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碾压试验施工方案_第1页
土方碾压试验施工方案_第2页
土方碾压试验施工方案_第3页
土方碾压试验施工方案_第4页
土方碾压试验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目录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试验目的 .1三、试验依据 .1四、填筑料源 .1五、大型机械碾压试验 .1六、小型夯实机具碾压试验方案 .2七、试验检测 .7八、碾压试验检测成果整理 .8九、质量控制措施 .8十、施工人员及机械投入情况 .8十一、施工参数的收集几整理 .91土方填筑碾压试验一、试验目的在施工现场根据不同的碾压技术参数进行不同填筑料的碾压试验,研究填 筑工艺,通过试验达到以下目的:1.1检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1.2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直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1.3确定有关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现场安全控

2、制措施;1.4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二、试验依据2.1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2.2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安徽天长段)施工V标段招标文件技术条款。三、填筑料源3.1土方回填所用料源为业主指定的土场土料,土料中无杂草、树枝和生活垃 圾等杂质。四、大型机械碾压试验5.1填筑材料回填材料技术指标及要求部位技术指标及要求进、出口段、上下游护坦及消填筑体应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回填粘性土时压实度不小于0.95。力池段、闸室段5.2施工机械设备及仪器现场生产性试验设备:推土机一台,徐工单钢轮YZ14JC型压路机一台,PC200(1.0m3)挖掘机1台,自卸车2台。测量仪器:DSZ2水准

3、仪。试验仪器:电子秤、环刀等。5.3试验场地布置2碾压试验场地选在取土区。试验前用推土机将试验场表层腐殖土等不合格土及草皮、树根等杂物清除。清理边界应在碾压试验基面边线外0.3m0.5m。基底清理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如不合格必须继续清理,直至达 到相关技术要求。基底验收合格后,试验人员取原土进行试验,如达不到规范 要求的压实度(95%) ,采用振动碾进行碾压,使基底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如 果局部有不平整现象,先把低洼地方进行分层碾压填筑,使整个基础面平整, 再全面铺土碾压。然后用白石灰画出长30m宽20m场地,并划分为10mX 15m的4个试验小块,准备进行碾压试验。场地布置如下图

4、所示:二、试验目的在施工现场根据不同的碾压技术参数进行不同填筑料的碾压试验,研究填 筑工艺,通过试验达到以下目的:2.1核实填筑土料室内击实试验结果的合理性;2.2检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2.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 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直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 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2.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现场安全控制措施;2.5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三、 试验依据3.1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3.2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安徽天长段)施工V标段招标文件技术条款。四、 填筑料源4.1土方回填所用料源为业主指定的土场土料,土料中不允许有杂草、树枝

5、和 生活垃圾等杂质。五、大型机械碾压试验5.1填筑材料回填材料技术指标及要求3部位技术指标及要求进、出口段、上下游护坦及消填筑体应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回填粘性土时压实度不小于0.95。力池段、闸室段5.2施工机械设备及仪器现场生产性试验设备:推土机一台,徐工单钢轮YZ14JC型振动碾一台,PC200(1.0m3)挖掘机1台,自卸车2台。测量仪器:DSZ2水准仪。试验仪器:电子秤、环刀等。5.3试验场地布置碾压试验场地选在取土区。试验前用推土机将试验场表层腐殖土等不合格土及草皮、树根等杂物清除。清理边界应在碾压试验基面边线外0.3m0.5m。基底清理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如不合格必须继

6、续清理,直至达 到相关技术要求。基底验收合格后,试验人员取原土进行试验,如达不到规范 要求的压实度(95%,采用振动碾进行碾压,使基底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如 果局部有不平整现象,先把低洼地方进行分层碾压填筑,使整个基础面平整, 再全面铺土碾压。然后用白石灰画出长30m宽20m场地,并划分为10mX 15m的4个试验小块,准备进行碾压试验。场地布置如下图所示:4填筑碾压试验场次安排表序号填筑材料铺料法松铺厚度(cm碾压遍次碾重行走速度碾压方式1壤土 /粉质壤土后退法20、25、30、2、 4、 6、 818t2km/h进退错距法碾压试验块表面布置碾压试验场地布置图5.4碾压场次安排OCJ5层厚:

7、20cm碾压遍数:无振 2 遍+ 2、4、6、8 遍试验面积:10m碾压遍次碾重行走速度碾压方式1壤土 /粉质壤土后退法0.98实0 620、25、 30、0.940.920.902468碾压.数.-实度关系曲线碾压遍数“)2、 4、 6、 818t2km/h进退错距法碾压1.621.601.581.566.2m5.8量5.6沉5.21.541.528碾压遍468试验块表面布置层 厚:20cm碾压遍数:无振 2 遍+ 2、4、6、8 遍试验面积:10mK15m层 厚:25cm碾压遍数:无振 2 遍+2、4、6、8 遍试验面积:10nK15m层 厚:30cm碾压遍数:无振 2 遍+2、4、6、8

