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谨慎性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_第1页
所谓谨慎性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_第2页
所谓谨慎性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_第3页
所谓谨慎性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_第4页
所谓谨慎性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所谓谨慎性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合理估计不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既不高估 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实施谨慎性所谓目的在于避免虚夸资产和收益。抑制由此给企业 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有利于企业做岀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 提髙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谨慎性原则在金融企业会计的应用突出表现在汁提各种财产减值准 备、关注和反映或有负债、固泄资产的加速折旧等,要充分发挥谨慎性原则的重要作用,就必须认真 做好以下几个方而的工作1给予企业会il核算自主 权,是落实谨慎性原则的前提。我国原金融企业会 计制度是在93年出台并实施的,当时我国正处于由汁划经济向市场

2、经济转轨时期,财务会计制度不 可避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如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固左资产的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等都有国 家统一制左,金融企业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规左一方而使得金 融企业提供的会il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一圧程度上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 而,由于企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计提坏账准备和固左资产的折旧,无形之中削弱了企业应付风险的 能力。这些规定越多,使得金融企业在全而走向市场,不断提髙市场竞争能力等方而越来越不适应。是更加注重资产质量。为了将虚拟资产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以确保资产价值真实可靠,2001年版的金融企业会讣制度 对于待摊费用

3、、开办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的摊销的会计处理规泄与 以往相比明显地体现岀 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该制度借鉴了第36号国际会汁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121号准则公告关于资产减值的规泄,要求金融企业对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汁提减值准备,要求金融企业 应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贷款损失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左资产减值准 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等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二是收入的确认更加稳健。2001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将贷款的核算区分为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英第八十五条规泄“发 放贷款到期(含展期,下同)90天及以上尚未收回的,英应

4、计利息停止计入当期利 息收入,纳入表外 核算;己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 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 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其第十三条规徒“从应计贷款转为非应计贷款后, 在收到该笔贷款的还款时,首先应冲减木金:木金全部收回后,再收到的还款则确认为当期利息收入”。-)在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的应用金融企业的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谨慎性原则要求,定期或者至少 于年度终了时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融企业除了对长期股 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讣提减值准备外,最主要是各项金融资产的减值 准备。金融匚具确认和讣量准则规定

5、:金融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的账 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计提减值准备。持有至 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其发生减值时,将该金 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预讣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汁入、“I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讣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予以转岀并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就应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无疑是谨慎性原则的充分体现。而其中对于贷款的减值准备,以前是根据贷款五级分类标准 来讣提呆账准备的,新会计准则是将该贷款的账面价

6、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 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这样的计提方法也更加符合谨慎性原则要求。谨慎性原则是一项起补充、修订作用的会计原则,它为企业规避风险,保护相关人利 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通过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可 以有效地规范企业的会讣核算和风险披露,既有利于决策者更为客观准确地做出决 策,更有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2月20 R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叠款軽金率0.5个百分点。和讯网第一时间连线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董,她认为,央行近期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 在收紧货币流动性,年底还会再次动用货币工具进行调整。左

7、小蕾表示,央行近期动作十分明显,这一次没有出乎意料,与预期一致。这是央行年 内第六次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目的还是为收紧流动性。11月末M2余额71. 03万亿元,同比 增长19.5%,增幅 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且高于市场预期,货币流动性趋势并没有减弱。境外资木正加速进入中国,10月新增外汇占款5190. 47亿元,创下自2008年4月以来新髙。央行 再次动用货币工具是完全符合预 期的。左小蕾称,通胀预期压力的大增,使央行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年底央行还会有进步的动作。本稿中国网专供和讯网使用三、近期我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分析2006年7月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上调主要针对流动性过

8、剩问题,希望通过此种方式 对资金 的流动性进行回笼,对整个经济实施宏观调控,防丨上经济由过快向偏热发展,防止通 货膨胀。1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信贷规模激增据统计,截至2006年11月,银行人民币存贷差己达11万亿元,银行手中可供使用的信贷 资金 空前泛滥,截至2006年9月各项贷款合计为221035186亿元。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 行来说, 岀于自身收益的考虑,在流动性严重过剩的压力下,商业银彳亍的放贷热情必然提髙。列一方而越来 越多的银行完成重组和IPO这种融资的增加实际上是资木金的增加,扩大了商业银行信贷的杠杆效应, 可以使银行的新增贷款成倍增长。如果不把流动性控制在适当水平,银行过度

