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乐 山 师 范 学 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系 (院 教育与心理学系 专 业 教 育 学论文题目 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 康状况及优化措施学生姓名 李 菲班 级 06级教本班 学 号 0804S103 指导教师 刘 秋 竹 职 称 讲 师填 表 日 期 :2009年 11月 13日目录摘要 3 Abstract 31 研究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意义 4 1.1心理健康的概念 5 1.2意义 61.3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92农村小学心理健康状况 9 2.1 状况一 10 2.2状况二 10 2.3状况三 112.4状况四 113优化措施 12 3.1措施一 12 3.2措施二 13 3.3措施
2、三 14 参考文献 15 英文题名、 关键词、 摘要 16摘要 ,本次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优化措施。方法采用了 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测试了木城镇 4所小学的 97名小学教师。结果表明(1农 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2 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 著性差异; (3 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因年龄不同而存在显著性差异; (4不同学历层 次的农村教师在 SCL-90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5不同教龄的农村教 师在 SCL-90中的焦虑、敌对、恐怖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优 化措施。Abstrac
3、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country,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improvement of their mental health. Methods Using SCL-90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97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to compare the obtained results of
4、 the norm of China. Results: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have significant mental health problem. The result also reveals that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orrelated with gender of teachers, and correlated with age of teachers.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w
5、ho are different i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differ greatly in obsession and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who are different in school age differ greatly in anxiety,obsession and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we put forward som
6、e proposals.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优化措施李菲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 0804S103摘要 摘要 本次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优化措施。方法采用了 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测试了木城镇 4所小学的 97名小学教师。结果表明(1农 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2 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 著性差异; (3 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因年龄不同而存在显著性差异; (4不同学历层 次的农村教师在 SCL-90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5不同教龄的农村教 师在 SCL-90中的焦虑、敌对、恐怖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研
7、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优 化措施。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措施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人们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 心理问 题越来越多。 我国的小学教师更是如此, 面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基础教育改 革的不断推进, 他们的工作负担越来越重、 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各种心理压力和 心理疾病也日益突出。 近年来, 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专家的高度重视, 并为之做了大量较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但是, 目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中尚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小学教师以小学生为对象, 小学生是特殊的教育对象, 他们的身心发展速度是生命中最快的时期, 小学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
8、心智和德 性成熟, 所以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生身心发展紧密相关。 农村是教育的 特殊区域, 小学教师承受着来自工作和生活中更大的心理压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 的工程师,一个优秀的教师,除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技巧之外,更 需要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因为,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 才能通过自己 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培育出身心健康的人才。 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 师让学生乐于接近,衷心爱戴,相反,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全,人格有偏移,将给 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正像乌申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只有个性 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 ”由此可见,教师的
9、心理 健康问题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1、研究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意义1. 1、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及界定心理健康是指个体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 社会生活适应良好, 具有完善的人格和 能力, 且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 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完整 的人格、情绪积极稳定;有较好的自我感觉和自我控制力,心理平衡;人际关系 和谐,有理想、有抱负、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 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 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 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
10、 目前在我国, 心理健康既指心理 健康状态, 也指维持心理健康, 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 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 理素质的过程。 根据以上所述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社会适应 (或生存 标准和发展性标准。前者如大部分中国学者指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1 . 认知 功能正常;(2 . 情绪反应适度;(3 . 意志品质健全;(4 . 自我意识客观; (5 . 个性结构完善;(6 . 人际关系协调;(7 . 社会适应良好;(8 . 人生 态度积极; (9 . 行为表现规范;(10 . 活动效能吻龄 1。后者指全面提高人 的心理素质, 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 培养高尚美好的品德, 塑造完善的个
