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广州广州 xxxxxx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编号: 应急预案版本号:应急预案版本号: 编制单位名称:编制单位名称: 颁布实施日期:颁布实施日期:2批准页批准页广州 xxx 有限公司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为适应生产场所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面临风险的变化,满足应急管理发展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广州 xxx 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经单
2、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审议,专家评审通过并修改后,现予以颁布,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公司各部门及人员应认真组织各岗位各级人员学习,按本预案要求,认真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准备工作。单位主要负责人: 年 月 日3目目 录录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81 总则总则.81.1 编制目的.81.2 编制依据.91.3 适用范围.101.4 应急预案体系.101.5 应急工作原则.112 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分析.122.1 基本情况.12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73 组织机构及职责组织机构及职责.233.1 应急组织体系.23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244 预防与预警
3、预防与预警.284.1 危险源监控.284.2 预警行动.314.3 信息报告与处置.325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355.1 响应分级 .355.2 响应程序 .365.3 应急结束 .406 信息发布信息发布.417 后期处置后期处置.427.1 污染物处理 .427.2 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427.3 生产秩序恢复 .437.4 善后赔偿 .437.5 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 .448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458.1 通信与信息保障.458.2 应急队伍保障.45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468.4 经费保障 .4648.5 其他保障 .469 培训与演练培训与演练.489.1 培训 .4
4、89.2 演练 .5010 奖惩奖惩.5310.1 奖励 .5310.2 责任追究 .5311 附则附则.5511.1 术语和定义 .5511.2 应急预案备案 .5611.3 维护和更新 .5611.4 制定与解释 .5711.5 应急预案实施 .57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581 泄漏现场处置方案泄漏现场处置方案.591.1 事故特征 .591.2 组织与职责 .591.3 应急处置 .591.4 注意事项 .622 初期火灾现场处置方案初期火灾现场处置方案.632.1 事故特征 .632.2 组织与职责 .642.3 处置方案 .642.4 抢救人员防护 .662.5 疏散与救护 .6
5、72.6 火灾爆炸处置措施 .682.7 注意事项 .683 灼烫现场处置方案灼烫现场处置方案.703.1 事故特征 .703.2 组织与职责 .703.3 高温灼烫处置措施 .703.4 注意事项 .714 触电现场处置方案触电现场处置方案.724.1 事故特征 .724.2 组织与职责 .724.3 触电处置措施 .7354.4 注意事项 .755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765.1 事故特征.765.2 应急组织与职责 .765.3 应急处置 .765.4 注意事项 .796 物体打击现场处置方案物体打击现场处置方案.796.1 事故特征 .796.2 应急组织与职责
6、.796.3 应急处置 .806.4 注意事项 .817 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817.1 事故特征 .817.2 应急组织与职责 .817.3 应急处置 .827.4 注意事项 .848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处置方案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处置方案.848.1 事故特征 .848.2 应急组织与职责 .848.3 应急处置 .858.4 注意事项 .859 起重伤害事故处置方案起重伤害事故处置方案.869.1 事故特征 .869.2 应急组织与职责.869.3 应急处置.879.4 注意事项.8810 车辆伤害事故处置方案车辆伤害事故处置方案.89附附 件件.921.1 有关部门、机
7、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931.2 重要物资装备清单.931.3 规范化格式文本.931.4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936第一部分:广州 xxx 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71 1 总则总则1.11.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为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维护本单位生产安全稳定,保护职工生命与财产安全;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了公司级
8、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2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 年 11 月 1 日实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09 年 5 月 1 日实施) ;(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 ;(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 17 号);(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493 号) ;(6)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 (安监总厅应急200984 号) ;(7)关于修改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实施细
