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优质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优质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优质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优质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优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 科学与发展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发现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观察思考,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人类的不断探索和发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而科学的发展又使得社会不断进步。科学充满奥秘,了解科学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而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感受科学,从学弈少年和辩日小儿身上懂得学习须专心致志的道理,了解大胆质疑、敢于辩论的重要性;从那一个个被拉直的问号中获得学贵有疑的启迪;从冯至儿时好奇表里的生物的经历中感悟好奇心是科学的种子;从畅想的未来学校生活中感受科学的神奇。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能让学生明白科学并不难,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精神、懂得一些科学道理,激起学生在生活

2、中探索、发现的兴趣;还能通过习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畅想未来生活,进一步体验科学的魅力。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文言文二则学弈通过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其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的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的道理。两小儿辩日写两个小孩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的问题,连孔子都不能判断,感受两小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感受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2课时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文借助发明石蕊试纸、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三个科学故事证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

3、之后”的观点。引导学生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证明观点的方法。2课时表里的生物本文通过写“我”对父亲的表能发出声音产生了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启示我们做一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心理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激发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认真观察、思考的习惯。2课时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本文用一本古老的纸质书串起全文,以两个孩子关于阅读、学习的对话为主体,穿插描绘了身处未来的他们的学习场景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于教育、学习等问题的独特思考。了解科幻小说的有关知识;跟随作者去体验未来的学校生活,感受玛琪对于老式学校和未来

4、学校的不同态度。1课时口语交际辩论引导学生拟定辩论的话题,在班上开展一次辩论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搜集材料、展开辩论的方法、技巧。1课时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写一个科幻故事。想象要大胆而合理,要注意把重点内容写详细。2课时语文园地交流平台通过交流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借助文言文知识理解成语中字词的意思;体会文中引用的好处;掌握楷书书法的要领;积累关于改革创新的名句。2课时词句段运用借助文言文知识理解成语中字词的含义;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学会在作文中加以运用。书写提示掌握楷书书法的特点和书写技巧。日积月累积累关于改革创新的名

5、句。14 文言文二则文本分析本课所选的两篇文言文都是我国古代故事。学弈先写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其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点明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差别。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孔子也无法裁决。故事体现了两个小儿勇于探索、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两个故事的内容和阐述的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故事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教学时要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古色古香的文言文世界,受

6、到经典文化的熏陶浸染。教学目标1.会写4个生字,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两个故事。3.领悟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体会大胆质疑的重要性;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4.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了解故事内容,熟读成诵。教学难点领悟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体会大胆质疑的重要性;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课时安排2课时1.会写“援、俱、弗、辩”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弈,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

7、。3.懂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导语: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普通的事物或经典的故事常使人有所感悟、受到启发。比如,以前我们读过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许多文言文故事都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从二人学弈的故事中获得人生启示。2.板书课题,释题。(教师板书:学弈。)预设:引导学生先结合注释理解“弈”的意思是“下棋”,再从字面上理解“学弈”就是“学下棋”的意思。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让学生掌握结

8、合注释来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教师简介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与其弟子合著的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2.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1)学生大声读课文,读两至三遍,争取读通课文。预设:教师提示学生朗读时要读好语气词,初步感知古文朗读的节奏,体会其韵味。(2)指名朗读课文,教师评价并相机

9、正音。需注意的字音:“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缴”读“zhuó”,不要读成“jio”。“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与”同“欤”,读“yú”,不要读成“y”。3.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注意停顿,用“/”标记。朗读示例: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4.学生根据朗读停顿齐读课文。预设: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应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深入理解,并品悟到文言文的美感。这篇文言文篇幅短小,适合反复诵读,所以在教学时教师

10、要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的字,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呢?我们以前也学过文言文,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吗?预设:学生自主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并板书:借助文中注释、工具书、相关笔记或资料;联系上下文;反复诵读,用心思考;同桌、小组内共同探讨。2.学生再读课文,读懂课文。(1)结合课本上的注释,再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读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2)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把不懂的内容记下来。(3)教师补充,解释词语。善善于,擅长。 使

11、让。 诲教导。其(其一人)其中。 虽虽然。 将至将要到来。思想。 其(其智)他的,指后一个人。3.学生讲述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预设: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宜采用逐词逐句翻译的方法,只要学生能理解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即可。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的心里总想着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5.同桌互相讲述故事内容。四、研读课文,

