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成都大学1:500基本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_第1页
数字化成都大学1:500基本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_第2页
数字化成都大学1:500基本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_第3页
数字化成都大学1:500基本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_第4页
数字化成都大学1:500基本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大学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目录一、概述 (11.1测区概况 (11.2 测区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与利用 (11.2.1地形资料 (11.3 作业依据 (11.4坐标和高程系统 (11.4.1坐标系统 (11.4.2 高程系统 (11.5 拟投入设备及人员: (11.6 质量目标 (2二、地形测绘 (22.1基本要求 (22.1.1 成图方法 (22.1.2 测图比例尺 (22.1.3 图幅分幅与编号 (22.2控制测量 (32.2.1基准点建立 (32.2.2控制点布设 (32.2.3.控制点编码 (32.2.4首级控制网测量 (32.3图根控制测量 (62.3.1图根点的

2、布设 (62.3.2图根点编号 (62.3.3 图根点的测量 (62.4地形图测绘 (62.4.1基本要求 (62.4.2 数据采集方法 (62.4.3 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查 (72.4.4 数据处理 (72.4.5 图形编辑 (82.4.6 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 (82.4.7 精度要求 (102.4.8 图廓整饰规定 (10三、成果检查验收及资料提交 (113.1 成果检查与验收 (113.1.1 检查验收内容 (113.1.2 检查与验收方式 (113.2 资料提交 (113.2.1 文字报告 (113.2.2 控制测量成果 (113.2.3 图形资料 (11一、概述成都大学地块位于四川省

3、成都市龙泉驿区。测区位于北纬30.647度东经104.178度北纬30.656度东经104.195度。测区内主要是校园教学区和住宿区,测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通视情况不太好。本次作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成都大学的2000余亩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1.2 测区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与利用1.2.1 地形资料有天地图四川免费提供成都大学测区无坐标数据航片,可用于控制点布设指导和点之记示意图。1.3 作业依据(11:500_1:1000_1:2000_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2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_第1部分:1:500_1:1000

4、_1:2000地形(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坐标系统采用成都大学独立坐标系。1.4.2 高程系统高程系统采用成都大学假定高程基准。1.4.3 基本等高距基本等高距为1.0米。1.5 拟投入设备及人员:本次作业计划拟投入四个作业组,人员包括:高级工程师1人,技术工人25人。计划投入的设备有:中纬全站仪7台套;笔记本电脑25台;数据备份硬盘1个。所有仪器设备均经过四川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鉴定且在检定有效期内,各项精度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技术总结中必须附上所有仪器的仪器检定证书。1.6 质量目标依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之规定,本项目成果质量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方式进行控

5、制。质量目标如下:(1数据成果:控制点布设要合理、观测要正确、记录要齐全规范、计算要正确。(2图件成果:地形图内容要完整、表示要合理、注记要标准。(3文字成果:报告格式要规范,结构要清晰,内容要完整。(4存储介质:成果光盘存储的数据成果要完整,存储介质要完好。(5总体质量:最终成果质量要求达到优良级。二、地形测绘2.1.1 成图方法本测区地形图测绘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成图方法;内业编图采用南方CASS 7.1成图软件。2.1.2 测图比例尺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500。2.1.3 图幅分幅与编号本测区地形图依照北江市地形图分幅标准和图幅整饰标准,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幅尺寸为50cm×50cm

6、(实地为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50米;取图内较大单位或小区名做为图名,编号采用图幅左下角纵、横坐标公里数表示(保留两位整数和两位小数,中间用“-”连接,纵坐标在前,横坐标在后,如:25.00-31.00。2.2 控制测量选取成都大学中心区域布设起测点,作为成都大学独立坐标系的基准点K1,坐标为:(5000,5000,假定高程为200。(注:在后期可转换为城市坐标系或者国家坐标系。基准点采用在固定石块打孔埋设钢筋制作永久控制点。采用成都大学独立坐标系,无城市坐标和国家坐标已知点联测,且学校地形条件复杂、通视效果差,采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所以选择导线测量。项目要求在仪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提高测量

7、精度,固根据学校现有仪器和国家标准决定进行四等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首级控制点最好与基准点一样埋设钢筋制作永久控制点。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采用钢钉形式(钉入15cm以上。控制点采用“K”+序数的格式,如:“K2”.由于采用的是独立坐标系,无法联测形成导线网,所以全部采用闭合导线法,所有导线环从基准点出发,然后回到基准点。各导线环由基准点向成都大学其他区域发散。(1导线测量要求如下: (2水准测量: 采用全站仪在首级控制网基础上做一级图根导线控制。项目在完成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分区域测量。根据区域复杂程度和面积大小合理选择图根控制点,采用钢钉(10cm以上制作图根控制点。图根点编号采用序数前面加

8、字母“TG”表示,如:TG001。2.3.3 图根控制点的测量图根控制采用一级附和导线测量。导线从分区测区最近首级控制点出发,附和至测区其他首级控制点。技术标准满足城市测量标准一级导线标准(见首级控制测量。(1地形图碎部点高程注记至0.01m。(2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要按规范与图式执行。(3地形图测绘完成后,作业员应详细地进行自我检查与整理,测区要统一对所测图幅进行检查。(4地形图内容除树木、苗圃外,直径大于10cm的地物均要求采集。(5地貌测绘要正确,表示要合理,微貌显示要逼真。2.4.2 数据采集方法使用全站仪进行碎部点采集。采集要素时使用同一的外业编码。(1外业数据编码:外业数据编码为如