9、则的通知(粤安监201235 号);(9)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591 号)8(9) 危险化学品名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告(2015 年 第 5 号) ) ;(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11)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1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13)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9) ;(1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15)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 549 号) ;(16)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
10、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 (粤安监应急20123 号) ;(17) 广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穗安监(2010)169 号) ;(18) 关于印发广州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程序和实施方案的通知 (穗安监(2011)35 号)(19)其他。1.31.3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场所范围内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灼烫等事故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1.41.4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为二个层次:综合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当事故发生时,应根据响应等
11、级条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现9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1.51.5 应急工作原则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发生事故时优先保护人的安全。作为岗位人员,救援人员必须做到处事不乱,应按预案要求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若不能消除和阻止事故扩大,应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进行撤离,并迅速将险情上报,等待救援。(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3)快速响应,果断处置。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扩大,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快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4
12、)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上级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灼烫现场处置方案触电现场处置方案泄漏现场处置方案初期火灾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物体打击现场处置方案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压力容器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起重伤害现场处置方案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10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做好物资和技术储备工作。112 2 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分析 2.12.1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1)(1)周边环境周边环境广州 xxx 有限公司位于广州市?号,其北面为?;东面为?;南面为?;西面为?。广州 xxx
13、 有限公司 500 米范围内无学校、医院等重要的公共设施。厂区周边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附近的医疗力量:位于厂区?,距离厂区 4.5 公里);位于厂区东北面的?,距离厂区 4.6 公里);?,距离厂区 8.7 公里);附近的消防力量为:?距离厂区 11.3 公里;?,距离厂区 12 公里)。 (2)(2)企业概况企业概况广州 xxx 有限公司于?年 9 月 18 日正式注册成立,公司位于?号,公司注册资本?万美元。为台港澳与境内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是一家开发、生产制冷设备的企业,销售本公司产品,提供售后服务。现有从业人员 800 人,其中安全管理人员 8 人, 公司制订有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
14、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有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 (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 号)的划分标准,企业属于小型企业。(3 3)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广州 xxx 有限公司位于?号,厂区在南面设置二个大门,厂区内的建筑物大致分为两列,西列从北往南依次为:新车间、动力车间、成品、原材料仓、12员工宿舍;东列从北往南依次为:污水处理站、性能室、维修车间、管壳线、主车间、办公楼等其具体情况是: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结构型式层数耐火等级备注面积(m2)1345(4 4)主要生产的产品)主要生产的产品公司的产品就是商用涡旋式压缩机,产量是每年 50
15、万台。(5 5)主要原材料)主要原材料用于生产的原材料主要有:各种铸造件、钢板等,生产过程中也使用到少量的危险化学品和化学品,其具体情况是: 主要原材料原辅材料名称单台用量(kg)50 万台用量(t)备注(6 6)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公司主要生产工序有:零件机械加工、外壳加工和组装、电机定子加工、压缩机装配测试等工序。详见下图 1-4(6 6)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序号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规格型号数量数量计量单位计量单位123413562.2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 危险有害物质及其特性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 (2002 版) ,经辨识,本公司产品及使用、储存的原料中
