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年北京市统考卷、单选题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A.CO2B. O2C. NaClD.NaOH试卷第9页,总7页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SOB. Al 20C. NOD.PO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油污净(12 13)B. 西瓜汁(56)C.洁厕灵(12)D.橘子汁(34)4 .下列金属不能与 CuSO溶液反应的是(A. Ag B. FeC. Zn D.Al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 AB.BC. C D. D6 .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A. Cl2B. 2Cl2 C. 2ClD.2Cl7 .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 Fe B. CO2C.
2、 Fe2O3D.NaCl8.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2中得到H B.产生H与O的体积比约为1:2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H和O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9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C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10 .已知20 C时,NaCI和NaNO的溶解度分别为 36g和88g。I,【阵水序号0NaCIMiClVtWOtiKgriiKOi曲卒的唱1 ftlOftim)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 B. C.D.11.依据下列20 C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1011题。已
3、知20C时,NaCI和NaNO的溶解度分别为 36g和88g。I,叫水序号0NaCINiGVtNOtihiiKCHM爐的膜ff乍«a确曲ff-M 1 ftlOfttoolOO下列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 笑 B.溶液质量: C.溶质质量分数: 二 D.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9:1012 .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二、填空题9* * /13-A计分。13 .补齐连线。从13-
4、A或13-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13-A.物质-用途P13E物険-主g成弁P干冰,令藏會品屮碳酸钙改良釀性土壤4生石灰氯化钠4熟石灰百晦剂屮、氧化唇14 .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下图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三、简答题15 . H2Q可作增氧剂。常温下,用 4%HQ溶液进行实验,研究 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图。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LI石甘 KIWH(1) HQ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1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
5、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由上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 H2O CQ转化为H2、CO CH、CH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示意图右图。出5 g戟輯*礬先子A偉Bi2Te3)/纤维素复合热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 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该过程属于(2) HO CQ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复合热点薄膜电池中Bi2Te3由种元素组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we四、流程题17 .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Q)、焦炭、空气等,转化过程如下:(1)中,反应为 CQ+C 高温2CQ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2)中,CO与 Fe2Q反应
7、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进行无害化18 .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残留的钡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钡(处理,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BaSO)o主要流程如下:亠1&HH已知:BaSO难溶于水,氯化钡(BaCl2)可溶于水。(1)粉碎钡渣的目的是反应釜1中的气体X为反应釜2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五、实验题19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 火柴燃烧。(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填序号)。A.酒精燃烧B .蜡烛熔化C .火柴燃烧20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
8、)木炭遇Q燃烧时,现象为21 .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COo(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O的原因是22 .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Co 1.V(1)设计BDMMU*QMD的目的是(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 O的现象是(3) 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填序号)。23 .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彎rqj 拓匸DlE(1)能产生气泡的是(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六、科学探究题24 .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查阅资料
9、)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LfeO+ H2SQ = CUSO4 + H 2O + Cu(进行实验)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九1 : »321 : lA7-J1 : 11 : 133 51 : 11IggfW黑ft赢“色曲(解释与结论)(1)配平化学方程式:.C+_CuQ高温Cu+CQ To(2)实验1 2中,证明产生CQ的现象是实验1的目的是实验2的结论是(反思与评价)(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6)为检验2 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 C
10、uaQ,所需试剂是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4页,总7页参考答案1. A【解析】【分析】 酸性溶液可以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详解】A、CQ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正确;B、氧气难溶液水,也不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故错误;C、氯化钠溶于水显中性,故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错误;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故错误。故选A。2.【解析】【详解】A、硫酸是由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他们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A|2Q是由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含有金属元素,故正确;C、二氧化氮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氮元素和氧元素都
11、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D、P2Q5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磷元素和氧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故选B。3. A【解析】【分析】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pH=7,显中性;pH小于7,显酸性;【详解】A、油污净的pH =1213,大于7,故溶液呈碱性,故正确;B、西瓜汁的pH= ( 56),故显酸性,故错误;C、洁厕灵pH=( 12),小于7,故显酸性,故错误;D橘子汁PH=( 34),小于7,故选酸性,故错误。故选A。4. A【解析】【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Fe、Zn和Al都比Cu活泼,都可以与 CuSQ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u比Ag活泼,Ag不能与CuSO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 A。
12、5. D【解析】【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故确;B、取用固体药品时,试管要先平放,将药品慢慢的送人试管中底部,在将试管直立,故正确;C、称量固体药品时,要做到左物右码,故正确;D、该过滤装置中缺少玻璃棒的引流,故错误。故选D。6. B【解析】【详解】A、CI2表示一个氯分子、氯气,故错误;B、2CI2表示两个氯分子,故正确;C、2CI表示两个氯原子,错误;2CI-表示两个氯离子,错误。故选B。7.【解析】【详解】A、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B、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正确;C、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D
