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渡荆门送别【文学常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山河惊,诗成鬼神泣。”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 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中心思想】渡荆门送别全诗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风格雄健,表现了诗人浓浓 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第一次离幵故乡幵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 想抱负。【原诗】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原诗注释译文渡【远】荆门外,来从【远】远自。
2、【楚国】楚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楚国】游。地,今湖北、湖南一带,东下,我来到那古时楚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境国之地游历。域。山随【平野】尽,【江】【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入【大荒】流。野。【江】长江。【大荒】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广阔无际的田野。无际的原野。【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月下飞天镜】明月映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海楼】。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天镜,云彩变幻无穷结镜。下:移下,下来。【海 楼】海市蜃楼,这里形 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 象。成海市蜃楼。【仍】【怜】故乡水,【万【仍】依然。【怜】爱。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里】送行舟。【万里】喻行程之远。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 东行的小舟。【赏
3、析】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 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 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着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 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 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 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着一“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 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
4、和昂扬的激情,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 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幵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颔联这两句不仅由于写进 “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幵阔;而且还由于动态 的描写而十分生动。大江固然是流动的,而山脉却本来是凝固的,“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 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幵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炼的语 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颈联两句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李白在欣赏荆
5、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 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 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 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 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 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 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
6、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 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总之,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比较成功的,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忽而写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写太空的奇异景象;忽而写白天对山峦起伏、江流奔腾的大自然的欣赏,忽而又写夜晚对太空景象变幻的享受 最后才用拟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 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
7、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尤其"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逼真地描写出诗人乘船穿过三峡 ,崇山峻岭,逐渐消失 在广阔的原野上;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随着山势的消失,在一望无际 的平原上缓缓 东流诗人就使用这种白描的笔触,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幅非常真实的山水画卷,给后代人们留下了领略不尽的审美感受。【练习与检测】(共30分)1 李白,字,号,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诗人。有“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5分)2. 这首诗前六句着重 ,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2分)3. 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
8、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入”好在何 处。(3分)4.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5. 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4分)6. 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 (3分)7. 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3分)8. 展幵想象,写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意境。(4分)9. 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4分)【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1.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杜”2. 叙事写景 思乡3.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 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平中见奇,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的 情景,又展现了作者激越、乐观开朗的胸怀。4.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 (或抒发 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5. 明月映入江水,好像飞下的天镜;浮云在江面凝聚,形成海市蜃楼般的美景。运 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一幅水中映月图、天边云霞图,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 赞美。6. 山势随着平原渐渐消失,江水向辽阔的原野缓缓地流淌。此联写远景。7. 不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8. 俯视江面,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新职工入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典型题
- 2024-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历年考题
- 2024-2025新版车间安全培训考试试题7A
- 酒店业SEO经理的工作职责
- 教育机构部门职责与工作流程
- 2025年春季学期英语教学资源整合计划
- 2025年环保行业综合部可持续发展计划
- 矿业资源开采安全措施
- 校园内机械停车设备使用计划
- 硫系玻璃的性能调控工艺和机理研究
- 2024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社会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地理】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期中区域复习课件
- 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统编三下第三单元整体设计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小结与复习(课件)
- WizdomCloudUrban-EP-RM-013-市政综合监管平台用户操作手册
- 安琪酵母生产工艺
- 2024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报告
- 眼科护理中的患者安全与风险评估
- 22 陈涉世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心肌梗死诊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