12、深入探究1.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 (2)学下棋的人态度如何?(3)学下棋的结果怎样? (4)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弈秋。)(2)学下棋的人态度如何?预设:这个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这里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将两人的态度进行比较;其次要引导学生弄明白这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是导致后面出现不同的学习结果的直接原因;最后还要引导学生结合两个人不同的学习结果从中受到启发。明确:两个人的学习

13、态度截然相反。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的心里总想着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教师板书: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过渡:跟着同一个老师学下棋,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却截然相反,那么他们学习的结果如何呢?(3)学下棋的结果怎样?明确: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提示: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的学习结果不同

14、,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4)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以三心二意。)五、深化认识,背诵积累1.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要点提示: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体会。预设: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积极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后果,增强做事要专心致志的意识。3.教师小结。小结:学弈讲了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以三心二意的道理。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切莫三心二意。4.复述故事,熟读成诵。六、作业设计,巩固

15、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会写“辩”这个生字。2.朗读两小儿辩日,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疏通文意。3.理解故事内容,学习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懂文章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韵味;理解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背诵学弈。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让我们深受启发的故事学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自己从这个故事中学到的道理?(1)指名说说学习学弈后受到的启发。示例:同样是向一个老师学下棋,一人专心致

16、志,学有所成;一人三心二意,技艺平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地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2)指名背诵学弈。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和孟子一样极有名的学问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他博学多闻,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了什么难题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两小儿辩日。(教师板书课题。)二、多样读文,初步感知1.教师介绍补充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背景知识。列子 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列子主张清静无为,终生致力于道德学

17、问。他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他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编成列子一书,均已失传。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中有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3.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1)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需注意的字音:“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同“智”,读音为“zhì”。(2)引导学生注意停顿,教师对个别难的地方重点指导。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

18、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4.教师范读课文。5.师生合作读课文。过渡:现在我们再来合作读课文,我来读课文中的叙述部分,男女同学分别读两小儿所说的话。预设:读文是理解文意的基础。教师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示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层层推进,扎实训练,不仅让学生能流畅地读文言文,还能让学生感悟文中每一句话的意思,这为下面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做好了准备。三、合作交流,理解文意1.疏通文意: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

19、思。预设:学生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注释看看自己能理解哪些句子的意思。2.互动交流:说说你已经理解了哪些句子的意思。预设:学生回答时,教师利用相关句子,并相机强调重点词语的意思。故 原因,缘故。 去 离。 则 就。为(此不为) 是。 决 裁决,判断。3.总结方法: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的?预设:学生交流方法,教师总结板书。如,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已经掌握的知识、反复朗读等。4.释疑解惑:还有不理解的句子吗?预设:由学生说出不理解的句子,其他学生帮忙解答。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相机点拨。5.复述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预设:采用复述故事的方法引导

20、学生加强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讲,再抽学生在班上讲。参考译文: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教法总结: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根据注释和其他一些方法理解句意

21、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所以教学中重在进行方法指导和总结,并采用说一说、帮一帮、讲一讲等多种形式加以运用和巩固。四、研读课文,重点探究过渡:这两个小朋友真有趣!他们争论的话题也很有意思!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看一看他们各自的观点和依据分别是什么。1.探究两小儿争论的问题及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1)思考:两小儿争论的问题是什么?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预设:两小儿的第一句话表明了他们各自的观点,我们可以总结出他们争论的问题是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两小儿的后一句话分别阐述了他们各自的理由,也是支撑他们各自观点的依据。出示相关句子: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

22、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明确: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太阳的形状大小来判断的。(教师板书:一儿日始出时去人近远者小而近者大。)出示相关句子:另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P34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明确: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教师板书:一儿日初出远近者热而远者凉。)(2)结论: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明确: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3)讨论:针对两小儿所持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预设: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针对“太

23、阳什么时候离人近”这个问题,学生的理由只要充分即可,允许存在不一样的答案。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4)揭秘:教师补充资料,揭示“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中的科学知识。预设:教师适时补充课外资料供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弄明白其实太阳在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日初出大、日中小的原因: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这是视觉的误差、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同一个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

