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_第1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_第2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_第3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_第4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1、如图在探究光的反射的规律的实验中:(1)纸板EON 与 FON和平面镜放置。纸板的作用是,。(2)实验还需要一个器材是。(3)纸板 EON与 FON 选择(光滑 / 粗糙),让光在它上面发生反射。(4)把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看到反射光,说明。(5)光沿 OF入射,将沿反射,说明。(6)实验多改变几次角度得出实验结论的目的是.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选择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做实验目的是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的像比实物暗一些的原因是( 2)两支等大蜡烛,两支相同的棋子,你准备选择理由是。(3)实验在(较亮/ 较暗)环境下做较好。(4)透明玻璃板

2、和茶色玻璃你选择。(5)小欣同学透过玻璃板看到两个像是因为。(6)小欣实验时在桌面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与看到的蜡烛重合,原因是。(7)小欣拿光屏在玻璃板后(能/ 否)接到看到的的像。(8)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9)选择两支等大的蜡烛做实验是为了(10)将一本物理书放在玻璃板后(是,否)看到蜡烛所成的像。3、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 处镜中的像距离她,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她的像距离镜面。像的大小。若镜子平行向左移动一点,她看到的像位置,若镜子分成两块,她将看到个像。若手指按在镜子上手和像的距离5cm ,则镜子的厚度是。4、如图,(1)小欣看到视力表距离她。(2) 若亮度不够,则灯光

3、应照向(镜子,视力表) ,(3) 若平面镜向右移动0.5m,则她看到的视力表距离她的距离(增大,减小),测的的视力成绩偏(好,差)( 4 )教室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有些同学的眼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在黑板发生的是漫反射B,关掉教室所有的灯及窗帘C,同学挪动位置看黑板D,将黑板做得更光滑一些5.检查视力的时候,把写有“E”字母的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B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扩大观察范围C被测者离平面镜越近,视力表的像越大D“ E”字母在平面镜成的像是“E”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下图是探究凸

4、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应将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调整至_。(2)如图所示,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_像,由此可断定凸透镜的焦距_15cm 。(3)小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完整的烛焰的像后,他的食指指尖不小心触摸到了凸透镜镜面,此时光屏上会出现_。(选填“指尖的像” 、“指尖的影子” 、“完整烛焰的像”或“部分烛焰的像”)2、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 成像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你解决的方法是。(填序号 )A蜡烛向下调B. 凸透镜向下调C. 光屏向下调(2)图中成像规律对应的应用是。(3) 小明的部分实验记录

5、如下表,根据表格分析可知蜡烛离透镜的距离u/ cm1214203040像到透镜的距离v/ cm该凸透镜的焦距为6035。(填序号 )201513A 60cmB. 40cmC. 20cmD. 10cm当蜡烛在距凸透镜60cm处时,光屏应当放在距离凸透镜cm 处。3、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速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

6、因可能是。(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移动。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5、一位同学用类似如图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要在光屏上成清

7、晰的像,则()A、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可将光屏向右移动, 像变小B 、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可将光屏向左移动,像变小C、如果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可将蜡烛向左移D、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可将光屏向右移动,像变大6、如图甲所示, 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空玻璃瓶的后方, 透过玻璃瓶观察到的情形如图乙;将玻璃瓶灌满水后,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同时透过玻璃瓶观察铅笔的像,右边四种情形中,有一种与投影仪原理相似的是()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可以看到的三种成像顺序依次是三、电磁感应实验1、如图所示,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

8、保持磁体不动,若导线ab 水平向右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导线 ab 斜向上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B.若导线 ab 竖直向上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C.若导线 ab 不动,磁铁水平向左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D. 无论导线ab 水平向左或向右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变2、如右下图下列装置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3、探究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将磁铁向下插入螺线管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这表明。在这个过程中以磁铁为参照物,螺线管是的(选择“静止” 、“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2)将