11、性,使人生价值在一定的时代和环境下能够完全得到体现 2。由此观之,所谓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是指教师在对自身角色的深刻理解和认 识的基础上, 依照社会的期望和自身实际状况, 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及心理进行 调整,使其能够适应角色的要求并不断促进角色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状态。1.2、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而具有 不同的涵义。同样,从横向角度考虑,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的标准 也应体现其群体的特殊性, 即我们应该对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标准做更具体的诠 释,使之既包含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同时也体现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
12、康教育的实施者, 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由于教 师职业的特殊性,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所以, 对教师的心 理健康的要求除了要与其他人群遵循同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标准外, 还应适当考 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依据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 本书归纳了国内一些学者的 观点,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一热爱教师职业,能认同自己的教师职业角色,热爱教育工作,认真负 责,对之充满信心和情感。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担负着一定 的社会职能, 因此对待事业的态度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首要构成因素。 作为人类 灵魂的工程师, 只有将自身的才能在教
13、育、 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来, 并由此获得成 就感和满足感, 才能对社会生活有良好适应。 只有对教师角色有认同感, 勤于教育工作, 热爱教育工作, 才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 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1。2.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化的动物,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乐于与人共事相处, 才能立身处世。 它包括在人际交往中,了解彼此的权利义务,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与社会要 求协调;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他人;积极与他人真诚沟通;与人相处时尊重、信 任而不是仇恨、 嫉妒。 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则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 能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具体表现在
14、:(1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其个人思想、目 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 忌、厌恶等反面态度;(4积极与他人做真诚的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则表现为 师生关系融洽, 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 善于领导学生, 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 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3.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体、活动和心理等方面的认识和态度。心理健康 的人能正确看待自己, 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并努力寻求自己的最佳发展, 使 自己更加完善、 形
15、成健全的人格。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会遇到各种成功与失 败,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平静地对待这些, 通过自我观察、 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 而获得正确的自我认识。 成功面前不沾沾自喜, 遇到失败也不会消沉, 对现实环 境有正确的感知, 能平衡自我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 调整, 善于自我组织, 在客观地做出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能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 的目标。这些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1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2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3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 的知识结构,做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4能通过他
16、人认识自己,学生、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5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4.坚韧与自制任何工作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自觉地克服困难, 在困难面前永不畏惧, 有坚定的原则和信念, 态度严肃认真而又诚恳明朗, 措施 果断又以理服人, 当机立断和深谋远虑结合起来, 积极和善的态度中蕴藏着坚定 性, 对既定的合理目标一定要追求到底, 对不该追求的目标要勇于放弃, 有顽强 的自制力。 只有坚韧不拔, 能自我控制、 自我调适的人, 才能良好适应社会生活。 5.有效调节不良情绪由于教师的服务对象是人,情绪健康对教师而言尤为重要。人是有感情的, 生活于矛盾无处不在的社会中,谁都会
17、有产生烦闷、恼怒、焦虑、恐惧等消极情 绪的时候。 教师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境, 学会自我心理维护和调适不良情绪。 不 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和家庭。 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 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具体表现在:(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不将 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 (3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 不良事件; (4克制偏爱情绪, 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5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 带入家庭。6.好学与创新只有乐于并善于学习的人才能不断积累知识经验, 教师的知识经验是其从事 教育工作的前提。 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爱戴, 知识贫乏可能使教师感 到焦虑或
18、神经紧张。 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 自己就要有创新意识, 心理健 康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学习, 不断创新, 能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富有创造性 地理解教材、改进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实 人的心理调节机制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逐步发展与完善, 教师要学会在教学活动 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1. 3、意义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使命的教师,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显 得尤为重要。 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 农村教师承载来自社会、 学校各方面的 重大压力。久而久之,如不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正确疏导,易使教师产生职业 卷怠, 进而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身
19、心健康, 而且还成了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木城镇各地区农村小学教师100人进行了 问卷调查, 回收问卷98份, 剔除废卷1份, 有效问卷97份, 占回收问卷的 99%。 具体情况见表1。表 1 被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类别 人数 (n 比例 (%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进行测量。 SCL 90由 90个项目组成, 每个项目都分为 5个等级平分(1=没有, 2=很轻, 3=中等, 4=偏重, 5=严重, 。 对木城镇各个学校的老师进行测试,测试在统一指导语的条件下同时进行。2、农村小学心理健康状况2.1、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1.