16、属于危险化学品的详见下表: 危险有害物质及其特性危险有害物质及其特性 表表 2.2-12.2-1序序号号危化品名称危化品名称危险货物危险货物编号编号危险性类别危险性类别危险特性危险特性1硝基清漆32198第 3.2 类易燃液体易燃液体2氮气22005第 2.2 类不燃气体不燃气体3液化石油气(LPG)21008第 2.1 类易燃气体易燃气体2.2.2 风险分析(1 1)火灾)火灾LPG 为易燃气体,极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可引发火灾、爆炸危险。企业使用的硝基清漆是易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如果碰到火源,容易发生火灾。变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
17、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或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如出现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也可引发电气火灾危险。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部分设备,生产过程中温度较高,如果碰到可燃物,有引起火灾危险。14企业生产车间、储存场所有大量的可燃物,如果碰到火源,有引起火灾的危险。(2 2) 机械伤害机械伤害公司生产过程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机械加工作业,在生产过程中如出现设备故障、防护装置损坏、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误操作或遇意外,都可能造成机械伤害。(3 3)触电)触电人体接触高低压电源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雷击也会造成类似后果。厂区的各种电动设备都需要用电,
18、设置有变配电房,若遇电气开关本体缺陷、设备保护接地装置失效或操作失误、思想麻痹等情况易发生作业人员触电伤亡事故(4 4)物体打击)物体打击在公司生产车间进行设备检修、货物转运时,因工具、其它物品的摆放不稳,或安全防护措施不符合规范,或未按操作规程操作,人员有被物体打击的危险。(5 5)容器爆炸)容器爆炸公司使用的压力容器(储气罐、氮气瓶)等,如设备有缺陷或超压安全附件失效或使用不当,可引发物理爆炸。(6 6)物体打击)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塌陷等引发的物体打击。在关西涂料生产车间和仓库进行设备检修、
19、货物转运时,因工具、其它物品的摆放不稳,或安全防护措施不符合规范,或未按操作规程操作,人员有被物体打击的危险。15(7 7)车辆伤害)车辆伤害车辆伤害是指企业内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碰撞伤亡事故。所有涂料原料进厂和产品出厂全部由机动车辆运输。厂内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几乎是由叉车、人工推桶车等来完成。既有厂外机动车辆,也有厂内一般的运送工具,如车状不好,驾驶员操作人员失误,行人粗心大意,都有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一旦出现车辆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可能会导致泄漏、火灾、爆炸等更严重的事故,因此,要对厂内道路、通道的功能划分,划定行车路线、限定车速、竖立警示牌等加以防
20、范。(8)起重伤害)起重伤害广州 xxx 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到货梯、起重机、叉车等起重设备在使用过程容易发生挤压、坠落、吊具、吊物掉下来造成的伤害等起重方面的伤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挤压碰撞人挤压碰撞人是指作业人员被运行中的起重机械挤压碰撞。起重机械挤压碰撞人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常见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也很大,后果也很严重,往往会导致人员死亡。B.触电(电击)触电(电击)是指起重机械作业中作业人员触及带电体而发生触电(电击)。起重机械作业大部份处在有电的作业环境,触电(电击)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C.吊物(具)坠落砸人吊物(具)坠落砸人是指吊物或吊具从高处坠落砸向作
21、业人员与其他人员。吊物(具)坠落砸人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最常见的伤亡事故,也是发16生在各种类型起重机械作业中的带有有普遍性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极大,后果非常严重,往往导致死亡。(9)噪声)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听觉和非听觉两方面。长期暴露在强噪声环境中而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内耳器官易发生器质性病变,成为永久性听阈偏移,导致噪声性耳聋。此外,噪声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等有明显的影响。噪声还会使生产率下降,人员注意力不集中而发生工伤。噪声主要来自机械设备,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地点日接触噪声时间8 小时,噪
22、声声级不得超过85dB(A),若生产作业人员长期在噪声环境下作业,会使听力下降,对人的听觉器造成损 害,严重的甚至造成耳聋;噪声还会对人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 产生危害作用。(1 10 0)灼灼烫烫企业生产过程中有部分工序温度较高,有高温灼烫的危险。2.2.3 危险源分布及主要危险源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86)规定,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触电、灼烫、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类别。其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见下表: 作业场所及危险有害因素作业场所及危险有害因素 表表 2.2-22.2-2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序序号号作业场所
23、作业场所火灾火灾爆炸爆炸压力容压力容器爆炸器爆炸机械机械伤害伤害触触电电灼灼烫烫物体物体打击打击车辆车辆伤害伤害起重伤害起重伤害高处高处坠落坠落171 1主车间2 2管壳车间3 3性能室4 4维修车间5 5油料仓库6 6成品、原材料仓7 7原材料仓8 8动力车间本公司生产、储存场所主要危险部位是使用 LPG、硝基漆稀释剂、酒精溶液等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喷房、使用起重机械的场所及存放压力容器的场所。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公司的主要危险源如下:危险源危险物危险源场所事故类型1#危险源硝基清漆、LPG、氮主车间火灾、泄漏、灼烫2#危险源压力容器动力车间 、主车间容器爆炸、窒息3#危险源各种机械设
24、备主车间、管壳车间、性能室、机修车间、动力车间机械伤害、触电、灼烫、噪声4#危险源电力设备设施各个用电场所火灾、触电5#危险源运输车辆厂区道路车辆伤害6#危险源设备、货物成品、原材料仓、油料仓及各生产场所物体打击7#危险源起重设施(起重机、叉车)维修车间、原材料仓起重伤害2.2.4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辨识 根据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2013 年完整版)进行辨识,公司储存、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中 LPG 属于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2.2.5 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如下:18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规定
