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同步练习2_第1页
长亭送别同步练习2_第2页
长亭送别同步练习2_第3页
长亭送别同步练习2_第4页
长亭送别同步练习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亭送别 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筵席 煎熬 栖惶 亲眷B蹙眉 携手 顷刻 厮守C狼籍 淋漓 解剖 讫今D罗帏 青鸾 暮蔼 胸臆(导析:注意形近字的区别。)2选择使用最恰当的一组词语填空( )(1)虽然眼底人千里,且_生前酒一杯。(2)恨不倩疏林_住斜晖。(3)遥望见十里长亭,_了玉肌。(4)晓来谁_霜林醉?总是离人泪。A干 留 瘦 染 B尽 挂 减 染 C饮 留 

2、;消 点 D尽 挂 消 点(导析:由炼字来体会曲词意境。)3选择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真是黯然销魂。B白马将军的确救下莺莺,使崔相国一家终于破镜重圆。C莺莺有心与张生举案齐眉,怎奈老夫人从中作梗。D莺莺对感情是执着的,她害怕这一别从此劳燕分飞。(导析:成语的使用要注意切合语境,尤重对象。)4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合理的一项( )(1)晓来谁染霜林醉?(2)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3)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4)泪流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A(1)反问 (2)夸张 (3)借代 (4)对偶B(1)

3、比拟 (2)对比 (3)借喻 (4)对偶C(1)比拟 (2)对偶 (3)借喻 (4)夸张D(1)比喻 (2)对偶 (3)借代 (4)夸张(导析:揣摩不用修辞如何说,比较之,修辞出矣。)5下面一组句子中,属于化用或改选古人诗词名句的一项是(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2)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3)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4)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5)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A(2)(3)(5) B(1)(2)(3) C(1)(3)(4) D(1)(2)(4)(导析:熟悉有关的诗词名句,注意语言积累。)二、阅读端正好,完成68题。碧云天,黄花地

4、,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6这支曲子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景物?(导析:筛选索检材料知识。)7在“晓来谁染霜林醉”一句中,“染”和“醉”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个词妙在何处?(导析:将句子与这两词原来的适用对象比较。)8对这支曲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支曲子主要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B整支曲子是通过主人公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其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C所选择的几种带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融为一体,构成了辽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D“晓来”两句是自然景物的客观再现,其中“总是离人泪”是对前一问句的回答。导析:对人物眼中的景物要与人物情感联系起来。)三、阅读选段,完成910题。滚

5、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9“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中“屯屯”与“快快”自相矛盾吗?10选出对这段文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A像端正好一样,这支曲子也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B莺莺希望能用柳丝把张生的马和她的车系在一起,还希望时光不再过去,意在表达不再分离的依依之情。C滚绣球是从正面刻画莺莺与张生难分难舍的复杂内心世界。D这段心理独白生动地表现出女主人公既充满怨恨又无可奈何的愁苦心情。四、阅读导引下面一诗一词都是描写离别的名篇,

6、所使用的手法同中有异。阅读时要弄清抒情的层次,各自使用了什么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1对无题解说不正确的是( )A诗人以相见之难来衬托分别之难,未见时的相思在离别时的依依不舍面前,好像也减轻了一些,这种感

7、受貌似无理却极见真情。B作者以双关的手法和比喻的手法,写出思念之绵长和痛苦。C眼前分别在即,作者却已想到了分别后“晓镜”和“夜吟”的情形,扩大了抒情空间。D作者嘱咐对方要经常通音讯,以慰思念的愁肠。E从“夜吟应觉”之“应”和青鸟的典故,可以推测诗中的主人公是女性。12对雨霖铃解说不正确的是( )A上阙以清秋之景衬托离别的心境,情景交融,并直接描写了不忍分手的动作神态。尤其是以空廓的楚天来形容愁绪漫无边际。B下阕从眼前的分别设想别后明朝寂寞之情和经年孤寂之感,反过来加强了眼前的离愁别绪。C“良辰好景虚设”的“虚”,“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纵”、“更与何人说”,强烈地表达了爱情的专一忠诚

8、。D“杨柳岸晓风残月”为千古名句,因为杨柳依依,使人动依依惜别之情,念折柳送别之俗。晓风清寒,使人离开情人温暖怀抱后的凄冷心境再度加强,残月更令人想起人间的不圆。13将这两首诗与长亭送别对比阅读,理解不正确的是( )A“相见时难别亦难”可以说明崔莺莺“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的心境。而“东风无力百花残”则是她离别前身心的准确描述。B莺莺临别嘱咐张生的内容,可用“青鸟殷勤为探看”一言以蔽之。C把眼前的离别在更广阔的时空上展开,想到异地,想到以后,这一手法,这三首诗词曲全都用到了。D长亭送别与这一诗一词的区别是,它不仅仅抒发一种离愁别恨,还把这种感情放在反抗封建礼教和鄙视功名利禄的背景下,因而更有

9、深刻的意义。五、创新思维14根据莺莺在本折戏中的表现,以第一人称写一段文字来直接剖露她的心迹。(导析:联系莺莺的性格特征和她对张生深挚的感情。)15莺莺和张生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但以老夫人的严厉和世故,他们从此是否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呢?依据你的理解,写一部西厢后记。(导析:提要即可。)参考答案1B(A恓惶C迄今D暮霭)2B3B(指夫妻之间经离乱或变故又团圆。这里对象误。)4C5B6云天,黄花(菊花)、西风(秋风)、大雁、霜林7“染”不仅把外在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醉”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8D9不能。这里说的是女主人公希望张生的马能走得更慢些,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