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1)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1)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1)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1)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学习目标1 .能够找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 .能列举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3 .能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知识导学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概念1 .反应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2 .生成物氧化产物: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3 .物质性质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的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性质;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的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性质。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4 .常见的氧化剂(i)部分非金属单质:如9、Ci等。(2)含有高价态元素的

2、化合物:如浓硫酸、HNOKMnOFeCl3等。5 .常见的还原剂(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巴、型、及等。(2)某些非金属单质,如g也等。(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CO毁等。知识运用1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定是两种物质吗?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呢叫举例说明。【答案】不一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一种物质,如:2H2O2-2HO+OT。氧化产物和 还原产物也可能是同一种产物 ,如:C+O22 -CO。2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有什么关系?【答案】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仅取决于得失电子的能力。3 .结合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元素

3、处于最高价态、最低价态、中间价态时分别具有什么性质 ?【答案】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三FT探究探究1:氧化剂和还原剂1 .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MnSO KMnOB.NaCl AgClC.NO HNOD.FezQfFe【解析】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故题中正确的选项中物质的变化应是化合价降低。A项中的Mn+2+7价;B项中Cl的价态反应前后无变化;C项中的N由+4价一+5 价;D项中的Fe由+3价0价。【答案】D2 .在转化FaQ - Fe中,FezQ做(填“氧化剂”或“还原剂”)。【答案】氧

4、化剂3 .NQ能做氧化剂吗?【答案】能。因为NO中N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可以做氧化剂也可以做还原 剂。4 .举例说明易燃烧的物质在燃烧时,易燃物做(填“氧化剂”或“还原剂”)。【答案】还原剂,如H2、CO等。探究2: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已知如下反应:2BrO +Cl2"- Br2+2Cl 0,Cl Q +5C1-+6H+3Cl 2+3H2O2FeCl3+2KI2FeClz+2KCl+I 2 2FeCl2+Cl 22FeCl3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Cl ;Q,>Br;Q,>Cl2>Fe3+>

5、I 2B.Br>Cl 2>Cl>I 2>Fe3+C.Br >Cl >Cl 2>Fe3+>I 2D.Br >Cl >Fe3+>Cl2>I 2【解析】反应中氧化剂是BrO,氧化产物是Cl。一则氧化性BrO- >ClO-;同理,由反应知,氧化性ClO“ >Cl 2;由反应知,氧化性Fe3+>I2;由反应知,氧化性Cl 2>Fe3+;综上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Brd>ClO. >Cl 2>Fe3+>I 2。【答案】C2 .根据本探究中反应判断相关微粒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答案】根

6、据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可判断还原性:I ->Fe2+>Cl-。3 .镁、铝分别与 HCl溶液反应时,1个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Mcj+,而1个铝原子失去3 个电子变成Al3+,因此还原性Al>Mg,这种说法正确吗?同理,S、Cl2分别与Na反应时,1个S得2 个电子变成S2-,1个Cl得1个电子变Cl-,因此氧化性:S>Cl 2,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案】不正确。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 强。所以,还原性:Mg>Al;氧化性

7、:Cl 2>S拓展提升1 .下列反应中,HCl作氧化剂的是()。A.NaOH+HCl NaCl+HkOB.Zn+2HClZnCl2+H4C.MnO+4HCl(浓)MnCl2+2H2O+Cl2 TD.CuO+2HCl CuCl2+H2O【答案】B2 .下列物质中的中心原子(除H、。外的原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A.HClO B.Al 2QC.NH3D.SiOz【解析】HC1O中Cl为+1价,处于中间化合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12Q中Al为+3价,处于最高化合价,只有氧化性;NH中N为-3价,处于最低化合价,只有还原性;SiO2中Si为+4价,处于最高化合价,只有氧化性。【

8、答案】A3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分析正确的是()。得到红一MnO24-4HCl()-MnCls-2H2CH-Cl3 fA. '德2 X -2 Cu OFC02Cu+CO"B.得到配1 At 2KC02Kd£+ +C.失去1 4CO?+C2COD. 1【答案】B4 .已知下列反应:a.Zn+CuSQ-ZnSO+Cu一 一、, 一一. 一b.MnQ+4HCl(浓)-MnCb+Cl2 f +2H2。C.SO2+2H2s3SJ +2H2Od.3NO2+H2O2HNO+NO点燃e.CH4+2QCO+2H2O(1)判断下列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序号abcde氧化剂还

9、原剂(2)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b、d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c、e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答案】(1)a.CuSO4;Znb.MnQ;HClc.SO2;H2sd.NQ;NQe.O2;CH4(2) b.+2H.U打2,;5r3 NO3+H£ ()2 HNOs-rNOd.c. :";.;:,U ;,;:;* 占嫉e. CH,+2C=C'+2HhO。总结反思分析|气化剂|位强电子T被后市I研质产物w化正昭I还原剂邛亚型电子T减更忑I怆也化产砺双殛树因学案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剂是在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本身被还原的物质B.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电子

10、 (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C.还原剂在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D.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物质;在一个氧化还原反【解析】氧化剂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本身被还原,得到电子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物质,如:3NO2+H2O 2HNO+NO【答案】B2 .下列反应中氯元素全被氧化的是(A.5C1 2+12+6H2O_10HC1+2HQB.2C1 2+2Ca(OH)2CaCl2+Ca(ClO) 2+2H2OC.MnG+4HCl- MnCb+2HO+Cb T电解D.2NaCl+2H2O2NaOH+C2T +H2 T【解析】元素被氧化时化合价升高。A项中Cl由。价一-1