24、。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日初出凉、日中热的原因: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量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量照射到地面上,并被地面吸收一部分热量,所以感到热。2.探究人物形象的特点,从中获得启发。(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两小儿和孔子的认识。示例: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引导学生畅谈从这个故事中受到的

25、启发。预设: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启发:一方面,从两小儿的角度,谈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重要性;一方面,从孔子对待“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这个问题的态度不能决的角度,谈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虚伪;一方面,从孔子对待“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这个问题的态度和“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的角度,谈学无止境,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五、朗读背诵,作业设计1.复述故事,熟读成诵。(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语言或文言文进行表演。)(3)学生练习背诵课文。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抓住关键词句,巧学文言文(学生自主朗

26、读学弈。)师:同学们刚才进行了深入阅读,下面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再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看看大家能不能依靠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交流讨论。)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生:我知道,这位教人下棋的老师叫弈秋,他是全国最有名的棋手,这些信息我是从第一句话中读出来的,我通过看课本上的注释和查字典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师:你很会学习,知道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让我们接着汇报。生:我知道两个人的学习态度截然相反,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师:说得很好!这些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通过抓关键词语,再对比分析知道的。“专心致志”是说注意力非常集中,“惟”是“只”的意思,从这两个词语足以看出这

27、个人的学习态度极其认真。而另一个人则是“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心里想着天鹅要来,想着拉弓射天鹅,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一个“虽”字说明了第二个人的学习态度与第一个人截然不同。师:你的方法很管用啊!抓住了几个关键词就把句子的意思弄懂啦!真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分别能用哪些词语来概括?生:第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可以用“专心致志、全心全意、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一心一意”等词语来概括。生:第二个人的学习态度用这些词语来概括比较贴切:心猿意马、三心二意。生:我还有补充,“心不在焉”和“漫不经心”这两个词语也行。师: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不少!那你们能读出两个人不同的态度吗?(学生

28、展示朗读。)师:真不错!你们不仅会用很好的方法读懂课文,还很会合作学习呀!集体的智慧真了不起!赏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品读感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积极地汇报合作学习所得以及学习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认识了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给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另外,教师避开烦琐的讲解,用巧妙的问题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两篇文言文讲述的内容和阐述的道理都比较适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而感悟蕴

29、藏在故事中的道理。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机会较少,能做到正确断句、流利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故事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把每句话的意思都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问题:(1)不必采取对译法。理解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根据注释初步理解字词和每句话的意思。学生如有不懂,教师应进行必要的点拨,使学生能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贯通全文。(2)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教师范读课文的作用不可小觑,范读文言文尤为重要。第

30、一遍要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第二遍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句,做到准确无误。(3)指导文言文的读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4)注重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新颖、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讨论对人物的评价。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着“科学与发现”这一主题,安排了文言文二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四篇课文。文言文二则中,学弈讲述了两个人同时学下棋,效果却大不一样的故事;两小儿辩日讲述了两个孩子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事实论证了只要善于观察

31、,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表里的生物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体现了小孩的好奇心。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描绘了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要点文言文二则21.会写24个字,正确读写37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注意朗读停顿;能背诵文言文。3.能对照文言文二则中的注释,知晓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明白表里的生物中“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体会文章是如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4.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更加丰富的想象。真理诞生于一

32、百个问号之后2表里的生物2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1口语交际1练习辩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学会全面地看待事情、处理问题。习作2发挥想象,编写科幻故事。语文园地2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词语的意思。3.体会引用的好处。4.欣赏楷书书法作品,了解楷书字体的特点。5.积累有关改革创新的古语名言。14 文言文二则教学目标1.会写“援、惧”等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能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的内容。4.懂得学弈中蕴含的道理,知道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5.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

33、化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言词句的意思,把握故事的内容。2.懂得 学弈中蕴含的道理,知道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在课文的讲解中穿插识字教学,着重指导多音字和通假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在反复的练写中识记。2.朗读教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教学,让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在读中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读中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在读中背诵积累。3.阅读理解本课可以按照“朗读课文理解内容领悟道理”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然后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词句;最后引导学生试着讲述故事,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教

