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的设计_第1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的设计_第2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的设计_第3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的设计_第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的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压床机构设计说明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械XXX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目录、设计题目 压床机构的设计 二、工作原理 压床机械是由六杆机构中的冲头(滑块)向下运动来冲压机械零件的。图 1 为其参考示意图,其执行机构主要由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 电动机经过减速 传动装置(齿轮传动)带动六杆机构的曲柄转动,曲柄通过连杆、摇杆带动滑块 克服阻力F冲压零件。当冲头向下运动时,为工作行程,冲头在0.75H内无阻力; 当在工作行程后0.25H行程时,冲头受到的阻力为F;当冲头向上运动时,为空 回行程,无阻力。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的油泵凸轮 机构。 三、设计要求 电动机

2、轴与曲柄轴垂直,使用寿命 10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载荷有中等冲 击,允许曲柄转速偏差为 5%。要求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在许用值 a 之 内,从动件运动规律见设计数据,执行构件的传动效率按 0.95计算,按小批量 生产规模设计。 FnifixFnifix ().7511 冲头胆力曲鏗 +J U U 25,1125,11 W1 / +J 丿, 01 - 如 JifnCc)坟行机构运詢筒團屮2 四、原始数据 见下表 导杆 机构 运动 分析 转速 n2 (r/min) 95 距离X1 (mm) 50 距离X2 (mm) 140 距离y (mm) 160 冲头行程H (mm) 150 上极限角1 (

3、) 120 下极限角2( ) 60 导杆 机构 动态 静力 分析 工作阻力FmaX(N) 4300 连杆3质量m (kg) 60 连杆3质心转动惯量 Js3 (kg m2) 0.21 滑块6质量m (kg) 34 摇杆4质量m (kg) 40 摇杆4质心转动惯量 Js4 (kg m2) 0.2 凸轮 机构 设计 从动件最大升程H 20 从动件运动规律 余弦 许用压力角ot 30 推程运动角 & 60 远休止角 & 10 回程运动角屈 60 五、内容及工作量 1、 根据压床机械的工作原理,拟定执行机构(连杆机构),并进行 机构分析。 2、 根据给定的数据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ICB

4、=0.5IBO4, ICD=(0.25 0.35)ICO4O要求用图解法设计,并将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3、 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分析出滑块6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及摇 杆4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4、 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求出最大平衡力矩和功率。 5、 凸轮机构设计。根据所给定的已知参数,确定凸轮的基本尺寸(基 圆半径r。、偏距e和滚子半径rr),并将运算结果写在说明书中。画出凸 轮机构的实际廓线。 6、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应包括设计任务、 设计参数、 设计计算过 程等。 六、设计计算过程 1. 压床执行机构(六杆机构)的设计 根据给定的数据,利用autocad绘制出当摇杆摆

5、到两极限位置时,机构运动简图 (图 3)。 图3摇杆摆到两极限位置时,机构运动简图 由图3可知,因为DDi 50(即压头的行程H),而三角形CGO4为等边三角形, 可推出四边形CCiDiD为平行四边形,则CO4 =CIO4=CG =DDi=150 则 CD = 0.35CO4 = 52.5,由 CB=0.5BQ,则 BO100 tan N O2O4 E =越=0.3125 ,则 N O2O4E = 17.4, N B1O4O2 = 426 , 160 在三角形 QQE中,C2O4=J(4C2+166)=165,由 2 2 2 (BQ +C2Q BO ) COSBO4O2= - 得出 B1O2

6、=113.7,同理可得 BO2 =210.8,所 2BO4 X O2O4 Bl Al c E 4 A DI 140 7 2 O2B - O2 B1 以O2A= 2 e 2 1 = 48.55, ABPAgB T623, 所以得到四条杆长 O2A =48.55,AB =162.3,BO4=100 O2O,=寸梓 +160)=165 利用上述求得的曲柄摇杆机构各杆的长度, 利用一款四杆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软 件(图4),输入四杆的杆长后可以得到:行程速比系数K=(1800+6”(180 0-8) 得,K=1.105,摇杆的摆角a =60 0。 已四特机构贮运动分析及动态佑真 無i痊克旳忻运刘昱示至否

7、昱亍运或桓式 死点 (曲柄fe養) 最大摆角度 h型曲槁輕杆机椅 护I谨比亲数K I 1 104 & 15509 最小传动角J厦) 韭 4?品 5 吐角gJt 3 I 5.1753562S6 最夫角加速度 (1/閒 I 6445553I 6445553 辱大角位移(度) I 232.6?91240I 232.6?91240- - 60.049943(60.049943( 图4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图7摇杆的角加速度曲线 F面分析当摇杆分别摆到两极限位置时,滑块的速度及加速度。 原始数据要求,杆件2的转速n=80r/min,则其角速度wi为: Wi = 8 rad/S=8.38 rad/S

