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考试重点_第1页
中兽医学考试重点_第2页
中兽医学考试重点_第3页
中兽医学考试重点_第4页
中兽医学考试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中兽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特点, 以针灸和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理法方药具备的独特的医疗体系。2. 中兽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3 阴阳学说是以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及其消长变化来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探 求自然规律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xx:是代表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 括。4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5 阴阳学说的应用一生理方面 1.说明动物机体的组织结构 2.说明动物机体的 生理二病理方面 1.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 2.说明疾病的发展 3.判断疾病的转归三 诊断方面 1

2、.分析症状的阴阳属性 2.辨别征候的阴阳属性四治疗方面 1.确定治疗 原则 2.分析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知道临床用药五预防方面。6 五行 “五”指木火土金水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7 脏腑学说通过观察动物体外在现象,征象,研究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 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内容 1.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及其相联系的组 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气血津液 3.经络系统。心主血脉和藏神,开窍于舌,在液为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降,通调水 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脾主运化统血生清主肌肉四 肢,开窍于口在液为涎肝主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肾主藏精主命 门

3、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 .六腑胆贮存和排泄胆汁胃受纳和腐熟水谷小肠受盛化物分清别浊大肠传化 糟粕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总司全身气机,水液运行道。8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动物机体和机体生命 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生成: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吸入之清气。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3. 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 6.营养作用 .气的运动基本形式:升降出入。气的分类元气(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根源于肾)宗气(1.营气运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 2.卫气运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 .)升降浮沉 :指药物进入机体后的作用趋向,是与疾病表现的趋

4、向相对而言的 .9 血流行于脉管之中的红色液体是构成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之一。血的生成化食为血化气为血精可生血血的功能 1.营养 2.运载 3.化神10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构成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津液生成来源于饮食水谷津液的输布脾气散精肺的宣发肃降肾的蒸腾气 化。津液的代谢排汗排尿。津液的功能 1.滋润营养 2.化生血液 3.调节阴阳 4.排 泄废物。11 气和津液的关系 1.气能生津 2.气能行津 3.气能摄津 4.津能载气12 气和血的关系 1.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 3.气能摄血 4.血为气母(血能载 气)13 经络学说是研究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

5、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 系的学说。14 经络是动物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和运行气血 调节功能的通路,是动物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15 病因引起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特点取象比类辩证求因病因包括: 外感内伤和其他致病因16 病因学说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性的学说17 外感来源于自然界多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而发生的致病因素,包括六淫 和疫伤 18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特点 1.外感性 2.季节性 3.地区性 4.相兼性风邪风为阳邪风性轻扬开泄善行数变风性主动和百病之长 寒邪寒性阴冷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易致疼痛寒性收引署邪署性炎热 xx 发热耗气伤津署多侠湿 湿邪湿郁气机易损脾阳湿

6、性重浊其性趋下湿性黏滞缠绵难退 燥邪燥性干燥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火邪火为热极其性炎上易生风动血易伤津耗气易致疮痈热多兼邪 疫疠 “疫”指瘟疫有传染的意思 “疠”之天地间的一种不正之气特点 1.传染性 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3.症状相似条件 1.气候反常 2.环境卫生不良 3.社会因素19 内伤 1.饥伤 2.饱伤 3.劳(役伤) 4.逸伤20 其他致病因素 1.外伤 2.寄生虫 3.中毒 4.痰饮 5.淤血 6.七情21 病机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畜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22 诊法基本原理: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基本原则: 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23 病色白色:主虚证赤色:主热证黄

7、色:主湿证青色: 主寒主淤黑色: 主热极或寒极苔色白苔: 主表证寒证 xx:主里证热证灰黑苔:主热证寒湿证中的重症。24 苔质是指舌苔的有无薄厚润燥腐腻等。25 脉象平脉(有胃有神有根健康之脉)反脉(有病之脉)易脉(危亡之绝 脉)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虚脉主虚证实脉指实证洪脉主 热甚细脉实寒病甚湿证滑脉主实热痰饮食滞涩脉主气滞血瘀痰浊食滞 26 八钢表 里寒热虚实阴阳。八钢辩证特点: 1.以阴阳为总纲 2.八钢病证可互相兼见3. 八钢病证可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 .27 治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未病先防 1.增强正气 2.调养精神 3.合理使役 4. 营养调配 5.药物预

8、防 6.防止病邪既病防变 1.早期诊断 2.早期治疗 3.控制病情 4. 愈后防复 5.医护结合28 治则是中兽医学在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指导下,对疾病的现状进行周 密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的一套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治疗原则理论。一治病求本 1.正治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的治法,采用 药物与疾病证象相反,又称 “逆治 ”。反治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不相一 致情况下的治法,采用的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证象是相顺从的,又称“从治 ”。2.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3 同病异治同一疾病由于病因病机以及发展阶段不同 而采取不同治法 4.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由于病机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 阶段

9、,可采取同一种治法。二扶正祛邪三调整阴阳四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畜制宜29 治法指临证时对某一具体病证所确定的治疗方法。内治法: 1.八法:汗吐下和 xx 补消 2.八法并用:攻补并用 xx 并用消补并用汗下清并用30 中药的性能药物各自所具有的特性和作用,是药物偏性的体现。 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方面。四气: 寒热 xx 五味 xx 酸苦 xx: 能散能行 xx: 能补能和能缓酸: 能收能涩苦: 能泄能燥 “坚 ”x:x 能软能下 31 归经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理论基础: 脏腑学说 +经络学说确定依据: 烟雾特性药物疗效表述方法: 十二脏腑经络法。32 方剂辩证审因,确定治法