25、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规定,对本公司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情况见下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26、表表 2.2-32.2-3序号物质名称危险化学品数量 q(t)临界量Q(t)qQ临界量取值说明1液化石油气极少量(管道内)50/GB18218-2009 表 1 中列举2硝基清漆0.00410000.00004高度易燃液体:闪点23的液体(不包括极易燃液体)1312123qqqQQQ 由上表可知,本公司危险化学品数量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12121nnqqqQQQ193 3 组织机构及职责组织机构及职责 3.13.1 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设置内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经理为应急总指挥,副总经理为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各部门部长。各部门应该明确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责任人。
27、 总指挥部下设五个应急专业组:抢险灭火组、警戒疏散组、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讯组。本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如下图:副总指挥:副总经理通 讯 组总指挥:总经理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救 护 组抢险灭火组203.23.2 指挥机构及职责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应急指挥部在总指挥领导下开展工作,总指挥对应急工作负总责。(1)接收政府的指令和调度。(2)发布启动、终止预案的指令。(3)分析紧急状态,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事故,确定事故应急级别(企业一级应急响应、企业二级应急响应或申请启动上级预案)和相应报警级别。(4)负责开展与本企业应急响应水平相适应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5)调查和评估事故
28、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6)如果本单位的应急力量不能控制事故时,负责向安监分局提出应急救援请求。(7)指挥、协调应急响应行动。(8)与相关的外部应急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9)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响应。(10)在应急行动终止后,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的恢复工作。(11)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12)负责保护事故发生后的现场及相关数据和事故调查。 (13)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14)组织善后处理工作。213.2.2 应急总指挥职责1)组织制订和发布公司级事故应急预案;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指挥、协调应急响应行动;5)负责本
29、预案的启动与终止;6)授权在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7)批准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10)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11)如事故影响上升为社会级时,负责向政府相关部门请求支援, 并协助政府相关救援部门开展应急救援;12)在应急终止后,负责组织事故现场恢复工作。3.2.3 副总指挥职责1)协助总指挥领导、协调全公司的应急指挥部建设2)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负责指挥协调全公司的应急救援抢险、抢修、医疗、抢救物质、供应、运输及事故通报、安置工作的指挥;4)总指挥不在时代替总指挥负责现场救援抢险工作。3.2.4 抢险灭火组职责1)做好事故抢险
30、救援工作;2)负责扑救初期火灾,对火灾事故利用相应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并对火22灾危险区域进行监控和保护; 3)对有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利用喷淋、吸、收泡沫覆盖等手段,降低毒物的危害,同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扩散 ;4)负责寻找、集中、清点、营救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协助被困人员脱离险境。5)负责组织现场伤员的搜救和紧急处理,并护送伤员到医疗救护点,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等工作; 6)设法使引发事故或致事故扩大的设备设施停止运行,防止事故扩大。7)组织转移相关重要物品; 8)事故时的设备抢修作业; 9)恢复正常生产活动的抢修作业;10)负责修复用电设施或敷设临时
31、线路,保证紧急状态下的用电,维修各种因事故造成损害的其他急用设备设施;11)协助相关抢险单位开展救援。 当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时,配合上级政府应急救援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开展救援。3.2.5 警戒疏散组职责1)做好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现场的重危险区的警戒的工作及人员疏散清点工作;2)布置安全警戒,实行交通管制,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保护事故现场不遭人为破坏,保证现场井然有序; 3)维持现场交通,保证现场通道畅通; 4)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当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时,配合上级政府应急救援组织开展救援;5)事故时组织人员疏散,并在集合地点清点人员数目。233.2.6 救护组职责由