8、 点 A 的线速度 VA =wi l OA =0.41 m/s 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出以下两个位置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 (1)上极限位置 1) 此时,机构运动简图如图8所示。 方向 大小 aA=w12 l OA =8.38 2*48.55mm/s2=3.41m/s2 an BA = V2 BA/1 AB=1.04 m/s 22)速度分析 VA = VB+VAB 3)加速度分析 因为VB=0,所以VA= VAB =0.41m/s 方向垂直O2A BA t BA 测得 a=500 , b=400 所以 a t B *cosb= a A + a BA B =5.81 m/s 2 所以 a B =

9、5.81 m/s 2 又因为 a B /a c =BO4 /CO4 =0.67 所以 a c =8.67 m/s 2 测出 2=60, 1=71 0-60 0=110 对 y 轴投影得:0=-acSinv1 + a t D C sinv2 对 x 轴投影得:aD= a C cos1 + a t DCcos2 (2)下极限位置 1)此时,机构运动简图如图9所示。 2)速度分析 02 A 3)加速度分析 方向 B A 解得 at D c =1.91 m/s 2 a D =9.47 m/s 2 VA = V B +VB A 因为 VB =0,所以 VA = V B A =0.41m/s 方向垂直 得

10、:at B =-2.42.m/s 2 所以 a B =-2.42 m/s 2 所以 a C =-3.62 m/s a n D c 方向 V 大小 ?大小 aA =w12 l OA =8.38 2 *48.55mm/s2 =3.41 m/s 2 n a BA = V 2 X X BA/I AB=1.04 m/s2 测得1=12 2=12 0 所以,向y轴投影,有:-at B *cos J(ds/d6 -e)/tanp -s2 +e2 代入一个特殊值,得出两个式子:r2 o 73(学-e)-h2 +e2 当 6 =0、 当 6 =14 当 6 =28 当 6 =42 70 时,BE=0 时,BE=

11、15.1 时,BE=24.5 时,BE=24.5 当6 =7 时, 当 6 =21 当 6 =35 当 6 =49 BE=7.9 时,BE=20.8 时,BE=25.7 时,BE=20.8 当 6 =0、600 时,BE=0 当6 =6时, BE=9.3 当 6 =12 时,BE=17.6 当右=24 时,BE=28.5 当 6 =36 时,BE=28.5 当 6 =18 时,BE=20.9 当 6 =30 时,BE=30 当 6 =42 时,BE=20.9 I I I IT . 空塾 及 r 2 o V3(Y)-h2+e2 6 2 步骤: 根据基圆半径和偏心距画出部分。 将基圆的一部分70。

12、角五等分,作为推程的部分,再以10和60。分别画 远休和回程的部分。 再过各等分线与基圆的交点做该偏置圆的切线。 利用反转法原理画该凸轮的轮廓曲线。 画滚子半径圆(圆心绕着凸轮的工作轮廓线)。 R1=0.2 r o =7.9mm 六、设计总结与体会 多人都挂在这上面了。 成绩也不错。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一这是我入大学的一次做课程设计。开始我不知道什么是课程设 计,因此有由两式相减得 e=7.7 mm 1) 2) 3) 4) 5) 对于机械原理,我对其一直表示很害怕,因为我听学长学姐说机械原理这门课很难学, 很 因此,我在平时花费在机械原理的时间也比其他课多很多, 期末考试 及 r 2 o V3

13、(Y)-h2+e2 些茫然和不知所措,但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互相帮助下还是按时完成了设计。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体会很深,也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 不经过实践,我们又怎么能将书里的知识与实际联系在一起。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 充分利用了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 根据设计要求和运动分析, 选用 合理的分析方案,从而设计出比较合理的机构来。 这次课程设计,不仅让我们把自己所学的 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设计一些对社会有用的机构, 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团体合作的重 要性, 因为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但靠我们自己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积聚大家 的智慧,才能创造出令人

14、满意的产品来。 通过这次试验我才亲身体会到自己学的知识与实际动手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在画 图方面, 如何布局才能使图让人清晰易懂, 不显得空旷和不浪费纸张。 其实要事先想好在哪 一部分画什么, 并确定相应的比例尺。 在对结构进行力的分析的时候, 首先要确定各杆的运 动方向, 再确定其受力方向。 在画图的时候要力求精确, 只有这样才能使计算结果与实际相 差不大。在画图的过程中,间接的帮我们复习了以前的知识,比如机械制图,理论力学等。 同时, 这次课程设计也为我们以后的毕业设计打下了一个基础,我相信, 们毕业设计的时候不再会象现在这么茫然了,也一定能做好它。 参考文献 1.孙恒,陈作模,葛文杰主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