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敦煌寺院土地占有形式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a6494747-72b2-41a3-b70c-518fd43ac636/a6494747-72b2-41a3-b70c-518fd43ac6361.gif)
![唐五代敦煌寺院土地占有形式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a6494747-72b2-41a3-b70c-518fd43ac636/a6494747-72b2-41a3-b70c-518fd43ac6362.gif)
![唐五代敦煌寺院土地占有形式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a6494747-72b2-41a3-b70c-518fd43ac636/a6494747-72b2-41a3-b70c-518fd43ac6363.gif)
![唐五代敦煌寺院土地占有形式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a6494747-72b2-41a3-b70c-518fd43ac636/a6494747-72b2-41a3-b70c-518fd43ac6364.gif)
![唐五代敦煌寺院土地占有形式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a6494747-72b2-41a3-b70c-518fd43ac636/a6494747-72b2-41a3-b70c-518fd43ac63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唐五代敦煌寺院土地占有形式作者:佚名时间:2007-11-25 13:54:00 内容提要本文依据敦煌文献资料分析唐五代敦煌地区寺院的土地经营特点。敦煌寺院土地主要分布在各大灌渠,夹杂在俗田之间;土地规模较小,主要来源于僧俗信众的施舍及寺院自己购买;寺院土地以田庄自营、租佃等经营方式为主。敦煌寺院地产与中原寺院地产在规模上有较大的差异,但在经营方式上大致相同。 关键词敦煌;寺院;耕地唐五代敦煌地区寺院林立,约有十六七所僧寺道观,这些寺观都广占良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灵修寺、安国寺、报恩寺、净土寺、大乘寺等寺院各年的粮食收益中,“厨田”、“田收”、“园税”是经常性的收入来源。“厨田”,是指属于寺
2、院所有,专门为僧人提供饭食的田地。地产收入是寺院私有经济中固定和长期的经营收益。一、寺院耕地的分布各寺的“厨田”一般分布在敦煌四周灌渠附近,与世俗田地相交错。如圣光寺,五代宋初请田簿载:指挥户:请北阜(府)渠上口地一段并园舍一伯(百)畦共三顷三十亩。东至大道,西至河及韩寺,南至龙兴寺厨田,北至仍末河及韩寺地。 孔山进户:请榆树渠上口地一段十九畦共三十三亩,东至道,西至大道,南至道,北至圣光寺厨田及李师。指挥当指归义军政权的官员,其占田面积大大高于普通的农民,户中的3顷30亩土地仅是官府所授,并不包括他私人拓殖的田产。上述两户田地都和寺院的田产相连,从指挥授田地界可知龙兴寺在北府渠拥有田产,北府
3、渠在敦煌城北部;农户孔山进在榆树渠的受田与圣光寺寺田相接。灵图观在无穷渠有耕地与民户相连。武则天大足元年沙州敦煌县效谷乡籍户张玄均,城北廿里无穷渠一段9亩口分地“北灵图观”。灵图观是唐代前期敦煌著名的道观。无穷渠在城东北,是北府水系的支渠。有的寺院的土地比较分散,分布在州城四围。净土寺的田产分布在敦煌城东、城西南及城北部各大灌渠。敦煌社会经济文书真迹释录载该寺收入主要为“延康渠”、“菜田渠”、“无穷渠”厨田。延康渠在城东属于东河水系,菜田渠属都乡水系,都乡水系是敦煌西部灌溉系统,无穷渠则属北府水系。又载某寺于“千渠张襸奴”、“大让张胡胡”、“城北岳判官”、“多浓安像子”、“城南姚行者”手上各领
4、得麦粟若干硕。千渠、大让、多浓属东河水系,在东部灌区。该寺土地分布在城东、城南、城北三个地区。载某寺于“城南”和“北府”两处厨田人麦若干石。该寺土地主要分布在城南和城北地区。相距较远。有的寺院占田则比较集中。某寺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城西,释录载某寺田产于“阶和王富德”、“宜秋索通达”、“孟受马清子”、“南菜田渠”等处厨田人。阶和渠在敦煌城西北,属于都乡水系;孟受渠在敦煌城西南属西部都乡水系;宜秋渠是敦煌城西南的重要干渠,从渠道方位来看该寺的田产主要分布在城西地区。又某寺的地产主要集中在城东地区。某寺田产于“上头庄佛住”、“多浓王师”、“大让龙法律”、“千渠赵承恩”等人手上领人。上头庄的方位不明,这
