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制度是解决我国信贷支农瓶颈的有效途径_第1页
农业保险制度是解决我国信贷支农瓶颈的有效途径_第2页
农业保险制度是解决我国信贷支农瓶颈的有效途径_第3页
农业保险制度是解决我国信贷支农瓶颈的有效途径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保险制度是解决我国信贷支农瓶颈的有效途径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日本的农业保险制度,并就通过借鉴日本农业保险制度来解决我国信贷支农瓶颈问题和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等作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当前,由于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农业投资风险大、农业保险缺失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缺乏政策性资金支持等瓶颈因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出现农业信贷投入不足、信贷支农体制缺位的尴尬局面。因缺乏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作保障,“三位一体”(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体系无法形成。随着商业银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业银行逐步收缩农村金融网点,农业发展

2、银行也只是专职于发放粮棉油收购专项贷款,因此,信贷支农重任落在了农村信用社身上,从而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一农支持三农”的局面,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了尽快改变我国信贷支农现状,可以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在解决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本文认为,日本当前推行的农业保险制度值得我国借鉴。 一、日本的农业保险制度当今的日本,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属世界经济大国和技术大国之列,但是日本当前的农业经济还是以个体经济和小农户经营为主。日本政府为了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以法律形式建立起农业保险制度,为农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1947年,日本就开始修

3、订并实施了农业灾害补偿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灾害补偿制度,极大地促进日本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高效、稳定发展,为日本农村文明进步、政治社会安定、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日本农业保险制度的投保形式日本推行的农业保险制度是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保险制度。日本政府根据本国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和全国农村社会发展目标的总体规划,对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对社会发展目标有重大影响的农、林、牧、渔等产品的生产以法律形式实行法定保险制度,明确规定农、林、牧、渔等生产项目实行强制性保险,而对国民生产和社会发展目标影响意义一般的其它农业产品的生产实行自愿参保制度。日本农业保

4、险制度规定,凡是有农业信贷支持的农业保险标的,即使是属于自愿参保项目也必须依法实行强制性投保方式,以确保农业信贷资金的安全性,降低农业投资风险;农产参加农业保险只承担少量保费支出,大部分农业保险的保费支出由政府财政补贴。日本政府财政对法定农业保险的险种实行保费补贴制度,以降低信贷支农风险和提升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积极性,有力地推动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和高效农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繁荣。日本的农业保险制度将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了农业投资风险补偿问题。(二)日本农业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日本政府推行的农业保险制度由区域性农业保险组织(或称区域性农业共济组合)负责经营管理,

5、农业保险组织灵活地采取强制性投保和自愿性投保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机构由政府财政提供部分经营经费,并对农业保险标的实行再保险制度,组建全国性农业保险组织体系。日本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主要由三个经营管理层次构成,基层管理层是农业互助组织(或称农业互助组合),中层管理层是农业互助组织联合会,最高管理层是政府农业保险机构。而对农业保险制度健康运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农业保险基金,它是由农民投保的保费收入和政府财政补贴双方各占50的比例组成。也就是说,日本政府以农民参加农业保险投保的保费收入总额为基准,财政也投入相等数量的政策性资金,由政府和农民共同出资组成农业保险基金,有力地促进农民投保的积

6、极性。农业保险基金是农业保险制度平稳实施的重要经济基础,该基金由区域性农业保险组织(或称区域性农业共济组合)共同负责经营管理。2二、关于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金融思考农业属于高风险产业,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业墓本上是靠天吃饭的,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抗力性和周期性,灾后农业若得不到信贷资金扶持是无法恢复生产的。而农业保险又是我国保险业的空白点,这显然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不相适应。但是自然灾害频繁对我国农业发展构成太大的威胁,导致金融业不敢也不愿意涉足农业,对农业投资望而生畏。本文认为,解决我国信贷支农瓶颈的根本出路在于金融制度创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增强我国农业抵御自然