9、磁铁从螺线管中向上拔出,你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选填“向左偏转”、“向右偏转”或“不偏转”) ;(3)通过( 1)、( 2)两步实验,可以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有关。(4)要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你设计的实验做法是。四、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 1 是九年级某物理实验小组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 1)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使杠杆的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2)若发现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他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也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此后在整个

10、实验过程中,是否还要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 3)实验过程中,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这时就可读出相应的数据。当然也可通过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倾斜状态下达到平衡,并进行相关数图 1据的测量。但我们总是选取杠杆的水平平衡状态进行实验,其原因主要是。( 4)图 1 中杠杆水平平衡后,若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填“保持水平平衡” 、 “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若将左右两边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段相同距离,这时杠杆将。(填“保持水平平衡”、 “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 5)图 2 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

11、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次数F1/ NL1 / cmF2/NL2 / cm11.510121201031201.510图 2将表格上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小明的第3 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由此告诉我们在本实验中使用弹簧秤要拉,这样做的目的是。( 6 )实验中,同样的方法做三次,得到三组不同数据,然后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7)通过此探究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是:。(8)另一实验小组的同学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动力F1/ N动力臂L1/ cm阻力F2/ N阻力臂L2/ cm4554他们所得出的结论是:

12、“动力 +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们的实验存在什么问题?;。( 9 以下四个实验中测多组数据目的与本实验不相同的有;它们的目的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测小灯泡的功率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五、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明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 在实验过程中, 他必须拉着木块作_ 运动,这样才能保证。在实验甲中他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 比较 _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比较 _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 在实验乙中,若木块上方砝码

13、的重力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匀速直线滑动时,砝码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大于 0.5NB大于零小于0.5NC等于 0.5ND等于 0甲乙丙4. 在甲图中,他把木块侧放在水平桌面上,按照步骤( 1)的方法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他这样操作是了探究 。5. 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 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会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并写出判断的方法。6. 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华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 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 提出了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小辉同学根据自己推

14、箱子时,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下图是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装置图。小辉同学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应按两图进行。若小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在所给坐标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 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N 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像可以得出f 与 N的关系是 _。小华和小辉同学在实验中都应使小车做_运动。7.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鞋摩擦力的要求不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不同类型的运动鞋底在相同平面上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他们先测出每只不同类型运动鞋的质量, 再往质量小的鞋子里均匀摆放砝

15、码, 使鞋子( 连同鞋里砝码 ) 的质量均相等。 接着用弹簧测力计先后匀速拉动不同类型的运动鞋,使它们沿水平桌面滑动,读取各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1) 探究中“使鞋子( 连同鞋里砝码) 的质量均相等” ,这是采用了研究方法。(2) 测量时,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运动鞋,则此时运动鞋所受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选填“直接”或“间接”) 测量法。8. 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 如果要想利用此实验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应设计怎样的实验步骤?(2)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时,小明先后用大

16、、小木块按照图甲所示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小明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 在研究此问题时, 小红设计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形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动长木板,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 小明看了小红的实验后, 认为小红设计的实验优于自己设计的实验。对此,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9如图所示, 用 12N 的水平拉力 F 拉滑轮, 使足够长的物体A 以 0.2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6N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

17、/sC绳子拉物体 A 的功率为 1.6WBF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 增大到16N,弹簧A测力计的示数仍为 2N图10. 如图 7 所示装置,物体 B 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 A 通过滑轮组拉住物体 B,此时物体 B 保持静止。小明用竖直向下大小为2N 的力 F1 拉重为体 B 以 0.06m/s 的速度水平匀速向右运动;小明只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2 拉物体 B 时,物体 A 以 0.3m/s 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轮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 B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6NB水平向左拉物体B 时,拉力 F2功率为 1.2WC水平向左拉物体B 时,拉力 F2的大小为 10ND用力 F1 竖直向下拉物体A 时,物体A 重力的功率为0.02W1N 物体 A 时,物图 711.如图12 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滑轮组下端挂有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A 相连。此时物体A 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450N;在物体B 下加挂重为60N 的物体 C 后,用水平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