34、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学弈课时目标1.会写“援、俱、弗”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故事的内容。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学过程板块一 故事导入,解读课题1.故事导入: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很贪玩,还喜欢模仿他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所以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子的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可是孟子又模仿做生意的人夸口叫卖。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于是,孟子就跟着学生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心里很高兴,认为这里才是适合儿

35、子居住的地方,就不再搬家了。2.了解孟子:谁来给我们介绍下孟子的生平?学生交流后: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国(现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3.解释课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相机出示古人下棋的图片)4.引导质疑。教师相机点拨,梳理问题并归纳。(板书:谁学下棋?跟谁学下棋?学的结果怎么样?)【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接下来介绍孟子,引入课题,解释课题,提纲挈领。“

36、疑则有进”,引导学生去质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板块二 指导朗读,熟读课文1.初读课文,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时有困难的地方。(2)指名读,发现容易读错的词句。2.范读课文,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一些重点句子,适当进行教读。(3)指导学习多音字:“缴”和“为”。(4)正音:“为是其智弗若与”一句中的“为”读四声。: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37、?曰:非/然也。(5)指导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3.反复练读,熟读课文。(1)让学生反复朗读,读通读顺。(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3)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设计意图】让学生以读通、读顺、读出味道为学习文言文的起点,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口、动脑、诵读古文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感受到诵读古文的乐趣。在多次诵读中,学生既了解了文言文的特点,又为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基础。板块三 理解词句,把握文意1.对照注释,理解字词。(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2)理解故事的内容,教师及时

38、指导。2.合作学习,及时点拨。(1)同桌合作学习,互相解疑释惑。(2)教师指导难理解的词句。理解“之”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意思。学习通假字“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跟“吗”“呢”的作用相同。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弗若:不如。然:这样。3.疏通全文,理解大意。(1)学生自由结合注释读懂句子的意思,再将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2)小组合作交流课文大意。(3)指名说说课文大意。【设计意图】这个板块,采取的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学习不等于放手不管,而是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词句,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不多,合作学习刚好弥补了学生自学的不足。板块四 领悟道理,

39、深化认识1.启发思考,领悟道理。(1)这两个人是怎么学下棋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引导学生交流,相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2)学的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3)是什么原因使后一个徒弟“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是后一个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个吗?学生交流讨论。理解句意。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4)他们俩学下棋时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理解“专心致志”一词。词语积累:你们还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这两个人的表现吗?(一心一意心不在焉)2.联系生活,深化认识。(1)请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无论做什么事,只

40、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应当专心致志的意识)3.练习写字,巩固延伸。(1)指导写字。(课件田字格中出示:援、俱、弗)(2)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书写要点。(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4)展示评价,再次练写。4.同桌互相讲故事。 背诵课文。【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加深了其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在此环节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又由文本回到现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了本课的教育意义。板书设计第2课时两小儿辩日课时目标1.会写“辩”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故事内容, 明

41、白课文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各是什么,懂得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教学过程板块一 品读名句,导入新课1.名句导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2.交流资料。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

42、名人”之首。3.师:孔子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然而,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名句导入,引出课文主要人物之一孔子,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请同学们把课文试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若遇到读不准的字,请画出来,查工具书,同桌交流或举手询问老师。2.教师范读,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领悟读法,注意每句话的停顿、轻重音、语速和语气)(2)再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练读,反复读,并读给同桌听。既要读好停顿,又要注意

43、把句子读通顺。(3)指导书写“辩”字:左中右结构,中间的言字旁要写得小而窄。3.教师领读,提升能力。(1)教师领读课文。(2)学生自由读,齐读。(3)分小组读。【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把文章读通读顺尤为重要。本环节按照“试读范读指导朗读练读”的步骤进行,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板块三 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自读理解,合作交流。(1)边读课文边看注释,把课文读懂。(2)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录下来,再在全班交流。(3)组织交流。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组不懂的问题,再抽几

44、位学生说说课文的大意。(4)几个句子,并要求完成练习。:解释带点的字,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l 问其故。l 及日中则如盘盂。l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l 孰为汝多知乎?2.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l 两个小孩争论的是什么问题?l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l 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书上圈点勾画。(3)对话交流。两个小孩争论的是什么问题?争论的是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小儿甲小儿乙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日初出远,日中时近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小儿甲: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视觉)小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