9、扩张贷款的压力会再度 上升信贷规模将岀现高速反弹,这势必会加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过热现象。2.国际收支顺差矛盾突岀中国海关总署1月11日发布的统讣数据表明,2007年全年中国进口总额9558.2亿美元,出口 总额为12180.2亿元,累计贸易顺差为2622亿美元。2007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已达15282亿 美元。髙额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形成了巨额的外汇占款,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量,再通 过货币乘数效 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3.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投资过热国家统讣局数据显示,2006年前3季度,我国城镇固左资产投资为61800亿元,同比增长 达28.2%,

10、增幅比上年同期髙0.15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10062亿元,同比增长达21.6%:全社 会固左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3%,增幅虽比上半年回落2.15个百分点,但依然比去年同期加快1.2个百 分点,指标仍在高位运行。4.公开市场业务及再贴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为了对冲由于购买外汇而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加大了在货币市场进行债券止回购、 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在对冲持 续刚性增长的外汇占 款时,受到了一泄限制;而我国目前的再贴现率已经较髙,上调再贴现的空间有限。由此,提髙准备金 率成为中央银行可以动用的较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四、存款准备金率调整

11、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1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预期效应2007年1月末我国人民币项存款余额为34万亿元,从理论上看,存款准备金率每上升0.5个百分点,可冻结资金约1700亿。而2007年1月之后存款准备金率经9次上调,由9.5%上调至14.5%,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约1.7万亿,而依据货币乘数的原理,任理论上央行可以冻结的资金远 远超过这个数字。因此能在一怎程度上控制商业银行的资金总量,防 止信贷资金泛滥,缓解控制流动 性过剩问题。此外在三项货币政策工具中,央行提髙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更加直接、作用范羽广、政 策时滞时 间短.央行调控的主动性更强。而且存款准备金率具有非常强的告示效应,存款准备金

12、率的一再上调 表明了中央的调控态度与调控决心,进而间接影响微观个体的投资预期。2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应局限性首先,金融创新弱化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作用的力度。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原 理是中央 银行调髙或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相应减少或增加,从而收缩或扩大信用。这里,存 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基木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相对囿宦,这样才能对中央银行的存款 准备金率的调整做出反映。金融创新破坏了这一前提条件,由于 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创新,商业银 行可以通过创新业务和创新工具轻而易举地通过货币市场调整瓦超额准备。超额准备弹性的增大,使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力度减弱。英次,政策

13、的时滞效应影响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调控的短期效果。从国内经济形势过热,银行资金 流动性过强,到央行意识到必须釆用一泄的措施进行调整,杲一种认识时滞;从认识到央行决定采取 实际行动,提髙存款准备金率,所需要的时间是此项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以后, 到对宏观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取得效果,需要更长的时间,即外 部时滞。一般情况,央行采取措施以 后,不可能马上引起最终目标的变化,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慢慢影响各个单位的经济行为, 从而对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另外由于政策的时滞效应又可能带来矫枉过正的副作用。再者,国际收支顺差冲销了存款准备金的调控效果。流动性过剩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国

14、内问题。在国际国内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仍而临着巨额贸易顺差的压力。而外汇占款会 在很大程度上冲销存 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紧缩银根的效果。因此,鉴于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以及国内外金融市场形势的整体变化,单纯的依靠 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难以实现紧缩的货币政策,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还应辅以多 种货币政策,积极 推进我国利率及汇率改革,以更好地控制资金的流动性,使宏观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和讯外汇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左.自2011年7月7 R起上调金融机构“J址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別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 贷款利率相应调整。3、对此事

15、件,我们专访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经济学专家,对外经济研究所张燕生。张燕生表示, 央行此次加息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调卩物价上涨,由于今年央行已经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金 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 5%的历史高位,从而使得市场资金紧张,继续提髙存款准备金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央行才决左提高利率以调巧通胀。而关于此次加息是否会导致热钱加速流入中国,张燕生表示加息对热钱的影响不大。由于美国长 期保持超低利率状态,向市场中释放了大量的热钱。这些热钱并没有流入美国的实 体经济,而是在金 融帀场四处游疋。哪里有利润就会去哪里,而中国此次加息幅度为0. 25%,并且市场对此早有预期。因 此此次加息对市

16、场影响肯左有,但是不会导致人民币加快升值,也不会影响热钱大量流入中国。和讯消息6曰傍晚,中国型i宣布从7月7 R起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和讯网连线淸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他表示,加息有利于控制房地产泡沫,减少股市 隐想。袁钢明对和讯网表示,加息对中国股市有好的影响。股市存在隐患,而加息有利于控制 房地产泡 沫,减少股市隐患。此外,目前股市中也不存在货币紧缩,加息对股市是有好处的。在被问及此次加息是否意味着紧缩政策将继续时,袁钢明认为,这次加息是在前而的紧缩政策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开拓了新的空间。过去过度依赖提髙存款進刍全色投资活动旺盛,紧缩政策的效 果

