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5.1 土壤酸碱性的改良教案1 苏教版选修2_第1页
高中化学 5.1 土壤酸碱性的改良教案1 苏教版选修2_第2页
高中化学 5.1 土壤酸碱性的改良教案1 苏教版选修2_第3页
高中化学 5.1 土壤酸碱性的改良教案1 苏教版选修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壤酸碱性的改良教学目标:1了解土壤的酸碱性。2了解土壤酸碱化的原因及常见的土壤酸碱性的改良的方法。3. 会测定土壤的酸碱度,知道改良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的一般方法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土壤酸碱性的改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难点:土壤的酸碱性;土壤酸碱性的改良的方法。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和阅读自主学习式。教学过程:【引入】老百姓常说:万物土中生。生物的生长要靠土壤来提供生存的场所,提供养分和水分等。所以,土壤在陆地环境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土壤酸碱性是由土壤PH值反映出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土壤的酸、碱状况,深刻的影响着土壤微生物、作物和土壤动物的生长,

2、也影响着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和有效性。 土壤pH 是指:土壤溶液中,H 浓度的负对数,即 pHlogH 由于22 ,纯水解离出的 H OH10克离子/升,pH7定为中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种土壤均有,土壤学必须对酸碱性进行分级:pH 极强酸 强酸 酸性 弱酸 中性 弱碱 碱性 强碱 极强碱 我国土壤多介于4.58.5 之间,大致长江以北(北纬33度)为中性碱性土壤,以南为酸性强酸性土壤。(1)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H+ 使土壤变酸; (2)微生物分解残体解离出H+使土壤变酸; (3)草本植物富积盐基(Ca K Mg )于土壤中,土壤胶体为盐基所饱和,胶体水解时,产生OH ,使土壤溶液变碱; (4)森

3、林植被(特别是针叶林)凋落物含盐基少,含树脂、单宁较多,分解后产生有机酸,使土壤变酸。2.2气候的作用: 高温多雨,矿物强烈分解,盐基大量释放并遭到淋失,Al移动性低在土壤中富积起来,Al水解时,产生H+,在环境中积累大量H+,形成强酸性土壤;干旱少雨,矿物分解释放的盐基不能淋失溢出土体,土壤胶体为盐基所饱和,水解后,形成碱性土。 母质含盐基少,在生物、气候的作用下,易向酸性土发展;母质含CaCO3多,易形成中性微碱性土;母质含Na2CO3多,易形成碱性强碱性土: 长期施用硫酸铵、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使土壤变酸;长期施用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使土壤变碱。 灌溉水来自酸性地区,水质pH值低

4、,长期用这种水灌溉,使土壤变酸;灌溉水来自碱性地区,水质pH值高,长期用这种水灌溉,使土壤变碱。 此外,使土壤变酸、变碱的原因还有很多,如云南松林的根系可分泌有机酸,也可使土壤变酸,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当土壤PH值低于7时,土壤呈酸性反应,酸性反应的强弱程度称为土壤酸度。土壤酸度根据H 和Al 存在方式的不同分为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两种。 指土壤溶液中游离态的H+浓度所表现的酸度。 它包括:土壤中的无机酸、水溶性有机酸、水溶性铝盐等解离出的所有活性H+总和。 测定时,用水浸提,电位计测定,计为 PHH2O。 意义:表示土壤酸的强度概念,其数值的大小,对土壤微生物、作物根系的生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5、,同时,也影响土壤中养分的存在方式和有效性。 指土壤胶体上吸附态的H 和AL所能表现的酸度。 注意:H、AL处于吸附态时,不显酸性,不会使土壤溶液的pH下降;解吸后,进入溶液才显酸性,使pH值大幅度下降。 类型:潜在酸根据测定时,所用交换剂的不同,又分为:代换酸度 和水解酸度两类。代换酸度 用过量的强酸强碱盐溶液(NaCL、KCL)作用于土壤,盐中的金属离子所代换出的H、Al 所表现的酸度称为代换酸度。100g土表示,若用电位计测定,计为PHKCL (2)反应产物HCl解离度大,溶液中H 浓度高,形成可逆反应,胶体上的H和Al不能全部代换出来,即:代换酸只能表达部分潜在酸; (3)代换酸的测定

6、中,包含着活性酸,PHKCL< PHH2O ,其值本身是一种容量指标。水解酸度 用弱酸强碱盐溶液作用于土壤,盐中 的金属离子所代换出的H和AL所表现的酸度称为水解酸度。反应特点:(1)反应过程中 ,产生的CH3100g 土,若用电位计测定,计为 PHCH3COONa (2)反应产物为水和氢氧化铝,解离度低,不能形成可逆反应,胶体上的H和Al代换较为完全,即水解酸表达了全部潜在酸。 (3)水解酸的测定中 ,包含了代换酸和活性酸,PHCH3COONa<PHKCL<PHH2O,其值本身是一种容量指标,可作为酸土改良时,计算石灰用量的根据。3.3活性酸与潜在酸的关系: (1)是同一平

7、衡体系中,两种不同的酸度形态,可以互相转化; (2)活性酸是土壤酸的强度指标,表示土壤酸的外在的、活跃的形态,其值大小容易变化; (3)潜在酸是土壤酸的容量指标,表示土壤酸的内在的、稳定的形态,其值大小不易发生变化; (4)潜在酸往往比活性酸大,一般要大几千几万倍,所以,生产中,酸土改良较难进行。 当土壤pH值高于 7 时,土壤呈碱性反应,其碱性反应的强弱程度称为土壤碱度。土壤呈碱性反应主要有三个原因: (1)土壤中有丰富的盐基,使土壤呈中性微碱性反应: (2)土壤中有较丰富的CaCO3 ,使土壤呈中性微碱性反应: (3)土壤中有较多的Na2CO3 ,使土壤呈碱强碱性反应: 土壤碱度直接用土壤

8、溶液的pH值衡量,也可用土壤中Na2CO3 的含量衡量,还可用Na饱和度衡量(土壤中OH 不被胶体所吸附,所以,土壤中没有潜在碱度的概念)。 土壤酸碱性是随着土壤的形成而产生的,所以,成土5 因素都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归纳起来: (1)气候:高温多雨,盐基淋失强烈,易形成酸性土;干旱少雨,盐基不易溢出土体,易形成中性碱性土。 (2)生物:草本植物富积盐基能力强,易发育成 中性碱性土;森林植被富积盐基能力弱,凋落物易产生有机酸,易发育成酸性土。 (3)母质:母质含盐基少,易发育形成酸性土;母质含盐基丰富,可控制土壤呈中性碱性土。 (4)地形:土壤处于易遭冲刷的地形,盐基淋失多,易向酸性土发展;土壤

9、处于易积水的地形,有利于接纳盐基,易发育成 中性碱性土。(复盐基作用) (5)时间:成土时间短,盐基淋失少,易形成中微碱性土壤;成土时间长,盐基淋失多,易发育成酸性土。此外,人为施肥、灌水、环境污染(酸雨)等都影响土壤的酸碱发展。6. 土壤酸碱性的改良 调节pH的目的:将强酸性土或强碱性土调至微酸或微碱性,以有利于提高养分有效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和作物的生长。 调节方法:强酸土:施用石灰及配合施用碱性肥料 石灰施用量:1、可以以土壤水解酸量为计算基础确定: 石灰施用量土壤重量×水解酸量×换算系数 常用公式: 石灰施用量(Kg/亩)667××100g土)×10×56/2×10 × 2、可以用试验方法确定: 将待改良的土壤划出5平方米,每平方米分别施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