8、 遍试验面积:10nK15m4.84.47试验块铺层厚及试验内容布置第二层铺层厚度:25cm无振 2 遍+有振 6 遍(三种含水率)第一层铺层厚度:20cm 25cm 30cm无振 2 遍+ 有振 2、4、6、8 遍基础层场地清理平整,表层压实至不低于设计压实度(95%)自行式振动碾采用20、25、30cm松铺厚度,根据压实效果,优选最佳铺层 厚度。研究2遍、4遍、6遍、8遍等不同碾压遍数的碾压效果,优选填筑材料 的合理碾压遍数。5.5碾压试验基本工序填筑碾压试验基本工序:场地整平一卸料一推平一静碾一层厚测量一振动碾压一碾压过程的沉降测 量一干密度、含水率、压实度等检测一进行上层填筑施工。填筑

9、基本工艺1准备:a、填筑前在有效碾压场范围内选定沉陷观测点,测量记录试验 场地的高程,测点间距2mx 2m b、用白灰画出试验区域和试验单元,及机械 进出场的方向;c、在碾压场周边间距4m打入木桩,并在木桩上准确标示控制 高程,以控制铺料厚;d、在场地中线一侧的相连两个试验小块,铺设土质、天 然含水量、厚度均相同的土料,中线另侧的两个试验小块,土质和土厚均相同, 含水量较天然含水量分别增加或减少某一幅度(根据填筑土料击实试验确定范围)。2铺料:自卸车卸料采用后退法,自卸车一车一点卸料,呈梅花形布料。3平料:采用推土机推平至预定厚度及平整度,必要时辅以人工耙平,达 到起伏差和平整度的要求。4每个

10、试验小块按预定的计划、 规定的操作要求,碾压至计划遍数,相应 在填筑面上取样做密度试验。5每个试验小块,每次的取样数为12个,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干密度;6测定压实后土层厚度,并观察压实土层底部有无虚土层、上下层面结合 是否良好、有无光面及剪力破坏现象,做好记录。碾压基本工艺1根据画好的碾压路线实行振动碾压,施工人员指挥,按预定遍数进行。 碾子必须在场外起振,达到正常运转之后,方可驶入试验场内,进出场一个循 环按振动碾压两遍计,振动碾采用前进后退全振方法碾压作业,错位采用前进 法。碾迹重叠控制在50cm行车速度不大于2km/h。2测量沉陷观测点高程,与压前相应点高程之差即为碾压沉陷值(压缩 量

11、),振动碾8压开始后既进行测量,每振碾2遍后测量对应点的沉降量。3终碾后,用环刀法测定密度。对挖出的土料测定含水率检测。4刨毛作业:在碾压完毕后,下一层填筑前对上一层填筑表面进行刨毛处 理,刨毛采用反铲履带在填筑层面上反复行走进行刨毛。对填筑面进料运输线 路上散落的松土、杂物以及车辆行驶、人工践踏、内平台形成的干硬光面,在 铺土前彻底清除,并洒水湿润。5回填试坑,将试坑挖出试料全部均匀回填原坑,并碾压密实。检测基本工艺1沉陷测量:采用水准仪测量,测点网格2mx2m精度土1mm2含水率测定:采用酒精燃烧法,连续烧3次,精确至O.OIg。3密度测定:采用环刀法,环刀基本参数应符合GB/T15406

12、-2007规定,精确至0.01g/cm3。4层间结合测定:测定压实后土层厚度,并观察压实土层底部有无虚土层、 上下层面结合是否良好、有无光面及剪力破坏现象等,并作记录。六、小型夯实机具碾压试验方案6.1填筑材料回填材料技术指标及要求部位技术指标及要求进、出口段、上下游护坦及消填筑体应分层回填,分层夯实。回填粘性土时压实度不小于0.95。力池段、闸室段6.2施工机械设备及仪器现场生产性试验设备:推土机一台,PC200( 1.0m3)挖掘机1台,电动打夯机HW- 60一台,自卸车2台。测量仪器:DSZ2水准仪。试验仪器:电子秤、环刀等。6.3试验场地布置小型机具碾压试验场地选在取土区。试验前用推土