9、图所示:XX XX XXX地物编号地物数量编号点号地物编号参见:附表一。面状地物、现状地物中地物数量编号按照数量累加,独立地物由点好进行累加,“地物数量编码”始终为“01”。(2采集要求a、必须绘制草图,草图应在页眉处书写草图名称,格式为:“任务编号草图累加编号时间小组名绘图人员”。b、草图必须使用统一的A4纸张绘制,必须有便于识别的草图符号和注记。c、地物直径大于10cm的均需要采集,树木、苗圃除外。d、规则弧形,使用最少点量,比如圆弧,三点即可。不规则图形,需加密点密度,尤其是弯曲处。e、采集地形点时必须按照规定量取仪器高、棱镜高,其他地物高程可视情况而定。f、有井盖的必须按照编码方式标注

10、井盖类型。g、其他按照1:500_1:1000_1:2000_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进行。(3现场记录每次施工都必须书写现场记录。现场记录因包括:a、人员到场情况,人员精神状态。b、仪器设备情况,有问题时必须记录并及时更换仪器。c、天气情况。d、测量的大致内容。e、测量途中所遇到的问题,包括测量途中所遇到的模糊技术问题,以便查错。f、施工结束的相关记录,包括结束时间、结束时任务的进度、其他有关继续施工需要记录的信息。2.3.3 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查地形测图时仪器的设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2照准一图根点标定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

11、误差不应大于0.05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05m;(3仪器高、棱镜高应量记至毫米。2.3.4 数据处理全站仪采集数据可导出成文本文件,供成图处理。2.3.5 图形编辑对照野外绘制的草图,利用展绘到计算机软件上的点号(或编码进行地形图的编辑,根据相应图式、规范和设计书要求对地物进行分层、编码。使用南方cass成图系统时自动将外业编码转换为国标通用编码,以便后期地理信息系统使用。2.3.6 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本测区地形图测绘内容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取舍遵从地物直径大于1

12、0cm的都要表示。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1测量控制点测绘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将测区范围内的所有图根点,按图式规定的符号,准确的展绘到地形图上。(2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a、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b、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 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 c、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 0.4mm,简单房屋小于 0.6mm 时,可 用直线连接。 d、1:500 比例尺测

13、图,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 e、 测绘垣栅应类别清楚, 取舍得当。 围墙、 栅栏、 栏杆等可根据其永久性、 规整性、重要性等综合考虑取舍。 f、台阶和室外楼梯长度大于 3 毫米,宽度大于 1 毫米的应在图中表示。 g、永久性门墩、支柱大于 1 毫米的依比例实测,小于 1 毫米的测量其中心 位置,用符号表示。 h、建筑物上突出的悬空部分应测量最外范围的投影位置,主要的支柱也要 实测。 (3)交通及附属设施测绘 a、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反映陆地道路的类别和等级,附属 设施的结构和关系;正确处理道路的相交关系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 b、双线道路在图上均应按实际宽度依比例尺表示。道路交叉处

14、、桥面等应 测注高程,隧道、涵洞应测注底面高程。 c、凡正规的内部道路,按比例实测上图。 (4)管线及附属设施测绘 a、永久性的电力线、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应实测。当多 种线路在同一杆架上时,只表示主要的。建筑区内电力线、电信线可不连线,但 应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 b、架空的、地面上的、有管堤的管道均应实测,分别用相应符号表示。并 注明传输物质的名称。 c、污水篦子、消防栓、阀门、水龙头、电线箱、电话亭、路灯、检修井均 应实测中心位置,以相应符号表示。根据甲方要求,必须测绘主要道路交叉口附 近的下水检修井之井底标高,并标注在地形图上。 (5)地

15、貌和土质的测绘 9 a、地貌和土质的测绘,图上应正确表示其形态、类别和分布特征。 b、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 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 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 2mm,以陡坎符号表示。 c、各种土质按图式规定的相应符号表示。 (6) 植被的测绘 地形图上应正确反映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实测范围,以相应的符号表示。 对于大面积分布的草地,加注“草坪”二字。 h 注记 a、要求对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图上所有居民地、道 路、以及主要单位等名称,均应调查核实,有法定名称的应以法定名称为准,并 应正确注记。 b、由于本测区地势平

16、坦,大部分为建筑区,故不绘等高线,只需标注高 程点。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其间距应以 12 米为宜; 测区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建筑物墙基脚和相应的地面、桥面中心、 空地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高程注记点注记至厘米。 2.3.7 精度要求 (1)平面精度 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 5cm; 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25m; 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超过±0.20m; (2)高程精度 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 0.05m; 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 0.17m; 2.3.8 图廓整饰规定 图廓整饰严格按照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720257.1 2007)要求执行。 三、成果检查验收及资料提交 10 3.1 成果检查与验收 3.1.1 检查验收内容 检查验收内容包括:控制成果、地形图图件、文字报告。 3.1.2 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