10、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单味或若干味药 合理配伍,酌定用量,调剂而成。1.治组成: 主药(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辅药(协助主药加强治疗作用)佐药( 疗兼证或次要证候 2.监制主药制约毒性 3.反佐作用)使药(引经药或调和药 性)33 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目的的选择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使 用。34 七情: 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1 单行:就是单独使用一味药治病 2.相须两种以上性能相似的药物合用互相促进发 挥协同作用一增强疗效 3 相使两种以上性能不同的药物合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 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要药物的功效 4 相畏指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 种药物减轻或消除5.相杀就是

11、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消除或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6.相恶就是两种药配伍能相互牵制而使疗效降低或丧失药效 7.相反就是两种药物 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1.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解:方中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为主药,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阳,助麻黄发 汗解表,解除肢体疼痛为辅药,杏仁宣降肺气,助麻黄止咳平喘为佐药,炙甘 草甘平既能调和麻黄,杏仁之宣降,又能缓和麻黄,桂枝之峻裂,使邪去而不 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2. 四物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补血调血方解:本方是治疗血虚 .血滞的基础方剂,所主诸证皆由营血亏虚,血行不畅所 致。方中熟地滋阴补血,为主药,当归补

12、血,为辅药,白芍养血敛阴,为佐 药,川芎归血分行气活血,为使药。3. 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xx 脾方解:方中党参补中益气为主药,白术苦温,健脾燥湿为辅药,茯苓甘淡,健脾 渗湿为佐药,白术茯苓合用,健脾除湿之功更强,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调 和诸药为使药。4. 六味地黄汤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滋补肝肾方解: 方中熟地黄补肾滋阴,养血生津,为主药,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 脾固精,共为辅药。泽泻清泻肾火,利水,以防熟地之滋腻,丹皮凉血清肝,退骨蒸,以制山萸肉之温,茯苓利脾除湿,助山药以益脾,三药同用称为 泻”,共为佐使药。5. 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风寒表虚证

13、)6. 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清热生津(阳明经证或气分实热证)7. 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峻下热结(阳明腑实证)8. 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主治少阴病或太阳病误汗亡阳(温中祛寒,回阳救 逆。)9.补中 xx: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甘草升麻柴胡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脾胃气虚及中气 下陷)10. 理中汤党参干姜甘草白术补气健脾温中散寒(脾胃虚寒证)11. 橘皮散梳理气机散寒止痛(马冷痛)12. 平胃散健脾燥湿行气和胃脾胃湿阻(脾土不运,湿浊困中)13. xxxx寒健脾理气14. 二陈汤燥湿化痰力气和中(湿痰咳嗽证)15.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和胃降逆(少阳病肝脾不和)16. 曲蘖散消食导滞化谷宽肠(马伤料)1

14、7xx 败毒散外感风寒挟湿证18xx 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19xx 汤湿热痢疾20. 郁金散(肠 xx)1. 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方药称解表方药xx 辛微苦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XXXX发表解肌XX脉通阳化气xx 辛苦微温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散瘀止血 防风辛敢微温祛风解表胜湿止痉XX 苦辛微寒和解退热疏肝理气升阳举陷 细辛辛温发散风寒祛风镇痛宣通鼻窍温肺化痰 蝉蜕XX散风热2. 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方药称清热方药 知母苦甘寒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石膏 XX 大寒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栀子苦寒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XX 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X

15、X 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生地黄甘苦寒清热凉血XX津 牡丹皮辛苦寒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XXXX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利尿 “疮家圣药3. 凡能引起腹泻润肠通便的治里实证的方药称泻下方大黄苦寒攻积导滞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胆退黄半夏辛温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润肠通便附子大辛大热有大毒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除湿止痛干姜辛温 xxxx 通脉温肺化痰4. 疏畅气机消除气滞 / 气逆 -理气药XX辛苦XX理气健脾燥湿化痰5 调理和治疗血分病证 - 理血药 川芎辛温活血化瘀行气止痛6.补益机体气血xx不足-补益药党参XX补中XX脾生津疮家圣药黄芪甘微温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山

16、药 XX 辛温补血活血止痛润肠 熟地黄XX补血滋阴益精充髓XX甘苦色微温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生首乌通便解疮毒便秘治疟原虫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XX安胎白芍平抑肝阳平肝止痛敛 XX7 收敛固涩作用 -固涩药 五味子酸温敛肺止咳益肾固精涩肠止泻生津敛汗8 祛湿药独活祛风除湿通冥止痛解表9. 泻下药芒硝软坚泻下清热泻火炒 xx1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适量,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 至大部分爆成白花,迅速出锅放凉,称重。炒焦 2 槟榔取净槟榔片,称重,分档,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 至焦黄色,具焦斑,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3栀子取碎栀子,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焦黄色,具焦香气,取出

17、 放凉,称重。炒炭槐米取净槐米,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黑褐色, 发现火星时,可喷淋适量清水熄灭,炒干,取出放凉,称重。成品性状:本品呈黑褐色,保留原药外形,存性。炮制方法:取苍耳子投入锅内炒至外表焦黄色,倾入石臼内或碾槽内碾去刺,取出筛 去灰尘,即得。米炒 1.党参将定量大米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大米冒烟时,倒入党参 片,翻炒至大米呈焦褐色,党参呈老黄色时,取出。筛去米、放凉。党参片每 100kg,用大米 20kg。土炒 1.山药先将定量伏龙肝粉 (或赤石脂粉 )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土粉 轻松灵活状态时,倒入山药片,不断翻炒,至山药挂土色,表面显土黄色,并 透出山药之固有香气时,取出。筛去土,放凉。山药每100kg,用伏龙肝30kg。 2 白术先将定量伏龙肝粉 (或赤石脂粉 )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土粉轻 松灵活状态时,倒入白术片,不断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