32、经过急救培训的有关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1)做好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2)负责组织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进行临时包扎、冲洗等,护送受伤人员至医院治疗; 3)与周边医院协调,组织救护车辆及医护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4)配合专业医疗队伍对事发现场进行毒物消除处理。 3.2.7 后勤保障组职责1)做好事故现场的通讯保障工作及提供后勤保障。2)在发生突发事故时,及时准确地将应急情况通知公司内应急救援组织相关人员; 3)及时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应急救援组织联系; 4)负责紧急通知作业现场人员和公司相关人员,及时与周边单位联系;5)日常情况下,负责收集政府部门、救援队伍、周
33、边企业、应急专家的相关情况及联系电话,事故情况下,联系相关单位请求援或获取协助救援的相关短信息等;6)负责组织抢险抢救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救援物资和人员; 7)将所需物资供应现场; 8)负责应急救援所用车辆的调配;9)引导外部救援力量进厂;10)配合上级政府应急救援组织开展救援。3.2.8 通讯组职责负责报警联络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沉着冷静,立即上报总指挥、副总指挥、各个应急小组及有关政府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及时24传达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及时向政府部发出求援信息,协调各救援小组的关系。事故状态下应尽量使用对讲机等通讯工具。254 4 预防与预警预防与预警 4.14
34、.1 危险源监控危险源监控4.1.1 安全管理措施(1)定期组织安全消防与设备卫生的综合大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消防设施与器材、抢险工具、压力表、防雷、电气设备等安全设施等,检查的重点是查找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安全整改并跟踪复查;(2)做好有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及演练工作;(3)日常巡检每天不得少于一次,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阀门、工艺管道是否完好,消防设施等应急器材是否齐全,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或报告有关领导;(4)现场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对本岗位的设备进行定期保养;(5)定期对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进行检查,查看包装桶、管线是否有泄漏情况,一旦发现,立即上报。(6)
35、做好交接班记录,建立危险源台帐、档案。(7)现场设置了相应的安全标志和安全告示牌。(8)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强化管理安全保护用品的使用。(9)各层级责任者加强安全监督,督促各下属员工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10)特殊工种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持证上岗。(11)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巡查,发现隐患及时落实解决。264.1.2 技术措施(1 1)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机器设备、刀具定期及时养护和检修,坚决杜绝带病操作,排除设备方面的安全隐患。转动设备有防护罩。(2 2)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
36、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检查和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绝缘胶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发事件。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它用,并定期检查校验。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应按施工设计及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安装和架设。在采取接地和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电力传动装置系统及高低压各型开关调试时,应将有关的开关手柄取下或锁上,悬挂标示牌,防止合闸。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在箱旁边堆放
37、建筑材料和杂物。各种高大设施按规定装设霹雷装置。9电动工具的使用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10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有专人负责。27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11进行耐压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须接地,被试设备或电缆两端,如不在12同一地点,另一端应有人看守或加锁,对仪表、接线等检查无误,人员撤离后,方可升压。电器设备或材料,作非冲压性试验,升压或降压,均应缓慢进行,因13故暂停或试压结束,应先切断电源,安全放电,并将升压设备高压侧短路接地。电流互感器禁止开路,电压互感器禁止短路和以升压方式运行。14电气材料或设备需放
38、电时,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用绝缘棒安全放电。15现场变配电高压设备,不论带电与否,单人值班不准超过遮拦和从事修16理工作。在高压带电区域内部分停电工作时,人与带电部分应保持安全距离,17并需有人监护。(3 3)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根据作业场所的具体情况制定消防保卫方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在操作现场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工厂内非吸烟点严禁吸烟,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开具临时动火证并设专人监护。各楼层,各作业场所要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施工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要与动火点保持 10 米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保持 5 米以上。进行电气焊作业
39、要取得临时动火证,并设专人看管,施工现场要配置充足的消防器材。要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性。28要加强监督,发现火灾隐患立即要求整改。(5 5)物流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物流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使用手推叉车时必须要对叉车进行检查,叉货物时须完全进入卡板下面,保持货物平衡。4.24.2 预警行动预警行动1 1)事故预警的条件)事故预警的条件当出现火灾、爆炸等事故前的先兆,可能发生上述事故等紧急情况,即发出预警,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按照三级预警级别行动。(1)(1)级预警条件:级预警条件:指闻到糊味、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厂内道路车辆伤害事故的可能,事故波及的范围局限在岗位区域内,不需要人员疏散