11、价;B项中Cl由。价一-1、+1价;C项中部分Cl由-1价0价,部分Cl的价态不变;D项中Cl由-1价一0价。【答案】D3 .吸入人体内的氧有 2%专化为氧化性极弓II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zSeQ),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由此推断 NaSeQ在人体中的作用是()。A.作还原剂B.作氧化剂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解析】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作为氧化剂,Na2SeO就是还原剂。【答案】A4 .已知2种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 Cu2+>Fe2+,在Cu2+与Fe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锌,下列说

12、法正 确的是()。A.都不反应B.Fe2+先反应C.Cu2+先反应D.反应不分前后【解析】CiT与Fe2+都可与锌反应,但Cu2+的氧化性较强,先反应。【答案】C5 .KMnQ是常见的氧化剂,下列变化中加入 KMnO溶液不胆实现的是()A.HCl Cl 2 B.FeCl 3一FeCl2C.FeSQf Fe 2(SO4)3D.SQ-H 2SQ【解析】FeCl3- FeCl 2是被还原的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答案】B6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府群A.3Fe+4H20(g) -Fe3Q+4H2B.4Fe(0H) 2+2HO+O 4Fe(OH)3

13、C.2F2+2H2O4HF+0D.2Na+2HO-2NaOH+2HT【解析】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则水中两元素化合价都不变。A项中H由+1价-0价;C项中部分O由-2价一0价;D项中H由+1价0价。【答案】B7 .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 (乙醇)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酸性溶液与乙醇反应生成蓝绿色Cr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C2O是氧化剂乙醇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Cr3+是还原产物闻气味就能判断是否酒后驾车,上述检测多此一举A. B. C. D.【答案】A8 .海水提澳过程中,将澳吹入吸收塔,使澳蒸气和吸收剂 SO发生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

14、的,化学 反应为B2+SQ+2H2O2HBr+H2S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r 2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B.SQ在反应中被还原C.Br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D.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 1 mol电子【解析】Br2作为氧化剂,在反应中彳#到电子,表现氧化性,A项正确,C项错误;SO2作为还原 剂,在反应中被氧化,B项错误;根据Br22Br-,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 2 mol电子,D项错 误。【答案】A9 .化工厂经常用浓氨水检3管道是否漏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8NH+3c126NHC1+N2。回答下列问题:氧化剂为,还原剂为。(2)反应中转移电子数是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

15、(4)当生成28 g N 2时,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是 go【解析】该反应中 NH为还原剂,C1 2为氧化剂,NH4C1为还原产物,N2为氧化产物。【答案】(1)C1 2;NH3 (2)6e(3)213 : 28(4)3410 .C1 2和KI可发生反应:Cl 2+2KI - 2KC1+I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又已知反应:2KClO3+I2-2KIO3+CL%则此反应属于 (填“化合” “分 解” “置换”或“复分解”)反应,由该反应可知,还原性:>。【答案】Cl2;I 2;置换;I2;Cl211 .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标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化合价及电子转移

16、的方向和数目。点增2Fe+3cl 2-2FeCl3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AA(2)2KMnO4- K2MnG+MnG+Q T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i点拙+3-匕【答案】ZFHTCh-2FeCL Cl2;Fe费,如I*2K就n式人K篇A+蒲样却.'(2) cKMnOKMn。12 .等质量的KCld分别发生下述反应:有MnG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若不使用 催化剂,加热至470 C左右,得到KClO4(高氯酸钾)和KCL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B.发生还原

17、反应的元素相同C.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不同D.生成KCl的物质的量相同,"1 Q【解析】反应中化合价升降发生在不同元素之间,K Co - K1+0 ,而反应中化合价一 II I升降则发生在同种兀素之间,kIJO-kQ+KI。中发生还原反应的兀素均为Cl,而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则分别为O和Cl。再根据反应中 KC1Q的Cl全部转化为KCl,而反应中KC1O3的Cl只有部分转化为 KCl,可知生成KCl的物质的量不同。【答案】D13 .赤铜矿的成分是CuaO,辉铜矿的成分是Cua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Cu2S+2CUO±±6Cu+SO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8、 ()。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只有C&OB.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每生成1 mol Cu,反应中转移2 mol电子【解析】该反应中 Cu化合价降低,S化合价升高,因此氧化剂为 C&S和C&O,还原剂为 CaS,A项错误,B项正确;Cu只作为还原产物,C项错误;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为存 6乂二一Cuj S+2CUlf失能,每生成1 mol Cu,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D项错误。【答案】B14 .从下列各组反应对比中,判断哪种粒子的氧化性最强,哪种粒子的还原性最强。(1)铁钉浸入CuSO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AgNO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 质。则在Clk Fe、Ag中,的还原性最强;在Cu2+、Fe2+、Ag+中,的氧化性最强。(2)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为棕褐色物质(FeCl 3),而在盐酸中生成淡绿色溶液(FeCl 2)。则在氯气(Cl 2)、氯离子(Cl -)、氢离子(H+)中,具有氧化性,的氧化性最强。【答案】(1)Fe;Ag +(2)Cl 2、H+;Cl 215 .为防治碘缺乏病,通常在食盐中添加少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