害标志的容器中,放置指定地点,防止实验室 医疗废物随处存放 ;( 二 ) 培养物未经有审批权限的负责人批准,不得携出实验室外 ;( 三 ) 送检标本 ( 不含尿液 ) 及一切接触检验标本的器材必须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 毒按有关规定由医院集中处理

37、;( 四 ) 注射器针头及其他尖锐器具处理前应储存于防穿透的硬质容器中,避免刺 伤工作人员。第四十三条 临床实验室应当制定生物安全事故和危险品等意外事故的预防措 施和应急预案( 一 ) 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禁止带入食物、饮料及存在“手 , 口“接 触可能的其他物质,禁止存放个人物品和进行化妆。( 二 ) 注意眼睛和面部的防护,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应符合要求。( 三 )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患者前后以及在 进食或吸烟前都应该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后应立即洗手 ; 接触 患者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医院的隔离措施。( 四 ) 实验室中禁止用口移液,应使用助

38、吸器具。( 五 ) 谨慎处理针头、解剖刀和碎玻璃等锐利物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工作情况确定“清洁“和“非清洁“工作区,在清( 六)洁区和非清洁区之间设“缓冲室“。被指定为“清洁“的区域,则应努力保持 清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电话、视频显示器终端、键盘、门柄及其他经常被手或 手上的手套触摸的物品的污染,要求工作人员在触摸设备前取下手套,制定仪器设 备和工作面的常规消毒和清洁制度和对严重污染的紧急处理措施。( 七 ) 实验台至少应每天清洁一次,如有必要可以多次清洗,用新鲜配制的1:10的次氯酸钠稀释液或合适的含氯消毒剂清洗。在处理溅溢的样品或严重污染的工作 面时,应戴上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相

39、应合适的清洁剂清除所有的溅溢 物。冰箱、冷冻柜、水浴箱和离心机应该定期清洗和消毒,在发生严重污染后应立 即进行清洗和消毒。每天至少清理垃圾一次。( 八 ) 实验室的出口和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无论任何时间、何种原因都不得 阻塞灭火器、火警箱、防火毯、安全淋浴出口和通道。( 九 ) 操作玻璃器具时应遵循有关安全规则。( 十 ) 严格规范离心机的操作,离心过程中应将气溶胶的产生控制在最低水平。第五章 监督管理第四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临床实验室达标验收制度,验收周期为五年。 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体检中心、独立检验所由省卫生厅委托江西 省临床检验中心具体负责验收工作,提出验收意见报省

40、卫生厅审定。其他医疗机构 由市、县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验收工作。凡验收合格的,准予医学检验科诊疗科目登 记; 凡验收不合格的,应责令限期整改、停业整顿,对整改不合格的,不予或取消 医学检验科诊疗科目登记。第四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临床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医疗机构要制定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每季度抽查一次临 床实验室质量执行情况,分析、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第四十六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 一 ) 未按照核准登记的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诊疗科目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 二 ) 未按照相关规定擅自新增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 ;( 三 ) 超出已登记的专业范围开展临床检验工作。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