40、,依靠事故发生部门的自身应急能力处置,单个作业区域范围内资源即可控制事态恶化的事故。且本班组的人员能处理的紧急情况。(2)(2)级预警条件级预警条件:发生灼烫,起重伤害、触电伤害、机械伤害、厂内道路车辆伤害,压力容器、油料仓、变配电房及线路发生火灾或设备事故的可能,事故波及的范围局限在厂区内,需要人员疏散,对员工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应急指挥部启动本公司应急预案,组织本公司力量进行处置;级响应开始,事故后果可能进一步扩大,但尚处于公司可控状态。(3)(3)级预警条件级预警条件:有发生压力容器爆炸,油料仓、变配电房及线路发生严重火灾及爆炸事故的可能,事故范围超出公司的范围,使财产、人员生命受到
41、威胁,靠本公司的力量已难以控制的事故时,现场人员迅速向应急指挥部报警,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尽量防止事故向附近蔓延和扩大,同时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报警求援;级响应开始,事故有发展扩大趋势,且事故影响超出企业控制范围时,由本公司应急总指挥报告番禺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292 2)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1 1)信息发布方式)信息发布方式预警信息可采用警报、内部电话(包括手机等) 、警铃方式发布。公司应急指挥部、各应急专业组之间采用电话通信方式联系,联系电话见附件。(2)预警信息的内容)预警信息的内容发布预警信息时应说明清楚:事故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发生地点、介质
42、、发展变化趋势、有无人员伤亡、报告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公司的预警信号分为:三级预警信号为现场通知;二级预警信号为警铃短响三声;一级预警信号为疏散人员现场广播并长响警铃。 (3)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如下图所示。4.34.3 信息报告与处置信息报告与处置1 1)信息发布程序)信息发布程序第一发现人值班负责人应急指挥部各应急救援组报告从化市政府发生伤亡事故、较大泄漏事故或火灾、爆炸事故时30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室,联系电话事故信息报告和通报程序:第一人发现后,立即向值班负责人报告,如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同时报“119”火警,值班负责人接到
43、报警后立即报告给公司应急指挥部,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发生地点、种类、强度和事故可能的危害方向通知本公司应急救援组。当发生触电致死,较大量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时第一时间通知安委办、南沙区政府。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如下图所示:本公司应急指挥部和各应急专业组成员联系电话见本预案附件1。2 2)信息上报与通报)信息上报与通报根据应急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单位应急指挥部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将事故有关情况在 1 小时内尽快以电话方式向上一级政府安监、消防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值班负责人消防抢险指挥部疏散安置指挥部治安警戒指挥部.环境监测组物资和运输保障组班负责人第一发现人报告事故应急指挥通讯组警戒疏散组救
44、护组119 火警报火警报火警报火警后勤保障组预案启动从化市政府120 急救有人员受伤抢险灭火组31相关部门报告,向可能受影响的周边企业和社区通报。政府相关部门及周边企业联系电话见附录。报告和通报的信息内容如下:(1)已发生事故的类别;(2)通报人的姓名和公司主要负责人的姓名、电话号码;(3)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危险物质名称;(4)事故发生的时间,人员伤亡情况;(5)实际事故损失,是否影响企业周边;(6)应急行动级别。3 3)信息传递)信息传递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通过内部电话、固定电话、手机等通讯手段,快速汇报应急指挥部。当发生的事故可能波及周边单位时,由应急指挥部通过电话、互联网、人工信息传递等
45、通讯手段,迅速向周边企业、单位通报事故简况。在发布消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方式。撤离方式有步行和车辆运输两种。撤离方法中应明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5 5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 5.15.1 响应分级响应分级本预案依据生产安全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将本预案分为三级应急响应:分别为扩大级(一级) 、公司级(二级)和部门级(三级)。1 1)扩大级(一级)响应)扩大级(一级)响应较大事件,发生压力容器爆炸,油料仓、变配电房及线路发生严重火灾及爆炸事故,事故范围超出公司的范围
46、,使财产、人员生命受到严重危害和威胁,环境污染严重,靠本公司的力量已难以控制,需要请求消防或安监等政府有关部门或其它外部应急力量救援的应急响应。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报告南沙区政府总值班。2 2)公司级(二级)响应二级)响应一般事件,发生危险化学品(液化石油气等)较大泄漏、中毒、火灾,灼烫,起重伤害、触电伤害、机械伤害、厂内道路车辆伤害,锅炉、压力容器、油料仓、变配电房及线路发生火灾或设备事故,对员工生命和财产构成威胁,需要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本公司应急预案,组织本公司力量进行处置,超出单个作业区域范围内资源但利用公司范围内资源即可控制的事故响应。二级响应信号为警铃长响三声。3 3)部门级(三级)响应
47、三级)响应一般险情,发生危险化学品轻微泄漏、变配电房及线路初起火警,铁水,轻微灼烫,轻微中毒、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厂内道路车辆伤害事故等并不影响其他作业区域正常作业的较小事故,完全可以依靠事故发生部门的自身应急能力处置,单个作业区域范围内资源即可控制的事故响应。三级响应信号为现场通知。5.25.2 响应程序响应程序5.2.1 指挥与控制一级(扩大级)应急响应由应急指挥部负责人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调配;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决定向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汇报事故,请求外部支援,外部应急指挥负责人到达现场后,告知其事故基本情况与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同时协助政府救援部门或相关部门开展应急