5、是寺院建立的庄园。多农渠、千渠、大让渠都在城东,属于东河水系。大让渠可能也建有庄园称为大让庄,“麦一石,大让庄和尚手上领人”。东河灌区的耕地多为沃饶之地。二、寺院耕地的规模敦煌寺院的耕地虽然属于地主土地所有制形式,但不同于当地世族大土地所有制,不属于大地产占有方式。可从各寺厨田收数量分析出来。报恩寺,释录载未年该寺有“一百六十三石六斗田收附”,“廿九石麦租韭价附”。唐代敦煌吐鲁番地区的地租额在066石至12石(麦粟各半)的幅度之间,则报恩寺大约有土地两顷左右。报恩寺是沙州比较古老的寺院,其地产规模相对要比其它的寺院大。因材料的缺乏,无法做准确的统计,两顷土地规模实际是该寺占地的最低限额。净土寺
6、,为归义军时期创建的新寺,在敦煌文献中保留了净土寺各年粮食入破历。姜伯勤先生据净土寺各渠厨田收入量对该寺各渠的地段面积作了大致估算,延康渠地大约20亩,无穷渠地20亩,菜田渠地19472297亩,菜田渠生地约4亩,菜地约4亩,共计6747亩至7097亩之间,不超过1顷。日本学者北原薰氏指出:十世纪前半期,净土寺租佃收入在7080石左右,以亩收125石,地税(地租)051石计,可算出厨田面积在70160亩。谢和耐氏估算净土寺土地在3顷左右。这些学者估算数据差异较大,但却从中反映了该寺地产规模较小,并非像世家地主那样的大地产占有,净土寺是在当地世家大族的主持之下建立的,其地产规模应该不会太小,不足
7、百亩土地的数额应该是不完全的统计。再从其他各寺地产收益状况来分析,庚子年740年某寺诸渠厨田收入麦、黄麻、粟、豆等合计约为59硕5斗7驮;961年灵修寺诸渠厨田收入麦、麻合计约为28硕1斗;某年某寺诸渠厨田收入麦约为23硕8斗;某年某寺诸渠厨田收入粟约为45硕;有某寺某年厨田收入豆、麦约为33硕2斗。以上各寺厨田收益为不完全统计,但从残存收入量来看,平均收益为几十石,即使加倍计算,则各寺所占地亩数约为12顷左右。由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唐代敦煌寺院地产并不大,这与当时社会背景有极大关系,唐代敦煌大地产所有者为当地著姓豪族及新崛起的官僚地主。敦煌本是绿州,耕地面积有限,所以寺院要获得大片的可耕地,并
8、不容易。寺院土地多来源于各类施舍。敦煌诸寺奉使衙处分常住文书载:“应管内诸寺宇,盖是先帝敕置,或是贤哲修成,内外舍宅庄田,因而信心施人,用为僧饭资料,应是户口家人,檀越将持奉献,永充寺舍居业。”此文书点明了寺院寺产的建立主要靠官僚及各层世俗人士的施舍和支持,但到唐代后期五代从寺院文书及大量的施舍疏中很少再有世俗信徒施人土地的记载。三、寺院耕地的来源 寺院转收僧人土地是其地产重要来源之一。唐王朝颁行均田制时,曾将僧尼列为受田对象。唐六典载:“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僧人所受的均田一般会转化为寺院田产。开元十年正月令载:“天下寺观田,宜准法据僧尼道士合给数外,一切管收,给贫下
9、欠田丁,其寺观常住田,听以僧尼道士女冠退田充,”唐五代敦煌寺院僧人占田现象十分普遍,他们通过由官府授田或向官府“请地”、从世俗家庭分割财产以及购买等方式获得私人土地。僧人的地产由寺院登记在册,如吐蕃时期文书寺田历载: 僧光圆,都乡仰渠地十五亩,解渠四亩,并在道义佃。 离俗,城北东支渠地七亩,见在。 金鸾,观(灌)进渠地四亩,见真智佃。 维明,菜田渠地十亩,入常住。智广菜田渠地十亩,道义佃。 戒荣,观(灌)进渠地十五亩。(后缺) 僧人的名目旁都注有小字“行”、“丝”,指吐蕃时期的行人部落和丝绵部落。此文书是寺院登记的僧人土地,僧人维明的土地注明“人常住”即施人寺院所有,其他僧人的土地或者是自己耕
10、种“见在”,或者租佃给他人耕种。僧光圆的土地租于道真佃种,金鸾土地租给尼真智佃种,智广的土地则由道义佃种,这些土地都属僧人私人所有。僧人除将均田作为退田充人寺产,其他的私产也会转化为公共财产,内律规定僧人亡后有些财物必须留给三宝。敦煌地区僧人亡化也要将一部分财产施给寺院,如僧崇恩遗嘱施人三世净土寺,“无穷地两突,延康地两突”(两突即二十亩)。从净土寺人破历中可知,该寺厨田主要分布在无穷、延康两渠,面积约20亩左右,应是崇恩所施耕地。僧福严施舍与报恩寺,“先施人南沙地十五亩,乳牛一头,充为三窟基产。报恩寺常住园圃厨田活具,先施人一件,今又施人大花毡一领、大经床一张、方食床一张、绳床一、一斗铜灌一