17、偏差,不能有效的控制通货膨胀,而且紧缩的空间越来越小。现在存款准釜金率已经加到了头,无法 再紧缩。而加息在紧缩方而的灵活度最大,这次加息政策的岀台,可以进一步创造紧缩空间。袁钢明认为,现在谈及紧缩政策会逆转还为时还早。紧缩政策主要关系到中国经济的两 个方而, 一是通货膨胀,比如粮食、猪肉价格的上涨,这个与货币疑无关。现在通货膨胀己经到顶了,预讣最多 到第4季度价格就会开始回落。第二是房地产泡沫,这个与货币量有直 接关系。房地产资金充裕,同 时吸引更多资金投入,产生泡沫。现在房地产的调控刚有效果,房地产商正加快销售,回笼资金,但是 整体的效果还不明显,有些地方其至是越调越高。除了货币政策,房地产

18、的调控还需要非货币政策的 配合。现在来看,房地产泡沫的调控还需要 较长一段时间,所以现在说紧缩政策的逆转也为时过早和讯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左,从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 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称,在西方集体看空虫 国银行(60198&股吧)业的情况下,加息有助于使资金回流到银行,缓解其贷款压力,改善经营状况。“今年上半年,通胀一直在高位运行,市场对CPI将上涨至6. 2%以上的预期很强烈,加息将有助于进一步控制物价,引导资金回到银行。”孙立坚说。孙立坚认为,惟有使资金回到银行提髙存款准备金率才有实际意

19、义才能从根木上控制 流动性,也就能控制物价进一步上涨。“加息还有助于改善负利率的现状。由于通货膨胀维持髙位,百姓都把钱从银行拿出来交给了私募等机构,这不但增加了市场流动性,也无意中给银行放贷增加了压力。孙立坚说7月6日下午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7月7 R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矍松在微博中表示,这有助于校正负利率,显 示货币政策依然将抑制通胀作为从紧政策的主要目标。巴曙松认为在社会融资日益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下,过度依赖提高准

20、备金率、贷款控制等数量工具不仅政策效果受到影响,而且还可能导致流动性的结构性失衡。预讣下一步紧缩政 策会平衡运用利率等价格工具和数量工具,利率工具的灵活性会有所提髙。4、 一、为推动经济增长,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历来重视通过消费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亚当斯密称“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熊彼特认 为资木 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源于一种以城市享乐生活为特征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奢 侈消费在表而上促进了生产。二、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广大中产阶级收入不升反降。近三十年来,美国社会存在着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方而是美国老百姓超前消费,另一方而,老百姓的收入却一

21、直呈下降态势。拯统讣,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美 国的平均小时工资仅仅与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岁男人的收入则比30年前 同样年纪的人,低了12%o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统计表明,这几十年来美国贫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收入却不见增长,与80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密切相关。三、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超前消费、入市投机。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后,美国一直通过制迫和修改法律,放宽对金融业的 限制,推进金融自由化和所谓的金融创新。例如,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加恩-圣杰曼储

22、蓄机构法, 给与储蓄机构与银行相似的业务范国,但却不受美联储的管制。根 据该法,储蓄机构可以购买商业票 据和公司债券,发放商业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其至购买垃圾债券。 另外,美国国会还先后通过了1987年公平竞争银行法、U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方案,以及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等众多立法,彻底废除了1933年美 国银行法(即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的基木原则,将银行业与证券、保险等投资行业的之间的壁垒消 除,从而为金融市场的所谓金融创新、金融投机等打开方便之门。在上述法律改革背景之下,美国华尔 街的投机气氛R益浓厚。特别是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利率不断疋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 新

23、速度不断加快,加上弥漫全社会的奢侈消费文化和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为普通民众的借贷超前 消费提供了可能。特别是,通过房 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神话,诱使大暈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纷纷 通过按揭手段,借钱涌入住房市场。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表而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 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 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对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也造成严重影响。有学者指出,“技术层而上早该破产的美国,由于欠下世界其他国家过多的债务,而债权国因不愿看到美国破产, 不仅不能抛弃美国国债等,其至必须继续认购更多的美

24、国债务,以确保美国不破产呛】在美国,贷款 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泄棋至根木没有收入 的人,买房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由于之前的 房价很髙,鯉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 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岀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M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 木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一个两个借款人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

25、,加上这些借款人木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 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借款人。正如上而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髙价,大而积亏损,引发了次 贷危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左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泄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 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而直接导致大批次贷 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 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后来美国经济增长步入正常的减缓周期,房价下跌,那么贷款买房的人当然就不愿意还款了,他们的固 左资产(房子)收益率在下降,他们的资产也在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