48、救援。 二级(公司级)响应时,由总指挥(代理总指挥)负责人员的指挥调动和物资调配。三级(部门级)响应时,由事故发生车间(部门)负责人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调配,并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5.2.2 消防抢险程序发现初始火灾的人员,使用周边消防设施在几分钟内无法扑灭火灾则应撤离现场。火灾扩大时,需根据总指挥指令实施扩大应急或撤离。请求消防部门支援。火灾不受控时应即时撤离厂区。事故时供水供电设施损坏,抢险人员应穿戴防护面具,防护手套,配备应急灯。了解故障地点的情况后应立即报告总指挥,并采取相关的抢险行动。如事故可能蔓延至抢险区域时,抢险人员应立即撤离。5.2.3 医疗救护程序
49、救护组接到报警后,携带急救医疗器械、抢救工具及常用药品,立即赶往现场。事故中,发现有人员受伤,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采取简单的救助措施。伤势较轻的,利用运输工具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如伤势较为严重,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支援,并将情况汇报给救护组和应急指挥部。5.2.4 警戒疏散程序发生事故后,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由警戒疏散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划定警戒区,设立标识,在其位置设置一个警戒人员。警戒人员必须穿着正规服装。警戒人员负责对警戒区内的人员进行疏导,带领至指定的安全地点,同时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区。作业人员撤离岗位前,应关闭工作中的设备操作开关或者作业
50、开关以及供气阀门和电源总开关等,避免发生次生事故。各部门负责人听到紧急疏散报警后,要立即采取措施,停止生产,并迅速组织员工撤离。紧急撤离时应注意:泄漏物质有毒时,需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不要在低洼处滞留。所有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后,由警戒疏散组长或指定专人对人员进行清点,并将清点情况报告给上级领导,确保所有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点。如发现有人失踪时,必须第一时间通知指挥部,说明失踪人员最后出现的地点及当时正在从事的工作等详细情形。事故周边区域的单位的疏散由政府协助进行,但企业必须事先做好
51、准备,包括向政府提出疏散建议。所以,企业管理层应该积极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合作,保护公众免受紧急事故危害。5.2.6 通讯程序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区域时,经总指挥同意,通讯组则通知周边单位、人员疏散或采取应急措施;需从其他单位,专家等获取技术资料,则联系相关单位,或邀请相关单位到现场指导;事故上升为社会级时,由总指挥(代理总指挥)通知相关的职能部门。5.2.7 后勤保障程序公司应按照规定设置专项安全投入资金,用于保障安全生产,应急设施更新、维护,保障通讯后勤组应急使用需要。5.2.8 资源调度程序事故发生后,各级响应级别的现场指挥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救援资源进行调配。事故扩大,启动一级响应仍然无
52、法控制事态时,本公司应急救援资源力量从属于专业救援队伍。5.2.9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程序在处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时,应当对事发地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保障现场应急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应急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必须至少两人一组,不得单独行动。发生火灾是扑救人员应站在上风或侧风位置,以免遭受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害,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及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正确选择最适应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破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
53、时撤退。普通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等,由应急人员所在班组自行提供;专用防护用具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防护用具涉及部门及人员应本着“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从快从简办理手续,及时将防护用具分发到救援人员的手中。5.2.10 事故扩大应急程序如事故从部门级(三级)上升为公司级(二级) ,由总指挥启动二级响应。如事故超出本公司控制能力,由总指挥或(总指挥代理人)上报相关的职能部门,请求支援。应急响应流程如下图所示:事故发生事故判别救援行动应急结束是部门车间级响应公司级响应扩大应急救援行动否应急结束是否外部专业救援队伍公司救援力量启动现场处置方案事态控制事态控制启动综合应急预案社会力量参与救援5.3
54、5.3 应急结束应急结束5.3.1 应急终止条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表现为: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已消除。2)事故造成的危害已被彻底清除,无继发可能;3)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5.3.2 事故终止程序一级、二级响应可消除的事故,在确认事故现场危害已经消除后,由相应级别总指挥下达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并解除警报和警戒。一级响应不不可消除的事故,由专业救援队伍对事故现场的状态进行确认,由政府相关部门解除警报和警戒。5.3.3 应急结束后续工作1)将事故情况按规定如实上报主管部门;2)保护事故现场;3)
55、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事故发生及应急处理过程一切记录,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取得相关证据;4)由总指挥负责总结,并组织修改、整改,编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并上报报告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安监部门。6 6 信息发布信息发布 对于事故的情况和采取的应急行动,应本着“真实及时、信息公开、统一发布”的原则,新闻媒体发布信息必须由政府部门指定的专人发布,任何人不得擅自发布与事故和救援相关的言论。7 7 后期处置后期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经应急救援抢险并得到控制后,应在各级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组织事故善后(含赔偿等)工作,尽快消除事故不良影响,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并认真查找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制定整改措