20、 全体教师 SCL 90 各因子均值与国内成人常模 2的比较(见表 2 化、 强迫、 焦虑、 恐怖、 精神病性等五项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 1, 并且躯体化、 强迫、抑郁、焦虑与国内常模有显著差异。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与农村小学教师的物质生存环境差、 工作压力和生 活压力相对较大、 心理压力也相对较大、 较多的消极情绪等因素有关。 因为农村 小学教师经济地位不高,生存环境比较恶劣 , 容易导致农村小学教师产生不公平 感、自卑感和挫折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切向钱看的思潮的影响下 , ,农 村教师内心存在巨大冲突 , 心理上感到茫然和无奈;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 入进行 , 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
21、高 , 而农村教师本身素质有限 , 他们就容易产生焦 虑、 抑郁和强迫等心理问题。 由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 从而影响着农村小学教 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2. 男女教师 SCL 90 各因子均值的比较(见表 3 由表 3可知, 女教师 SCL 90各因子中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 抑郁、 敌对、 偏执、精神病性等均值均都高于男教师。总的说来,男女教师在强迫症状抑郁、 焦虑、恐怖、偏执等方面差异显著。其中男教师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 抑郁、偏执等方面,女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焦虑、恐怖等方面,表明农村 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也许女性天生比男生
22、怯弱 , 尤其是大多数女性在 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承担了比男性多得多的责任。因此 , 他们对事物担心与恐惧要 多一点 , 同时也极易引发她们的情绪化行为 , 如厌烦、 争论、 摔物直到争斗和不可 抑制的冲动爆发等。3. 不同年龄段教师 SCL 90 各因子均值的比较(见表 4由于论文样本量相对较小(97,因此为保证每个分组的样本量不致过小, 论文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分成 3 组, 第 I 组<25 岁, 共 28人, 第 II 组 25 岁和 30 岁之间,共 31 人,第 III 组 30岁,共 38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检验,由表 4可以 看出,由于年龄的不同,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总分、
23、躯体化、人际关系 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可能主要是:一般来说 , 由于年龄而导致的心理健康水 平的差异可能与其在各年龄段所承担的角色差异和社会支持有关。 25岁以下的教 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 , 年轻并富有活力 , 自信并带有个性的张扬 , 渴求理解并渴望 进步。他们对自己面对的一切都怀有新奇感 , 对一切都充满着美好的向往。这些 特点 ,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他们所面对的新环境和新工作的种种压力。 25 30岁 年龄段的教师 , 由于工作时间不长 , 心理上处于“枯燥”期 , 角色的冲突和心理的 适应同时存在 , 再加上经济收入、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劣势和恋爱、婚
24、姻等方面的 烦恼 , 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大。 30岁以上年龄段的教师 , 工作经验和生活经验都比较 丰富 , 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他们在学校是中坚力量 , 其社会支持系统也越来 越完善 , 自我感觉良好 , 心理压力较小。3. 不同教龄段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见表 4不同教龄的农村教师在 SCL-90量表中的焦虑、 敌对和恐怖等因子方面存在显 著性差异 (<0. 05(见表 4 。 我们把这次被调查的农村小学教师的教龄分为 2个层 次 : 5年以下 , 6年 10年,以及 10年以上。统计结果显示 , 在 SCL-90中的焦虑、 敌对、恐怖这三个因子方面 , 教龄在 5年以下的教师的均分
25、明显低于其他教师。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1 教龄在 5年以内的农村小学教师还比较年轻 , 参加工作年限不长 , 在工作 上还没有站稳脚跟 , 正处于同教师、 学生和规章制度 “磨合” 的时期 , 相应的社会 支持系统也还很脆弱。他们特别关注领导的关心、同事的接纳和学生的认同 , 于 是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 心理压力也就更大。(2教龄在 6 10年的教师 , 已经适应学校的工作和生活 , 在教育教学上具 有一定的经验 , 已经得到外界认可和支持 , 所以具有积极的教学与学习的心态 , 并 且自身的生活尚处在筹备与发展期 , 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3教龄在 10年以上的教师是
26、学校的骨干力量 ,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 他们比 较安于固定的教学理念 , 容易为职称和晋升所累 , 心理变化较大。表 4 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基本情况在不同条件下心理健康水平方差分析 4、不同学历层次的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农村小学教师由于文化程度或学历不同 , 其心理健康水平在 SCL-90中的强 迫、人际关系这两个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见表 4 。学历越低 , 得分越高 , 显 示适应水平越高。我们把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分为 3个层次 :本科 , 大专 , 中专及中专以下。统 计结果显示 :中专学历的教师情绪稳定性最好 , 大专其次 , 本科最差。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历越
27、高的老师,相对于学历低的老师的 期望就越高 , 思维越成熟 , 对现状的一种不满足感, 因此其心理健康状况也相对较 低。3、优化措施3.1、面对现实 , 迎接挑战 , 磨练意志新课程改革叫教育部的决定 , 这是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目前 , 我国 农村小学虽然条件很差 , 课改困难多 , 但教师们还得面对现实 , 然后通过改 变自我方式来适应这个时代 , 适应新课改 , 勇于迎接挑战 , 自觉磨练意志 , 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 为此 , 教师们应该作到以下几点 :第一 , 要明确教师职业 活动的目的性 , 增强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 , 要明辨是非 , 当机立断 , 克服犹豫不
