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ⅰ人民版专题三课时二 辛亥革命_第1页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专题三课时二 辛亥革命_第2页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专题三课时二 辛亥革命_第3页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专题三课时二 辛亥革命_第4页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专题三课时二 辛亥革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二 辛亥革命(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 ()。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C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D满清已经灭亡,汉人从此翻身答案C2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合适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民主性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解析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为

2、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因此,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C项不合适。答案C3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注: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这种变化反映了 ()。封建制度的结束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平等的趋势民族团结的重要A B C D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故排除;符合题意。答案B4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 ()。A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第一个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团体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解析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

3、帝反封建的主要任务来看,提出推翻清政府这个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建立起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才是近代民主革命真正的开始。因此,答案选C项。答案C5.右图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国人创作的一幅名为恭祝中华民国万岁的宣传漫画。“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图中却写为“囻”。作者通过这个创意要表达的思想观念是 ()。A三权分立 B民族独立C主权在民 D民生主义解析根据图片结合题干说明,“國”字在图中写为“”,体现了主权在民。答案C6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响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已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B

4、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解析从材料中“武昌、新军”可以看出。答案BB组(能力题)7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明中,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这表明 ()。A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B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制宪法D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认识到了袁世凯企图称帝的阴谋解析“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制宪法。A、B两项错误。D项与当时的形势不符。答案C8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

5、,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解析“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民族意识,“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主权在民和民主意识的增强,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虽也是辛亥革命的作用,但在材料中却并未体现。答案A9.右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武昌起义即

6、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解析从题干中“辛亥革命时期”可最先排除C项。漫画中的“葫芦”是指四川的保路运动,“瓢儿”是指武昌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D两项说法是错误的。武昌起义之后,全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A项正确。答案A10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 ()。A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B南京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临时政府不够完善D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缺乏民主精神解析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是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袁世凯上台后的倒行逆施使中国当时的民主政治难以实现,因此辛亥革命后中国

7、民主政治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答案A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材料二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1)依据以上两则材料,可分别得出怎样的结论?(4分)(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你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4分)(3)你认为在运用史实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2分)解析第(1)问,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回答。第(2)问,必须对两则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如来源、适用范围等,全面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影响。第(3)问,收集材料要全面,分析问题要辩证。答案(1)材料一: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大大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