11、。又嘱徒众准福严基本有甚,僧尼具知,二众互不隐藏,莫嫌轻薄收领。”福严的地产及其他财产亦是遗嘱中要求遗留给寺院的。 除僧俗的施舍外,购买也是寺院地产来源之一。如净土寺多次买地买房舍,“麦二斗,买地造文书契用”,“酒叁斗,买舍造文书用”。21支“麦二十硕,粟二十硕,买罗家地价用”。22支“麦二十硕,罗家地价用”,“粟二斗,于罗平水买地造文书日看用”。23某寺院支“麦四石九斗,粟五石一斗”付给“张留德买地价用”。24某寺某年三月二日付“丑挞都头地价粟三十硕”。25从上述资料分析,五代时期敦煌的土地买卖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地产交易中十分重视契据的勘造。土地的价格一般都由粮食等实物货币支付,土地价格高低
12、不同,这与土地的面积、肥瘠、位置、灌溉条件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从净土寺和某寺支出的地价与另一寺支出的地价比较,付给张留德的地价偏低,除去土地本身的因素外,可能其中还可能存在非经济的因素。 四、寺院耕地的经营方式 寺院地产经营形式除分散的耕地外,还有大量地产以田庄形式经营。释录载某寺在阴婆庄修堤、通渠以及纳物。26此阴婆庄应是该寺所有,寺院在此庄修堤、通渠以便灌溉。按庄名来看,此庄可能是阴氏家族施予的。敦煌文书中保存有许多与寺院和僧人有关的庄园,如寺家庄、吴法律庄、王僧正庄、张老宿庄、索僧正庄、绍智庄、俳寺园等。僧正、法律、老宿都是寺院的僧官。从“造食及成就西院索僧正庄上僧正法律算羊用”27来看,
13、索僧正庄是寺院公共活动地点,寺院每年年终一般都会集体点算羊群数量及增减等异动情况。寺院在此点算,说明庄上设有羊圈。寺院要指派专人主持寺院生产,安排劳力,指挥和监督劳动,守护僧物等。大宋僧史略卷中杂任职员条载:“或立直岁,则直一年,或直月直半月直日,皆悦众也,随方立之。”上引田庄的僧正、法律、老宿可能属此类管理人员。寺院外庄由直岁总摄“差遣人工,轮拨庄客”,下设有庄头具体管理生产活动。吐蕃时期某寺白面破历28载: (五月)九日,出白面六斗,付安大娘充外庄直岁食。 (十月)三日,出白面五斗,付惠炬,充七月粮外庄直岁。 (六月)廿六日,出粟两硕五斗,付惠炬,充庄头人粮。 (八月十六日)同日,由白面二
14、斗,付金菜,充庄头四人送麦来食。 (十一月廿四日)同日,出恪面六斗,付荔菲,充庄头人粮。 (十二月七日)同日,出恪面八斗,付荣子,充庄头人粮。 庄头是寺庄里具体负责生产经营工作的工头,领导监督寺院的家人、庄客等依附劳动力进行劳作。“应诸管内寺宇,内外舍宅庄田,应是户口家人,永充寺舍居业。”29“户口家人”指寺院的隶属人口,身份近似于奴隶。唐后期五代敦煌寺院中控制了大量的农奴式劳动力寺户,寺院的田地主要由寺户提供劳役进行耕种,随着寺户制的衰落,寺院田庄开始大量实行租佃经营。 园圃与田庄相映成趣,园圃是专门种植蔬菜瓜果的园林地。释录载从三月开始到十月左右,频繁进行东园、北园的园务劳作。30又载某寺
15、僧人集体参加打造土坯,砌垒园墙、造墼、揭墼等修建劳动以及僧人植树、收菜、伐木等园艺活动。31僧人的园务劳动只是些辅助性的工作,具体的园艺工作还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管理,敦煌称之为“园子”。有的园子是寺院的附属性人口,领取寺院提供的口粮。某寺人破历32载“麦一硕九斗,园子粮用”,“麦七斗,园子春粮用”,“麦三斗,付园子冬粮用”,“粟四斗,付园子冬粮用”。此园子定期领取春粮、冬粮,是身份不自由的隶属劳动者。有的园子则是专门从事园艺工作的雇佣劳动者,领取工资,敦煌地区一般用粮食支付。某寺支“豆一硕一斗第二件与园子春价用”;33某寺支“麦五硕四口口园人善奴价直用”;34某寺支“麦二十六硕二斗,粟十五硕一
16、斗,从子年至卯年,与放羊人及园子价用”35付给园子的价直、春价及价都是指他的劳动雇佣工资,支付的方式多以分期支付。 园圃内流水曲觞,花草果树掩映,环境十分优美,极具观赏游玩的价值,经常作为招待宾客的场所。城南园是安国寺一座园林,经常被官府用来招待宾客,归义军衙内酒破历36载:“同日,城南园看南山酒一角”,“廿二日,城南园设甘州使酒一瓮”,“城南园设工匠酒一瓮”,“南园看南山酒二斗五升”,“东园看于阗使及南山酒一斗”,东园是净土寺的园地。南山、甘州使、于阗使都是来自敦煌周边地区的外族使者,唐后期五代归义军政权与周边各政权进行频繁的外交活动,敦煌经常接待四围各少数民族的来访者,寺院的园林就成为主要