13、机将试验场表层腐殖土 等不合格土及草皮、树根等杂物清除。基底验收合格后,试验人员取原土进行 试验,如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95%,采用电夯打夯机进行夯实,使基底 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如果局部有不平整现象,先把低洼地方进行分层夯实填9筑,使整个基础面平整,再全面铺土夯实。然后用白石灰画出长14m宽1.5m场地,并划分为4mK1.5m的3个试验小块,准备进行夯实试验。场地布置如下图所示:试验区一过渡区试验区二过渡区试验区三夯实试验场地布置图6.4夯实场次安排填筑夯实试验场次安排表序号填筑材料铺料法松铺厚度(cm夯实遍次夯实方式1壤土 /粉质壤土后退法15、202、 4、 6、 8进退错距法夯实试

14、验块表面布置层厚:15cm层厚:20cm夯实遍数:无振 2 遍+ 2、4、6、8 遍夯实遍数:无振 2 遍+2、4、6、8 遍试验面积:试验面积:4nrK1.5m4nX1.5m试验块铺层厚及试验内容布置第二层铺层厚度:20cm无振 2 遍+有振 6 遍(三种含水率)第一层铺层厚度:15cm 20cm 无振 2 遍+ 有振 2、4、6、8 遍基础层场地清理平整,表层压实至不低于设计压实度(95%)10夯实采用15、20cm松铺厚度,根据压实效果,优选最佳铺层厚度。研究2遍、4遍、6遍、8遍等不同夯实遍数的夯实效果,优选填筑材料的合理夯实遍 数。6.5夯实试验步骤及方法1、人工平整场地,用水准仪控

15、制场地的平整度,并采用夯实机对基础进行 夯实,压实度不小于0.95,夯实后取样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方可铺料。2、用水准仪控制铺料厚度和平整度, 对每个检测区的同一个点进行测量以 确定起始厚度,人工平整表面和凸凹点。3、对三个试验区按每个试验区进行夯实,用水准仪记录沉降高差, 用环刀 法测定密度。对挖出的土料测定含水率检测。 检测基本工艺 沉陷测量:采用水准仪测量,精度1mm。 含水率测定:采用酒精燃烧法,连续烧3次,精确至0.01g。 密度测定:采用环刀法,环刀基本参数应符合GB/T15406-2007规定,精确至0.01g/cm3。 层间结合测定:测定压实后土层厚度, 并观察压实土层底部有无虚

16、土层、 上下层面结合是否良好、有无光面及剪力破坏现象等,并作记录。七、试验检测7.1检测工作次序 碾压及夯实前填筑材料击实试验。 碾压及夯实场地平整度测量。 铺料前高程测量。 铺料后高程测量。 进行挖坑含水率测定。 碾压及夯实后高程测量。 碾压及夯实后挖坑进行干密度、含水率测定。 层面结合检测。7.2主要检测工作内容 提前备料:用于碾压及夯实试验的土料在取土场要提前进行含水量检 测,其含水量应在土料的最优含水量2范围以内。如果含水量过大,土料摊 铺后应进行翻晒,如果含水量偏小,土料摊铺后采用洒水车按照计算的水量进 行洒水,然后进行虚土搅拌,使土料的含水量保持均匀。为碾压及夯实试验做 好准备。

17、铺层厚度与碾压沉降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沉降测量精度为1mm。 干密度检测11终碾及夯实后每次各取样数应达12个,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干密度值。 含水率试验碾压及夯实前后每场各进行4点含水率测定,共计16点。 层间结合检测 测定压实后土层厚度,并观察压实土层底部有无虚土层、上下层面结合是 否良好、有无光面及剪力破坏现象等。八、碾压试验检测成果整理8.1在试验期间,要作好各种原始试验数据的记录。8.2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配套机械的施工效率、合理的碾压及夯实遍数、铺土厚 度以及松铺系数等。8.3将试验结果上报监理部进行审批,作为以后土方碾压及夯实施工的施工参 数进行控制。碾压及夯实效果,优选填筑

18、材料的合理碾压及夯实遍数。以指导 本工程土方填筑施工。九、质量控制措施9.1用于碾压及夯实试验的土料在取土场要进行含水量检测,其含水量应在土 料的最优含水量2范围以内。如果含水量过大,土料摊铺后应进行翻晒, 如 果含水量偏小,土料摊铺后采用洒水车按照计算的水量进行洒水,然后进行虚 土搅拌,使土料的含水量保持均匀。9.2所有用于碾压及夯实试验的土料必须先进行检测,土内不得含有树根、杂 草、砖块或其他腐植物。9.3碾压及夯实试验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 按规定要求压实。在深耕地段,必要时,应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回填、 整平、压实。9.4碾压及夯实试验前由技术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碾压及夯实试验施工技 术交底,试验员配合质检员对碾压及夯实试验施工过程严格控制。并严格执行 三检制,确保施工质量。9.5在施工中严格执行规范和设计要求,对现场监理工程师提出的问题及时处 理,以防留下质量隐患。9.6如填土出现“弹簧土” 、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力破坏现象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