7、灾害和承受风险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灾害频繁而农业保险空缺的不合理现状,为信贷支农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把农业保险制度纳入我国保险法律体系发展农业保险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法律支持,我国政府应制定和出台农业保险法,把农业保险制度纳人我国保险法律体系,使农业保险规范化和制度化,运用法律手段推动农业保险制度贯彻实施、保证农业保险机构相对独立性和保障农业保险业务规范运作。中央政府应为农业保险制度贯彻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支持,以提升农业保险制度的公信度。财政部门应对农业保险机构初期运作提供资本性支持,为农业保险基金运营提供流动性支持。税务部门应对农业保险机构初期运作给

8、予政策性税收优惠,免除相关税费。农业保险机构应由政府出资设立,以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威望和信誉,有利于农业保险机构的启动和运作。3(二)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风险补偿基金由于我国保险业当前的保险模式过于商业化,而农 业保险的赔付率往往比较高,商业性保险公司普遍不愿意涉足农业保险业务,故我国当前的商业性保险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农业保险的基本要求。此外,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农民的投保能力十分有限。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农业保险由商业性保险机构来承保是很难行得通的。因此,农业保险只能由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来承保,农业保险赔付也只能由政府财政和农民投保共同出资设立的农业保险风险补偿基金来承担。

9、中央政府应该积极借鉴国际先进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和经验,由中央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出资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风险补偿基金。政策性农业保险风险补偿基金的资金来源可以借鉴日本农业保险模式,采取中央财政补贴和农民投保的保费各占50的方式,共同出资设立。这有助于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农业保险的投保,不断壮大农业保险风险补偿基金。同时,中央政府对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应给予财政性补贴和政策性支持,以更优惠政策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设农业保险险种和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使农业保险制度更加符合我国国情。4(三)组建区域性农业保险组织可按照我国现行行政区域划分,由各级地方政府组建以被保险农民为主体的区域性农业保险组织,

10、构建全国性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区域性农业保险组织可以较好地把投保人和受益人融为一体,使农业保险组织成员既是投保人又是受益人,有利于防范农业保险业务中的道德风险。由于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单纯依靠农民投保来聚集农业保险基金是不现实的,也是十分有限的。区域性农业保险风险补偿基金的资金来源可以采取地方财政补贴和区域性农民投保的保费各占50的方式,由地方政府财政和当地农民共同出资设立。由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组建起来的区域性农业保险组织还可以为农民贷款和农业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有助于解决农民和农业企业贷款难等问题。区域性农业保险组织应由各级地方政府出资设立和管理,资金运营归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部门监督管理,各级地

11、方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农业保险组织的启动和运作。(四)建立农业保险联保机制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赔付率高和缺乏相关联保机制,国内保险机构对农业保险只能望洋兴叹、望而却步,致使农业保险一直是我国保险业的空白点。而正因为缺少农业保险联保机制,面对高风险的农业投资项目,无法合理分散农业投资风险,也无法联合各家保险公司对农业投资项目进行共同联保,使得农业保险自我国恢复保险业以来就一筹莫展。由于农业保险无法进行商业性运作,而只能按照政策性运作,中央政府应出台关于农业保险联保机制的相关政策性措施,在财政税收上对开设农业保险险种并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商业性保险公司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性支持和财政性补贴。为更

12、好地规避农业投资风险,对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农、林、牧、渔等产品的生产应由政府牵头组织各商业性保险公司共同联保,建立农业保险联保机制,全面推行农业保险联保制度。(五)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农业保险属于高风险险种,经济发达国家面对过高赔付率的农业保险都建立起强大的再保险机制予以支持。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频繁,为了更有效地避免农业投资因遭遇特大自然灾害而造成损失的风险,以及承保公司无力赔付农业保险金所引发的影响,农业保险没有完善的再保险机制支持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国要发展农业保险,中央政府就必须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在农业保险方面的先进经验,强力推行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对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农、林、牧、渔等产品的生产应由政府牵头组织国内具有再保险经验的商业性保险公司为农业保险进行分保,进一步分散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