17、的活动场所。 唐五代敦煌地区寺院庄园的规模无法与中原寺院庄园相比。唐代中原寺院经济相当发达,“膏腴美业,倍取其多;水碾庄园,数亦非少。”37少林柏谷庄得太宗李世民“赐地四十顷,水碾一具”。38越州阿育王寺有田十顷,“真陆水膏腴之沃壤”。39陇州大像寺“管庄大小七所,都辖地总五十三顷五十六亩三角荒熟并柴浪等”。40山东长白山礼泉寺有“庄园十五所”41之多。敦煌寺院地产规模从前面所分析的龙兴寺、净土寺等寺地产数额来看大约为几顷,远远不及中原其他地区寺院的地产规模。这与敦煌绿洲生态环境以及当地的社会背景大为相关,绿洲周围为荒漠环绕,耕地资源仅限于绿洲地区,以古代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还无法进行荒漠的人
18、工绿洲化建设,再加上世族大地产占有制的不断延续,可供再分配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在唐后期五代的文书中很少见到世俗官僚地主赏赐、施舍土地给寺院。晚唐五代敦煌寺院主要依靠僧人私产的施人及购买等方式扩大地产规模。但寺院庄园的生产内容和经营方式基本相似。庄园中一般发展多种经营,进行劳动分工,田庄主要生产粮食为主,同时进行碾砲和油梁等农产品加工,“竹树森繁,园圃周绕水陆庄田,仓廪、碾皑,仓库盈满。”42园林中“果菜丰蔚,林木扶疏”,有梨、枣、桃、杏等果品,亦有栝、柏、松、椿翠竹香草等草木。43敦煌文书降魔变文载寺院园地“竹林非常蓊蔚。三春九夏,物色芳菲。冬际秋初,残花蓊欎。草青青而吐绿,花照灼而开红。千种
19、池亭,万般果药,香芬芬而扑鼻,鸟噪咕而和鸣。”44既具有经济意义又产生重要的生态效应。地主土地占有形式主要是依靠奴役和剥削生产者的剩余劳动为主。八到九世纪寺户制风行时,寺户作为寺院主要的劳动力,对寺院有严格的人身隶属关系,寺户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割开来,这种制度极其不利于个体经营的发展。到归义军时期寺院主要通过租佃和雇佣使生产者与经营者发生关系,虽然佃人和雇工依然对寺院存在一定的依附,但已经不是那种全面的人身依附、土地依附和法律依附。注释: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书真迹释录3辑,527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以下简称释录)。 释录3辑,328332页。 释录3辑,345页。 释录3辑,347-366页。 释录3辑,398-399页。 释录2辑,486页。 释录1辑,133134页。 释录3辑,440页。 释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专业财务代理记账合作协议
- 2025年区域快递服务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2025年临时宿舍租赁协议书
- 2025年员工投资策划入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区域间互惠协议规范
- 2025年云计算服务购销合同模板
- 2025年度股东垫付资金互助协议书模板
- 2025年信用协议示范文本索取
- 2025年个人经营店铺质押贷款合同样本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专员聘用合同样本
- 急救护理学第十章灾难救护讲解
- 2025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Unit2 No rules no order Section A Grammar 英文版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职责(4篇)
- 2024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版消防设计质量问题案例分析手册建筑机电专业
-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
- 2024年临沧永德县人民法院聘用制书记员招聘考试真题
- 中医院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 2025年中国私域电商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GB/T 19411-2024除湿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