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57)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57)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57)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温馨提示:考试时间 150 分钟,分值 150 分,其中卷面分 5 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 分)(1) 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 分) 荡胸生曾云, 。 ,恨别鸟惊心。 。都护在燕然。 辛苦遭逢起一经, 。但愿人长久, 。 ,拔剑四顾心茫然。(2) 默写杜牧赤壁全诗(4 分)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9 分)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如何枯涸 jn 裂;仙人掌总是绿而挺拔,每一根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缕的吮吸着阳光和空气。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的想,为什么美的总 是

2、那么娇弱,而不美的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成活该多么好啊!(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喙()jn()裂一座总高为 9.5 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在广场落成,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A雕像正对东长安街,身体左侧佩戴一把宝剑,目视前方,双手合于胸前。B通过人物造型的谦恭、和善、 仁义、智慧、气质来抒发孔子内在文化精神。A句语序有点乱,请你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在相应的答题位置。(2 分)B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现象,可将“ ”一词改为“ ”。 (2 分)(3) 关于孔子雕像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引发了网络上许多质疑,请你也谈一下自己的看法。(5

3、0 字左右)(4 分)二 阅读(55 分)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25 分)(1) 老师出了题目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拿着笔,面对一张白纸,周围一 下静寂无声。万物好似缩微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平铺直叙摆在那里,等待你亲手挑选。货筐是那样小 而致密,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2) 于是洁白的纸上,记下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水、阳光、空气、鲜花和笔(未按 笔画为序,排名不分先后)。(3) 接下来,老师说,好吧,每个人在你写下的五样当中,除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只剩下四样。3(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4、。 (2 分)(3) “不无遗憾”的意思是 。“枯涸”中“涸”的意思是 。(3 分)(4) 划线文字,运用了 修辞手法(2 分) 3 运用你课外知识,完成下列题目(4 分)(1) 冰心以繁星、春水为名,内涵是什么? (2 分)(2) 伊索寓言中的动物寓言大多采用 手法, 蚊子和狮子的寓意是 。 (2 分)4 风华中学九年级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近期开展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请你帮助解决。(12 分)(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委会需要向全校师生征集宣传标语,请你拟一则征稿启事,拟好后的宣传标语请送到九年级语文组选用。(4 分)(2) 下面文字是一位同学整理的链接材

5、料,请根据提示和要求做些修改。(4) 权衡之后,我在五样中的“鲜花”一栏旁边,打了一个小小的“×”,表示在无奈的选择当中,将最先放弃清丽芬芳的它。(5) 老师走过来看到了,说,不能只是在一旁做个小记号,放弃就意味着彻底的割舍。你必须得用笔把它全部涂掉。(6) 依法办了,将笔尖重重刺下。当鲜花被墨笔腰斩的那刻,顿觉四周惨失颜色,犹如二十世纪初叶黑白的无声影片。我拢拢头发咬咬牙,对自己说,与剩下的四样相比,带有奢侈和浪漫情调的鲜 花,在重要性上终究逊了一筹,舍就舍了吧。(7) 请在剩下的四类当中,再剔去一种,仅剩三样。老师的声音很平和,却带有一种不容商榷的断然压力。(8) 我面对自己的纸

6、,犯了难。阳光、水、空气和笔,删掉哪样是好?思忖片刻,提笔把“水” 划去了。从医学知识上讲,没有了空气,人只能苟延残喘几分钟;没有了水,在若干小时内尚可坚持。 两害相权取其轻吧。(9) 老师说,继续划去一样,只刺两样。(10) 这时教室内变得寂静,好似荒凉的坟墓。每个人都在冥思苦想举棋不定。我已顾不得探查 他人的答案,面对着自己人生的白纸,愁肠百结。笔、阳光、空气,何去何从?闭起眼睛一跺脚,我把“空气”划去了。(11) 好了,现在再划去一样,只剩下最后一样。老师的音调很温和,但执著坚定,充满决绝。 对已是万般无奈的我们,此语一出,不亚于惊雷。(12) 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哭泣声。(13) 笔和阳

7、光。它们在纸上势不两立地注视着我。陷我于深重的两难。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 勒的斑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固守的字笔。(14) 感谢这充满痛苦和抉择的测验,它让我清晰地得知什么是我生命中的真爱 就是我手中的这支笔啊。(15) 我细心地收起这张白纸,一如珍藏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 帆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5. 面对“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首先舍弃“鲜花”的理由是 ;“我”最终保留“笔”,是因为它 。(用原文填空)(4 分)6. 第(6)段中“腰斩”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3分)7. 文中画线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方法,请任选一例,说说它的作用。(3 分)8. 第(12

8、)段“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哭泣声”,请揣摩当时哭泣同学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这种心理活动描述出来。(30 字左右)(5 分)9. 一篇好文章。总会有一个好的结尾。请从内容、语言、结构三个方面说说本文结尾第(15) 段的优点。(6 分)10. 亲爱的同学,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都将面临许多艰难的抉择。就现在而言,你认为最宝 贵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不得借用文章内容)(4 分)(二)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15 分)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 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 歌,找到美国一

9、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 , 可 以 考 虑 出 版 。 这 显 然 是 一 种 不 平 等 ! 要 是 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品的名字改掉。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 对的问题。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 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 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 双方都有收获

10、。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 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 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 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 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

11、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 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 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 尊重彼此的不同。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 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

12、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 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11.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 分)17.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 分)(1)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 分)(2)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 分)12.第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3

13、 分)13.为什么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请分条概括。(3 分)18.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3 分)14.结合文艺,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酿”的含义。(3 分)19.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 2 分)15.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文学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本,说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 哪些工作。(3 分)20.儒家认为

14、“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 并写下来(2 分)(三 ) 文言文阅 阅读鱼我所欲也, (15 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 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6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组是(4 分,每个 2 分)() ()A. 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B. 故不为苟得也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C. 得之则生 所识穷乏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