56、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查找抢险过程失误与不足的地方,重新进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7.17.1 污染物处理污染物处理(1)洗消废水统一收集到污水处理收集系统。含有油类和化学品的废弃物应集中运输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理。(2)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严格限制人员和车辆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戴防护手套。7.27.2 事故后果影响消除事故后果影响消除事故后果影响包括事故对现场、环境和企业声誉造成的影响。在完成事故调查后,企业应通过更换设施,维修、装修作业现场等方式将事故现场恢复至正常生产状态,以减少事故影响。对于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企业应继续跟踪监测,持续积极采取相应环境
57、处理措施,尽量减少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企业可利用媒体进行积极正面的宣传,同时总结经验教训,落实事故整改措施,安抚员工,并加强安全教育,逐步消除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7.37.3 生产秩序恢复生产秩序恢复如事故只造成人员轻伤、设备损坏等,影响较小。事故后则采取恢复生产的相关措施。如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较大。事故应急结束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划定事故现场范围,并配合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同时,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处理部门查清事故原因、经过,制订和落实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该情况下后期处置工作需在政府部门全面指
58、导下进行,在取得政府同意的情况下,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快恢复生产。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稳定员工思想;二是对事故造成损坏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和场所积极修复,尽快使设备设施满足生产条件;三是做好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做好员工的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7.47.4 善后赔偿善后赔偿财产损失由财务部进行统计,事故发生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发生人员伤亡的,由公司相关人员对受伤人员及其家属进行安抚,商谈救治期间的费用问题。总务安全环保课按照工伤上报程序进行上报,人力资源部按程序进行保险理赔。 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伤亡救援人员、遇难人员补偿、亲属安置、征用物资补偿,救援费用支付,灾后重建,污染物
59、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负责恢复正常工作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安抚受害和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7.57.5 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应急结束后,由总指挥组织参加应急的相关单位人员对抢险过程进行总结,对抢险过程中应急行动的程序、步骤、措施、人力、物力等是否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进行评估,总结评估结果要形成报告,根据总结评估意见及时修订应急预案。8 8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8.18.1 通信与信息保障通信与信息保障公司已配备必要的报警及现场联络工具;在办公室设置固定电话,确保 24 小时通信畅通。公司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固定电话及手机等进行联系,总指挥及应急救援小组成
60、员的电话必须 24 小时开机,电话号码发生变更,必须在变更之日起 48 小时内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在 24 小时内向各部门发布变更通知并变更预案内相应人员联系方式。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应急指挥机构、应急队伍、应急保障机构的通信联络方式进行更新。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参加应急工作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信息畅通。8.28.2 应急队伍保障应急队伍保障根据安全生产的事故性质、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应急救援小组,按照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组建队伍,落实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进行适当调整。汇总应急人员的名单及相应联系方式,若出现离职、长时间出差等情况时,相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经科疾病患者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
- 在线监测合同范本
- 购花卉合同范本
- 学习小组与合作学习方案计划
- 公共场所安全监管的成效评估计划
- 期刊出版的期刊市场定位与读者分析考核试卷
- 公司合作并购合同范本
- 时间管理及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动物胶在高级时装材料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客户反馈机制的年度改进计划
- 父母买房在子女名下协议书范本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
- 高危新生儿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 《纺织服装材料》课件-0绪论
- 盘扣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 绘本故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 2024核桃树承包合同
- 保险授权书格式模板
-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 小回沟矿井3.0Mt-a新建工程变更项目环评
- 胃癌影像诊断(共42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