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和浮力探究题剖析_第1页
压强和浮力探究题剖析_第2页
压强和浮力探究题剖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压强和浮力探究题剖析毛宗红 刘开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科学探究是物理教材及中考的重点。在试题设置及实际探究过程中,有涉及探究七个要素完整的探究,也有只涉及其中一些细节的部分要素的不完整探究。一、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例1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表一 表二 表三实验序号压力(N)受力面积(cm2)实验序号压力(N)受力面积(cm2)实

2、验序号压力(N)受力面积(cm2)16.01043.01073.02029.01554.51584.5303122066.02096.040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分析比较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分析比较得_;分析比较得_。解析: 在分析压力的大小影响作用效果时,必须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在分析受力面积的大小影响作用效果时,必须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答案: 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产生的效果越显著;1、6、

3、9;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显著;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显著。点评: 本题除考查同学们对压力作用效果的掌握程度外,着重考查了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着重考查了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运用,在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和评估等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分析研究的是什么量,影响该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影响因素,要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否则无法确定是哪个因素造成的,或者得出的结论不完整。二、测量大气压例2 (2007年宜昌市)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放在桌子上,用吸盘贴在玻璃板上面,用弹簧测力计将吸盘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板面。问:(1)实验

4、原理是什么?(2)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太小,不能测出吸盘脱离板面时的拉力。请你选择其他器材与这只弹簧测力计组合,测出吸盘脱离板面时的拉力,要求写出用到的器材和方法。解析: 本题取材于大气压强“想想做做”实验,其原理包括平衡力和压强知识,如图1所示,吸盘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大气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F大,其大小始终不变;另一个是弹簧测力计对吸盘向上的拉力F拉,其大小随吸盘被缓慢上拉的同时逐渐增大,F大和F拉是同直线上反方向的两个力,当F拉略大于F大时,(粗略认为F拉等于F大,即平衡)吸盘被拉离玻璃板,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便间接得出F大(F大 =F拉),用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5、算出其面积S=D2/4,即大气压的作用面积,借助压强公式P=F/S可以粗略算出大气压P=4F拉/D2。若吸盘面积较大,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F大将较大,超过了常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这就需要辅助于省力机械来测量,本题第(2)问就是针对可能出现的这种情况设计的。答案: (1)实验原理:二力平衡的条件F大=F拉和压强公式P=F/S。(2)法(一):如图2所示取一轻质杠杆(质量忽略不计),为使OA、OB分别为阻力臂L2和动力臂L1以便测量,须让杠杆处于水平位置,人手作用于玻璃板上向下缓慢拉动,读出拉开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便可算出F大=F2=F1L1/L2。法(二):如图3所示,取一轻质动滑轮,缓

6、慢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刚拉开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算出大气压力F大=2F1。点评: 挖掘教材中的实验进行考查是近年各地中考的重点。对教材中的每个探究实验,同学们不仅要从整体上了解实验的意图、原理、实验器材及方法,同时要善于剖析实验细节,如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分析,实验方案改进,结论评估等。三、探究液体内部压强 例3 杨扬同学用如图4所示的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压强计的橡皮膜置于水中不同深度,并调节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得到如下数据。实验橡皮膜朝向深度压强计U型管左液面右液面液面高度差1朝上3cm9cm12cm3cm2朝左3cm9cm12cm3cm3朝下3cm9cm

7、12cm3cm4朝上6cm13.5cm6cm5朝上9cm6cm9cm分析表格数据,将漏掉的数据补上由实验1、2、3,可得出结论:_由实验_,可得出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杨扬想完成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的实验,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解析: 压强计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其U型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反过来当压强计U型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则说明橡皮膜受到了压强,高度差越大则压强越大。设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的实验方案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橡皮膜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答案: (1)7.5、15;(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8、(3)如图4取一杯水,将压强计的橡皮膜置于水中一定深度处,计下U型管左右液面高度,算出液面高度差h1;将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将压强计的橡皮膜置于盐水中相同深度处,计下U型管左右液面高度,算出液面高度差h2;比较h1 与h2 的大小得出结论。点评: 本题表格数据是学生实验的再现,分析处理表格数据是实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初中所学物理知识中,主要有三类表格数据:一是成正比(或反比)型数据,如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等;二是比较型数据,如摩檫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等;三是求和(或求积)型数据,如杠杆的平衡条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

9、系、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等。 四、验证阿基米德愿理 例4 在浮力的利用教学课堂上,王老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取一块牙膏皮,首先将它揉成团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牙膏皮团”下沉,然后将它展开做成帽形放入水中,观察到“牙膏皮帽”浮于水面上。王老师提问:两次不同的实验现象告诉我们什么?李朋同学马上举手回答:实验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1)你赞同他的观点吗?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若给你一些器材: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你将选择哪些器材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写出实验所需器材及你的探究方案。(3)你将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解析: 由

10、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 得物体所受浮力只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形状无关,改变牙膏皮的形状实质是引起了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从而使浮力改变。在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体积不变,改变形状,其中可供选择的器材中橡皮泥能满足要求。此实验的关键在于设计对比性实验,利用两次称量去比较橡皮泥在形状改变时所受浮力大小得出结论。答案: (1)不赞同。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 得物体所受浮力只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形状无关,改变牙膏皮的形状实质是引起了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从而使浮力改变。(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橡皮

11、泥、烧杯、细线和水。探究方案: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橡皮泥的重G;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计下测力计的示数F1,算出浮力F浮1=G-F1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计下测力计的示数F2,算出浮力F浮2=G-F2再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计下测力计的示数F3,算出浮力F浮3=G-F3。(3)比较三次橡皮泥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若大小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无关;若大小不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有关。点评: 本题从实验设计、分析论证、评估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考查。在设计实验时,同学们要注意方案的可操作性、准确性和严密性,方案所涉及的器材、物理量及表达式都要明确表示出来。分析论证是对收集的数据、现象等信息进行比较、因果推理等处理,得出科学规律的过程,对于如例4中第(3)问的预测性分析论证,多采取“如果那么”的句式来表述。评估所涉及的范围很多,如评估实验方案的好坏,评估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