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与超声心动图诊断_第1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与超声心动图诊断_第2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与超声心动图诊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与超声心动图诊断        摘要对4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超声心动检查能检出瓣膜赘生物者38例(95%),血培养阳性者仅8例(20%),发热和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55%和30%。瓣膜赘生物多发生于左心系统(37例),尤以主动脉瓣多见(22例)。8例血培养阳性者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3例),草绿色链球菌已降为从属地位(1例)。瓣膜返流、心力衰竭和栓塞是1E最常见的并发症。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心动 C

2、linical features and echocardiographic findings of the patients with infective endocardittis Xiao Huizhen(Affiliated Hospital,Zunyi Medical College,Zunyi 563003)AbstractThe clinical informations of 40 patients with infective endocardittis were analysed.The results showed:In 38 cases(95%) the valvula

3、r vegetation could be detected by echocardiography,but only in 8 cases(20%)the blood bacterial culture was positive.The incidences of fever and embolism were 55% and 30%,respectively.In this group of patient.most of valvar vegetations were seen in left heart(37/38),especially in aortic valve(22/38).

4、Among 8 cases with positive blood culture,staphylococcus anreus was seen in 3 cases,but streptococcus viridans only in 1 case.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 were valvular regurgitation,heart failure and embolism.Key wordsInfective endocardittisEchocardiography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感

5、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传统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培养阳性诊断本病,漏诊和误诊较多,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对我室近4年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查并经临床、手术证实的40例IE作一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3年6月1996年12月我院病房收治的IE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67岁,平均36.6岁。1.2超声心动检查方法采用美国HP-77030A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探头频率2.5MHz,取常规探查部位,从各个不同切面观察心脏形态结构、瓣膜回声及活动情况,结合多普勒检查各瓣膜血流情况进行分析。1.3临床诊断依据1.3.1超声检查检出瓣

6、膜赘生物,伴不明原因发热两周以上(少数病例无近期发热史),再结合患者的栓塞史、血培养结果、原有器质性心脏病等作临床诊断,或经手术证实。1.3.2超声检查未检出瓣膜赘生物,但血培养阳性且伴IE常见临床表现。2结果一般资料40例中,超声检查发现赘生物38例(95%),心脏瓣膜无赘生物但血培养阳性2例(5%)。有器质性心脏病者32例(80%),其中以风湿性心脏病(19例)和先天性心脏病(6例)多见。其余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各1例)。心脏手术后感染(2例)和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2例)。2.2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40例IE中,伴发热22例,心脏杂音32例,心脏增大33例,心力衰

7、竭24例,心包积液4例,瘀点及杵状指各1例,脾大7例,栓塞12例,血培养阳性8例,贫血12例,血细胞增加20例,血沉增快10例,血尿8例,肾功能不全9例。8例血培养阳性检出的微生物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枯草杆菌和其它革兰阴性杆菌各2例,草绿色链球菌1例。2.3赘生物累及瓣膜情况左心系统赘生物37例(92.5%),其中累及主动脉瓣者22例(右冠瓣16例,无冠瓣6例),占57.8%;14例见于二尖瓣(前叶11例,后叶3例),占36.8%;主动脉瓣并二尖瓣赘生物1例(2.63%);右心系统赘生物累及肺动脉瓣者仅1例。2.4赘生物回声特征呈絮状回声和团块状回声多见,分别为23例(60.5%)和13例

8、(34.2%)。呈条索状回声者2例(5.3%)。赘生物多数(33例)为单个发生,2个发生者仅5例。2.5赘生物大小与并发症的关系赘生物最大者为24.5mm×12.1mm。最小者为4.95mm×2.91mm。其大小与并发症的关系见附表。附表赘生物大小与并发症的关系并发症赘生物大小(mm)5(n=1)610(n=17)1115(n=13)1620(n=5)21(n=2)n%n%n%n%n%瓣膜反流00111151002100瓣膜脱垂00210000瓣膜撕裂000010000心力衰竭00910300栓塞004422100死亡002100150 3讨论3.1细菌培养和致病菌的变化血

9、培养阳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未曾用过抗生素治疗的IE患者,60%70%可获得阳性血培养结果1。本组血培养阳性率仅为20%,其原因可能与血培养前不规则使用抗生素有关,采血时间或血培养次数不足亦可能成为影响因素,因此阴性血培养结果不能作为除外本病的依据。长期以来,草绿色链球菌是IE的最主要致病菌,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但仍占优势2。本组8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中,草绿色链球菌仅1例,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却有3例,这可能系两种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所致。3.2临床表现的变化发热为IE的主要症状,但本组仅55%病例发热,不发热者多半为入院前已用过抗生素,或并发心力衰竭、脑栓塞和老年患者。此外,本组病例的脾

10、增大、贫血、皮肤瘀点和杵状指(趾)远比70年代的报道少。以往作为IE重要体征的Osier结节和Janenways病变,本组无一例发生。由此可见IE病例可由于各种原因使其临床表现很不典型,且许多临床症状不具特异性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文献报道90%95%的IE发生在左心系统,右心系统的IE仅占5%10%3。本组检出结果与文献相符。分析结果还表明,瓣膜返流者占瓣膜出现赘生物者的76%。二者关系密切,且瓣膜返流发生率似随赘生物的增大而增高。心力衰竭和栓塞现象是本组病例的另两个重要并发症,前者与瓣膜返流、后者与赘生物的大小似有一定关系。综上所述,不难看出IE的临床表现发生变化且不典型,特异性体征少,血培养阳性率低,给本病的诊断带来困难,而超声心动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参考文献1毛焕元,杨心田主编.心脏病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