13、、氯化钠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故选B。8. D【解析】【详解】A、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的是氧气,故A错误;B、C、电解水时,产生 Hh与O的体积比约为2:1,故错误;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O元素组成,水是纯净物,水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故错误;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故选Do9. C【解析】【详解】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说明氧气支持燃烧,不能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反应放热,不能具体的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 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
14、的1/5,正确;水槽中液面下降只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减少,不能具体的说明氧气的含量, 故错误。故选Co10. C【解析】【详解】根据20C时,NaCl和NaNO的溶解度分别为 36g和88g可知,、中含有未溶解的NaCl和NaNO,即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故选C 11. D【解析】【详解】30g,中加入 60g的氯化钠,最A、根据20C时,NaCI和NaNO的溶解度分别为 36g和88g判断溶质质量:中 30g<36g,故所得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为多只能溶解36g的氯化钠,故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为36g,故溶质的质量,正确;B、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0g,故所得
15、溶液的质量为136g,中60g的硝酸钠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60g,故所得溶液质量,正确;C、和中30g的氯化钠和硝酸钠都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的质量 二,正确;D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钠88g,故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8:100=22:25,故错误。故选D。12. D【解析】【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化学方程式为4NH+5Q4NO+ 6HQ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详解】A、甲物质是NH3,其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A正确;B、乙物质是02, 0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疋=32,故B正确;C、由图可知,两种生成物是 NO和H20,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均为化合
16、物,故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错误。故选 D。1315-A物质用途13-B物质-王要成分匸干冰冷就倉品.搂酸钙改良附生土iS-熟石灰丿补钙靜卜夭然汽甲烷生石灰輒化钠- 脅盐一氧化钙存【解析】【详解】A:干冰升华降温,可以冷藏食品;熟石灰呈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土壤;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14 .水/水蒸气;分子间间隔。【解析】【详解】/水蒸气;(1) 据图判断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水(2) 从微粒的角度分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水分子的分子间间隔增大,而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15. 2HO=2HO+Of;
17、在常温下,当pH值在8-12之间时,随pH值增大,溶氧量先增大 后减小,且在pH值在10-11中间时,溶氧量达到最大值。【解析】【详解】(1) H2C2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Q=2H2O+Of;(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在常温下,当pH值在8-12之间时,随pH值增大,溶氧量先增大后减小,且在pH值在10-11中间时,溶氧量达到最大值。16常规能源煤炭、石油等比例降低;CO 化学;两(或 2); ABD【详解】(1 )据图判断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常规能源煤炭、石油等比例降低;(2)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光
18、催化可将H2OCQ转化为H2、CO CH、CHOH(甲醇),其中CC属于氧化物;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是化学变化;(3)Bi 2Te3由Bi、Te两种元素组成;(4)A、根据材料和图可知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故A正确;B、由图可知,随着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故正确;C、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错误;根据题意可知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正确。故选ABD17. C或碳元素;Fe2O 3+3CO 2Fe+3CO2。【解析】【详解】(1) CO中C的化合价为+4,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C单质的化合价为 0,CO中C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19、2,即该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2)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小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2Fe+3CO2CO ;18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BaCl2+H2SQ=BaSOj +2HCI。【解析】【详解】(1)实验中将钡渣粉碎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2)反应釜1中发生的反应是 BaCO+2HCI=BaCl2+COf +H2O,所以,气体 X为CO;(3) 反应釜 2中是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BaCl2+HSO=BaSOj +2HCI。19.蜡烛熔化,掉落(
20、或火柴燃烧)AC(1 )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说明铜具有导热性;AC(2) 酒精、火柴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体现物质的化学性质;蜡烛熔化,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发生物理变化,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20. 2KMnO4=aiMnO 4+MnO 2+O2 f;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解析】【详解】答案第7页,总7页【解析】【详解】2KMnO 4(1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K2MnO4+MnO 2+O2 f;(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21. CaC(3+2HCI=CaCl2+COf +HQCO的密度大于空
21、气, 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其他反应。【解析】【详解】(1 )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方程 式为 CaCO+2HCI=CaCl2+CO f +Hh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其他反应,故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2.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A。【解析】【详解】(1 )白磷是可燃物,B图温度为20C,通入氧气,温度未达到着火点,白磷不燃烧;B D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燃温度为80C,通入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故设计 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中,通入(2) C中温度达到80C,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由于没有氧气,白磷不燃烧,而氧气,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3) B、D实验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C、D实验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不需要做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回收利用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制定考核试卷
- 机器人视觉引导的精密装配技术考核试卷
- 纤维原料的制备和性能调控植物纤维材料考核试卷
- 机器人智能算法研究考核试卷
- 竹浆在纸品透气性与防水性平衡技术研究考核试卷
- 机动车燃油价格波动与预测考核试卷
- 畜牧业与粮食生产的发展策略考核试卷
- 核电站运行中的核燃料管理安全考核试卷
- 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考核试卷
- 服务响应时间和服务保障方案
-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综合练习题 (每页100题)
- 湖北公务员面试模拟64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专题练习(附答案)
- Python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2024年浙江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粮食机械原理与应用》 课件全套 阮竞兰 1-11筛分除杂设备-色选设备
-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版 第八章 教学手段
-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认识厘米》说课稿
- DL∕T 5509-2015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勘测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