28、决和优柔寡断。第三 , 要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 的情绪 , 克服懒惰、 恐惧、 紧张、 不安等不良情绪的干扰 . 第四 , 要坚信自己 从事教师职业这个决定的正确性 , 并保持充沛精力 , 做到在困难面前不低 头、 不屈服 , 克服各种内外部困难和干扰, 不断学习新知, 逐渐构建符合新 课改精神和要求的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第 五,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放松自我。心理压力一旦过大必然引起情绪上 的焦虑和紧张感,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掌握放松自我的一些方 法和技巧,对及时缓解心理压力非常有效。如:肢体动作放松法,深呼吸 法,想象放松法,等等。农村小学教师还可以利用
29、自然环境,陶冶情操, 放松心情,释放压力。3. 2、进行教师队伍整和,为农村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针对农村小学教师工作任务过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进一步提高 农村教师待遇,这样一方面可让身在农村的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另一 方面亦可吸引城市教师下乡支教。第二,以优惠条件招聘师范大优秀毕业 声回乡任教。第三,继续家大农村教育投入,为农村教师发展创造条件, 如:购买和订阅教师发展必须的书籍、报刊;为教师购置电脑,连线上网, 让农村小学教师也嫩享受到与城市教师一样的自我追求和发展的机会。学 校的各项基本建设,从设计、建造到布置,都必须自然、和谐、美观,并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环境的各种功能,让教师生活
30、其中,有“乐不思蜀”之 感。这样,可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小学教师的 心理压力,进而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3. 3、领导者要极力创设和谐环境县、 乡、 校级领导要从管理层面上创设和谐环境, 以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第一,领导要放下架子,深入教师群体,进可能地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实际 情况,全面考虑问题,合理安排工作。第二,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 化活动, 丰富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 提高教师们的生活情趣和品位。 第三, 不过多过滥地搞各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尽可能的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不以学生的考分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和奖惩教 师的唯一标准。第四,领导要公
31、平工整地对待每一位教师,不偏袒,不挤 兑。唯有如此,领导与教师才能上下一心,公育新人。参考文献 1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 M.北京:开明出版社, 1999。2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 理辅导, J.教育研究, 1999, (3:42 46。3 蓝秀华 . 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 J.江西教育科研 ,2003,(05.4 黄益远 .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 J.教学与管理 ,2002.7张潜 ,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第 14卷 J.中国校医 ,2000,(4:248-250.8国家教育部 :<<关于嘉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
32、;,1999年 8月 13日13 Glass GV. Primary, secondary, 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Education Research, 1976, 6(5 :3 .14 Ellenberg SS. Meta-analysis: the quantitive approach to research reviw .Seminars oncol, 1988, 15(5 :427 .16金华 , 吴文源 , 张明园 . 中国正常人 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 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1986(5: 260-263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A Study of the Mental Heath for Pr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现代学院《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传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丰城市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八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计算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医科大学《中医经典专题讲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4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 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导论(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财务案例研究自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竞速轮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软件运维服务协议合同范本
- 房屋使用用途分类附表
- 教师评价课件
- 华为简易胜任力素质模型图表
- 高中课本剧-鸿门宴剧本
- 隧洞工程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实用资料
-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完美打印版)
- 深圳南山区建设工程施工围挡改造提升
- 劳动节知识问答
- GB/T 41749-2022热轧型钢表面质量一般要求
- YS/T 1161.3-2016拟薄水铝石分析方法第3部分:孔容和比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